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伊记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2:27
|本章字节:11438字
直到文艺复兴时代,裸体艺术才又重新展现魅力,维纳斯也逐渐从神圣的光环中走向世俗,走向自然,成为传达人性的绝佳对象。如乔尔乔涅的名画《入睡的维纳斯》、提香的名画《乌尔比诺维纳斯》等。而最著名的则是那幅《维纳斯诞生》。画面上维纳斯脸上挂着淡淡的哀愁,胸中似乎含有不可言传的、精神的、近乎理想的爱。因此,诞生似乎并未带来欢乐,反而有点悲剧味道。画的背景是一片伸展无边的海水、肥沃的土地和茂密的树林,维纳斯的步子仿佛没有承受重量似的显得飘逸,好像处于有推动力的旋律之中。
这个维纳斯作为美和爱的化身,有着严肃的含义。
此外,这个维纳斯的姿态,显然是参照古典雕像的样式来描绘的,只是把两只手换了个位置。到了19世纪,法国女性人体艺术大师安哥尔又创造了不朽之作《海中升起的维纳斯》。维纳斯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成为西方人心目中美和理性的典范。
那么,断臂的维纳斯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人发现19世纪法国舰长杜蒙·居维尔的回忆录,解开了维纳斯断臂之谜。
希腊米洛农民x奥尔科斯于1820年春天刨地时掘获出了一尊维纳斯雕像。
出土的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抚衣襟,上臂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当时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布勒斯特得知此事后,赶往x奥尔科斯住处,表示要以高价收买此塑像,并获得了x奥尔科斯的应允。但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只好派居维尔连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法国大使。大使听完汇报后,立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神像。谁知农民x奥尔科斯此时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派舰艇赶来争夺,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位断臂女神。
残缺也是一种美,这正是断臂的维纳斯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魅力。
蒂亚瓦拉科未解之谜
古老的农业部落都有重视天文历法的传统,而有关的遗迹保留下来的也非常多,有些在现在看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的壮举。
在秘鲁的的喀喀湖东南21千米处,有个蒂亚瓦拉科文化遗址,以大量精美的巨石建筑闻名于世。
蒂亚瓦拉科原来叫做“泰皮卡拉”,在艾马拉语中的意思是“中心之石”,可能是因为其他部族对这个词的误读,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蒂亚瓦拉科”。它被人们称为“外星人的湖畔奇迹”。
在蒂亚瓦拉科遗址,保存最完整的是名叫“卡拉萨塞亚”的奇特建筑。
它是用石头砌成的长方形台面,长118米,宽112米,周围由坚固的围墙围起来,里面有阶梯通往地下的内院。巨大的石柱耸在地面上,组成气势雄伟的石林。这里还有许多形状奇异的巨大石像,有些学者认为,石像身上好像刻有许多天文标记或远古星空图案,令人迷惑不解。
据一些考古学家考证,“卡拉萨塞亚”可能是古代的印加人祭祀太阳神的祭坛,规模庞大,气派庄严。
在“卡拉萨塞亚”庭院的南面,有一座占地达数万平方米的“阿卡帕纳”
金字塔,呈方形,有巨大的台座和台阶,顶上还有一座古老的庙宇,雄伟壮丽,气势轩宇,表现了古代印加人在建筑、雕刻、绘画、装饰方面杰出的艺术才华。
在“卡拉萨塞亚”庭院的东北角,巍然屹立着一座闻名世界的“太阳门”,它高为25米,宽达45米,重约12吨,是用一整块巨大的中长石雕制成的。中央凿有一门洞,门楣上有精美的浮雕,其中有一个神秘的人形浅浮雕,双手各执一根权杖,头部放射出很多光线,其间还夹杂有蛇像。在人形的两侧有3排平行的、花纹错综复杂的方形图案,图形基本上相似:带翅膀的勇士们恭敬地面向中央的神王。据说,每年9月21日黎明的第一缕曙光总是准确地从“太阳门”中央射出,风光旖旎。
蒂亚瓦拉科文化遗址上的所有巨大建筑物,都是用重达数吨甚至百吨的巨石砌成的。石块精工琢磨,凹凸咬合,石块与石块之间,不用任何黏着剂,能做到合缝紧密,竟连薄刃也难以从对缝中插进去。有些巨石与巨石相衔接处,用铜榫和扣链固定。可见古代印加人的石砌技术极高,建筑精巧严谨。
在遗址附近,发现有一条印加古路的路基,从路基延伸的方向来判断,很可能是从秘鲁的库斯科到厄瓜多尔的基多。
