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素文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53
|本章字节:12860字
而另一个女人,家境贫寒,生活拮据。男朋友也比她好不到哪去,事业刚刚起步,不但挣不到多少钱,还要事事亲力亲为,整天忙得团团转。可是两个人感情很好,只要一有空,女人就会亲自下厨,为男人做几道小菜,好好犒劳他一下。如果时间很紧,就去他公司楼下的小面摊,一人吃一碗阳春面。虽然一碗面只有几块钱,用餐环境又差,有时还要和别人拼桌,但两个人有说有笑,彼此鼓励,恩爱不已,羡煞旁人。
显然,他们没钱但很快乐。
看到这里,也许你要说:“你说了这么半天,到底是穷会快乐,还是富会快乐呢?”
我的答案是,无论是穷或是富,你都不会快乐,除非你能够抚平自己的心!
某些享乐主义者认为,快乐是依附于物质而生的。而我则认为,快乐是依附于心境而生的。
穷的时候,抱怨连天,锱铢必较,怪生不逢时,叹怀才不遇,你必不快乐;
富的时候,忙着应酬,空虚乏味,朋友都为利益而来,事事都与金钱有关,你必不快乐。
因为这些时候,你的心是不平静的,总在浮躁与怨愤之中。这就好比是一块干涸、没有雨露滋润的土地,到处都是蛇虫鼠蚁,快乐的种子岂会萌芽;而若你把心境变得平和,眼界变得丰富,心胸变得开阔,就如同是万顷良田,松软肥沃,快乐的种子撒到哪里,就会在哪里生根发芽。
所以,无论你现在穷也好,富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将心境抚平。穷则奋发努力,用真诚而热情的态度去工作、进取,以积极向上之心对待生活,你就会快乐。
富则充实人生,让金钱发挥更大的意义和作用,不在纸醉金迷中虚度人生,不在虚伪的人情中缠绕纠结,多做一些真实的事情,你就会快乐。
快乐是所有人的盛宴,不限贫富,不分贵贱,只要你拥有抚平心灵的能力,就能永远与快乐相依!
4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虽说生气或快乐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但在现实中,却当真不容易做到。谁能脱离开烦恼,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呢?
作为员工,肯定有被领导批评、被同事误解、完不成任务的时候;作为领导,总有管不好下属、制订不出完善计划的时候;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会有和父母赌气、和恋人吵架的时候……
面对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烦恼,真想躲到世外桃源中,再也不回尘世。可是转头看看四周,处处是钢筋水泥林立,哪有一处无拘无束的清静之地呢?
不光世俗之人如此,连出家修行的和尚也有自己的烦恼。
有一天,一个和尚对天气的暴冷暴热感到不胜其烦,就跑去问洞山良介大师:“请问大师,寒暑到来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回避它们呢?”
“那就到不冷不热的地方去吧!”良介大师回答。
“请问师尊,你说的不冷不热的所在是什么样的地方呢?”和尚又问。
“寒冷的时候,你自己彻底地化为寒冷;酷热时,你彻底地化为酷热,不就不冷不热了吗?”良介大师说。
这则典故正好印证了诗人杜荀鹤所写的《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题诗》:“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蔽房廊。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在酷暑难耐的炎炎夏日,在屋里关着门,披一件破僧衣。屋外没有种着可以纳凉的树木,连个房檐都没有,但这样的地方,却同样是修行纳凉的好去处。因为心头无火,身上自然舒爽惬意。
人生总有烦恼,就像一把火焰燃烧着你的心,让你躁动不安,如同被毒虫鼠蚁噬身一样。这是精神上的感觉,避无可避,只有不抗拒,不屈服,不退反进,深入其中,用豁达的心体悟万物的真谛,才能放下一切,随遇而安。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刚一进电梯,就发现电梯里贴着一张纸,纸上写了几行字。这张纸是楼里的某个人写的,其内容大致是他晾在外面的鞋子被人偷了。他气愤不已,便写了这张纸条,大骂那个小偷,用最恶毒的语言来诅咒那个小偷。其内容难听之极,犹如泼妇骂街一般。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真是被气得够戗。
鞋子莫名其妙地被人偷了,主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把如此不雅之文字贴在公共场所,做法着实有些不妥。
他的遭遇让我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个关于偷窃的故事。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没当选总统以前,曾经也遇到过小偷。他的家被小偷光顾,偷走了很多东西,翻得乱七八糟。
很多朋友怕他难过,纷纷来安慰他。可谁知,罗斯福非但没有懊恼,反而感到庆幸,他说:“第一,小偷只偷了我的东西,但没有伤害人,这是好事。”
接着他说:“第二,小偷只偷走了我一部分东西,不是全部,也是好事。”
他顿了顿,又说出了第三点:“最重要的是,当小偷的人是他,而不是我。这岂不是更大的好事吗?”
