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记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2:27
|本章字节:11480字
要防止人体的内脏器官不腐烂很不容易,所以他们就干脆把这些器官从体内取出来,用食盐把里面的水分吸干,再用食油或者液态的松香浸过,然后用一种名叫卡诺皮克的罐子一样的容器保存起来,随木乃x一起葬入陵墓(到了后来,这些器官是用亚麻布包好之后又放进体内一起埋葬的)。他们还经常用一根长管子穿过鼻孔把尸体脑袋里的液体抽干。古埃及人认为这些东西没有多少价值,心脏才是人类智慧和感情的源泉,只有心脏才是时间的不报性的衡量尺度,所以他们把心脏留在了体内而把其他的器官用刀子挖出来。
清空了内脏器官后,他们开始用棕榈油涂遍尸体的全身,有时在缝合好尸体之前还要再添进去一些沥青或者松香等防腐物。然后把这具已经处理得很干净的尸体放在铺了一层泡碱、脱水盐等防腐剂的床上,再在尸体上放上更多的泡碱。食盐本来对皮肤有很强的腐蚀性,还是造成脱发的原因,但经过提炼后的食盐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特效功能,可以起到保护皮肤和头发的作用。
用泡碱浸泡了40天,等尸体的水分被完全排出以后,再用尼罗河水冲洗掉尸体表面的原料,最后用亚麻布包起来。
墓葬师们还经常把松香和药膏直接涂在尸体的皮肤上,使它就像海豹皮一样光滑油亮,同时还会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在第二十一王朝,墓葬师们把沙子、锯木屑还有亚麻等一些东西预先放在皮肤下面。这些东西可以防止尸体因失水而收缩变形。
从拉美西斯三世时期,开始使用一种人造眼球。墓师们把一种经过烤制而成的韵瓷眼球放进眼窝里,使眼皮不至于下陷,也有些眼球是用石头磨制出来的。但到了拉美西斯四世时期,一些小的洋葱头成了既便宜又很容易找到的替代品。
除了这些工序之外,墓葬师们还要费九牛二虎之力脱去尸体的指甲,然后再把一个个脚趾分别用布包起来。更为惊奇的是,有些法老还要穿上用一片片金箔缝制出来的金缕玉衣。整套木乃x制作程序总共需要70天的时间。
另外,他们还要将从尸体上分割下来的碎片收集在一起,不然这些东西就会被扔掉。他们甚至还要把沾有体液的碎布片也留下来。他们要把整理好的这些东西像内脏器官一样葬在尸体的旁边。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是法老们在生前的东西,他们死后的生活同样还需要这些东西。
有一本古书记载了一段对人死后复生的描述:“你的肉体将会活过来,你的骨头会把你的身体支撑起来,你身体的各部分器官都将重新组织在一起!”
挖掘出的一些墓室墙上的壁画就很形象地显示出了古埃及人对死后复活的美好想象。尸体的双腿开始慢慢地变得弯曲,躯干也开始膨胀隆起,灵魂与肉体又重新交融在一起。
于是这个曾经活着的国王开始朝拜太阳之神,以表达对他又给了自己一次生命的感激之情。
灵魂真的可以不死吗?木乃x可以让法老们获得永生吗?也许只有法老们自己知道。
哈拉帕文明为何会衰败
没有人知道哈拉帕文明确切的起始年代,衰落时间也是推断出来的。对哈拉帕文明的考古行动也是近代才开始的事,我们只能推测它的文明程度,更多的信息有待于将来的发现。
通常意义上认为,古印度的文明时代是从公元前1000年后期的吠陀时代开始的。然而新的考古材料证明,整个史前时期直到文明出现的前夕,在古印度都是有人居住的。19世纪2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新的远古文明——哈拉帕文明,这个文明曾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来突然衰落。
那么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呢?
