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亲情因寂寞而伟大(1)

作者:陈建瑞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4

|

本章字节:8922字

亲情是伟大的,也是寂寞的,父母毫无保留地把他们全部的爱给了我们,而我们却对他们表现出最令人心痛的态度——漠视,留给他们长久的寂寞和思念。


只是在长久的寂寞的日子里,他们的爱却始终不曾改变,就像一条单行线。


珍贵的,寂寞的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珍贵的东西都是寂寞的。


阳光,是寂寞的。花朵在阳光下灿烂地盛开,湖水在阳光下泛着涟漪,人们在阳光下惬意地散步,而阳光呢,只是默默无语、自升自落,无偿奉献,将温暖、光亮送给全世界和芸芸众生。


高山,是寂寞的。没有人知道它是何时屹立在那里,也没有人知道它将屹立多久。千万年间,它只是挺直自己的脊梁,向世界宣示自己的存在。诗人给它唱赞歌,它无语;攀登者要将它踩在脚下,它亦无语。


爱情,虽不乏缠缠绵绵、卿卿我我、轰轰烈烈,但更多时候也是寂寞的。若所爱之人对你的表白和痴情无动于衷,那份不由自主的倾慕,那份深深搁置的思念,让你寂寞而无法自拔。若两情相悦却天各一方,那份难以割舍的深情,那份心灵相约的期盼,让你寂寞而无所逃遁。


亲情,虽不乏父慈母爱,生儿聪明,生女乖巧,但更多时候也是寂寞的。年少之时,你渴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父母殷殷期盼的眼神和无微不至的呵护,都让你觉得深受羁绊,你自感寂寞,父母何尝不是?及至壮年,自己已成家立业,父母却年老体衰,风烛残年,思儿念女,而儿女却为了家庭和事业在外奔波劳碌,父母怎不寂寞?


友情,也常常是寂寞的。你每长大一点,就要和一些朋友分开,新的朋友不断来,老朋友不断远离,友情虽不贬值,但远隔千里万里,只能一个电话畅叙旧情。有些朋友虽常见而不交心,有些朋友虽常聚而不相知,酒桌之上,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却无知己,岂不寂寞?


梦想,也常常是寂寞的。你拥有一个梦想,可以伟大,也可以平凡,可以辉煌,也可以朴实;既可以深刻,也可以浅薄;既可以远大,也可以渺小。但是,让别人理解你、支持你,在你努力的道路上敦促你,在你失意的时候帮助你,怕是不多见。梦想之旅,多半也是寂寞之旅。


还有很多,比如事业,比如读书、求学……都是寂寞的。不管是你习以为常的月亮、树木、小溪,还是你经常忽视的,比如清风、细雨,花鸟虫鱼,它们无不是在寂寞中过着自己快乐的生活,进而构成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人生感悟】


很多东西都是寂寞的,它们寂寞地存在,寂寞地成长,寂寞地奉献。你习惯了它们的存在,却忽略了它们的寂寞。


用生命和爱来歌唱


上帝有时候就是不公平的,他给了大多数人一个健康的身体,却也给了极少数人残缺的开始——他们的生命因此而变得艰难。


但是,很多健康的人都庸庸碌碌地度过了他们的一生,而某些人虽以残缺开始,却用自己的一颗坚强的心,使他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厚重——上帝其实也是公平的。


10个月大时,她被医生诊断出患了罕见的先天性脊肌萎缩症,这个病残酷地宣判她一生将无法行走,不要说站,即便坐也不能持久,甚至躺着,身体也无法伸展,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也绝对会有父母无法接受孩子是个终生残疾。在她一岁多时,父亲因为嫌弃她是个残疾孩子,丢下她们孤儿寡母,一个人跑了。


很多人劝她母亲把她扔了算了,不然要一辈子受她拖累。但她的母亲没有这么做,而是坚定地说:“孩子不是来这世间受罪的,我既然把她生下来,就有责任把她的病治好,如果中国治不了,我们就到外国去治。”


