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兰泊宁
|类型:古代·奇缘
|更新时间:2019-10-06 12:54
|本章字节:8278字
6、大义相救
魏徵是美名昭昭的忠义之臣,他也无愧于此美名,平日见高祖或太子有过失,总是尽言极谏,高祖和太子有时被他说得老羞成怒,就发狠要杀他,魏徵却毫不畏缩,依旧劝谏不休。后来他见李世民功高权盛,有压倒东宫之势,就多次暗地里劝李建成早早下手。如今李建成果然死在太宗手里,魏徵回了家乡,隐居不仕。太宗派人四处寻访,才把魏徵寻来。
魏徵入朝,见了太宗,长揖不拜。太宗喝问:“你为什么在先太子跟前,说寡人是奸险之徒,离间我兄弟?”
魏徵听了,冷笑一声说:“先太子若肯听臣言,何至有今日之祸。先太子秉性拙直,不如陛下之善于逢迎取巧,能得人心。然直者为君子,巧者为小人……”
太宗见魏徵直斥他是小人,不觉勃然大怒说:“你说寡人逢迎取巧,有何凭证?快快说来!若有半点差池,休怨寡人心狠手辣。”魏徵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杀死先太子后,深恐太上皇加罪,陛下在延德宫朝见太上皇时,正当盛暑,太上皇坐在东轩,开胸纳凉。陛下跪在太上皇膝前,太上皇说了句‘骨肉相残,可恨可悲’,陛下无言可对,只管用口吮着太上皇***,假作悲泣,这便是逢迎取巧之道,这件事情陛下犹记得否?”魏徵的话才说完,宇文士及就说道:“先太子已无道伏诛,万岁圣聪神明,谁不敬服,你怎敢当殿无礼?”
魏徵马上大声回敬说:“昔日管仲为子纠之臣,曾射中桓公,今臣仅为先太子分辩了几句,如何能说臣无礼呢?”太宗见魏徵如此刚直,转怒为喜,好言抚慰,并立即下旨,拜魏徵与王珪同领谏议大夫之职,以后如遇朕有不德之事,准许你尽言极谏。
太宗的心腹之臣侯君集查获了庐江王瑷寄与先太子李建成的密书,信的内容是唆使李建成、李元吉二人速速谋害太宗。太宗看了大怒,发狠要除去庐江王,尽管他是太祖的孙子、高祖的从弟、太宗的从叔。
庐江王预感到大事不妙,不甘心坐以待毙,聚众起了事。又是一场流血成河的厮杀,庐江王事败被活活地绞死,太宗下旨,废庐江王为庶人,谏议大夫魏徵知道后,就去朝见太宗,说先太子初死,人心未靖,朝廷宜坦示大公,不再株求,方可免却大祸。太宗依奏,又召还先太子党羽王珪、韦珽、杜淹同为谏议大夫,下诏令冯翊立、薛万彻等都归京都里。一时间,人心大定,内外都安。同时,太宗还派魏徵去宣慰山东一带,准许他便宜行事。
魏徵向山东进发的在半路上遇到先太子的千牛官李志安和先齐王的护军官李思行二人被打入囚笼,押送京师。魏徵当即吩咐放了二人,他对押解官说:“皇上已有诏书在此,所有前东宫和齐府的余党概不究问,如今若再将二李囚解入京,岂不是让赦书反成虚文了吗?”太宗听说魏徵处理的这件事后直夸他有见识会办事,并传旨嘉奖,同时再降谕旨,以后凡事连东宫、齐府及庐江王瑗的,一概不准告讦,违令者反坐。
巡视到了山东地界,魏徵行辕驻扎在荒凉的草桥驿,这里只住着二、三十家村人农户,魏徵原要访查民间疾苦,所以驻扎在冷僻荒凉的地方。
那天一清早,一个差官就从门外揪进一个乡妇来,乡妇手中抱着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孩儿。差官手中捧着一袭衮衣,到魏徵前跪倒呈上。魏徵细细翻看,见衣领后面,有“齐王府督造”几个字样,就问差官,这衮衣是从何处得来的?
