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次两个小时的政变(2)

作者:李天道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43

|

本章字节:6460字

他还指责说,卡萨武布强迫比利时人勒内·罗姆担任的刚果共和国总检察长在9月6日,即卡萨武布解除卢蒙巴总理职务的第二天,签署了逮捕令。他在讲话中没有解释为什么过了近一个星期逮令才被执行。卢蒙巴还说,在他被捕以后,罗姆被带到利奥波德宫,他向陆军高级官员承认,逮捕卢蒙巴的命令是卡萨武布策划的阴谋。


卢蒙巴还声称:“士兵们对此怒不可遏,想开入市区,把所有欧洲人和与我的被捕有关的人员统统抓起来。”他说,是他设法让士兵们别冲动,后来到当地非洲人居住区转了几圈,呼吁人民不要采取任何匆促、考虑不周的行动。“我走到哪里,哪里就欢呼‘解放者万岁’。”卢蒙巴说。


卢蒙巴获释后还采取了另一个行动。他呼吁亚非国家越过联合国,立即向刚果提供有力的军事援助。他说,除非他很快得到这种援助,否则就向他所说的“另一个方面”发出呼吁。他没有解释这个方面指的是谁,但观察家都记得,卢蒙巴以前曾以威胁的口气说过,他要从苏联寻求直接的军事援助。


在这种情绪激动的状况下,左翼的卢蒙巴和温和的总统之间的权力之争得不到解决。


卡萨武布以国家元首的名义,任命了一个23人组成的政府,以取代卢蒙巴那个赤色分子支持的政权,并阻止刚果滑向卡萨武布所说的混乱和共产主义。卡萨武布提名的总理是参议院议长约瑟夫·伊利奥。不管结果如何,刚果肯定还是冷战中的一个问题。苏联为支持卢蒙巴,向他提供了一队飞机、100辆坦克和数十名技术人员,所有这些都是在联合国渠道之外提供的。


卢蒙巴被拘留的消息最早是他自己的特工头目查尔土·穆赞戈宣布的。大约200名刚果士兵,在联合国部队的迅速调遣下,执行了逮捕的命令。当他们包围俯视刚果河的卢蒙巴豪华别墅时,未遇到抵抗。这位瘦高个子、留着山羊胡子的黑人(他是在比利时于6月30日允许刚果独立时,成为这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的)说:“我不希望看到任何流血。我跟你们走。”他被带到利奥波德二世宫,那是首都的千人政府所在地。他乘坐装满行李的政府轿车,在妻子和两个孩子的陪同下,做了一次旅行。他的随行人员和一辆装着他私人物品的轿车紧随其后。


约3小时后,卢蒙巴出现在利奥波德维尔市中心。他要求允许他通过联合国部队控制的利奥波德维尔电台发表广播讲话。虽然电台停播了一个星期以后,已于星期一上午恢复播音,但联合国人员不允许卢蒙巴使用电台宣传他的观点。联合国部队中的加纳士兵说,他们接到命令,如果他再企图闯入电台,部队就开枪。卢蒙巴曾企图在星期天夺取电台。指挥加纳部队的一名英国中尉用枪逼他离开。关于发生在星期一令人震惊的事态变化还得不到解释。欧洲人乘坐50辆小汽车聚集在电台周围,乘坐伪装车辆的刚果士兵把他们轰跑了。


在此之前,联合国看来好像牢牢地控制了局势。指挥刚果两万陆军的前中士维克托·伦杜拉将军与驻刚果的联合国部队司令员瑞典的卡尔·冯·赫思中将进行了交谈。一位联合国发言人说,他们讨论了改组刚果军队及其与联合国部队的继续合作等问题。然后,卡萨武布也与联合国驻刚果特别代表、印度的拉杰什瓦尔·达雅尔谈了话。不难设想,联合国将加紧向被卢蒙巴派到内地的刚果部队运送物资,这些部队因联合国不准苏联运输机起飞而陷入困境。


