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素文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8 02:49
|本章字节:11890字
清朝末年,曾国藩借剿杀太平天国的功劳而成为一代重臣,引起了慈禧太后等高层权贵的猜忌。他是用什么办法来逃过“功高震主”这一悲剧结局的呢?其妙招就是“装傻”。
后人都说曾国藩起家靠的是13套本领,其中11套没有留传下来,传世的只有一部相书《冰鉴》和另一本《家书》。可是,他的家书几乎全部是不厌其烦地嘱咐家里的人:哪几亩菜地该种了、该锄了,特别要养好猪,因为不养猪就算不上一户人家……
然而,别小看曾国藩写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把他所处的地位和清王朝最高层对他的提防之心联系起来,就不难明白他这一手的确很妙了。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当曾国藩第一次攻克武汉后,咸丰皇帝十分高兴,情不自禁地称赞了他几句。当时,身边有一位满族大臣却说:“如此一个白面书生,竟能一呼百应,恐怕未必是国家之福吧!”咸丰帝一听,脸上的笑容马上消失了,久久沉默不语。
慈禧太后以一个女人之身当政后,对曾国藩更是大加提防。
在受到猜疑的时候,曾国藩还采取了其他一些应对措施,如裁减军队,主动让出一部分兵权,把南京的防务让给八旗兵而军饷则由自己拨给,等等。这些办法,虽然使他在权势和金钱上都受了损失,但却使他更加受到朝廷的信任,也避免了杀身之祸。
人们不管自己是机巧奸猾还是忠直厚道,几乎都喜欢傻呵呵不会弄巧算计、过分精明的人。这是一种普遍的人情心理。所以要学会装傻,也就是像曾国藩一样,表现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可是,装傻对很多人来说十分困难。因为大家都喜欢表现自己,想让自己在别人面前显得很精明。有的人不懂得如何装傻,有的人则根本不愿意装傻,最终落得“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局。
周末的一天,魏聪接到同事程飞的电话,程飞想约他出去喝酒。魏聪心里有点疑惑:程飞刚结婚没多久,正是小两口如胶似漆、缠绵难舍的时候,周末不在家陪老婆,却约自己喝酒?虽然这么想着,但魏聪还是答应了。见面后,魏聪得知,程飞是和老婆吵架才出来喝闷酒的。出于关心,魏聪询问了原委。原来是程飞结婚后发现老婆有很多地方让自己无法容忍,比如没有把钥匙和手机放到固定的地方,电脑桌面总是放很多不用的文件不及时清理等。魏聪听完,跟程飞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原来,程飞是个对人对事过分挑剔的人。在工作中,打印一份材料不能有错别字自不必说,就是使用字体、字号、颜色等也不能有丝毫偏差。程飞对自己这样要求,对别人的缺点同样不能容忍。上至领导,下至一般职员,在他眼里人人都有毛病。因此,无论是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只要他看到了,就会不由自主地帮人家改正,被帮的人却未必领情。这样一来,他与同事的关系也搞得很尴尬。由于程飞的个性使然,所以人们见到他总是敬而远之,久而久之,程飞的朋友越来越少。
往往在我们对于别人过于挑剔和精打细算时,别人也会在对立面与我们不谋而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总得有一方做出让步。如果都像故事中的程飞那样,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和家人,都难以和其愉快地相处下去。到头来,恐怕也只有后悔的份儿。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也不喜欢与过于精明的人交往。为什么?因为怕被算计。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原是一种删繁就简的过程。许多时候应该大智若愚,谋的是长远,是抓大放小。
做人离不开精明,但这种精明更多是保持一种放眼长远的健康心态。那些每天抱着一把小算盘,眼盯着每一场买卖死缠烂打的人,就算终生不出一点差错,得出来的也绝不会是幸福人生的准确答案。
聪明与精明虽然只是一字之别,但是差之千里,其概念是不一样的。聪明,但不要追求精明,这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的道理所在,在这一点上,老实人倒是有他天然的优势。由此看来,为人处世我们还是“糊涂”一点,适当的“装装傻”为好。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5但责己,不责人
古人曾告诫我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似乎今天很多人把它给倒过来了。有些人总喜欢对他人严加责备,而不反省自己。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使对方产生怨恨,不觉中使彼此的沟通难以进行,事情也办得一团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是不愿意责备自己的,谁愿意承认自己是错误的呢?即使一个人知道自己犯了错,也不愿意在公开场合承认这一点,更不愿意别人当面指出。其实,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
一位名叫鲍勃的美国著名飞行员,在一次航空展的花式表演中,出了点事故。在飞行过程中,飞机的引擎突然熄火了。如果不是鲍勃经验丰富、技艺精湛,很可能会酿成机毁人亡的惨剧。事情的结局是,没有人员伤亡,但飞机被严重损毁。成功迫降之后,鲍勃首先做的事情就是赶紧检查飞机燃料。检查后鲍勃发现,燃料和自己驾驶的这架飞机根本不匹配,飞机机型是“二战”时的螺旋桨飞机,而燃料却是喷射机的。回到机场,鲍勃立刻去找负责保养这架飞机的机师。那位年轻的机师得知了这一情况,为自己的过错感到万分难过和自责,因为自己的失误酿成这么坏的结果,而且险些让机组人员失去宝贵的生命。当时,每一个听到此事的人都因为机师而气愤难当,并且预料鲍勃会狠狠地责备他。然而,结局却没像人们想的那样。鲍勃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说,相反,他拍着机师的肩膀对他说道:“我相信你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请你明天继续为我保养飞机。”鲍勃的话让所有的人震惊了,其中当然包括那位机师。面对鲍勃,机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眨着湿润的双眼目送鲍勃离去的背影。
