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数琳琅古亭得神韵说文房四宝增雅兴

作者:张宝瑞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0:02

|

本章字节:17428字

几天后,王芗斋进了北京城。北京不愧是帝王之都,红墙绿瓦,琼阁黄寺,确是不少。那一个个四合院,方方正正,灰门高墙,古槐翠柏,甚是气派。街面上,店铺栉比鳞次,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熙熙攘攘。那大碗茶、油炒面、杏仁茶、豆腐脑的叫卖声,悦耳动听。唱大鼓的,说相声的,耍空幡的,拉洋片的……在集市上应有尽有,比深州县城可大得多了。他走到西四时,觉得口干舌燥,见路旁有个畅怀春茶馆,便走了进去。茶馆内有二十多个座位,大八仙桌,大板凳,有几个茶客正聚缩在那里下围棋,还有一伙人在下象棋。一个伙计一边提着大茶壶,一边还伸长脖子往人群里看,嘴里还连叫着“跳马,跳马!”人群中传出一个哑嗓的声音:“你这臭棋篓子,车都锁当心了,还跳什么马,老头都保不住了!”那伙计退出来,捂着嘴笑道:“这棋真臭,真是芭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伙计见王芗斋进来,招呼道:“先生,沏壶香片吧,来,里边坐!”他把王芗斋安排在屋角的一个茶桌坐下,一忽儿,端来香片并四碟瓜籽、花生米、蜜枣、榛子。然后又招呼别人去了。几杯香片入腹,王芗斋顿觉身上暖融融的。他见旁边桌上坐着两个人,正谈得热闹。一个三十多岁,身穿蓝布棉袍,显得文诌诌的,眼泡儿浮肿;另一个四十来岁,穿一件古铜色旧夹袄,肩下的一个钮子未扣着,有一张苍白透明的脸庞,态度轩昂。


穿古铜袍子的人道:“谈起这亭子,有景有亭,亭景联芳,我所看见的有单柱伞亭、三柱角亭、四柱方亭、五柱圆亭、梅花亭、扇亭、六角亭,还有双方、双圆、多角构成的鸳鸯亭和群亭。有的上下两重、三重、四重;有的又是内外双层,大亭套小亭。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琳琅满目的亭,有因园而筑的景观亭,有因地而建的游憩亭,有因人百设的纪念亭,有因物而设的庇护亭,有因事而造的谕世亭。亭最多之处,莫过于北京。北京有亭上百座,仅颐和园内就有四十多座。”


穿蓝布棉袍的人道:“宣统皇帝退位后,我曾到颐和园看了一回,十七孔桥东的廊如亭,里外三层,八角重檐,由二十四根圆柱支承,朱栏藻井,十分壮丽。据说是中国最大的亭子,与之遥望的万寿山铜亭,是青铜铸造,雄踞于白玉石基之上,重207吨,是中国非常珍贵的文物亭。”


穿古铜色袍子的人道:“北京海的五龙亭,五亭临水,曲桥相连,宛若五龙游水。景山五峰上的五亭,重檐攒尖,黄蓝绿三色琉璃瓦辉映,绚丽多彩,登临中峰万春亭,纵目俯瞰,锦绣北京雄姿,尽收眼底。这些皇家宫阙中的亭,大都富丽堂皇,庄重肃穆,给人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这些年我游历江南,寓民杭州,看到不少天然秀美的亭子,没有矫揉造作之态,既为山水生辉增趣,又供游客赏荷观鱼。有亭必有名人楹联题咏,那西湖风景、苏州名园,没有一处不是‘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云水间’。”


穿蓝布棉袍的人抄起大茶壶,为他斟满了茶水。那穿古铜袍子的人呷了一口茶,又兴致勃勃地说下去:安徽滁县‘醉翁亭’,以文墨与景物而珠联璧合,蜚声遐迩,游人不绝。亭扉上有朱联:‘公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当年亲植的三株梅花,依然暗香如故。旁有古梅亭、隐香亭,意在亭和茶仙亭,山石突兀,流水淙淙。湖南岳麓山,秀如玉琢的清风峡上,有亭柱石刻:‘山径爱晚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滴翠,一双驯鹤待笼来。’漫山枫林,四季变幻,依亭观景,饶有乐趣。凡是名山古岳,沿途总有长亭更短亭,可以小憩、饮宴、凭眺、登高,造福于人。


