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给人面子瞬间让谈话轻松自如(2)

作者:杜启龙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49

|

本章字节:12066字

不要啰里啰唆,一锅豆腐磨不完,啰里啰唆招人烦。如果你总是拿一件事情翻来覆去地说,会使人感觉乏味。一个词、一件事不管多么新鲜诱人,若出现过频,就会大失光彩。


在双方谈话进行得兴高采烈、生动活泼的时候,你提出告辞是比较适宜的。而且应选择自己讲完话时,这样做,既可以省时间,又可使对方的留恋之情油然而生,萌生起一种企求能再次见面的欲望。


总之,在人际交往中把握分寸是很重要的,谁能把握好说话的尺度,谁就能掌握说话的主动权,赢得大家的“宠爱”。


技巧73酒桌上的面子


一人“食”,通常说是吃饭,众人“食”,则称之为“宴”。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宴”更多则是彼此互通情感,结交新知,筹谋划事的一种方式,一道桥梁。因此,酒桌便成了重要的沟通场所,而酒桌上的面子,便成了结交新知、筹谋划事能否成功的重要奥秘。


简单地说,酒桌上只有两种人,宾与主。酒桌上的面子也就是宾的面子与主的面子。宾主间的敬意互达,归根结底可以清晰地用两个最基本的词汇来概括,即“请”与“谢谢”。一请一谢并非就是三言两语,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繁文缛节。请字体现待客之道,是主人顾及宾客的面子的体现;谢字表达宾至如归的诚意,是宾客顾及主人面子的体现。一一展开来,礼尚往来,谈笑风生,觥筹交错的礼仪之风便横贯其中。只有懂得了酒桌礼仪才可能顾及好酒桌上对方的面子。


首先,座次安排是继邀请之后主方体现对宾客的欢迎与尊重的首要体现。通常酒桌以圆桌为主,面对入口,或餐厅内视野良好,可观赏节目者为上座,然后以上宾的右位为次,左位排第三,一右一左,以此类推,入口处或上菜处为下,则是主人屈尊礼上的座位。但是,仅此安排只是主人单方面知晓,客人并不知情。因此,正式或隆重的酒桌上通常会预先放上来宾的名卡,并出于照顾上需要,会将男女宾客穿***座。其实,只是一处细节的体贴,宾客便无须为谁坐了上座或自己不小心坐了尊位乃至无意间与女宾挨到一起而心生尴尬,客随主便的谦和为彼此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请者,那么就应该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如果你是主人,时间允许的话,你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当然,作为公务宴请,你会担心预算的问题,因此,要控制预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饭前功课,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况且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酒席吃得多,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你是宾客,你应该知道,你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而是要让主人来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特别是问一下“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气氛的调动需要每位宾客的积极参与。因此不要一个人沉默寡言,金口难开,枯坐一隅,这不符合进餐的礼仪。美国礼仪之后蒲爱梅说:“礼仪有一条不可破坏的规矩是你必须对邻席谈话。你必须谈话,整个说起来就是这么回事。”与邻座礼貌地搭讪是席间一切话语内容的起始。


酒桌不是一个人的,是多数人的会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大多数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其实,酒桌上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目的,是可以拿来显摆的,那便是交友。酒逢知己,这层意思需要更多精力去渲染,全方位地做好了这点,其它的也就水到渠成达到了预期效果。


无论是有求而来,还是别有目的,都要避免在席间过多地谈论工作,请求以及其它的合作事项,当然也不能绝口不提,最好是一带而过,彼此心知肚明。酒酣耳热,尽兴极欢之时,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地落实了,频频露骨的提醒反倒坏了大事。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酒桌上的面子礼仪展现出来得是一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待客之道,令远方来客找到宾至如归的亲切与温情。与其说这是一场物美佳肴的盛宴,倒不如说是一片人文关怀之心的汇聚,有助于人际交往的成功。


技巧74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哪壶儿不开提哪壶儿”这是中国的一句俗语,大意是说一个人由于没有眼力见儿,忽略了对象的感受而说了不该说的话,或做了不该做的事,从而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导致意外的糟糕结果。人们每天在狭小的家庭居室、办公室、学校、公共交通工具、商场、道路等空间上摩肩接踵,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联系彼此的纽带,如果这条纽带上充满了误解、抱怨,充满了阴郁、绝望,那么,纽带两头都会是受伤的人。


