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短假期的AA制同居

作者:孔一诺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54

|

本章字节:4876字

这种事情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放假或者出去旅行,大家经常会为了省钱,所以凑一凑一起住在一间酒店房间。而且加上我们学校放假的时候如果想要住校也需要交钱,所以我们大家都会选择出去旅行凑酒店房间住。如此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情,我相信大家一定也不以为然,甚至会想:你为什么要写这个?


的确,大家约定好一起住在一个酒店房间,两三个人,三四个人住在一个标准间或者套间这没什么,但是你见过一个房间里住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么?


这是我入学第二学期的感恩节假,母亲的一个朋友在费城一个酒店当经理,所以我每次放假,如果不去别的地方我就会住到他的酒店里,而且经常因为他是总经理所以会有给他预留有免费房间,我经常去那里“蹭住”。


他的酒店地理位置很好,在费城本杰明富兰克林大道的拐角处,右边是lovepark的大喷泉,前面和左边被费城的博物馆区包围,所以我很喜欢那里,再加上他的酒店是个商住酒店,房间里都有厨房,想开火的时候


还可以做饭。


由于这次我是和另外一个男生一起住在这里,所以我没有麻烦人家自己订了房间住了过来,房间还好,只是这次是背对着我喜欢的博物馆区。


那天因为很累,所以我和我这个哥们睡得很早,但是我记得在我睡觉之前我接了一个电话,是一个韩国同学给我打来的,他知道我住在酒店,就问我能不能过来一起借住一晚,我当时就痛快地答应了,结果没想到这简单的“可以”却引来了祸水。


我当时睡得很熟,所以朋友帮他们开的门,当时在睡梦中,我忽然闻到了一股食物的味道,朦胧之际我听到了韩语,我知道是我朋友来了,就从床上起来想礼貌性地和他打个招呼,结果我看到在厨房外面空旷的小小的地方,坐了一群人,围着一个锅吃面呢!


韩国人在国外都很“抱团”,一切行动都喜欢一起进行,其实这点中国人也是一样。我数了数,一共八个人头,还好每个人我都认识,都是我们学校的同学,大家和我打了个招呼,转过头去就继续吃自己的了,有说有笑的还挺热闹!


过了一会儿吃完了,其中一个年纪大的过来和我说:“孔,今晚我们不会在你这里过夜,不过还是谢谢你让我们呆了一会。”


就这样,他们收了摊就走了。我这还没琢磨过来情况呢,门又响了“铛,铛,铛”三声,我问:”whoishis?”(谁啊?)对方说:”i’sme!!”


我心里想:这个“是我”意思可就多了。


为了安全起见,我看了看门上的“猫眼”,原来是学校的同学,“可是他们来干什么呢?又是怎么知道我住这呢?”


带着满心的问号,我开了门,他们进来后连句“你好”之类的话都没有,推开我还带了句:“whaookyousolong??”(你怎么这么慢?!)然后十八九个人就进来了,第一个进来的还摆了个“大”字躺到了沙发上。我更不知道怎么回事了,合着他们来这是回自己家了!


我问了问和我一起住的朋友,才知道原来这些人都是他叫来的。


就这样,房间里到处都是人,大家一起渡过了一个“横七竖八”的夜晚。


后来我想:这大概就是游子在外的生存之道吧。


在国外,你真会遇到流离失所的恐惧。


对于这部分的记忆,到现在已经有些模糊了,甚至有些部分可能是我自己杜撰出来的。我只记得那天纽约下着小雨,我穿着校服站在约定好的地方等着我的好朋友松松哥过来接我。那时的纽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同样也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充满惊喜的城市。


街上熙攘的人群,没有一个我认识的,突然间让我有了一点怀念自己故土都市的感觉。眼前的纽约就像一个巨大的竞技场,我要独自面对了。


在美国上学,有许多短假,例如春假、宗教节日等,刚到美国的时候,我甚至很害怕这些假日的到来,因为同学们大都离校了,而我无处可去,倍感凄凉。


终于,我在北京很小时见过的妈妈朋友的儿子松松哥,他捡起了我这个小弟,他已经在美国定居,并且买了自己的房子。说到松松哥,我还得多说两句,据他自己夸耀,他在北京上学时,各门功课也就是门门功课从未超过过15分!并且有相当可信的证人,他的妻子林林姐姐向我证实了该成绩的真实性。但是到了美国,他不仅考入了著名的纽约大学(newyorkuniversiy),并且拿到了全额的奖学金!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林林姐姐说:这是因为美国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与中国不同,中国注重“深度”,而美国更注重“广度”,因此思维灵活富于联想的人在美国好混高分,死读书的人反而拿不到高分。我有个例子,一位从国内来的“高材生”,一字不差地背下了教科书,美国老师给了她个“零”分,怀疑她考试作弊,她委屈得掉泪,还打了官司,但分数到最后也未能“纠正”。他们的经验值得在留学中借鉴。


话说回来,我要去松松哥、林林姐家打发我的短假期,美国不象中国串串门很平常,你要去别人家必须事先电话联系好,得到允许,否则会很尴尬。


我环顾着四周,不敢离开指定地点半步,生怕朋友来了找不到我,而且那时我也没有电话,万一联系不上,孤身一人的我,也许会睡在街头吧。干吗要上美国来受这份“洋罪”!


这时,雨越下越大,我躲到了一个街边杂货铺的屋檐下,心里一阵胡思乱想,越想越怕,时间也好像停滞不前了,正在这时,一抬头看到了好朋友的身影,忽然有一种仿佛见到了亲人一般的感觉。


其实许多年以后,当我回头看看以前发生的事情,和当时的自己,才发现原来那时胆小的我才是最真实的我。现在我是“高级军官”,处处突出自己的“硬汉”形象,部下才能服我,也许是经历了成长的道路,让自己学会了伪装。当年那个曾经在下雨的傍晚独自等待朋友的自己,是多么地需要有人来拉一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