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兰泊宁
|类型:古代·奇缘
|更新时间:2019-10-06 12:54
|本章字节:8308字
杨妃住在迎紫宫里面,整天淡妆素服,早晚在齐王灵前焚香祝祷,祷告齐王有神有灵,千万默佑着小王子在外面无灾无难,母子得早日相见。
太宗虽不得和杨妃见面,但心中却念念不忘,每日打发宫娥送名花异果到迎紫宫,在齐王灵座前供奉。杨妃跪在灵座前,代已死的齐王叩谢圣恩。
每遇到春秋佳节,杨妃虽不出宫来朝贺,但太宗赏赐给妃嫔们的花粉珍宝,也照样赏赐杨妃一份,并且赏赐杨妃的一份礼,并且差不多是与赏赐皇后的一样丰厚。杨妃得了这份礼却谢也不谢,只是淡淡地吩咐宫娥收下了。每次皇帝赏赐她的衣服珍玩,她连正眼也不看一眼,只冷冷地丢在一旁,从不穿戴。杨妃穿的用的,依旧是从前在齐王府中穿过的几件旧衣,用过的几件旧物,虽然破旧也不肯丢,非得皇后和妃嫔们给她的物件才肯用。太宗听说后,叹息说:“难得美人如此贞洁多情!齐王一生淫暴,如今反得了这样的一个美人替他守节,这真是各有缘分,让人羡慕啊。”
看看又到了春节,宫中大小妃嫔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到皇帝皇后跟前去朝贺。独有杨妃依旧一步不出宫门,守着齐王的灵座,淌眼抹泪,比平日更伤心。她只在第二天悄悄地到皇后宫中拜年,略坐了一坐,就回迎紫宫去了。
元宵节那天,日本国遣使臣来朝贡,有四百六十件贡品,其中两顶鲛绡宫帐,是用南海中鲛鱼吐的丝织成的,薄得如同蛛网一般,拿在手中不满一握,抖开来却大得遮住一间屋,挂在床上,里外光明,异香扑鼻。太宗皇帝看了喜欢,就吩咐一顶赐与皇后,一顶赐与杨妃。从来宫中赏赐,没有人敢与皇后完全相同的,如今杨妃得了与皇后一样的鲛绡帐,满迎紫宫中人都替杨妃欢喜。鲛绡帐一送进迎紫宫,那些宫娥们就都撺掇她挂起来,说万岁爷屡次赏赐娘娘贵重物品,可总不见王妃使用。如今这鲛绡帐是希世之宝,除正宫外单赏赐娘娘一人,这真是万岁的深恩,王妃娘娘若再不把这顶鲛绡帐挂起,让万岁爷知道了,王妃娘娘不领万岁爷的情,岂不要触怒圣上。万岁爷动了怒,王妃娘娘也是当不起的。就这样,你一言,我一句,把个杨妃说得没了主意。大家见杨妃心思活了,就七手八脚地替她把这顶鲛绡帐挂起来了。
看看又到了齐王的忌日,头着几天杨妃就在齐王灵座前痛哭过几次。到了那一天,太宗下诏,由八十一个高僧高道在太极殿追荐齐王,又送进一桌丰富的素席来,在齐王灵座前祭奠。这样一来,杨妃心里好受多了,她一清早起来,全身素妆,由宫娥扶着到太极殿去拜过神;又回宫来哭拜了齐王的灵座,然后孤凄凄一个人守在灵座前,直到深夜。
正伤心的时候,忽见小黄门飞步跑进宫来,报说万岁驾到。宫娥忙扶着杨妃在灵帏里面跪着接驾。在灵帏里面跪着接驾的杨妃听院子里一阵靴声橐橐,走到灵座前停住,满屋子静悄悄的,只有礼官在唱着赞礼,太宗拈过香,就放大声痛哭起来。这一哭引得杨妃也忍不住在灵帏中嘤嘤啜泣。
太宗皇帝哭了好半天,左右侍从上前来劝住,宫娥上去服侍洗脸漱口已毕,太宗便退出外室,传谕请杨妃出见。
杨妃当初因齐王死在太宗手里,对他恨之切骨,如今住在宫中,见太宗柔情蜜密意地待她,任凭如何冷得象块冰,太宗那边总是一盆火似的,热辣辣地向着她。这一年来,不由得杨妃的心肠不慢慢地变软了;如今又见这位万岁爷,在齐王灵座前口口声声唤着皇弟,哭得如此凄凉,杨妃心想,真不料皇上如此看重手足之情,又暗怨齐王在世时,太无兄弟之情,一味结党营私和皇上作对,如今虽说死得可怜,却也咎由自取,只是害得她伤心肠断骨肉分离终日以泪洗面。这时的杨妃对齐王的悲伤之念,渐渐化作怨恨齐王之心。