据考古学家考证,古代印加人在道路建设方面的成就特别突出,有两条主要道路贯通全国:一条是高原道路,起自今哥伦比亚,贯穿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再由阿根廷而达智利;另一条是沿海道路,北起南纬1毅靠近厄瓜多尔边界的通贝斯,向南贯通秘鲁沿海一带,进入智利中部,路面宽阔,沿途逢山开隧道,遇河架桥梁。除以上两条主要干线外,还有不少支路通向全国各地。途中设置驿站、要塞和烽火台。这些道路为运输、行军、传达命令、首领巡行提供了方便。古代印加的道路,比当时欧洲的公路要好得多。
在遗址中发掘出了陶器、铜制物件、纺织物等。据考古学家考证,古代印加人在采矿、”金、纺织和手工艺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他们善于用青铜制造武器和工具,用金、银、锡等制造各种装饰品和祭器。他们在纺织和制陶技术方面,较之前代尤有进步。印加陶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又有较大发展。常见的器形有敞口直筒杯、三鼎锅、双耳小口尖底坛等,表面绘以红、黑、黄、白等色的动物纹或几何纹作为装饰。陶器中红色粗陶制的三鼎锅较有特征,而制作精美的双耳小口尖底坛是古印加陶器的代表作。陶器的色调绚丽、鲜明而丰富,尤以描绘太阳神、人形和兽形图像、摹拟山形的阶磴式图案为好。
在湖畔还发现一座巨大的古天文台,垒成像古代足球门似的形态奇异的巨石,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测时和确定季节的巧妙装置。据考古学家考证,古印加人崇拜天体,天文历法知识的发展与宗教信仰、农业生产有着颇为密切的联系。他们很早就筑设天文台,用以观测太阳的位置和确定农业的节序,能确定夏至和冬至。古印加人的历法定一年为12个月,每月有3个10天的长周,一年加一个5天的短周,以冬至为岁首。
的的喀喀湖畔的奇迹,曾令现代人迷惑不解:的的喀喀湖位于海拔3812米的荒漠高原上,必须到5千米以外的高山上去挖取巨大石材,一般石块重达数吨甚至数十吨,有的石块重达200吨。据考证,古印加人不会”炼铁,他们没有钢铁工具,没有炸药,更不可能有飞机、火车或汽车、拖拉机。当时美洲人还没有创造出任何机械、轮子和绞车。在高寒、低压、缺氧甚至连呼吸都极为困难的恶劣环境中,在没有轮制运输工具的情况下,当时的人们用什么方法从高山上挖取这样巨大的石块?怎样经过崎岖的山路把每块重达数吨、数十吨,甚至重达200吨的巨石运到湖畔广场工地上并抬上高耸的城堡、宫殿的顶部呢?当时根本没有起重机之类的先进器具,光靠人力、运用极简单的原始工具能建造规模如此宏大雄伟的建筑物群吗?据有人估计,星散在的的喀喀湖畔的所有巨石建筑物的总工程,比修筑金字塔还要艰巨。究竟是何人何时用什么方法创造出湖畔的奇迹呢?
西方有些人认为,以捕鱼和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古印加族人,根本不可能在的的喀喀湖一带的层峦叠嶂之中创造出辉煌的蒂亚瓦拉科文化。20世纪60年代,作家路易斯·波威斯和雅克·伯杰曾认为,在非常遥远的古代,来自金星的天外来客——“外星人”,曾在的的喀喀湖畔的高原居住过,创造了湖畔的奇迹。有人认为,湖畔的“太阳门”上的图案描绘了“外星人”的形象,湖畔的巨大石像上精确地记载着27万年前的星空。
从1950年起,由玻利维亚考古学家卡路斯·庞塞·桑西内斯领导的考古调查队,对的的喀喀湖畔的古迹进行了相当大规模的深入发掘和长期认真的考察研究,并把一些已破损了的古建筑物加以复原。经过放射性碳14鉴定,确定湖畔古城最早的建筑日期始于公元前300年,竣工于公元600年。安第斯山区是古代美洲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公元前10000—公元前8500年,这里就已经有了人类居住。考古发掘的材料证明,最早散居在安第斯山区的古代居民是摩其卡族、艾马拉族和克丘亚族(印加人是克丘亚族的一支)。在印加国家形成之前,安第斯山区已出现过一系列发展较高的古代文明。印加人在继承和发扬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南美光辉灿烂的印加文化。的的喀喀湖畔的奇迹,应该就是印加文化的结晶。
当然,是否是外星人在的的喀喀湖畔创造的奇迹还是一个谜团,有待后人去揭示谜底。
古罗马帝国的灭亡之谜
历史就像一部很长的画卷,而历史上一个国家的诞生与消失、兴旺与衰落却往往就在弹指之间。古罗马帝国的出现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它的毁灭又是历史上的一桩奇案。
罗马位于意大利中部的台伯河下游地区。这条河流在低山地区缓慢地流淌,在沼泽地带折向海岸线,是从亚平宁山区下来的人们想要到达大海的理想通道。
自公元前30年起,奥古斯都建立的罗马帝国在欧洲迅速崛起,至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达到全盛。然而,时隔不久,这个强大帝国又迅速衰落,很快就陷于分崩离析的亡国处境,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大帝国会一下子就灭亡了呢。
