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西北地区(5)

作者:韩焘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9

|

本章字节:11560字

扎陵湖和鄂陵湖位于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境内,是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发源后,经过星宿海和玛曲河,首先注入扎陵湖。扎陵湖东西长,南北窄,犹如一只美丽的大贝壳,镶嵌在黄河上。


扎陵湖水色碧澄发亮,湖心偏南是黄河的主流线,仿佛是一条宽宽的乳黄色的带子,将湖面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是清澈碧绿,另一半则是微微发白,所以称它为“白色的长湖”。黄河在扎陵湖经过一番回旋之后,在巴颜郎玛山南面,进入一条300多米宽的很长的河谷,河水在这里分成九股道,散乱地穿过峡谷,从而流入鄂陵湖。


鄂陵湖位于扎陵湖的东面。鄂陵湖与扎陵湖的形状恰好相反,鄂陵湖东西窄、南北长,像一个很大的宝葫芦似的。鄂陵湖的水色极为清澈,呈深绿色,天晴日丽时,天上的云彩,周围的山岭,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见,因此称之为“蓝色的长湖”。


鄂陵湖烟波浩淼,波澜壮阔。上午,湖面风平浪静,下午则常常会天气剧变,大风骤起,平静的湖面波涛汹涌,浪花拍岸。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天昏地暗的景象,一会像连片的黑色藏帐,旌旗猎猎,人声鼎沸,据说,这是当年吐蕃的松赞干布在此迎候文成公主时的盛大场面,一会儿又变成点点的白色风帐,由远而近,景象极为壮观。


扎陵湖和鄂陵湖海拔有4300多米,比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还要高出一千多米,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湖泊。这里地势高寒潮湿,地域辽阔,牧草丰美,自然景观奇妙之极,是难得的旅游观光的胜地。盛夏季节,碧空如洗,苍穹无垠,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白,山是那样的青。蓝天白云下,起伏连绵的青山和褶褶闪亮的碧波交相掩映,分外妖娆。数以万计的天鹅、大雁、野鸭、鱼鸥在平如明镜的湖面上嬉戏飞翔,数不清的牛羊像点点珍珠在翡翠般的湖畔滚动,令人心醉。


传说中唐僧在哪条河岸边晒经书


通天河是我国境内的一条大河,主要流经的是青海地区。通天河的名声,主要就是来源于四大名着中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通天河”的故事。


通天河是长江上游中的一段,它上起囊极巴陇与长江正源当曲相接,下至玉树藏族附近的巴塘河口同金沙江相连,横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全境,河全长813千米。


通天河的河床海拔高3000~4000米。其上段的河谷开阔,河槽宽而浅,河中沙洲栉比,水流散漫。两岸并非崇山峻岭,而是相对平缓的山丘。过了楚玛尔河口后,两岸山岭才渐渐逼近河岸。左岸山岭属着名的巴颜喀拉山,翻过这座大山,便是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的源头。通天河的下段,河道则比较顺直,河槽逐渐稳定,水流比降增大,水势汹涌,两岸山势增高,谷底海拔也由上游的4000多米下降到3000多米,成为典型的峡谷河流。


通天河属于高寒气候区,除了高原东部的边缘外,大部地区的风大,气温较低,空气稀薄,垂直差异很大,多年平均气温都在0c以下。下段的河谷地区,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除了放牧以外,只能在小块的土地上种植青稞。


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业区的面积扩大,作物品种也有所增加,先后试种了小麦、蔬菜和各类瓜果都获得了成功,产量也在不断提高。通天河的两岸,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相当复杂,因此,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草原牧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畜牧区之一。


通天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在玉树的大草原上,横贯近千千米,哺育了玉树草原的万物。在位于通天河大桥的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旁边有几颗古柏,树上挂满了经布。相传,这是唐僧取经归来的时候,路过通天河时,由于忘记了老龟的嘱托,老龟把唐僧一行人掀下河去,上岸后,他们在该地晾晒淋湿的经卷。


青海湖境内最大的岛屿是哪个


沙岛位于我国青海省青海湖的东北部,海晏县境内,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它是湖中沙垄突出水面,受风沙作用堆积而成的,恰似一个新月型沙丘漂浮在水面上,为湖中的一大奇观。


沙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区向北60千米的沙湖里,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湖心岛屿,位于沙湖的中央,面积为12平方千米。沙岛上面有一队队的骆驼,构成一幕雄伟的风光。