然而,一个单身母亲独自养活一个孩子已经很困难了,更何况养活她这个“药罐子”似的孩子。为了挣钱给她看病,母亲辞掉了稳定但却工资少得可怜的工作,一个人跑到外面打工——因为这样她可以同时做两份工作,可以挣800多块钱,这对于没有技术的她来说已经很了不得了。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母亲的那点钱相对于女儿的医药费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女儿的药一个疗程就要一千多块钱。不是母亲不够爱自己的女儿,只是,母亲穷尽十八般武艺,还是挣不来给女儿治病的钱。


后来,母亲打听到开餐馆挣钱多,情急中借钱盘下了一个餐馆。可是,好像上帝在跟她们作对,母亲接手餐馆,就碰上餐馆门前修路,餐馆的生意大受影响。惨淡经营两个月后,生意冷清到她连房租都付不起,母亲只好将餐馆低价转手。


那段时间,母亲的心像被一把利刃刺穿一样地痛,每当想起自己这些年一个人带着女儿的辛苦和窘境,母亲都会下意识地去抱抱女儿,摸摸女儿的脸,女儿那稚嫩光滑的脸和灿烂的笑容,是她活下去的理由——她不能把女儿孤单地留在这世上受苦。


但是,女儿的病仍然像魔鬼一样折磨她们母女。因为怕女儿的腿慢慢萎缩而不能走路,母亲每天都用绳子把她绑在铁架子上,强迫她站立。站立时的疼痛让她呼天喊地地惨叫,叫得撕心裂肺,母亲却像没听见一样——不是她狠心,是她没有办法,不这样的话,女儿即便活着,也是个“活死人”。女儿痛,母亲的心更痛——一个母亲看着女儿受苦却不能帮,比让她死了更痛苦。


一天到晚的学习、打针、吃药和近乎残酷的锻炼,这是她要活下去而不得不承受的生命之“残忍”,但是这样痛苦、漫长的生活让她心生厌烦,她感觉她的生活,甚至她的存在都没有一点儿乐趣,而未来——她根本不敢想象未来将会怎样。


母亲依然为了她而忙碌奔波,每天都忙到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母亲实在是太累了!看着为她受苦受累的母亲,看着自己无法动弹的身体,她开始自责:如果不是我的拖累,妈妈就不会这么辛苦,甚至爸妈根本就不会离婚!为了解脱母亲的痛苦,也为了解脱自己的痛苦,她9岁时曾经吞下了项链,然后躺在地毯上等死。幸亏母亲及时发现,把她送到了医院,她才没有死。


女儿的自杀让母亲感到失望、悲伤、委屈、愤怒,母亲那么辛苦,不就是为了她吗?如果她死了,母亲的辛苦还有什么意义呢?母亲生气了,第一次打了女儿一巴掌,母亲哭着说:“我吃这么多苦,为的是什么?……没有了你,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怎么可以自杀呢?”说完,母女二人抱头痛哭。


从这以后,母亲觉得有必要让女儿拥有健康的心理——这比健康的身体更为重要。她对女儿说:“一个人要为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而活,妈妈爱你,所以再辛苦,妈妈也会好好活着。如果你爱妈妈的话,你就要好好活下去,你活着就是对妈妈好。”她懂事地回答说:“每天看着妈妈这么累,我心里难过。”母亲摸摸她的脸,笑着说:“你以后每天给妈妈唱歌吧,你一唱歌,妈妈就不累了。”


这可能就是上帝公平的一点吧——她没有健全的身体,却有一副会唱歌的好嗓子。母亲也觉得既然女儿身体不能动,唱歌或许是她的一条出路。


为了让女儿可以唱得更好,母亲开始帮女儿找声乐老师,让她学习声乐。她遭到了很多拒绝,因为老师们都认为轮椅上的她肺活量太小,不适合练唱歌。但母亲则语气坚定地说:“我觉得她行。”后来,终于有位老师破例收下了她。


从那时起,她每天都会去声乐老师那儿练习唱歌,回到家又在母亲面前唱,每次唱完,母亲都会摸摸她的脸蛋开心地笑。


天无绝人之路,她的歌唱天赋很快就显露了出来。


11岁那年,她参加了全国大都市青少年歌唱大赛,一举夺下少年组的银奖,当听到念她的名字时,她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而在台下,母亲更是笑着泪流不止!