任谁家中失窃,都会感到心情很差,很可能还会像我遇到的那个邻居一样,用最毒的字眼去诅咒那个小偷。而罗斯福却作出了超乎常人的选择。他不生气,不沮丧,还笑呵呵地称它为好事。这不但是一种豁达的心态,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不仅是对待遭窃要有如此乐观的态度,对待整个人生也应如此。罗斯福在不惑之年患上了脊髓灰质炎。这种病很难治,不少脊髓灰质炎患者都很消极悲观。但是罗斯福却比以前更加积极快乐,把它当成一种考验,丝毫没有停止努力,工作生活两不误。后来还当上了美国总统,并深受大家的敬爱。
人生有烦恼甚至厄运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精神上垮了下来。如果你认为自己倒霉透顶,就当真不会有起死回生的一天。可如果你能像罗斯福那样,把压力变成动力,把烦恼变成快乐,就会甩掉负累,一身轻松,不但能拥有令人羡慕的成就,还会拥有快乐与喜悦。
自古以来,二选其一是最难的。在烦恼与快乐间选择也是如此。当你遇到烦恼的事时,不妨这样想:
如果不是自己的错,为什么要用它来惩罚自己?
如果当真是自己的错,最要紧的是反省、改正,下次不再犯,生气是最最没用的做法。
自古寒暑有变,苦乐交替,不可回避。你能做的,就是修习自己的心。当然,这并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但只要你肯尝试,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
5快乐是最好的礼物
记得在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曾布置了一篇作文——以“礼物”为题,写成一篇文章。
同学们写了很多关于礼物的小文,大都是在节假日送给父母等亲人某某礼物。我也是如此。
但这些作文都似乎不合语文老师的心意,没有一篇能被选为范文在班上念。最后,不记得老师从哪本杂志上找到一篇文章,说看后很有感触,便念来与我们分享。
文章的题目大抵也是《礼物》,作者所描写的字字句句虽然记不清了,但大意却一直铭记在心。
文章写的是作者本人的故事,他漂泊在外,想闯一番事业,可是打拼的路上并不顺利,常常遭遇失败。那段时间,他心灰意冷,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整日不修边幅,一副邋里邋遢的样子。
马上就要过年了,远在他乡的父母盼他回去。他一事无成,钱也没有几个,就随便地买了一些东西回去,算是带给父母的礼物。回家的当天,他也没有刻意地穿什么好衣服,连胡子都没刮。
回到家后,他把带回来的东西送给了父母,聊了聊家常。看到家里简陋清苦,再想想自己一事无成,心里更加郁闷,叹着气回到自己屋里。
晚上,他路过父母的房门时,无意中听到母亲在哭泣,而父亲正在劝着什么。他很奇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站在房门外静静地听。
原来,母亲看他归来风尘仆仆,又愁眉紧锁,一脸的胡子拉碴,就知道儿子在外面很辛苦,受了很多委屈,母子连心,悲从中来,就掉下泪来。儿子的境况,父亲也看在心里,但男人不善表达,只能安慰着老伴,也安慰着自己。
儿子看到这一幕,心里难过极了,不仅是为自己的无所成而难过,更是为父母的忧心而难过。
过了几天,他再次踏上了离家的路程,准备继续在外打拼。这次出发,与以往不同,因为心中多了一份对父母的牵挂。那晚发生的事情,一直像电影一样在他心中回放。他终于明白了,原来父母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不是奢华的物质,而是子女快乐的精神状态。看到子女开心,父母也就开心。看到子女忧郁,父母会比他更加忧郁。
于是,第二年春节的时候,他特意给自己买了一身新衣服,把胡子刮干净,脸也洗干净,收拾得利利落落,带上最灿烂的笑容回家。果然,父母一见他就露出欣慰的目光,因为从儿子的状态看来,他这一年应该是顺顺利利的。
看着父母满怀安慰的目光,他才真正明白什么是最珍贵的礼物。
这篇文章带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因为从这个时候起,我才知道世间有一种礼物不是拿钱能买到的,不是能明码标价的,那就是乐观的心境。
从小到大,我们都送过很多礼物,给同学、给老师、给父母、给朋友、给领导,不管是送什么样的礼物,都要送得适时、适当,要被送的人喜欢,才算得上是一份好礼物。如果你送糖尿病病人一包巧克力,哪怕再高级,再上档次,也不是好礼物。对方拿着它,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这种礼物就失去了意义。
每个人喜欢的礼物是不同的,有些人喜欢珠宝,你若送他糕饼礼盒,可能会被他看轻;有些人喜欢书,你送他一套孤本文集,当真比送金山银山还令他开心;有些人爱面子,你送他锦旗、匾额,就能让他春风得意……不管送什么礼物,终归是要让别人高兴,如果达不到这一点,礼物就逊色了三分。
有什么礼物是万送万灵的,不管送给谁都能让他喜欢呢?那就是快乐!快乐是最好的礼物!
