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素文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53
|本章字节:11298字
1快乐就在一举一动中
曾经我在读《金刚经》的时候有一个疑问。《金刚经》一开篇就写了这样一段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衹树给孤独园,语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岂亦,还至本处,饮食讫,收衣钵,敷座而坐。”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是这样听说的:那时,佛在舍卫国衹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与1250个僧人在一起。午餐前,佛披上袈裟拿出钵盂,到舍卫国大城中去乞讨,他不拘贫富,挨门挨户,完成乞讨后,回到原处。吃完饭后,佛收起袈裟与钵盂,洗了脚,开始坐禅。
单看这段文字,你会感觉它非常平淡,似乎是在讲一件很无聊的事。而稍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的开头部分是最重要的,为了修改一个出彩的开头,甚至会改上十几遍。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在《金刚经》这么重要的一部佛家典籍里,会以这么一段“无聊”的话来开头。直到很多年以后,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我忽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有一年,我去伦敦看一个表姐。她和老公要外出一段时间,家里的孩子和公公没人照顾,所以请我去帮忙。
我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虽然人在伦敦,但几乎没怎么出去玩过,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家里陪孩子玩,陪老人聊天。
尽管这次旅行没有到处游览,但我却感觉很快乐。白天我在家里陪老人说话解闷,老人是从浙江移民过来的,连普通话都不太会讲,更不要提说英语。他在伦敦没有朋友,好不容易见了我,便整天拉着我唠唠叨叨。
很多时候我也听不懂他在讲些什么,要从他的口型和神态上来推断。但我很喜欢和他聊天,喜欢看他慈祥亲切的笑容。
表姐的孩子每天一从学校回来,就缠着和我踢球。运动神经不发达的我总是输给他,但依然玩得嘻嘻哈哈不亦乐乎。
傍晚的时候我和家里的保姆一起准备晚餐。保姆是个印度人,英语说得不太标准,而我的英语则更糟糕,所以我们都只能用简单的英语单词和肢体语言来交流。
晚饭后的时光更是欢乐,孩子拿出他得意的手工让我欣赏,或是给我们朗诵他自己写的歪诗。保姆会教我们做瑜珈健身,还教会我跳一支印度舞。而我则给他们唱几句荒腔走板的京剧,或是哼上一首民歌。
短短的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这其间的快乐使我永生难忘。回到北京的家里,我兴致勃勃地给爸妈讲这几天的经历。他们听完以后忽然说:“说得这么热闹,其实你不就是在家里哪也没去吗?你在北京的时候,每天不也是这样过的吗?”
爸妈说得很有道理,每天做着同样的事,但由于换了不同的地方,快乐的感觉却变得强烈了。
这是因为转换了地点、环境,令人产生新鲜感。在新鲜感的刺激下,就会感觉加倍快乐。
然而,大多数人每天面对的都是相同的环境——从公司到家里,和相同的人——同事、家人,就算有时候会去一些娱乐场所和朋友聚会,毕竟也只占你生命中的一小部分时间。
那么面对着一成不变的生活环境,难道我们的快乐就没有了吗?
当然不能!
快乐是不能丢弃的,哪怕缺少一天,都会如失去了雨露的禾苗,无精打采。
所以,即使环境不变,心也可以变。
快乐就在一举手一投足之中,在一碗饭一杯水之间。
此时,我忽然明白了《金刚经》的开头为什么会是那样一段平淡无奇的内容。它就是要告诉我们,佛法就在每一个不起眼的小处,就在化缘、吃饭、洗碗这样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中。
所以禅宗六祖惠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佛法,犹如觅兔角。”
佛法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在世间、在平淡无奇的事情中体现。离开了日常生活去求佛法,就好像是去找兔子的犄角,根本不存在,也求不到。
佛法是如此,快乐亦是如此。当你在穿衣、洗脸、做饭或是行走之时,心念自在解脱,那每一天都是大快乐。而若固执己见,无法放下所持,那就算你转换了千百个地方,遇见不同的人或事,快乐也仅在一瞬间,不能常驻心中。
唐朝时新罗国的无相禅师来到中土求法。走着走着他感到口渴,就去寻找水源。正好看到一个年轻人在水塘里踏水车,无相禅师就向年轻人要了一杯水喝。
年轻人很羡慕无相禅师的潇洒自在,就对他说:“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时,我一定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想和您一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静心参禅打坐,不再抛头露面。”
无相禅师微笑着问道:“哦,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
年轻人回答说:“还要再等等吧。我们这一带就属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若找到一个能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没有了责任的牵绊,我就可以找自己的出路,就可以看破红尘出家了。”
无相禅师又问:“你说你最了解水车,那么请你告诉我,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么样呢?”