罗马帝国是没有经过缜密计划而发展起来的传奇式的国家。罗马民族在他们自己几乎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政治上的实验。这实验不能说是成功的,因为最后他们的帝国完全归于崩溃,而且这个帝国每个世纪里都要大幅度地变更自己的形态与方法形式。罗马帝国在100年间的变化,比孟加拉、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埃及等地在整整1000年之间发生的变化都更大。可以说,罗马帝国一直在变化着,从来没有过固定的形式。
罗马帝国到达它的晚期时,已是一片衰败的景象。英国历史学家吉本在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这样描述道:“罗马政府在敌人眼中一天比一天软弱,而对它自己的臣民来说,一天比一天更为凶恶、讨厌了。随着公众灾祸的增多,赋税日益加重……心术不正的富人把不平等的负担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人民身上,富人用欺骗手段夺走有时还可以略为缓解他们灾难的一些特惠待遇,没收他们的财货,对他们进行严酷的拷打、征敛使得臣民宁可接受野蛮人的更为简单化的暴政统治、逃亡到森林或山区中去,或者宁愿去充当下贱的可以赚点钱的奴仆。过去人们所极力追求的罗马公民称号,他们现在只感到非常厌恶,纷纷放弃……”
罗马帝国的军事实力也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军队的衰落约始于3世纪,军人追逐权力与财富,变为政权竞争的主力,不再把全部心思花在捍卫帝国的职守上。
在此情形下,政权更多依赖军队,而不是普通公民。
这样,由于武力的过多介入和非常的效用,篡夺皇帝宝座的事情经常发生。
塞佛留皇帝在位以后,兵源常感不足,原来军队组成以罗马公民为主,配以来自文明地区的帝国居民,后来士兵渐成世袭。奥理略皇帝在位时,蛮族加入军队,3世纪后主要兵源依赖蛮族,很多家庭子弟不愿当兵,军力常感不足。这些变化都在慢慢改变罗马的军事基石。
关于古罗马帝国的发展直至毁灭,许多科学家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于古罗马灭亡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第一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心理三方面的变化影响了古罗马的发展直至毁灭。对于这个问题李·拉夫在《世界文明史》中进行了全面地阐释。
首先,在政治上,元首制下缺乏明确的继承法,结果元首一去世,接着就是内战。帝国后期政治上最大的缺陷是没有使足够多的人参与政府活动,帝国的居民大多数是不参与政治的臣民,沉重的税收常常使他们对帝国心怀仇恨。
其次,在经济上,罗马最严重的经济问题是由奴隶制度和劳动力短缺所引起的。罗马城市主要依靠奴隶生产的剩余产品,但是奴隶承担的劳动过于繁重,以致无法通过繁衍后代来补充奴隶队伍,随着对外政府战争的结束,战俘奴隶的来源就断绝了,结果乡村生产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少。奴隶制度使罗马的奴隶主不关心发展生产技术。
最后,在社会心理方面,整个社会缺乏那种真正的公民理想。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不能依靠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理想振奋人心,激活社会的活力,这主要是由于连年的战争和沉重的赋税负担造成的。地区之间的分歧、公共教育的缺乏以及社会的分层也进一步阻碍了任何统一的公益精神的形成。罗马帝国是伴随着人们的普遍冷漠而走向历史的尽头的。
第二种:外族血统的入侵导致了本土人民文学下降,最终导致本土人民治理国家的能力下降,直至国家走向灭亡。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邓尼·弗兰克,通过仔细研究许多拉丁文墓志铭,他发现这些墓志铭上的奴隶多是希腊人的姓名。因此,他断言,罗马和拉丁西部遇到希腊和东方奴隶的入侵——由于这些都是被释放的奴隶,所以他们都取得了罗马的公民权,罗马公民的成分发生了变化。通过对13900个墓志铭的研究,他推断罗马城中近90%罗马出生的居民是外族血统,曾经建立罗马帝国的罗马人现在让位于外来种族。
正因如此,罗马从元首制过渡到君主制,这是专制主义的胜利,东方宗教的传播,拉丁文学的衰落,曾经建立帝国的人治理国家的天赋不断降低。
第三种:疟疾导致了一个强盛的国家走向了灭亡。英美考古学家最近从一处古罗马坟墓中发掘出来的小童骸骨中发现了曾遭疟疾感染的基因证据。
他们据此认为,罗马帝国可能因疟疾猖獗而衰亡。这次发掘的古墓是位于意大利罗马以北112千米处的鲁那诺镇附近的一座婴儿坟墓,年代约为公元450年。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新科技研究这个古代疟疾个案。他们从这具3岁幼儿骸骨的腿骨中仔细分离出基因样本,发现它和另外一个感染疟原虫的样本很相似。研究人员表示,由于两次独立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因此他们认为,该名3岁幼儿是因为感染疟原虫丧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