因杨妃声明在先,见了皇帝不朝参的,所以到了前殿,她只是对着太宗低低裣衽,太宗吩咐赐坐,又关心了一下她近来身体如何?杨妃答谢过后,接着太宗又说:“当初齐王在日,我们弟兄在一起东征西杀,本来是十分和睦的,只是后来因为受了先太子的哄骗,竟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来。当时朕奉了父皇之命捕捉齐王,朕原打算放他一条生路的,却不料被尉迟将军在乱兵中杀死了,朕至今想起还十分痛心!”太宗说到这里,不住地拿龙袖抹着眼泪。杨妃的粉腮上,早也止不住挂下串串泪珠来。左右站着的宫监宫娥,见皇上和杨妃对泣,就忙送上手绢来,请皇上和杨妃擦眼泪。太宗又继续说道,“我这皇弟,他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把和王妃的千恩万爱轻易地丢开,那样固执地去做大逆不道的事儿,结果自取杀身之祸不说,最可怜的是,如今丢下王妃一个人,冷清清地守着节,王妃太对得起皇弟;而我皇弟丢下了你一人过着这样孤苦的岁月,实在是太对不起王妃呀。”
太宗这几句话,句句都打动了杨妃的愁肠和痛处,杨妃顿时忍不住呜呜咽咽地哭成了个泪人儿。太宗又体贴柔情地劝慰了半天,才起身出宫去了。
杨妃回进房去,一遍一遍不住地细细咀嚼太宗的话,越觉得太宗多情,越觉得他是真怜惜自己,就对齐王越是怨恨。每到清夜梦醒,那鲛绡帐上果然飘浮出一缕一缕的幽香,暗香幽幽中,杨妃禁不住就想到了太宗的柔情体贴,本来已是死水一潭波澜不起的心头竟然止不住微微地波动起来。一个青春孀妇,当此良夜怀恩,锦衾中辗转反侧,寸心何堪。而那位多情天子从此更加怜惜起她来,频赐恩义,一向矜持的杨妃也开始一件一件接受使用了。
转眼三年的丧服已满,迎紫宫中撤去了齐王的灵座,杨妃换上了吉服,越发显得娇艳美丽。太宗皇帝也越看越爱,一有空儿就进宫来找杨妃嘘寒问暖谈笑不停。终日寂处深宫的杨妃的一寸芳心此时也被太宗的音容笑貌占据了,这位多情天子一天不来迎紫宫,杨妃就坐也不定,食也无味,魂梦也不安,一待到听宫外小黄门喝道的声儿,杨妃就不自觉地柳眉轻舒,桃腮凝笑。她宫中的宫娥和小黄门没有一个不抿着嘴在背地里偷着笑她的。杨妃是奉旨不朝参皇上的,因此太宗进宫来,只有宫娥出来迎接。
那天,正当壮年的太宗龙行虎步,直走进内院去才见杨妃倚在软帘下,一手抚着云鬓,含着笑,在房门口迎候着。太宗抢步上前,两人低低地说笑着,肩并着肩儿,进屋去了。随侍的宫娥每每一见这个情形,就一齐退到廊下去守候。只听得屋内人语细细,半晌半晌,听得屋中当的一声金钟响,两个宫娥揭开绣帘,走进屋子献上茶汤,皇上和杨妃对饮着,两人每天就这样静悄悄地对坐着,互相凝视,有时什么也不说,直到东窗日落,杨妃再三催促,太宗才依依不舍地出宫去。
那一天晚上,夜漏将半,杨妃已经脱衣睡下了,忽有侍女报皇上驾到,杨妃慌忙起床,略略整了下衣裳,就迎了出去。此时正值仲秋天气,皓月正圆,清辉入户,更兼银烛高烧,明亮如同白昼。从来都越是浅妆的美女,越觉好看;越是睡起的美女,越觉好看;越是从灯光月下看美女,越觉好看。于是太宗就在灯月下,定睛细瞧浅妆刚睡起的杨妃,但见她穿一套缟素罗裳,双眸半闭着,乌发略乱些,更显出花容明媚,玉骨轻柔,真是美不胜收,看之不足。
杨妃见太宗直直着双眼,禁不住朝他莞尔一笑,这笑立刻就怂恿太宗转头看着明月说:“中秋将至,想嫦娥在广寒宫里,也正盼望着花好月圆呢。”杨妃凄凄然地回答道:“原来天上也有残缺,令嫦娥长此寡居,寂寥时光,何时是尽头?”这是凄寂语,也是勾引语,留了太多的余地给太宗,他自然识趣,微笑道:“嫦娥一定会又要团圆了。我因步月至此,王妃可否陪我赏月?”
