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逸闻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0
|本章字节:5816字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1《瘗(yi)花铭》2。楼前绿暗3分携4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5,交加6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7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释
1愁草:没有心情写。草,起草,拟写。2《瘗花铭》:庾信有《瘗花铭》。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瘗,掩埋,埋葬。铭,文体的一种。3绿暗:形容绿柳成荫。4分携:分手,分别。5中酒:醉酒。见前张先《青门引》词注。6交加:形容杂乱。7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经典赏析
这是一首西园怀人之作。词的上片追忆别情。在风吹雨打之中度过怀念故人的清明节。“愁草《瘗花铭》”,悼亡之意于此可见。以寸柳象征柔情,别有境界。“料峭”两句写借酒消愁,依稀入梦,却又被莺啼唤醒,晓梦难成,又添无限惆怅。下片新晴怀旧,“林亭”“新晴”依旧,但却已是人去园空,物是人非。由秋千而联想到当年荡秋千的人,由人而想到浓香的纤手,真可谓情深而语痴。最后两句,以景结情,境界幽深。
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运用联想,把眼前的景象和往事回忆,以及现实和幻觉交织在一起,款款写来,细致入微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唐多令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1。纵芭蕉不雨也飕(sou)飕2。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3梦中休,花空4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5。垂柳不萦6裙带7住,谩长是、系行舟。
注释
1心上秋:“心”上加“秋”字,即合成“愁”字。2飕飕:形容风雨的声音。这里指风吹蕉叶之声。3年事:指岁月。4花空:花落尽。5“燕辞归”句: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此用其意。客,作者自指。淹留,停留。6萦:旋绕,系住。7裙带:借指别去的女子。
经典赏析
吴文英在苏州时有一位深深爱恋的姬人,《绛都春》词序称梦窗有姬人名燕,后离去。
作者客居异乡,感触秋景,而追怀这位姬人,便写下这首词。词的上片重在写秋。开始就用“愁”字笼罩全句,读者一下子就掉进悲凉的氛围中。用拆字法写愁字,既点明心中之愁,又点明秋景加重愁思。芭蕉飕飕更使人心烦意乱。为了不触景伤怀,当然就怕登楼了。下片重在写事写愁。先写往事已矣,燕指姬人,客指自己。结句埋怨垂柳,该留的不留,不该留的却留。
其实作者有不少怀念这位姬人的作品,但这首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在吴词中为别调。
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1游废园
采幽香,巡古苑2,竹冷翠微路3。斗草溪根4,沙印小莲步5。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昼闲度。因甚6天也悭(qiān)春7,轻阴便成雨。绿暗长亭,归梦趁飞絮。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
注释
1龟溪:水名,在今浙江省德清县。2古苑:即废园,在龟溪一带。3翠微路:指山间苍翠的小路。4斗草溪根:在小溪边斗草嬉戏。5莲步:指女子脚印。6因甚:为什么。7悭春:吝惜春光。
经典赏析
这首词是吴文英客居龟溪村,寒食节游览一废园时所见所感而作,抒发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思乡之情。
词的上片写游园。开头三句点题,写废园风景。“幽”、“古”、“冷”三字,将废园的特征尽现。“斗草”二句见景生情,自伤身世。“自怜”三句,抒游园之感。下片写归思离愁和对废园的顾恋。“绿暗”两句,写“归梦”萦怀,不说柳絮引发归思离愁,却说归梦追逐柳絮,围绕着柳阴绿暗的长亭飘荡,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凄清冷寂。
全词写景清丽有致,抒情婉转清畅。作者以拟人化手法,将无情之物化为有情,真实地表达了家有盛衰、园有兴废、人有哀乐的无穷感慨。
贺新郎陪履斋先生1沧浪2看梅
乔木3生云气。访中兴4、英雄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悭借便5,梦断神州故里。旋6小筑7、吴宫8闲地。华表9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10。遨头小簇行春队。步苍苔、寻幽别坞,问梅开未?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此心与、东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
注释
1履斋先生:即吴潜,作者友人。2沧浪:即沧浪亭,在今苏州市南。五代十国时,此处是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池馆。北宋苏舜钦买得此地,筑亭其上,即沧浪亭,南宋时为韩世忠别墅。3乔木:高大的树木。这里指韩世忠的故里。江淹《别赋》:“视乔木兮故里。”4中兴:南宋初岳飞、韩世忠等屡败金兵,国家一度出现复兴的景象。5“战舰”句:指韩世忠率领八千兵士,在镇江取得了黄天荡大捷。这里反用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意,意为即使不得东风之助,韩世忠的战舰依然获胜。6旋:随即。7小筑:小巧别墅。韩世忠在前吴王贵臣的宫室,即苏舜钦的沧浪亭一带建起了别墅。8吴宫:苏州为古吴国故都。9华表:指设在宫殿、城垣等前面作为标志、装饰之用的大柱。10“枝上露”二句:疏梅之上清露滴滴,似在向人溅泪。“遨头”句:谓来园行游的宾客们簇拥着吴潜一起观赏。遨太守,吴潜这时知平江,故称。新度曲:新创制的曲调。“此心与”二句:作者与吴潜两人对南宋国事的每况愈下看法相同。东君,原指春神,这里即指吴潜。
经典赏析
这首词约写于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正月,作者时年四十岁。当时,吴潜由庆元府改知平江(今苏州),二人过从甚密。作者借看梅之机,怀念抗金名将韩世忠而感及时事,即景生情,毫不隐讳地抒发了自己积郁于胸的悲慨。
词的上片写游沧浪亭吊韩世忠,缅怀抗金英雄事迹,通过枝头清泪表示对中兴英雄的怀念。下片写由看梅引起的今不如昔的感慨,感到南宋国脉微弱,怀着亡国之惧,而又无可奈何,只好借酒浇愁的颓废心情。
这首词结构紧密,章法不乱,吊古伤今,慷慨悲歌,一洗作者缠绵悱恻风格。
相关链接
备受争议的梦窗词
在中国词史中,吴文英是一个备受争论的词人。他的词一向被人认为“晦涩堆垛”。如南宋词人张炎就评价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但是也有一些人对他的词却大力推崇。清人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说“梦窗(即吴文英)奇思壮采,腾天潜渊,反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
除词作本身外,吴文英因与奸相贾似道关系亲密而受到人们的抨击。客观而论,吴文英的词善用典故,体物入微,遣词清丽,实为难得。《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九《梦窗稿提要》说“词家之有文英,亦如诗家之有李商隐”,实为平实公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