子女送给父母乖巧、孝顺,让他们不再操心、劳神,就会使他们快乐;
学生送给老师好的考分,送给老师尊师重道之礼节,就会使他们快乐;
同事间送去温情、帮助,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帮个忙,就会使他们快乐;
朋友间送去深厚情谊,在得意时送去祝福,在失意时送去安慰,就会使他们快乐……
对别人如此,对自己也是如此,快乐也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万般滋味只有自己能品尝。你能否从中获得快乐,全靠自己的心。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三个石匠的故事。三个石匠在埋头苦干,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最棒的石匠工作。”第三个石匠回答:“我在盖一座全世界最漂亮的教堂。”
这个故事在管理界被广泛应用,说的是关于目标的问题,但从中我们能看到另一层含义,就是快乐的心境源自何处。当你把一切事情看得很普通,很不起眼时,快乐的感觉就少了几分;而当你把小事放大,以高远的眼光看待,就会从中发掘出无限的趣味,沉浸其中。
快乐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无色无味,无形无影,正因如此,它更具可创造性。快来开动你的头脑,运用你的心志,给自己送上一份快乐大礼吧!
6做自己的情绪转向器
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难免有不开心的时候,每当此时,大家往往希望能发生什么事情,让自己开心起来。可如果没什么事发生,难道就只能任由郁闷侵袭吗?
当然不行。快乐是由心发出的,而心是由自己掌控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做自己的情绪转向器。
没有人能够永远在你身边帮助你,所以你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自悟自度。
什么是自悟自度呢?
阿难是佛陀的侍者,经常跟随在佛陀的身边。他是听佛法听得最多的。我们很多的经书上一开头就讲“如是我闻”,就是以阿难的口气说的。
当佛祖去世以后,佛陀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决定将众弟子组织起来,编写佛陀的文集。但是大家说,尽管阿难听闻佛法最多,但他并没有悟道,因此他没有资格参加这次结集活动。
阿难既难过又着急,他希望自己能够参加,于是去求迦叶尊者。迦叶尊者对他说:“明天我们把门关上,如果你能从钥匙孔里钻进来,我们就允许你参加。”
人怎么能从钥匙孔里钻进去呢?
整整一个晚上,阿难翻来覆去地想,非常痛苦。突然间,他开悟了。第二天,他毫不犹豫地直接走进了会场。他不是从钥匙孔里进去的,但是所有人都接受了他。因为从他的举止中,大家知道他已经悟道了。
他自己就是那把打开锁的钥匙。
这就是自悟。
六祖在黄梅得道后,五祖送他过九江。那时还没有九江大桥,要过江得划小船过去。
当时五祖看到六祖还是个小孩子,担心他不能将船划过江去。
于是五祖就说:
“孩子啊,我划船送你过去吧!”
这时六祖怎么说呢?
他说: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没有悟道之前,由师父你来度我。但是现在我已经悟了,当然是我自己度自己。所以不用师父划船了。”
这就是自度。
自悟自度就是要逼出自己的潜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悲伤变成欢乐,把忧郁变成喜悦。
这种转变力是一种心灵的力量,不是天生就具备的,更多的人需要通过后天来有意识地训练。
要完成这个训练并不容易,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点滴的努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就是举止的自若,心态的淡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好或坏,悲或喜,都能够泰然处之。
孔子尚要到七十岁才能够达到如此境界,那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要下一番苦功了。不过不要害怕,这也不是什么难如登天的事,只要你从小事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就能够慢慢地有所收益。下面就教大家几个简单的小方法,在你情绪不佳的时候可以试一试。
1先处理问题再生气
有时候心情不好是因为发生了一些意外事件,打乱了你整个计划,使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因而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你可以试着先去处理问题,而不是急于发泄负面情绪。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问题可以尽快解决,二是处理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冷静的过程,等一切搞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远没有刚才那样生气了。
2将好心情延长五分钟
如果你是一个爱生气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立刻就会发火。你就应该有意识地告诉自己:晚五分钟生气。
当怒火到来之时,你应该按捺住心头火。这种“拖延战术”可以使你稍微冷静下来,怒火不那么旺了。如果你能做到每次生气都比上次晚五分钟,长此以往,你就会变得平和很多。
3在坏情绪没来之前停下
一般来说,会让你生气、抑郁的事情会有个范围,你很清楚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不好的情绪。因此,若你发觉这种情况将要产生时,马上换个环境,走开一下,或者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不让那种情形发生,就可以避免坏情绪的产生,保持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