作者:逸闻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0
|本章字节:7610字
六州歌头
长淮1望断,关塞莽然平2。征尘3暗,霜风劲,悄边声4。黯销凝。追想当年事5,殆6天数,非人力。洙泗(si)7上,弦歌8地,亦膻(shān)腥9。隔水毡乡10,落日牛羊下,区(ou)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ji)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du),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gàn)羽方怀远,静烽燧(sui),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wu),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注释
1长淮:淮河。当时为宋金边界。2“关塞”句:谓边防不修,要塞都埋在草木丛中。3征尘:路上的尘土。4悄边声:边境上静悄悄,谓放弃了抵抗。5当年事:指靖康间金兵南侵灭北宋事。6殆:大概、也许。7洙泗:古代鲁国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流经山东曲阜。此处代指中原地区。8弦歌:弹琴唱歌,此处指礼乐教化。9膻腥:牛羊的气味。此处指被金兵所蹂躏。10毡乡:游牧民族的居住地。此指淮河北岸成了金人居住区。区脱:本是匈奴所筑土室,作为侦察警戒用。此处借指金兵的哨所。名王宵猎:金兵将帅夜间打猎。此处指军事示威。名王,古代少数民族对贵族头领的称呼。骑火:骑兵的火把。遣人:令人。空埃蠹:谓武器废置不用,被灰尘淹没,让蠹虫蛀蚀。岁将零:一年将尽。神京:指沦陷区的北宋都城汴京。“干羽”句:讥讽南宋统治者借口以礼服人,放弃抵抗,屈辱求和。干羽,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怀远,用礼乐来使边远的少数民族归顺。烽燧:边境上报警的烽烟。冠盖使:南宋向金求和的使臣。驰骛:奔驰忙碌。若为情:何以为情。翠葆霓旌:皇帝的车驾和仪仗。指王师。
经典赏析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被启用的主战派张浚率师北伐,败于符离(今属安徽省宿州)。一时和议主张甚嚣尘上,朝廷派出使臣与金议和。张孝祥对此极为沉痛,于建康留守的宴席上写下这首临淮观感、悲愤难抑的壮词。
词的上片描写了沦陷区的凄凉景象和敌人的骄纵横行。北望中原,山河移异。金人南侵,举火宵猎,笳鼓悲鸣,几千年文化之邦沦为犬羊窟穴。下片写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中原父老渴望光复,自己的报国志愿难以实现。边境上冠盖往来,使节纷驰,一片妥协求和的气氛,作者为之痛心疾首,并对渴望宋师北伐的中原父老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全词句短节促,淋漓痛快,笔饱墨酣,一气呵成,读之令人备受鼓舞。
西江月黄陵庙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十里秋江。波神1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2细浪。明日风回3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4,准拟岳阳楼上。
注释
1波神:水神。2鳞鳞:指细浪像鱼鳞般的形状。3风回:顺风。4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太平广记》的神仙载记中,谓唐玄宗随术士游月宫,闻月中仙乐,默而记之,“名之曰霓裳羽衣”。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是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作者从潭州(今属湖南省长沙)任上改官离开湖南道上作。作者在给其友人黄子默的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于湖居士文集》卷四十)
词的内容写作者途中为风雨所阻的情景。在景物描写上虚实相生,情景相融,静中有动,富有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如词中的“波神”、“水晶宫”等),给读者以传奇的色彩。
水调歌头闻采石矶1战胜
雪洗2虏尘3静,风约楚云留4。何人为写悲壮5?吹角古城楼6。湖海平生豪气7,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8。剩喜燃犀处9,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10,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释
1采石矶: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2雪洗:洗刷。3虏尘:敌人掀起的战尘。4“风约”句:为风云所阻,羁留后方。5为写悲壮:为胜利战绩写悲壮的颂歌。6“吹角”句:吹奏胜利的凯歌。7“湖海”句:《三国志·陈登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作者意自己平生具有湖海那样宽阔豪迈的志气。8吴钩:代指利剑。9“剩喜”句:剩:尽量。燃犀:《晋书·温峤传》:“燃犀角而照之。”后人用“燃犀”作照妖魔的意思,“燃犀处”也就是消灭敌人的地方,此处指采石矶。10周与谢:周瑜和谢玄。富春秋:指少壮之年。“小乔”三句:周瑜刚娶小乔为妻,谢玄还是佩带香囊的少年,他们就从容不迫地创建了不朽功业。肥水:即淝水,源出安徽合肥紫蓬山,东南流经将军岭,至施口入巢湖。乘风:《南史·宗慤传》记载,宗慤少有大志,有“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语。“击楫”句:化用《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句意。
经典赏析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胜金兵,当时张孝祥正任抚州知州,捷报传来,他欣喜若狂,当即写了这首《水调歌头》。
词中作者用周瑜和谢玄的事迹来歌颂虞允文的功绩;用赤壁、淝水的衰败来隐喻江淮失地尚待恢复;用宗慤、祖逖的故事来抒写自己的豪情壮志。通篇没有写战争的过程,而是以古喻今,讴歌胜利,抒写情怀。
全词主题博大,气魄宏伟,格调激昂,用典贴切,作者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洋溢于字里行间。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1,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2。玉鉴琼田3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4经年,孤光5自照,肝胆皆冰雪6。短发萧骚襟袖冷7,稳泛沧溟(ming)8空阔。尽挹(yi)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9。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
1洞庭青草:洞庭、青草两湖相连,自古并称。2风色:风势。3玉鉴琼田:形容月下湖水晶莹如玉。4岭表:指五岭以南两广地区。作者曾任静江(治今广西桂林)知府。5孤光:指月光。6“肝胆”句: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7萧骚:稀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谓两袖清风,廉洁清贫。8沧溟:沧海。溟,海。9“尽挹”三句:舀尽长江水当酒浆,以北斗做酒器盛酒,大地万物当做宾客。挹,舀,汲取。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北斗,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经典赏析
张孝祥于乾道元年(1165)知静江府。乾道二年八月北归,经过洞庭湖,写下这首词。
此词为月夜泛舟洞庭、写景抒情之作。词的上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湖光水色,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下片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结尾几句以吸江酌斗、宾客万象的奇思妙想和伟大气魄,表现他淋漓的兴致和凌云的气度。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之后,尚能泰然自若、游于物外的处世态度,表现出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境界。
全词将清奇壮美的景色与词人的主体人格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宠辱皆忘、物我浑然不分的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问讯2湖边3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4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5。寒光亭6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释
1三塔寺:在今江苏省溧阳县三塔湖。2问讯:寻访。3湖边:指三塔湖边。4世路:指世俗生活道路。5悠然:闲适的样子。6寒光亭:在三塔寺中。
经典赏析
张孝祥是一位坚决主张抗金而两度遭谗落职的爱国志士,“忠愤气填膺”是他爱国词作的主调,而在屡经波折、阅尽世态之后,也写了一些寄情山水、超逸脱尘的作品。这首小令就是如此。
词作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三、四两句从客观风物欢迎自己的角度下笔,描绘上船离岸乘风过湖的情景。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就这样得到了淋漓酣畅的表现。“世路”二句,暗承上片“过湖”,由描述转入议论,看似语意突兀,实是一脉相通。结尾两句,紧承“悠然”二字宕开一笔,着力描写来到湖中寒光亭时所见的自然美景。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尽在言外,成为全词意境旷远、余音绕梁的结笔。
相关链接
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