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挫折是双温暖的手(3)

作者:陈晓辉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3:52

|

本章字节:6680字

可是她终要走出去的。城里的一个推拿诊所,愿望接纳她。她不去,她说她不想离开父亲,她说她不敢见到陌生人,她说她不可能学会那么复杂的中医推拿。那天父亲陪她走出屋子,在一片草地上坐了很久。父亲说你必须走出去,你不能、也不应该一辈子困在这个山村。她说,可是我是盲人。父亲说不错,你是盲人,可是谁说盲人不能够看到这个世界?你不是一直在用手指读书吗?你也有眼睛。你的眼睛,长在手指上,你应该用它们来触摸并看到整个世界。她说,可是我已经拥有整个世界了。父亲说不,你拥有的,只是一个纸上的世界,一个虽然美好但是虚幻的世界;这世上还有另外一个世界,那世界里或许有寒冷,有诸多不美好,但是它真实。现在你必须走进去,你有这个能力。她说,可是我还是怕。父亲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害怕走夜路,因为他们害怕黑暗,他们相信黑暗中藏着吃人的魔鬼,可是你怕吗?你不怕。因为你从小就生活在黑暗中,你不相信黑暗中有吃人的魔鬼。不仅没有,你还知道那里有长得和拇指一样大小的美丽姑娘,有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有冬夜里缩在街头的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有光着身子走上大街的可笑的皇帝……你知道那里有别人看不到的美好。为什么呢?因为你活在其中,因为你习惯了黑暗。外面的世界,其实也一样。只要你走出去,你活在其中,你习惯了它,你会发现,一切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可怕。她说,您说的有道理,可是我还是怕。父亲站起来,说,你总要经过这一道坎儿的。别怕,我会一直陪着你。


第二天,父亲送她去城里的诊所。她拼命拽着父亲的衣角,要他不要走,可是父亲还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离开。以前在村子,更多时间里,她也是一个人独处,但是她似乎从来没有感觉到像现在这样无依无靠。她一直坐在屋角的一把椅子上,不敢说话,甚至不敢大声喘气。后来开诊所的老人终于有了空闲,他走过来,拉了她的手,放到自己脸上,说,我们认识一下。想不到是这样的开场白,尽管仍然紧张,但她还是笑了。世界在那一刻,为她敞开一扇窗口。那是真实的世界、真正的世界。


的确没什么好怕的,的确,她在这里,得到了更多的快乐。她很聪慧,几个月之后,就可以独自给客人推拿。她做得很好,很快有了许多固定的回头客。每个周末父亲都会骑着自行车来看她,带着她去城市的各条街道转,吃各种各样的小吃。那天她给父亲按摩了他的腰。那时,父亲的后背更弯更驼。那天她和父亲再一次拥抱到一起。她再一次,感觉到脸上的滴滴冰凉。


她兴奋地告诉父亲,她的确用手指上的眼睛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她把手伸到窗外,就可以看到阳光;她用手抚摸鲜花,就可以看到色彩;工作时,她的手指可以看到那些积劳成疾的贫穷的人们;她还可以用手指看到开诊所的老人,那是她的另一位父亲。她说她看到了伟大和善良。


后来她恋爱了。下了班,她拉着恋人的手在街上散步。她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却享受到童话世界里的美好。她轻轻地捏着恋人的手,说她看到了爱情。


现在她自己拥有了一个中医推拿诊所。是老人要她这么做的,老人甚至为她租了门面,帮她办好了一切手续。老人说你的世界应该更大一些……开始肯定很难,可是只要咬咬牙,一切都会过去。——老人用了和父亲一样的声音。她知道,这也是一道坎儿。


却并不如想象中那样艰难,一年以后,她的诊所顾客盈门,前来推拿的人,几乎需要预约。于是她雇了一位小女孩,也是一位盲人,也是从山村里走出来,也是怯生生地说话。她抓了女孩的手,放到自己脸上,说,我们认识一下……


前段时间,我扭伤了脚,在她那里做了两个月的推拿治疗。她很开朗,很爱笑。她给我讲上面的故事,从她的谈吐中,知道她读过很多书,也知道她付出了很多,一切来得并不容易。她说她希望在另外的城市开十家这样的诊所,让十个像她一样天生目盲的孩子都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并且能用手指上的眼睛,看到一个虽然真实却美如童话的世界。


我问她,除了开十家这样的诊所,您还有什么心愿吗?