杨妃还没来得及回答,侍女就已在一旁凑趣:“厨下还有酒肴,待奴婢们摆设好筵席,就可赏月了。”
杨妃刚一入席时,还有三分腼腆,及至酒过数巡,渐渐把羞涩撇到了脑后,且抬头看那风流倜傥的皇帝陛下,英姿洒脱,眉宇清扬,仪表实在不凡,再回忆齐王李元吉,与李世民本是同胞,可面庞儿一俊一丑,大不相同,毕竟才只有二十七八岁的杨妃禁不住意马心猿起来,太宗几次借故靠近她的肉体温存温存,她都装痴作聋,任凭他为所欲为,惹得席旁侍女吃吃暗笑,杨妃不由得两颊桃红,羞答答地低头弄带,那情态更是可人。太宗哪里还有心里吃酒,吩咐道:“夜已深了,撤席吧。”
接下来里面的卧室,朱扉双掩,绣幕四垂,估计这一对已同去演龙凤配了。直到第二天清早,太宗才去了。
太宗在杨妃身上,足足用了三年的苦心,才得到今日的深怜热爱,看看怀抱中千娇百媚的杨妃,益觉怎么爱怎么疼也不为过,早已把六宫粉黛,弃如粪土。但既为弟妇,就是再艳丽动人,纳为嫔御,就是普通山野村民也犹知不可,可太宗此时什么也顾不得了。
但杨妃终究非寻常女子,不是苟且图欢就可以的。于是太宗件件事都依了杨妃的意思做,一面给齐王隆重发丧,改葬在高陵,下诏追封齐王为海陵郡王。杨妃也在早几天,迁出宫去,寄住在母家。再由太宗下诏,纳杨妃为淑妃,并打扫起延庆宫,做杨妃的寝宫。
杨妃进宫的这一天,满朝文武,齐集太极殿朝贺,又在西偏殿赐百官喜筵。杨妃进宫,按着大礼,朝参过皇上皇后,口称臣妾,愿吾皇万岁皇后千岁千秋万岁。太宗坐在殿上见杨妃娇艳轻盈地拜下丹墀去,止不住心中的万分欢悦,大赏内外臣工宫中妃嫔黄金彩缎。妃嫔得了赏,都到杨妃跟前来谢恩,当下宫里宫外,挂着灯彩,照耀得内外通明,宫中排起七日七夜的歌舞,大大地庆贺了一番。
长孙皇后素性温和,事翁尽孝,相夫无违,惟有见李元吉的王妃杨氏居然纳为妃嫔,且日加宠眷,心里酸酸的,后悔自己无意间铸成大错,让皇帝纳弟妇受世人诽议;但对待杨妃,依然还是和从前一样好,只不过换了称呼。杨妃开始一听也自惭不已,后来渐渐习惯了,也就不在意了。
太宗每天坐朝一下来,到正宫里去略坐一下,就往延庆宫中一钻,任那三千宫娃,从早望到晚,从晚望到早,休想万岁临幸,千恩万爱,都是杨妃一个人承受。杨妃虽受太宗如此宠爱,却不露半点轻狂,依旧恭恭敬敬地侍奉着皇后,和和气气地对待着宫嫔。
杨妃最爱的是吹笙,她进宫来时,随身带着一支玉笙,平日里,低低地吹着,婉转悠扬,令人心旷神怡。太宗最爱听杨妃吹笙,两人常常焚香静坐,月下听笙,又选善歌的宫女,依着声调唱去。每到动听的时候,太宗和杨妃就相视一笑,这情形脱却宫廷排场,宛似民间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