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记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2:27
|本章字节:12010字
在闪族文献中,石榴树常常作为宗教中神圣的象征。有人认为,希伯来语中“石榴”一词的读音即是同名神衹的名字。这进一步证明了石榴树的神圣象征意义。《旧约·雅歌》中部分章节提到,所罗门将其新娘的神庙比作一片石榴,而将新娘本人比作植有包括石榴树在内的果园。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不结果实的石榴树便成了荒芜和寂寥的象征。由于每只石榴果实中含籽多达数百颗,所以古人将石榴视为丰产和生命的标志。所罗门神庙立柱上的石榴或许也暗示了类似的意思。
此外,葡萄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新约·约翰福音》中有的章节提到耶稣对信徒们曾经说过:“我是真正的葡萄树,天父则是栽培者。他剪去我不结果的枝,涤净结果的枝,使之结出更多的果……枝子若不长在葡萄树上,就不会自行结果;你们若不在我里边也不会得道。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这也正好证明葡萄树是耶稣本人最早的象征符号之一。
按照《圣经》所说,留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下,有平静、安宁的含义;而丰硕的葡萄果实则象征家庭的欢乐。《旧约·耶利米书》中曾记载先知以上帝的名义说:“我栽你是上等的葡萄树,全然是真种子。你怎么向我变为外邦葡萄树的坏枝子呢?”因此,后来人们便把不忠实的以色列人喻为了“野葡萄”。
此外,除了上述的几种树木有象征意义之外,还有无花果树、雪松等,它们都具有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雪松之于植物,犹如狮子在动物界中的地位一样。”表明雪松象征勇武有力。
闪族“圣树”中还有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树木,其中必定有很多是我们后人所不知道的,也必有很多是后人在历史发展和演变中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的。不管怎么样,闪族的圣树之谜还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
世上真的有“男岛”“女岛”吗
世界上真的有男岛和女岛吗?这听起来十分有趣,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因此,很多人慕名去寻找男岛和女岛的下落……早在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就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关于男岛和女岛的所见所闻。记录如下:在距离克斯马科兰(印度西部大国)800千米左右的南方大海洋中,俯卧着一个只有男子的男岛和一个只有女子的女岛,两者之间相距48千米,两岛虽然居住人口的性别不同,但都属于同一个民族,只是由于当地气候的特殊性,不允许男岛和女岛的人同居,否则有生命危险。此外两岛的人都属于基督教徒,都遵守《旧约全书》的规定。每年,男岛和女岛上的人们犹如牛郎织女一般在特定的时间相会,即男子只能在三、四、五月份来到女岛,期满后便离开回到男岛度过一年中其他没有女子陪伴的日子。如果妻子怀有孩子,当生下来是男孩子的话,就等到长到12岁的时候送去男岛,由父亲接着抚养;如果生的是女孩,则一直留在妻子这边慢慢长大,成人后就把女儿配给男岛上的男子。于是两岛上的人们就这样繁衍生息,传宗接代。
除此之外,吴承恩写的《西游记》里也曾经记载过有关女儿国的故事:
“拂懔国(似指东罗马帝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多诸珍宝,附拂懔国,故拂懔王岁遣丈夫配焉。”唐人杜环的《经行记》也说:
“又闻(拂菻国)西有女国,感水而生。”新旧《唐书》也讲到,拂菻(拂懔)西南际海岛有西女国。
另外,在中世纪波斯和阿拉伯作家的作品中也都有关于印度洋中女国的记载。
基于如此多的关于男岛和女岛的记载,人们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于是有很多人便开始循着有关记载去寻找男岛和女岛的下落。
在1696年,出版的科伦内尔地图将男岛、女岛的位置定在瓜达富x岬(索马里东北)附近,并把两岛合称为亚伯杜尔基里岛。之后,在1697年,有个法国传教士从马尼拉寄往欧洲的书信说,据马尼拉群岛南部某岛屿的人讲,他们那里有一个岛,岛上只有女子居住,自成一国,不许男子进去。女子多半不结婚,只是在一年中的某个季度允许男子前来,相聚数日之后,男子将那些不再需要哺乳的男孩带走,女孩则留在母亲那里。研究男岛、女岛的颇节认为,这封信便是马可·波罗没有撒谎的证据,男岛和女岛的确存在。
于是,有人循着马可·波罗的记载路线和地点去找男岛和女岛,但是令他们失望的是,在克斯马科兰之南约800千米处的海中并没有找到。之后,人们又对马可·波罗的其他记载进行推测,并再次寻找,但是都一无所获。
后来戈兹德梅多卡认为,男岛、女岛是在东亚海中。他说,距日本不远处发现有女人岛,岛中仅有女人,擅长射箭,为练习射击以致烧去她们的右***。每年的一定月份,有若干日本船舶载货到该岛交易。船抵达岛后,命令两人登陆,将船中人数通知女王。女王指定船上众人上岸的日期。到了那一天,岛上女人(数目与舟中男人同)先到港口,都分别将一双绳鞋乱置于沙上,鞋上都附有暗记,然后退回去。船中男子随之登岸,每人拿着一双绳鞋去找鞋主。等到相会期限已满,男人将自己的地址告诉同居的女子,这个女子次年如果生的是男孩,应将他送去交给他的生父。但这种说法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人出来亲自证实。