差官指着那个乡妇说:“小人清早从这乡妇家门口走过,见她家屋檐头,晒着这件衮衣。小人心想,衮衣只在京师地面的王府中才有,如何乡间也有呢?小人当即就进门去,这乡妇见小人查问她是何等人家、丈夫作何生意、这衮衣是何处得来的,立刻就露出慌张的样子来。小人再三追问,她总是不肯回答,正这时,忽听得隔壁房间里有小儿啼哭的声音,这妇人就更惊惶了,当即三脚两步跑过去,小人就在外房候着她。半晌不见这个妇人出来,那小孩儿的哭声却更厉害了,小人就隔着门缝往里一看,原来这妇人手中抱着小孩儿,正手忙脚乱地在屋子里四下里找地方藏起来。小人更加疑心,就闯进房去把小孩儿夺过来,又逼问她这小孩儿是否亲生儿子、你丈夫现在何处,这妇人实在躲不过才说这小孩儿不是她亲生的,她也没丈夫,她还是个没出阁的闺女呢。小人见案情离奇,便带她进府来,求大人亲自审问。”那差官说完,就后退了几步站着。
魏徵一看这个乡妇,虽说蓬头粗服,但皮肤白净,眉目秀丽,决非久住在乡间的女子。魏徵料定这里必有重大隐情,于是喝退左右,把这女子带进内书房,又和言悦色地询问这个小孩和衮衣的来历。起初这女子死也不肯说。魏徵说自己是皇帝派下来的宣慰使,一切大小事宜均可替皇上做主,又说自己从前做过太子洗马,凡与先太子有关的案件,他总是帮着赦免的。
那妇人这才边哭边讲出了事情的原委:“我原是从前齐王府中杨妃身边的一个侍女,名唤小娟。这小孩儿是杨妃所生,自然也就是齐王的血脉了。可怜他生下地来不到三个月,齐王就遭了大祸,杨妃知道他将来小性命难保,当晚打发了一个内官,拿了路费,保护着婢子,带了这小孩儿逃到山东地界来,假扮成乡妇在草桥驿住下。这件衮衣是杨妃当时交给婢子裹着小王子的,当时杨妃还说:‘若老天见怜,我母子有重见之日,就以这件衮衣为凭。’因此婢子不敢弄丢这件衮衣。如今住在这偏僻地方,料想是皇上耳目所不及的,婢子一时胆大,就拿出衮衣来,在太阳下晒晒。不想恰巧被大人府中的差官看见。如今案情已破,婢子罪该万死,只是当初杨妃把小王子托付给婢子的时候,曾给婢子下过跪,说不论千辛万苦,一定要保全小王子的性命,使齐王不至于绝后。如今婢子给大人叩头,大人只管拿婢子千刀万剐都是甘心的,只求大人看在杨妃的面上,保全这位小王子的性命吧!”
侍女小娟说罢,已是泪流满面,趴在地下不住地叩头。魏徵大为感动:“一个无知女子,尚知忠心故主,我枉为朝廷大臣,岂能不庇护住一个无辜小王子的性命?”于是他将侍女小娟和小王子收养在内宅里,又问那保护她出来的内官如今何处去了?侍女小娟说已在一个月前得急病亡故了。魏徵又吩咐那个差官,不许在外面胡说,如漏泄风声,当处以重刑。
7、失节的贞妇:李元吉王妃
李元吉的又一位王妃杨氏美貌出众,性情柔媚,在众王妃中,要算她最为美艳,并且在李元吉所宠幸的二十多位妃子中,只有这位杨妃知书识字能吟诗长作赋,深得李元吉宠爱。进府第三年生下这个小王子,取名承忠。李承忠的面貌酷像他母亲,又美丽又聪明,王与妃两人都十分珍爱他。
谁知霹雳一声,李元吉被杀死在玄武门。痛不欲生的杨妃在阖府慌张的时候,打发侍女和内官二人带着小王子,从后院爬墙逃出。这时府中鸦飞鹊乱,独有杨妃十分镇静,她胸中横着一死殉节的念头,孤凄凄的一个人守在房中,正要乘人不备寻个自尽,忽然黄门官传出一道皇后的懿旨,来接杨妃进宫。杨妃再三辞谢不肯去,黄门官却立逼着杨妃坐进了宫中的香车,送进宫去。
长孙皇后见了她的面后,拉住杨妃的手再三抚慰。原来杨妃和长孙皇后本是亲戚,长孙皇后在秦王府中的时候,杨妃也常常进府中去宴乐交谈,两人好得亲姊妹一般。
自来好色为英雄所不讳,何况太宗皇帝一向以盖世英雄自许,而杨妃的美貌又是任凭铁石心肠也要动心的。当日杨妃到秦王府看望长孙皇后,李世民每回见了总是十分殷勤,可杨妃却总是凛凛的冷冷的,李世民虽然满心爱慕,无奈这美人儿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好似一树玫瑰花,香极艳极就是长着刺,亲近不得,弄得那时的秦王曾叹息说,这样一位绝色美女,他日不知落在谁人手中?