19世纪早期,印度旁遮普地区的哈拉帕曾出土过许多古物和两枚印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在信德地区的一个古代佛塔下面,发现了被尘土淹没而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址——摩亨佐·达罗,同时也出土了类似的印章和古物。
印度河流域出土的这两座古城的城址,设计复杂,文物多彩,宛如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使人们看到了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代印度高度发展的文化。后来又陆续出土了若干的文化遗址,按考古学界以首次发现的地点命名的习惯,它们又共同被称为“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是早已被人们遗忘了的文化。存世的文献中甚至没有关于它的传说,当然更没有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载了。由于在两河流域遗址发现有印度河流域的印章,考古学家推测在公元前2350年—前1770年间,印度河流域与两河流域之间的人们曾有商业往来。据此大体可以推定,印度河流域文明即哈拉帕文明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
在已发现的2000多枚印章上,都或多或少刻有文字,这表明哈拉帕文化已经进入文明时期。文字的符号有些是象形的,也可能有些是表示音节的。
对于这些文字符号的总数,学者的统计结果不一,共四五百个。学者们试图用种种有关的语言释读这种文字,迄今还未能得出公认的结论。因此,目前还只能从考古材料来了解这个文明。
哈拉帕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镰刀等农具。
当时栽培的作物有大麦、小麦、豆子、芝麻、蔬菜、棉花等。虽然在印度河流域的遗址中没有发现稻谷,但在洛塔尔遗址(在今古吉拉特邦)中却发现有稻壳,所以可能早期的印度人在水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已经开始种稻了。
除部分田间作物以外,椰枣、果品也是人们常吃的食物。当时的人还食用牛肉、羊肉、猪肉、家禽以及鱼类。他们已经驯养了牛(包括水牛)、山羊、绵羊、猪、驴、狗及种种家禽,还不能断定马是否已被驯养,因为只是在摩亨佐·达罗的表层才发现有马骨。
哈拉帕文化遗址中虽然仍有许多石器,如石刀、石臼、石罐、石秤锤等,但是也有了大量的铜器和青铜器,如镰刀、锯子、斧子、凿子、鱼钩等工具以及匕首、箭镞、矛头等武器。除铜和青铜外,人们也掌握了对金、银、铅、锡等金属加工的技术。已发现的金、银、铜首饰有项链、戒指、手镯、臂镯、足镯、耳环等,显示出当时工匠的精巧技艺。
纺织和制陶是哈拉帕文化的两个重要手工业部门。纺锤和纺轮在许多遗址中都有发现,它们是当时纺毛和纺棉的重要工具。在遗址中发现了染缸,可见当时已经掌握了给纺织品染色的技术。陶器的坯基本都是在陶轮上制成的,也有手工制造的。陶坯是在窑中烧制成陶器的。陶窑已被发现,它们都是圆形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放置陶坯,下层烧火,中间的隔层是有空隙的,以便火焰可以烧到上层。已经发现大量的陶制容器,其中有不做装饰的各种日常用具,也有一些饰以图画的精品。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哈拉帕文化也有了相当发达的商业。当时的黄金大概是从南印度输入的,银大概是从阿富汗、x朗输入的,铜则可能是从南印度和俾路支等地输入的。陆路的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牛车。在两河流域的古遗址发现了若干哈拉帕文化的印章,在哈拉帕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一些来自两河流域的圆柱形印章和金属制品,与两河流域的贸易大概是经由海路进行的。在哈拉帕文化印章中,有的刻有船的图形,这种船大概就是当时海路交通运输的工具。
哈拉帕文化的几百个遗址中包括了众多的小村落遗址,但是能够体现这一文化特色的仍然是城市。城市不分大小,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包括卫城和下城两个部分。在众多的城市遗址中,较大者只有几处,其中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为最大,而遗址保存较好、迄今发现最为清楚的则是摩亨佐·达罗。因此,从摩亨佐·达罗可见哈拉帕文化城市结构的一斑。
摩亨佐·达罗的西部是建于砖砌高台上的卫城,东部是住宅与工商业所在的下城。这两部分又由一道宽厚的砖墙围护起来,形成一体。卫城的中心是一个大的公用浴池,长12米,宽7米,深24米,用砖建成,涂以沥青,以防漏水。这些浴池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人们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为沐浴而建,有人认为是为履行某种宗教仪式而建。浴池附近开有水井,为供水之源,浴池也建有排水沟道。这里大概是当时人们举行重大礼仪前的沐浴处所。
浴池西面有27排带有通风孔道的砖建筑物,它们显然是谷仓。
遗址房屋主要用红砖砌成,房屋大小、高低和设备很不一致,有十几间的楼房,也有简陋的茅屋,大街和小巷构成了一整套井井有条的交通网络。
街道还有不少灯柱,大概晚上已有路灯照明。在街道网络的下面,又有一整套下水道的网络。大的建筑物中通常都有自家的水井,几乎每一座建筑物都有一间浴室。浴室地面是不漏水的,并且有一定的坡度使水流向房屋的一个角落,那里安有管道,可以把水导向室外街道的下水道中。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这两座城市的规模都很大,总面积都有约85万平方米。其居民数,据学者估计,各自都有35万人左右。两城所保留下来的丰富文化遗物,已显示出古印度人民高度的创造才能。光辉灿烂的哈拉帕文化是举世罕见的,它表明印度河流域当时已经具有高度的文明。
由于文字尚未释读成功,这种文明的创造者至今也还未确定。学者们提出种种不同的假说。有人说他们是苏美尔人,可是提不出切实证据;有人说他们是雅利安人,可是雅利安人的文化与哈拉帕文化又有明显的不同;不少学者认为他们是达罗毗荼人,可是又不能从他们的语言上加以证实;还有学者认为他们是混血人种,这也只是一种推测。
然而,就是这样灿烂的文化在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到公元前1750年,却突然衰落,从此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之光熄灭了。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学者们也有种种不同的推测。
有些学者认为,由于雨量减少,信德地区日益干旱甚至沙漠化,居民不得不移往他方。有些学者认为,哈拉帕文化的衰落是地震、泥石流、旋风等灾变的结果。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印度河的改道,原先的河谷沃土变成了沙土,人们被迫离去。
以上推测都把哈拉帕文化的衰亡归因于种种自然灾害,但是自然灾害不足以说明——分布在那么广阔土地上的各城市为何一齐衰亡?