此外,沙海昂曾经说过:“女人国故事,时无分古今,地无分东西,悉皆有之。其唯一实在的女人国,盖在非洲达荷美境内,然至法国侵略之后遂绝。”
也有人推测:男岛、女岛之类传闻反映了人类原始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的某些情景。但纯粹的女人国、男人国是不存在的。
因此,对于男岛和女岛存在的真实性颇有争议,期待有关学者早日解开男岛、女岛存在之谜。
日本人的祖宗是谁
日本人是东亚日本的基本居民,自称大和民族。日本是位于文化边缘上的一块神秘土地,与亚洲大陆最接近的部分,也相距160多千米。由于在地理与人文上的孤立,日本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文化,很少受到外面世界的影响。
但是,对于日本人的来源人们一直存在异议。
长期以来,由于日本皇室被神化,关于日本早期历史的记载一度是空白。
皇室史料记载充满断层,日本皇陵又严禁外人进入,天皇的“身世”始终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谜团。因此,对于日本人的来源也就出现了不同的说法。
日本人祖先来自中国
有人认为最早的日本人来自中国。众所周知,神武天皇是日本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天皇。因此,很多学者从神武天皇入手来研究日本人的来源。大多数中国人认为,神武天皇就是先秦时期的徐福。有专家提出如下根据。
(1)徐福东渡确有其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此外,《汉书》中也记载:“徐福得平原大泽,止王不来。”《史记》和《汉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威的两部史书,而《史记》与徐福东渡时相隔仅百年左右,可信度很高。
(2)当时的社会对神仙、不死之术等都深信不疑,秦始皇为求仙药而让徐福去寻找神仙是极有可能的,也有人说秦始皇派遣徐福东渡的真正目的是“以示强威,服海内”。
(3)多数学者认为,徐福到达的三神山是指日本列岛。还有的认为,可能去的是吕宋岛。也有的认为是现在美国所管辖的关岛等。
(4)现在一些日本人都说自己是徐福的后裔。他们的理由是,在日语中,秦与羽田的发音相同。前日本首相羽田就称自己是徐福的后裔。日本昭和天皇的御弟三笠宫曾说过:“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爷。”在日本,徐福是作为日本先民的引导者和日本文化的开拓者的形象出现的,日本人都尊徐福为“司农神”和“司药神”,因此日本各地对于徐福的崇敬程度远远超过中国。
至今,日本仍保留着包括徐福墓、徐福宫、徐福上陆纪念碑在内的许多遗址。
每年秋季,佐贺县人民都要向供奉在“金主神社”中的徐福敬献“初穗”。每隔50年,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祭奠。
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徐福东渡并没有其他的文献进行佐证,而且《史记》也并没有说明当时徐福东渡的时候在哪里落的脚。因此,说中国人是日本人的祖先证据不足。此外,他们还认为即便中国的很多语言、文化、风俗在日本盛行,但是,由于历史上中国和日本交战频频,也很有可能是逃亡到日本的中国人在日本把具有中国特点的东西得以保存并发展。
日本人的祖先来自朝鲜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教授德永胜士以基因组研究为基础,把东亚多个民族的人体6号染色体内的h遗传基因进行相互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与日本人最接近的集团为朝鲜半岛居民和居住在中国的朝鲜族人。据此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活在日本本土的日本人的祖先是经由朝鲜半岛移居至此的舶来人。此项研究结果是对流行说法的有力证明:在日本弥生时代日本人口的形成中,从朝鲜半岛移居的祖先所占比重最大。
另一个广为流传的例子也可以说明日本人的祖先是朝鲜人:明仁天皇68岁生日那天承认,桓武天皇的母亲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一位国王的家族中人。
他的依据是日本编年史上的明确记载:“公元781年即位的桓武天皇的母亲就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的王族中人。”
日本人的祖先来自亚洲游牧民族
考古学又为人们解开日本人的祖先之谜提供了很好的证据。从陪葬品的考古结果来看,早期天皇古坟的陪葬品以镜、刀为主要祭祀用品。而中期天皇古坟与早期古坟相比,陪葬品中多了很多大陆化的贵族生活物品,如金饰、玉饰等,还出现了马具。部分学者据此结合其他史料认为,5世纪以后的天皇和此前的天皇实际上并不属于一个家族,目前的天皇家族是从北九州一带东征而来。这些学者认为,当时处于部落战争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发达,所以来自中国和朝鲜的部落大王可能在战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最终统一其他部落,并进而成为第一个天皇。因此,古代的日本是由众多的部落国家以及自东、北亚迁来的游牧民族融合演变而成的。