有着“人性教育之父”美誉的著名美国教育家卡耐基曾说:“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没有人会责怪自己任何事,不论他错得多么离谱。我们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并不能使别人产生永久的改变,反而会引起愤恨。一个人之所以那样做,一定有他的原因。你了解了背后的原因,也就不会对结果感到吃惊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全然的了解,就是全然的宽恕。’不要责怪别人,要试着了解他们,试着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做,这比批评更有益处,也更有意义得多。”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之所以喜欢责备他人,常常是为了展现自己的高明之处。也有时,是为了达到推卸责任的目的。但不管哪种,都不可能带来积极的影响,于人于己有害而无利。
古人讲“但责己,不责人”,就是要我们谦虚一些,严格要求自己一些,这对自己只有好处,绝无坏处。比如,在你看到别人的缺点或者失误造成某些不好的结果而禁不住想责备别人时,请努力闭上自己的嘴,对自己说:“看,坏毛病又来了!”多坚持几次,说不定你就可以逐渐改掉喜欢责备人的坏习惯。
事实上,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到的正面效果都是零,而负面效果自不必说。在如今这个倡导团队精神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就更为必要,而指责会像一把利刃把原有的初衷给砍断。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当你想指责或纠正某个人时,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你。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会宽容和尊重,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我们需要明白:人际关系是相互的,你尊重别人,别人也尊重你;你仇视别人,别人也不会喜欢你。用仇视和指责的方式换来的会是更多的敌意和批评,而用理解和尊重的方式则必定会换来更多的宽容和敬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生活着各种不同肤色、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哪怕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时间来看,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其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复杂多样的,需要了解和分析才能得到答案。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一个真君子既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不指责他人,并不代表我们希望大家放弃必要的批评。其中的原则是需要我们抱着尊重他人的态度,使用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批评。不管是措辞上,还是语气语调上,都要以不引起对方反感和憎恶的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使对方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6放低姿态,学会认输
柳枝懂得了弯曲,才有了摇曳多姿的婀娜;流水懂得了弯曲,才有了蜿蜒曲折的小溪;月亮懂得了弯曲,才有了阴晴圆缺的变化;高山懂得了弯曲,才有了起伏连绵的跌宕。弯曲,引申开来,就是学会认输。认输并不一定是妥协退让,而是为了进一步的海阔天空。韩信胯下受辱,成就了一代名将;司马迁忍受宫刑,留下了历史巨著;勾践亲尝粪便,合并了吴国版图……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要学会把姿态放低一些。
一天,一位方丈见到一个千里迢迢前来的年轻人,他对方丈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令我满意的老师。我发现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我怎么才能找到一个好的老师来教我呢?”方丈听后淡淡一笑,说:“老僧也颇爱收集一些丹青精品,能否请施主留下一幅墨宝呢?”年轻人问:“画什么呢?”方丈说:“老僧爱饮茶,就请施主画一个茶杯和茶壶吧。”年轻人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水壶的嘴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这幅画大师满意吗?”方丈摇摇头,说:“你画得不错,只是将茶杯和茶壶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后笑了,说:“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方丈意味深长地说:“原来你也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恍然大悟。此后,年轻人虚心学习,博取众家之长,终成一代丹青大师。