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土地的过度耕作、水利设施被忽略或破坏以及长期伐林、掘土、烧砖,土壤逐渐恶化,致使哈拉帕文化趋于没落。有些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富足,引来了山地部落的入侵,结果造成文明的毁灭。
还有学者认为,哈拉帕文化的衰亡是雅利安人侵入的结果。这种学说虽然曾经盛行一时,但是雅利安的侵入在公元前1500年以后,而现在已经测定哈拉帕文化在此以前就已经衰亡了。因此,哈拉帕文化衰亡的原因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克里特文明的兴衰之谜
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发端。同东方的古文明不同的是,东方古文明是在村社制度下的奴隶社会,有自给自足封闭的性质,而古希腊文明却是城邦式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奴隶社会。这种差别给以后这两种文明的发展和结局带来很大的不同。
爱琴文明最早起源于克里特岛,然后传播到希腊大陆和小亚细亚。公元前1700—前1400年,克里特文明发展到它的全盛时期,不久突然衰退,爱琴文明的中心转移到希腊半岛的迈锡尼。
公元前3000—前2000年分布于爱琴海地区的是青铜器时代文化。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荷马史诗》等传说的启示下,成功地发掘小亚细亚西北部古城特洛x及南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太林斯等遗迹,使长期湮没的爱琴文化重现于世。20世纪初年,英国考古学家x文思发掘克里特岛古城诺萨斯、得米诺斯王宫等重要遗址,大大充实了此项文化的内容。
克里特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约始于公元前6000年,以后发展较平稳,居民多居住洞穴中。公元前2500年后,铜器、青铜器逐渐增多,匕首的制造占很大比重。”金术大概由小亚细亚和基克拉迪斯群岛传来。石瓶、印章、黄金饰物的制作引人注目。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进一步的劳动分工、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化。从大量的私人印章、豪华的金银首饰和东克里特发现的大型l形建筑来看,在公元前3000年代末,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已有相当发展。
克里特文化深受西亚的熏陶,也有受埃及的影响。公元前2500年左右,有来自北非的移民迁至南克里特,与当地居民相混合。从埃及输入了蓝釉陶珠、彩瓶、象牙和装饰品。但克里特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和模仿,而是加以吸收改造,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每个城市国家多围绕王宫而形成。宫廷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克里特地区容易发生地震,由于天灾人祸,各地王宫多遭到过破坏和重建。
学者们根据这一特点将克里特文化的发展分成前王宫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代)、古王宫时期(公元前2000—前1700年)、新王宫时期(公元前1700—公元前1450或公元前1380年)和后王宫时期(公元前1450或公元前1380—前1100年)。
古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期。克里特此时出现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字。
克里特岛林木茂密,东部平原适于农耕。农业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除粮食外,橄榄油和葡萄酒也是出产的大宗物品,王宫皆特置储藏室以巨瓮存储油和酒,往往库房连接成行,瓮缸数以千百计。可见油、酒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
克里特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还有工商业和航海贸易。它的手工产品以精巧秀丽著称,铜器和金银制作的日用品和工艺品皆相当精美。陶器尤为杰出。古王宫时期生产的一种称为卡马雷斯的彩陶,秀巧可爱,彩绘优雅,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美的彩陶。克里特的造船业也很发达,商船来往于地中海各地,还有相当数量的海军舰只,成为各城市的主要防卫力量,因此克里特的城市和王宫都不设置厚墙高垒,与其他古代文明之重视城防建筑完全异趣。克里特以其农工产品在地中海各地广做贸易,和埃及的联系尤为密切,所用黄金、象牙、皂石、印章和高级奢侈品大都得自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