2004年6月,14岁的她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舒曼声乐大赛,她是那一届声乐大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是50多年来国际舒曼大赛中第一位残疾选手。最终,她不负众望,用她的歌声征服了世界,获得了大赛的特别奖,并获得了“舒曼大赛使者”的荣誉称号。当她走出赛场时,许多等候在外面的德国观众纷纷与她握手恭贺并请她签名,当地媒体赞誉她为“上帝赐给我们最好的声音”。


这位女孩,就是来自中国西安的张佳欢。她的母亲说:“别人是在用嗓子唱歌,我女儿是在用生命唱歌。”


2005年9月16日,15岁的轮椅歌手张佳欢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联合国60周年庆典演出中向世界高唱《我和我的祖国》,荣获“联合国庆典和平使者”的奖证。


2005年12月1日,张佳欢又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舞台用英文演唱了《雪绒花》。


虽然她的身体始终不曾站立,但是,她的心灵始终不曾屈服,她用自己的歌声征服了世界,用歌唱战胜了命运。


如今,张佳欢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一名歌唱演员。为了让女儿有一个好身体,母亲要求单位在张佳欢的化妆间临时搭了个折叠床,化过妆后,母亲会让张佳欢小睡一会儿,在离演出还有一两分钟的时候她才舍得叫醒她。其实,她不是去叫醒女儿,而是用手去轻轻地摸一下折叠床上女儿的脸,她的手一摸到女儿脸上,女儿就醒了——仿佛有某种感应一样。


每次演出结束回到后台,张佳欢也都会让让妈妈在轮椅前俯下身来,去摸一摸妈妈的脸——每当这时候,母亲总会在女儿的抚摸中忍不住流下滚烫的眼泪……


【人生感悟】


在所有的伟大的元素中,母爱是最完美、最无懈可击的。一位柔弱的母亲会变得坚强无比,变得可以忍受孤独寂寞,变得可以忍受贫困和痛苦——如果是为了她的孩子。


樱桃树下的母爱


他4岁那年,有了新欢的父亲向母亲提出了离婚,母亲带着他搬到了郊外的一个小镇定居。


他们的新家靠近小镇尽头的一个大型化工厂,但是,他还是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工厂附近有一片美丽的樱挑树林。


因为这片樱桃树林,他对新环境很满意——他喜欢拉提琴,每天傍晚,他都会拿着心爱的小提琴去那片樱桃林里演奏。


他渐渐地熟悉了没有父爱,却拥有小提琴和樱桃林的生活。几年过去了,他的琴技提高了很多,他悠扬的乐声经常可以吸引在樱桃林里散步的人们停下脚步,倾听他美妙的演奏。她的母亲很为他的成长感到骄傲。


但是,不幸又一次降临到了这对母子身上。那家化工厂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距离化工厂最近的他家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没多久,他便经常恶心、呕吐,最可怕的是,他的听力和视力都开始逐渐下降。母亲慌张地把他送进了医院,医生的话令他的母亲肝肠寸断——他的视力影响不大,但听觉神经遭到严重损坏,仅剩下极其微弱的一点听力。


医生还提醒,由于年纪小,他的语言能力也会随着听力的丧失而日益下降。母亲本来是想把他送进音乐学校的,但现在,母亲只好狠下心把他送进了聋哑学校——失去听力的他必须要学会如何与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