所以,我们在日常沟通中千万要注意,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为免失礼,我们要学会将那壶没开的水煮开。


很多人都会经历失恋,失恋时有些人的情绪反应强烈,痛苦、愤怒一涌而上。曹先生的一个朋友最近失恋了,情绪低落之极,疯狂抽烟。于是他劝慰朋友说:“失恋就失恋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呀!”然而,朋友听了这些话,脸更沉了。失恋如果不是环境造成(如当兵、出国留学),而是被对方抛弃的话,这种受伤的感觉最为强烈,有时表现为痛哭、愤怒、自责等,有时会找人反复述说,其情绪容易泛滥。


这时,“天下女人(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之类的话千万不能说,这样只会把未来的路堵死了,否定了以后还有机会遇到喜欢的人。而如果你说:“都是假的,游戏一场,你又何必当真。”这样也是不妥,因为爱了才会如此痛苦,这样说是在否认其感情了付出。还有“你太没出息了,没有他(她)你照样可以活。”等话也不可说,因为批评反而会增加其抑郁情绪,因此要避免言语上的刺激,应多倾听。


我们应该让失恋者知道失恋是人生中的正常经历,也可以说说自己失恋的经历,从而获得被劝慰者感情上的共鸣。让对方诉说自己的痛苦,使其负面情绪得以释放。失恋者仅仅表达痛苦的情绪还不够,必须引导其反思,寻找正面和积极的意义,重新点燃对未来的希望。所以,可以问他(她)这样悲伤值不值得,引起其反思。


平时我们还去探望病人的经历,如果你对病人说:“阿姨,你不要多想,好好休息,一定会好起来的。”、“别担心,没事的,会好起来的。”、“多吃点好的。”、“你还想要什么,我们给你买。”,都会让患者听起来会觉得病情很严重或好像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似的。


有些不恰当的言语会加重病人“我是病人,我将不久于人世的”的心理。所以,对于重病患者说话重要的是分担其痛苦和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我们应该分担患者的痛苦,比如握手,托住患者的手(由于心理支持系统不一样,一般是男右女左),轻轻拍,这样让患者觉得你和他(她)是联接在一起,痛苦也就不是她(他)一个人的痛苦了。给患者讲讲和他(她)同样病情的人治疗康复的例子,给她生存的希望。多说说社会上的见闻,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谈谈患者生病之前的爱好和兴趣。


失去亲人让人会产生内疚感,与死者的关系越亲密,痛苦会越深。居丧者会觉得自己未好好照顾亲人而痛苦、自责,尤其是没有见到逝者的最后一面,更有深深的内疚感。不要说:“不要难过,人死不能复生,往好处想吧。”不要对居丧者指手画脚,比如“你不应该那么想”、“你怎么能那么做呢?”“你还有谁谁要去照顾,你不要伤心啊。”这样会加重患者的负担感。


对于失去亲人的人,我们应该陪伴在其身边,轻轻拉住其手,告诉他(她)“假如亲人还活着,看到你这样悲伤,一定也很痛苦”。让居丧者表达其引起内疚的行为和事件,帮他们分析是否已经尽力了。


有一家给孩子过周岁生日,请了很多朋友。酒席间大家都为孩子说些祝福的话,如“孩子长大当大官了样”、“祝宝宝长命百岁”、“这孩子看起来多俊”,听这些话孩子的父母乐得合不拢嘴。这是有一个人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有什么祝贺的,这孩子早晚不也得死”,听了这话,忽然间大家都傻了眼。孩子的父母自然很不高兴,但碍于面子没有说什么。席间有一个性急的人,站起来声音很大地对那人说“你是吃饭长大的呀?”