沙岛长约13千米,最宽处约28千米,面积为18平方千米。岛上的最高点海拔是3252米,高出湖面有58米,颇像一个新月型的大沙丘。现在的沙岛在不断地扩大,其东北端已经与湖岸相连成为了半岛,并围成了一个33平方千米的沙岛湖,表面均由沙砾所覆盖,没有植被,是鱼鸥栖息的繁殖地。它与湖东岸连绵起伏的沙山,构成了青海湖区中独特的沙漠景观。


沙岛是青海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临青海湖151个景区,北依金银滩草原和原子城,西望青海湖的鸟岛,与周边知名的景区有机衔接在了一起,是青海湖旅游带上新兴起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岛内的淡水湖泊星落棋布,金沙银沙交相辉映,海鸟成群,绿草镶翠,苇丛如画,水天一色,形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使人欣赏不尽沙漠绿洲的风韵,领略不完金色洁沙的奇特,是一个集观光旅游,运动娱乐,避暑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沙岛,是一部厚重又远古的历史结晶,它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它孕育了神秘的传说。它的平凡铸就了无尽的探索,它的简单成就了无数的想象,它的荒凉有着说不尽的炎黄文明。


沙岛在每年的7月都会举办国际沙雕艺术节,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规模大,规格高,深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游客可以骑着骆驼,乘着马车,在蓝天碧海中欣赏沙雕的艺术,也可以小憩于民俗村,品尝藏式餐饮,观赏民族歌舞,领略草原帐篷、篝火等西部风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哪座山峰


格拉丹东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的那曲安多县,其冰塔林的观赏价值极高,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


格拉丹东雪山在那曲安多县的玛飞吉日乡。它的高度为6621米,是长江的源头。


在它东面的山脚下,有一个面积约800平方千米的冰塔群,被人们称之为岗加巧巴,是百雪圣灯的意思。这些冰塔林有的犹如精工细雕的水晶塔,高耸林立在山下的地平线上。塔身通过阳光照射闪动着五颜六色的光柱,纵横交错,使整个冰林变成了美丽的彩虹世界。一座座高耸直立的塔顶随风传出悦耳的铃声,如此迷人的冰雪景色真是别有天地。


在格拉丹东雪山里,有的冰峰俨然像是一对玛瑙般的骏马耳朵,有的却像是一双巨大而深陷的眼窝,时刻窥探着这片辽阔的大地,而有些冰峰的形状酷似恐龙和雪蛙抱人,总之奇形怪状比比皆是。不过要说这里最有趣的莫过于冰林深处的七色光。在冰林的深处有一座断体的冰塔,其残存的根部有个深深的裂缝,从这冰缝中闪烁出灿烂的七色光,色彩缤纷,变幻莫测,引人入胜。究竟它是什么谁没有办法说清,它是山神的珠光,还是龙宫的宝气,或许是天地间之灵光也说不定呢。


有些冰塔的底部经过融化,形成了许多干净而舒适的冰房,门前挂着由许多细长的冰柱构成的帘子,步入其中稍坐片刻就会有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如此千姿百态,光彩夺目的冰塔林无疑是大自然千百年塑造的冰塑,属于造物主的工艺品,可称得上是举世无双。


青海省的哪座山有“草原门户”之称


日月山坐落在我国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千米处,是历来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地带,早在汉魏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和屏障,所以有了“草原门户”之称。


日月山属祁连山脉,既是湟源县和共和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省内外流域水系分水岭和农牧区的天然分界线,平均海拔达到4000米左右,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日月山其名的由来,其实是跟文成公主有关的。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要动身西去和蕃之时,唐王陪送了一面宝镜,劝慰她,要她到了汉藏分界的地方,取出来照看,从镜子里就能够看见家乡和父母亲人。当公主取出宝镜来照看时,发现镜中只有自己消瘦的面容,她此时才明白,父母是为江山社稷而哄骗了自己。她把宝镜扔了出去,摔成了两半,正好落在了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着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便由此得名。


日月山东侧是阡陌良田,一派塞上的江南风光,西侧则是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是一幅塞外的美丽景色。山体两侧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实在是属国内十分罕见。


日月山有两座遥遥相望的山顶,分别建有日亭和月亭。日、月亭均为八角砖木结构,亭顶琉璃瓦,彩绘飞檐,绘有太阳和月亮图案,金碧辉煌,具有浓厚的藏族建筑风格。区分日、月亭的唯一标志是亭顶上的太阳和月亮模型。


日亭内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记述了文成公主和亲始料未及的历史功绩。亭内还绘有壁画,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面貌。