她说当然有。其一,我希望自己不要失去这双手。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不管我有多老,我的手永远年轻。因为我的手指上有眼睛,我要用它来感触和享受这个世界;其二,我希望自己不要失去父亲。父亲已经不再年轻,我希望他永远健在,永远陪着我。也让我,永远陪着他。


有一双手,有一位父亲,这算心愿吗?对我们这说,这当然不算。可是对她来说,这几乎是她对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全部要求。因为她知道,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全都因了一双手和一位父亲。她珍惜能够拥有的所有,不管有多成功,她对这个世界,都没有野心。


想法单纯并且实在。只因为,她和我们不同。只因为,她的手指上有眼睛。


梦想何时开始都不算晚


文鲁先圣


孩子放暑假了,我带孩子回到阔别很久的故乡去。村小学是我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我特意让在省城出生的孩子看看爸爸小时读书的条件是多么艰苦。在学校碰到了小学的同学,现在已经担任校长了。


对于我的到来,校长同学很意外,他请来了全体17位老师与我座谈,还请来了几位优秀的学生代表,希望我能够谈一些对教师、对学生都有益的经验。


对于孩子们,我没有特别的话说,我们这些人就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我始终都不认为学校的条件对于学生成为人才有什么帮助,甚至,恰恰相反。我正是基于这个思考才特意带孩子来重温自己的少年时光的。


老师们的话题自然很多,17位老师各自的情况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大家少年时代的梦想都没有被岁月的尘埃淹没,只是,大家对于梦想的实现都没有太大的信心。


校长是我一个班的同学,我们居住的很近,上小学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是结伴去学校,自然也是无话不谈。那个时候,我们两个都属于文学青年,只要借到与文学有关的书籍,必定是相互传看。写了作文,我们也常常相互读了,然后互相提意见,相互提高。当我们写了自己感觉很好的文章的时候,我们两个还偷偷地跑到邮局去给当地的电台和报刊投稿。


可是后来,我考了大学,读了中文系,走上了文学道路,他因为只考了一个中等师范学校当了老师,文学梦就终止了。前些年的时候,我们还有过书信往来,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书信也慢慢断了。记得前些年的时候,他给我的信,总是这样说,现在孩子小,家庭负担重,工作也很劳累,等年龄大了,一定再拾起我们共同的文学梦想。


见到我,他很激动。他说,人过中年,自己马上就要退下来了,孩子大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也快没有了,心里反而空落落的。忙忙碌碌半辈子,总感觉虚度了年华,想想当初少年的梦想,心中有万分不甘。可是,他充满疑惑地问我,到了这个年龄了,才开始自己的梦想,岂不是太晚了?


还有一个老师,是教美术的,我知道她从小就喜欢画画,是我们村公认的乡村画家。她说,她也如同校长一样,过去的时光不属于自己,现在年龄大了,很想把全部的时间交给绘画,可是,到了这个年龄,是不是太晚了呢?


我们倾心地交谈着,尽管每一个老师的人生经历都不相同,大家的专业也都不一样,但是,我发现他们都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灵。就眼下的生活来说,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可是,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依然闪烁着美丽的梦想。


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我这样告诉故乡的老师和孩子们。我说,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57岁时背井离乡来到北京法源寺,他的画印很少有人问津,生活窘迫。但是,他既不畏贫穷,亦不畏年高,不断从黄宾虹等人的画中汲取营养,焚膏继晷,终于创造了中国画工笔草虫和写意花卉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声名大振,成为一代国画大师。


与57岁才开始在北京追求梦想的齐白石相比,我们不是太年轻了吗?


告别了老师和孩子们,返回我居住的城市。我不知道我们的这次座谈会起到什么作用,但是我相信,这些淳朴的老师们,一定开始了自己梦想的旅程。因为,告别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眼睛里闪烁着梦想的光芒。


。x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