其实按“道理”来说“这孩子早晚不也得死”是“正确”的。但这人确实不像“吃饭长大的人。”


据说,上海人探望患者的时候不送苹果。因为在上海话里“苹果”和“病故”音近。南京人结婚时不送伞,因为“伞”和“散”音近,怕引起“夫妻离散”的联想。天津人不送鞋,也不送钟(好像很多地方都有这习俗),因为“送鞋”和“送钟”容易引起“送邪”和“送终”的误解。当然你想送鞋的话,可以送布鞋。因为布鞋就是“不邪”。


如果在湖南常德地区喊少女为姑娘,会被认为是调戏妇女,因为那里的“姑娘”是“妻子”的谦称。


如果在天津,老者称年轻姑娘为大姐,而姑娘会心安理得。这些你一了解就知道,这是当地习惯的礼貌称呼。


各地都有忌讳,这些是当地文化长期留下来的“集体无意识”,最好不要触及敏感的忌讳。所以,有必要“入大庙,每事问”。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话是不能随便说的,这就需要用近义词或同义词来代替比较好。譬如人们把“拉屎”说成“大便”、“上厕所”,“方便”或“解手”,这样就高雅一些。一般对妇女怀孕称为“有喜了”。


忌讳里有习俗和当地人相应的心理放应。这里虽有些封建迷信“痕迹”,可是为了礼貌和尊重他人起见,“入乡随俗”还是好的。千万不要在交谈中揭人家的伤疤,哪壶不开提哪壶。


技巧75把握插话的时机


舌头是一把利剑,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大量的说话技巧和方法,那么他就真正掌握了打动人心的利器,所以我们每个人应学会说话。但有些时候,我们不是主要的言谈者,按理说我们只能坐在旁边“冷眼观争斗,洗耳听交锋。”就可以了,可是我们有时也有表达自己观点必要,该怎么办——那就要学会插话。


那么,这话该怎么个插法呢?首先要选好“插缝”。靶要打得好,枪就要瞄得准;话要插得好,就必须选好“插缝”。如果没有“插缝”硬要往里插,那就会给人一种生硬之感,不会带来好的效果。可是在通常交谈的时候,我们却发现有些人不大注意选择插话的时机,只要觉得自己有话可说就憋不住了,就不分先后地往外倒。这样,他想要讲的话是讲出来了,可对唱主角戏的人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反而造成了某些“冲击”,影响了会议效果。讲话的那个人,必定是想引起别人的关注,但不喜欢被人打断,如选恰当时机,在对方说话的间歇,简单表述自己的观点,会避免说话人的误解和反感。


一次阶段考试以后,高三要召开家长会。课间,后排的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聊了起来。有一男同学发牢骚说:“每次开完家长会,我就‘很受伤’,老师批评,爸妈抱怨。我看,这家长会是老师联合家长整治学生的机会,是打压成绩相对滞后同学的会议!”


正埋头做作业的班长听到这种消极、错误的言论后,想对他晓之以理,予以纠正,但听到他还在滔滔不绝地陈述着自己的观点,她便按下了话头。等那位男同学把牢骚话倾吐完,趁他话语停顿的间隙,班长插话道:“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直接交流的一次机会,是学生进一步赢得家长在学习方面支持的契机啊!就说上次开家长会吧,老爸回去跟我交流了半个多小时,从那以后,安排我补课的次数减少了,让我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了。”


那个男同学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反驳,便妥协:“是啊,总的来说家长会是利大于弊的,我刚才的意思是……”


班长对男同学消极错误的观点是持反对态度的,但并没有直接截住话头进行反驳,而是趁他把话说完后,才插话亮出自己的观点。试想一下,如果她贸然打断,立即亮明反对态度的话,男同学定会对她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产生反感,甚至对她的观点持抵触心理。因此,若想让自己的插话产生预期效果,不注重时机是不行的。


插话要插在点子上。插话一般都是对讲话的补充,如果是可插可不插那就最好别插,因为人家讲得好好的,顺顺溜溜的,大家听得挺有意思的,你要插一杠子,又讲不到点子上,那就会引起听众的反感。所以,插话除了要选择好时机外,还要考虑好话题,插话时,你可以根据语境选择独特角度,发表独到见解,力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插话还要插得精彩。东一扫帚西一耙子,或是“乱点鸳鸯谱”,讲得语不达意、层次模糊,让人听不明白,这种插话就不精彩。要插得精彩,除了要注意突出主题外,还要讲点风趣文采,有一定的幽默感,要讲得流利通畅,富有感染力。所插之话如果老调重弹、陈词滥调,要么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这种如鹦鹉学舌般的插话是很难吸引人、激起别人听的兴趣的。所以,插话要学会顺题立意,插话的目的是表明观点,如果没听明白别人的谈话而抢插,乱下结论,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就有不尊重对方,插话应顺应对方话题展开,如果转话题时,应先肯定对方,用“不过,但是’等过渡,这样会避免对方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