日本人究竟从何而来?上述观点看似都有各自的道理,学者们给出的研究结果不一而论,期待着从日本人自己的历史以及大和民族自身来寻找答案。
历史上真的有荷马其人吗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许多人物由于我们距离其生活的年代相当久远,因此对其了解并不是十分的透彻,荷马就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谜。
荷马是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详。相传记述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特洛x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x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据此,人们推断他生活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之间。
那么历史上是否有荷马这个人呢?《x利亚特》和《奥德赛》真是他的作品吗?这个问题已经争论很久了。古希腊的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都肯定荷马是两部史诗的作者。直到18世纪初,欧洲人仍然认为荷马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一位远古的伟大诗人。
在18世纪初,法国僧正多比雍与维柯开始提出疑问,他们认为荷马并不存在,他只是希腊各族说唱艺人的总代表,而不是一个人。他们认为两部史诗前后相隔数百年,不可能是一人之作。
1795年,德国学者沃尔夫也提出观点,认0为史诗的每一部分都曾作为独立的诗歌由歌手们演唱,后经多次整理加工,才成为今天的样子。
但德国学者尼奇认为荷马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认为,荷马生活的年代应当不晚于公元前9世纪。他认为荷马运用古代民间诗歌的材料,并重新做了加工、整理,最后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构。
有人说荷马是古代希腊在公众场合表演吟诵诗歌的人,即古希腊人所称的“吟唱诗人”。根据是希腊人在荷马时代之前不会使用文字。在公元前8世纪中叶,地中海东部的腓尼基人教希腊人学习字母之前,希腊人根本无法书写记载。在荷马以前,故事传说只是凭借口头传播,之所以采取歌谣形式,是为了使“吟唱诗人”容易记诵。较有才能的吟唱者也可以当场即兴发挥,并且,每次表演的细节都不完全一样。每个吟唱者把一首诗歌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修改,一首诗经过日积月累,就不断有各种发展。《x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最终写成时,肯定是已历经润色增补的最后定稿。
读荷马史诗中的一些段落,很有短诗的味道;而且诗中若干事件,发生的时代似乎比其他部分更早,充分表明荷马史诗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由很多作者创作完成的。
因此,他们推测就在希腊人从腓尼基人处学会字母,知道如何书写时,一个天赋极高的吟唱诗人荷马出现了,他汇集了大量累积下来的口传诗歌,把它们整理成两部具有丰富内涵的史诗,并用文字记述下来。
有人甚至说荷马是个女人。因为《奥德赛》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战争残酷的一面,所以19世纪英国家巴特勒指出:《奥德赛》作者应该是女人而不像是男人!
关于荷马的出生地,说法也不一致。有人说他是雅典一带的人,有人说是希腊北部,有人说是在希腊东部靠近小亚细亚一带;这些说法以东方说较为普遍,也较为可信。多数古代记载说他是希俄斯岛人,或生在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这两处都在爱琴海东边。
关于荷马这个名字,西方学者们也有过不少考证:有人说这个字是“人质”的意思,就是说荷马大概本是俘虏出身;也有人说这个名字含有“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说荷马这个名字是附会出来的,因为史诗原来是许多散篇传说组合而成。实际上这些都是猜测。古代传说又说荷马是个盲乐师,这倒是颇为可能的。古代的职业乐师往往是盲人,荷马也许就是这样一位专业艺人。
关于荷马的出生年代也有较多分歧。最早关于荷马的记载,见于残存的公元前6世纪克塞诺芬尼的讽刺诗,但是根据希腊地方志家鲍萨尼阿斯的记载,在公元前7世纪初的诗人卡利诺斯的诗篇里已经有关于荷马的记载,所以荷马这个名字早在公元前8世纪或公元前7世纪已经为人所共知。希腊历史学家泰奥彭波斯说荷马生于公元前686年,这个年份似乎晚了一点。另一个古代传说是荷马生于公元前1159年,就是说公元前12世纪中叶,这个说法似乎又太早了一点。古代可能有过这一位诗人,其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或公元前8世纪。现在西方学者根据史诗的语言和它的内容描写,一般认为他可能生在公元前9世纪或公元前8世纪之间。
关于荷马的说法众说纷纭,到底荷马在历史上有没有其真人存在?这个问题成了历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