年轻人说:“水车的原理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同样,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车上水来。”
无相禅师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可说明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会被红尘俗世的潮流冲走,假如完全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空转不前的。因此,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使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的正确态度。”
看,佛法要依托于世间,快乐也要依托于每一个细节中。脱离了生活去寻找快乐,就如同水中捞月,竹篮打水,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快乐虽然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情绪,但却是寄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脱离了生活去寻找,是找不到快乐的。
2在简单中寻找快乐
为什么我们总感到压力太大?
为什么我们总感到心烦意乱?
为什么我们总感到疲于奔命?
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将生活设计得过于繁杂,要知道,繁杂是祸,简单是福——繁杂带给人烦乱,使人忧虑,是祸;简单带给人明快,使人快乐,是福。
我们常常生活在焦虑之中,为自己设计了很多角色,也要承担很多事情。在工作中,我们是员工或是领导,对每一次考核都战战兢兢,对每一次竞争都耿耿于怀;在恋人面前,我们是完美的对象,不停地找寻最美丽的鲜花送给心上人,不停地做各种事情让对方开心;为了孩子,我们要做更多的事情,想办法让他们进重点中学、就算加班加点也要给他们挣出请家教的钱。
当我们常常这样生活时,就将自己置身于压力中,没有宣泄渠道,压力一直累积,身心失衡,往往就会促发焦虑症。
有许多人想改变这样的状况,于是他们用了很多方式来刺激已经麻木的自己,比如,长时间地看电视、上网、去k歌、蹦迪。但这样的方式非但没有解决自己的烦恼,反而让心情更乱。其实,要解决这样的烦躁感,简化生活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有一个白领,他也有着这样的困扰。每天他要面对上司,也要面对下属,回到家还要承担起丈夫、父亲的责任。繁重的压力让他疲惫不已,他试图改变这一切,于是就经常约朋友出去喝酒、聊天,或是上网宣泄,但这并没有让他轻松下来,依然郁郁寡欢。
他很苦恼,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变现在的生活。有一天,他带着抑郁的心情下班回家——这种心情似乎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每天都是如此。他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边的草坪里有两个小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他们正在用小手开心地玩着泥巴。
他们正在用泥巴做一顿丰盛的宴席,有饺子,有鱼,有菜,小女孩还捏了很多盘子和碗,整整齐齐地摆在地上。
两个小孩子还一起捏了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让它们“坐”在那里“吃”东西。当他们完成这一切以后,开心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像一流的艺术大师一样。此时此刻,那幸福的心情,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得出来。在那一刻,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那个心情抑郁的男人看着两个小孩子笑得那么开心,突然豁然开朗,为什么那两个小孩子玩个泥巴都能那么快乐呢?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非常简单,该玩就玩,玩累了回家。而自己的不快乐就是因为把生活弄得太复杂,做这件事的时候还得想着那件事,总觉得不尽如人意。
从那天起,他学着把生活中的事一点点减少,把不必要的事物删除。当他这样做了的时候,发现心里有更多的空间可以思考,感觉更加实在,生命有了活力,心情再也不颓丧了。
我们如何来使自己的生活简单起来呢?