联合国发言人还说,联合国将与刚果合作,为前线部队和利奥波德维尔的守备部队发放军饷。在内地的卢蒙巴部队将维持休战状态,这个休战是星期五通过谈判达成的,现在由以瑞典的米勒斯沃德上校为首的一个14人小组监督执行。联合国发言人说,虽然有些不严重的违反停火事故,但在全国范围停火仍然得到了遵守。一阵炮火打伤了卢蒙巴军事上的对手、艾伯特·卡隆基的两名追随者,此外,在开赛省的联合国部队一名士兵中箭受了轻伤。


在分裂出去的加丹加省首府伊丽莎白维尔,一位政府发言人指责刚果部队在北部同加丹加部队发生了交火,然后撤到毗邻的基武省。他说,另一支部队从开赛省越过边界,正在向加丹加镇进发。


报道评析


陈述寓忧心,报道含同情


西方新闻作品中有一种颇受读者喜爱的报道形式,称为观察性报道或目击式报道。在这种作品中,记者用客观记叙的写法,把亲见目睹的事件或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对其有真切的了解和感受。这种报道形式由来已久,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解释性报道的兴起,它们也往往穿插种种背景材料或解释性内容,从而在提供现场感的同时,又增进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林恩·海因泽林的关于刚果(金)的一次政变的报道,就是一篇优秀而成功的观察性报道。这篇报道及时而真实地向世人展示了遭受战火之苦几个世纪的非洲中部国家刚果(金)的一次政变,受到新闻界的瞩目。


由于政变,总理卢蒙巴的短暂被捕,经巴特特拉族部队解救在两小时后又获释。这篇报道就是以获释后的卢蒙巴去电台、返官邸、回别墅等活动为线索,并试图把刚果(金)与联合国及苏联、比利时、加纳等国家的复杂关系展现出来,同时还涉及了国内支持和反对卢蒙巴的两派势力间的较量以及分裂组织的活动等。


通观整篇报道,它的风格是客观的、不愠不火的叙述。它遵循西方新闻界传统的客观报道写法,很少有主观评论的词语,更看不到诸如“鲜明”、“泼辣”和“斗志昂扬”的激情。不停留于事件表象的叙写,而是着力去揭示事件的原委,揭示事件背后的斗争,揭示事件的影响。这正是20世纪二三十代开始在西方兴起的解释性报道的特点。此外,本文的客观叙述风格,并不意味着没有主观价值倾向性,恰恰相反,正是在不愠不火的客观陈述之中,它自然地表达了主观爱憎,并将其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读者,表达了对这个自15世纪以来就饱受战火纷扰的弱小贫困国家的担忧。


所谓价值倾向性,是指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自身的利益要求,对客体消息的筛选和有选择的接受。战地新闻报道中的价值倾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主体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所以会作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主体的价值取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战地记者在进行采访报道时,首先要面对价值倾向性问题。全球所有新闻媒体无不控制在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代表人物手中,因此无不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或倾向于进步,或倾向于保守,或倾向于中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因此,战争报道不可能是“纯客观”的,报道中的价值取向问题是不能回避的。由于价值倾向的影响,战地记者报道的角度及所持立场有比较大的差别。由于报道主体本身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们的价值取向也有差异。战地报道和其他新闻报道一样,是思想的产物,有报道者智力的介入。因此,可以说,价值倾向体现在一切战争报道中。而且由于战争的矛盾尖锐性,价值倾向在战争报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与价值倾向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报道立场。记者在战地报道中应力求客观、准确、真实,但这并不等于说报道时没有立场,实际上,记者在报道各种类型的国际战争时,应根据战争的性质采取各不相同的态度。


应该说,适度的价值倾向性表达是必要的。但是,由于职业的特点,战地新闻记者又必须保持清醒,否则一味情绪化很可能使问题偏激,对局势走向的把握也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记者尤其是战地记者学会控制感情,冷静客观地分析叙述。


同时,战地新闻作品的首要任务在于传播新近发生的战事的信息,一切主观意向都只能附载于这些信息、在这些信息传播过程中传递给受众。离开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或者不能给读者多少新闻信息,却时不时站出来宣讲一通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战地新闻作品只能使读者敬而远之,更谈不上吸引受众、影响受众。所以能不能在客观报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给受众以影响,实在是一名战地记者报道水平高低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