青海省面积最大的林区是哪里


仙米森林公园是我国青海省面积最大的林区,公园覆盖门源县东川、仙米、珠固三个镇,占地总面积有148万公顷,由于受祁连山脉的影响,仙米森林公园园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都十分丰富。


仙米森林公园是青海省面积最大的林区。这里古松苍柏,风光迷人。春夏之际,林木疏扶,繁华似锦;秋季之时,硕果摇金,层林尽染,及至冬季山头白雪皑皑,山坡松柏依旧苍翠挺拔,堪称一处人间圣地。有雪龙红山,二郎神藏剑洞和三道峡及东海五色神湖等传说。


仙米森林公园地处祁连山的冷龙岭和达坂山两大山系的汇合处,由高山、峡谷、奇峰、悬崖和溶洞构成了复杂的地貌群。因为公园海拔比较高,因此显得天格外的蓝,蓝得使人心醉,云特别的白,白得让人眩目,星星分外的亮,亮得不能直视。浩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灿烂的繁星构成了公园最美的天象景观。


公园高寒的半湿润气象酿就了丰富壮丽的高原冰雪景观,除终年不化的冰川雪岭外,在11月份至次年3月份,整个公园均可以欣赏到雪域风光。高原河湖“千里冰封”,高阔草原“万里雪飘”,神山冰雕玉琢,坡麓丘峦“原驰蜡象”,好一派奇特的“北国风光”。盛夏薄云舒卷,细雨如丝,陡峭峰峦被雨雾所掩,远远望去,云海中偶现峰峦倩影,如一幅清淡雅致的画卷。雨过天晴,一碧如洗,广阔的草原鲜花怒放,山峦坡麓林木葱茏,村落原野金黄的油菜花透着丰收的喜悦,到处是一片生机。


在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春末夏初,偶遇寒流便可以呈现出奇丽的六月飞雪景观,山上晶莹的雪花漫天飞舞,树冠枝头形成洁白的雪淞,雾淞,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构成了一个童话世界。而山下却是花红草青,万物峥嵘,生机盎然。这种“一日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高原特有的天象景观。


仙米森林公园的历史积淀雄厚,民俗民风古朴,宗教气息浓重,人文景观奇异。


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的地方是哪里


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青海省东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


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地处巴颜喀拉山支脉西倾山的当蕊五台山区,总面积达9544公顷,主要保护的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孟达天池的面积约为300亩,池水清澈碧澄与蓝天呈一色,群峰倒映,随波微动,湖中水鸟飞翔,鱼儿舒然游动。


孟达天池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貌为黄土丘陵,多为陡坡,悬崖峭壁,沟谷狭窄,一般呈“v”字型。由于保护区内四周群峰突起,削弱了干冷气流的侵袭,又因为迎着东南的气流,所以区内的气候温和,多雨。地形相对高差大,致使气候有暖温性、温性和寒性各种特征。区内共有五条河沟,由南向北流入黄河。在木场沟中部有一天然湖泊,就是孟达天池,平均水深有10米,蓄水在200至300万立方米。天池东部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天然大坝”,长200多米,坝体为冰川退缩后形成的终碛堤,天池的东南部有10米多高、7至8米宽的扇形瀑布,夏日水量充沛,冬季则成冰瀑。


孟达天池比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都要小得多。但它有自己的特点。长白山天池周围是水山筑成的几乎是寸草不生的几座山峰,天山天池外面较远的地方才有茂盛的雪岭云杉林,而孟达天池却被十分稠密的森林团团地包围起来,从池边到山顶,全被森林覆盖着。池水也有所不同,长白山天池的水最美,有各种各样的蓝色,而且图案随着天空中云块的移动而不断变化,天山天池则是一种蓝色,孟达天池的水却是绿色的,几乎和四周森林的颜色相同。


孟达天池遍布着云杉、冷杉、园柚、华山松、肆萼猕猴桃、钓樟、辽东栎等优质栋材,林间坡底生长着紫丁香、金银花、红杜鹃、八仙花、珍珠海等野生观赏植物,甚是迷人好看。这里是青海省的避暑、疗养和旅游胜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地方是哪里


三江源头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特点最显着的地区,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为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水生植被、垫状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个植被型,可分为14个群系纲,50个群系。区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3种,青海省级重点保护植物34种。


三江源地区河流密布,湖泊和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和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素有“江河源”和“亚洲水塔”之称。


三江源地区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均为3335至6564米之间。区内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较小,日温差比较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