方丈的“点化”成就了年轻人。的确,如果我们想让自己得到更多,有些时候是需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的。这姿态,包含着谦卑,也包含着认输。
心理学家认为,不服输是现代人在社会中获得成功的首要品性,而懂得认输则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懂得认输,就会使自己避开锋芒,而不去进行无益的竞争,避免无谓的浪费,从而以退为进,赢得潜心发展的主动权。有些时候,认输并不代表一个人懦弱和窝囊,而是一种清醒的理智。要知道,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是赢家,如果任何事情都死不认输最后反而会输掉自己。
认输,就是看清现实,看到差距,承认错误,目的都是为了扬长避短。人与人之间由于经历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在智力、体力、技艺和知识方面总会有差距存在。如若明知自己力不如人,还不知道后退一步,而是与人硬拼,那就只有彻底输掉自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实是一种误导,是盲目的执拗,除以身饲虎,并不能证明你的勇敢,只能说明你的偏激和愚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难免出现在生活中搭错车的情况,当发现搭的车与自己的目的地走向不对时,就应马上下车。如果不认错,硬要一条道儿走到底,那只能南辕北辙,距目的地更远,吃的苦更多。面临四面楚歌的项羽,身边仅余28勇士还不肯认输,令人嗟叹。假如他听从建议,渡江东去,集合江东健儿,与刘邦再决高低,历史就得另外改写了。
认输,就是面对现实,哪怕是回到原来的起点,从零开始。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常与我们遭遇。比如初入社会择业不慎,进错了单位,既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又没有发展前途,那就走人吧。调整好思路,另谋发展。又如一项工程,一次恋爱,一种发明,当你在经营和进行的过程中发现走到了尽头,没有任何转机的可能,那就认输吧。该放弃的就得放弃,不要迷信车到山前自有路,而应该相信回头是岸,柳暗花明。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当然,认输并不代表自甘消沉,它有着使人以退为进,赢得潜心发展主动权的积极进取的内涵。如果钻进死胡同无法转弯,认定死理,逞强好胜,盲目蛮干,一味逞强,一味硬撑,一条道儿走到黑,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最终会输掉自己。所以我们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刚柔相济,学会认输,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到别人的智慧和经验。那些卓越的人和平凡的人距离其实并不遥远,他们只是早一步感悟到成功的真谛,从而早一步走向了卓越。卓越者的成功秘诀也并不复杂,他们只是懂得了如何正确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很多时候,这些也只是一些简单道理。只要我们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就可能实现从平凡到卓越的转折。
7保持一颗谦卑之心
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在晚年的时候说:在科学面前,他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孩子。很多人听了这句话之后感觉很不解,认为牛顿矫情、虚伪。然而,实际上,这正是牛顿的谦卑姿态的显露,一种世事洞明之后的姿态的显露。伟大的科学家如此,平凡的我们亦应如此。无论是在自我心态还是人际关系方面,我们都应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正所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婉云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人,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嫁给一个条件优越的男人。后来,她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一位收入颇高的医生。自从嫁给了梦想中的男人以后,她就不再工作了,平常只喜欢开着高档车,穿着名牌衣服四处炫耀自己的富裕。
初中同窗会即将举行,这对于婉云来说可是一个展示富裕的绝好机会,她每天都翘首企盼聚会召开的日子。聚会那天,她特意雇用了一个司机专门为自己开车,当她以夸张绚丽的服饰入场时,久违的同学们都围着她,纷纷恭维她的幸福生活。看到同学们眼中流露出的羡慕神情,婉云的虚荣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在婉云的同学中,秀雅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这是她毕业后第一次参加同窗会。秀雅从小家境贫寒,学习一直很努力,每年都获得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而婉云的成绩却远远不如秀雅。因此,婉云把秀雅作为重点炫耀对象,自以为优越的她甚至怂恿一些同学疏远秀雅。不仅如此,婉云还故意当着秀雅的面不断夸耀自己的丈夫,称丈夫一个月给自己带来多么丰厚的家用,而且不久自己也要到医院上班了……
这时,有同学问秀雅在哪里就职,她只是很平淡地说就职于一家医院。但是后来,大家得知她正是婉云的丈夫所在医院的副院长,同学们都不禁用诧异而又崇拜的目光打量起秀雅。正是因为她从来都不炫耀自己的成就,大家才不得不用钦佩和欣赏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位昔日同窗。
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