1设立合理的目标
要让生活简单,目标一定要合理。有些人总是有着过高的期待和要求,这样的目标是不容易实现的,当无法实现时,自然心中就会涌现痛苦、不甘的滋味。不妨适当降低自己的目标,顺应自己的能力,以平稳的态度完成自己应做的事,心情自然就快乐。
2不要盲目地羡慕别人
攀比是我们将生活繁杂化、痛苦化的根源。当你总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比较时,就会有不平衡的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就会搅乱你平静的生活,换个方式来生活,不要总是活在比较中,偶尔阿q一下也无妨。
3将思维简单化
有些人最容易钻牛角尖,总是把一件事情翻来覆去地想,想着想着就觉得谁都对不起自己,觉得世界是这么的不公平。
试着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只要把握住原则问题,剩下的事情不必斤斤计较,偶尔可以做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开心人。
4回归简单生活
你有多久没散过步了?丢掉车子,或骑上一辆脚踏车,到田野感受小草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
你有多久没闻过油墨香了?丢掉网络,拿一本厚厚的书本在手,一边品茶,一边读着字里行间让人心动的文字,你会感觉整个心都平静了许多。
你有多久没有去过电影院了?儿时的爆米花是否令你怀念?关掉电脑和dvd,摸进黑黑的电影院中,在别人的故事里释放自己的情绪。
你有多久没看过动画片了?不要总是看爱情片、战争片、科幻片,放上一部最新卡通,或是写有儿时回忆的动画片,听着主人公的大笑,你的嘴角会不由自主地上扬。
你有多久没吃过大排档了?放弃那些貌似高贵的酒店,邀一两个好友去吃露天大排档,喝喝啤酒,吃吃花生,人生在一谈一笑间风情万种。
你有多久没逛过小摊了?从高档商场中走出来,和二三好友一起讲价,花最少的钱买最值的东西。
生活其实很简单,把繁杂的事去掉一些,那么快乐也就无处不在。
3快乐在每个春天里
记得十五六岁时的自己,拿着为数不多的零用钱,连买一套都不够,只能每天饿着肚子把午饭钱省下来,一旦攒够数目便飞奔去书店,把我觊觎了很久的书买下来。
那个年纪的我们大多是这样“清贫”,但却总有着没由来的快乐,即使挨师长的批评,还可以每天屁颠屁颠地臭美。生活像大白兔糖一样香醇甜美,吃的人根本不会考虑蛀牙的后果。
20岁出头的自己,拥有了第一笔收入,只有少得可怜的1000块,却紧紧地攥着,仿佛挣到了全世界,并幻想着用这笔有限的钱做无限的事,给妈妈买条披肩,给爸爸买个刮胡刀,给自己买眼影、口红、高跟鞋……生活像酸三色糖果一样,有甜甜的喜悦,还有些酸酸的不满意。
那个年纪的我们没有太多的钱,却对生活有着无限的向往,总是规划这个规划那个,做什么事都有冲劲,并坚信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即使困难当头,也依然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再长大一些的自己,收入增加了,职位升高了,能买到手的东西也多了。按理说生活应该如自己所愿一天比一天好,但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快乐越来越少了,心气儿越来越小了,梦想越来越远了。生活像吃了一半的咖啡糖,每个味蕾都是苦的,却不知道甜何时才能涌上来。
这个年纪的我们,钱不是最多的,工作不是最好的,爱情也没着没落,孤零零地走在街上,看着偌大的路标都不知该往哪里走。
生活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一直都不能明白,直到有一天,突然听到别人提起“丧家犬”这个词,猛然间击中了我的心。
“丧家犬”简直就是对我现状的形容——形单影只,彷徨无助,想要摇尾乞怜都不知道应该向谁索爱。
“丧家犬”的出处来源于孔子。话说春秋年间,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时候途经很多国家,可是到哪里都容不下他,不是给他冷板凳坐就是派人追杀他。
有一天他们来到郑国,不想却发生了一个小意外——孔子和弟子们走散了,他只得一个人站在城门外等着弟子们来寻他。
与此同时,孔子的弟子子贡正在焦急地寻找老师。他拉住一个路人问:“我正在找我的老师,请问你看见他了吗?”
路人回答说:“我刚才路过东门的时候看见那里站着一个老头儿,长得真是古怪,额头有些像尧帝,脖子有点像皋陶,肩膀有点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他一脸的倒霉相,真像只丧家犬。不知道他是不是你要找的人?”
子贡听了急忙赶到东门外,果真见到了孔子,并把那个路人的话如实告诉了老师。
孔子听了后笑着说:“一个人的外表、衣着如何并不重要,不过他说我像丧家犬倒真是形容得很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