而在长孙皇后面前,她却有说有笑,妩媚又缠绵,娇憨可爱怜,长孙皇后十分欢喜,常常留她闺中说笑解闷。杨妃常对长孙皇后说:“天下最难得的是有情人多情人,一个女孩儿轻易不可失身在富贵公子手里,天下富贵人最是无情最不可取。”不料想后来齐王李元吉听说了她的美貌,就千方百计软磨硬缠地强娶了去做妃子,长孙皇后在她婚后,和她开玩笑,说妹妹不愿失身富贵公子,却如何又做了我们四王爷的妃子,况且我们这位四王爷的面貌,又最是丑陋不过的。
谁也想不到的是,齐王自从得了杨妃后,就打叠起百种真情万般柔情,出奇地专宠专爱杨妃,从此不再到任何一房姬妾屋中过夜,并且他在外面荒淫横暴的举动,也在杨妃这里统统改换掉了,竟然成了一位温柔多情的男子。
渐渐地,杨妃被齐王的钟情感动,把自己多年来藏在心底里的一片柔情和真情,也禁不住全部付与,两人真是千恩万爱。
8、失节报恩爱
齐王遭乱兵杀死后,太宗又要派兵到齐王府中去查抄,长孙皇后一听说,首先想到了杨妃,也不知道她这个时候悲痛到什么地步了,说不定寻了短见,追随齐王于地下了;再者娇柔如此的杨妃是养尊处优惯了,看兵士们到府中查抄,岂不是要惊坏了?因此忙打发黄门官,吩咐他务必把杨妃接进宫来。然后长孙皇后一面好言劝慰,又备了丰美筵席,邀宫中众妃嫔陪伴。那阴妃、王嫔、燕妃、韦妃、杨美人、杨婕妤都是太宗宠爱的妃嫔,大家轮流把盏,好言相劝。燕妃长着娇小的身材,说话儿甜甜蜜蜜的,甜得叫人爱听,听了消愁解闷。她和杨妃格外亲热,拉着杨妃到她屋子里去,同起同卧,又千般言万样语地来解劝她。
杨妃被解劝得果然悲伤减轻了几分,看看妃嫔们都和她亲热,她也不好意思冷淡了人家,少不得也要敷衍几句说话,因此渐渐地就把觅死的念头打消了;又牵挂自己还有一个小王子流落在外面不知生死,心想倘若自己寻了短见,他日就算是长大了的小王子得见天日,我母子二人不也是永无见面之日吗,岂不是害他成了一个无父又无母的孤儿。这样一想,她就打定了主意,暂抑悲怀,偷生人世,图一个母子的见面之日。然后她就和极力挽留她住在宫中的长孙皇后说明,若要她住在宫中,须得依她四件事:第一件是另外收拾一座宫院,拨八名宫娥、八名小黄门服侍着她;第二件是她虽住在宫中,但起居自由,并且无论喜庆事年节日,都不随妃嫔朝参皇帝;第三件是须在宫院中设一个齐王灵座,允许杨妃早晚拈香礼拜;第四件是不论何时,她都可以出宫。
太宗只要杨妃肯住在宫中,一经听长孙皇后汇报了这四个条件,立时满口一一答应,当时就拨了迎紫宫给杨妃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