穿蓝布棉袍的人徐徐说道:“我到过四川,以‘天下幽’闻名的青城山,叠翠的山径上就有雨亭、山荫亭、冷然亭、翼然亭、卧云亭、四望亭、观日亭、神灯亭、呼应亭等,好像彬彬有礼的女佣,笑迎游客。”


穿古铜色袍子的人又说道:“亭亭而立,供人观赏,亭有堂堂明磊的气概,因此常为缅怀前人而建亭。湖南汩罗江边有纪念诗人屈原的‘独醒亭’;山东营县有纪念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亭’;江西九江有纪念诗人白居易的‘浸月亭’;广西合浦有纪念文学家苏东坡的‘东坡亭’;云南晋宁有纪念航海家郑和的‘郑和亭’;广东海丰有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方饭亭’。为庇护历史文物,各地还有碑亭,最有名的是山东曲阜‘十三御碑亭’,为金、元、清三代保护祭孔修庙的石碑而建。十三座方形木亭,重檐八角,彩绘斗拱,金碧辉煌。四川广汉有‘圣谕碑亭’,里面竖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立的石碑:‘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此外,还有寓教于物,训诚子孙的亭。妇孺皆知的‘铁杵成针’故事,出在湖北武当山,距玄岳山十公里的登山路旁,至今有‘磨针井’,井上凌空飞展轻俏秀雅的一座方亭,内供一尊铁铸的老妪磨针像,亭外竖着碗口大的两根铁杵,千百年来激励后人知难而进,真是壮哉!”


穿蓝布棉袍的人道:我还听说有一座最高的亭子,在云南勐海县,依照西天如来佛祖的帽子样式建的‘景真八角亭’,高有十五米多,八个边上,每边都有十个人字形屋脊,一层套一层,呈塔锥形,泥木结构,镶彩色玻璃,配以陶瓷花卉禽兽饰品,涂金粉银片,上面刻有网状哨眼,风吹哨鸣,实是一件无价之宝!


这时,那穿紫铜色袍的人又唤伙计蓄上一壶茶,王芗斋见二人谈的多是风雅之事,忍不住又凑过来听。


这二人的话题又转到国画上来,穿蓝棉袍的人说道:“你那么爱字画,能否向我讲讲这中国画的工具‘文房四宝’的来历?”


穿古铜色袍子的人顿时来了兴致,说道:“文房泛指读书之地,也称书房、书斋、画室、画斋,自古以来,把笔、墨、纸、砚誉为‘文书四宝’,如今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作为‘文房四宝’的代表。我国自有书契以来,便已开始使用笔,秦代后才叫做‘笔’。唐人制笔,精选毫毛,以劲挺为主。尽管笔毫中有狸、猩、狼等兽毛的区别,但仍以秦朝蒙恬发明的兔毫为主。羊毫造笔,大约是南宋以后才盛行的。明清以来,除竹笔管外,又出现了金管、银管、瓷管、班竹管、象牙管、玳瑁管、玻璃管、缕金管、绿沉漆管、棕竹管、紫檀管、花梨管等。古人曾经利用各种兽毛制笔,如鹅毛、鸡毛、雉毛、羊毛、羊须、鹿毛、猪毛、豹毛、虎毛、人须、胎发、鼠须等,后来罗多用兔毛、狼毛、和羊毛制笔。最早时安徽宣州的宣笔大兴,元代之后,浙江湖州的湖笔,异军突起,取而代之。墨的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知道利用墨色装饰了。传说刑夷始制墨。有一天,刑夷在溪边洗手,看到水中漂浮一块松炭,无意中随手捡起一,手上染了墨的颜色。他当时很惊异于是带回家中,捣炭成灰,先用水和之,不能凝在一起,后又用粥饭之类的东西拌和,效果很好,从此以炭为墨。近代以胶制墨,漆黑光亮,使用流畅。王羲之父子的墨迹,迄今光泽夺目,犹然如新。唐代奚氏父子在安徽歙县,改进了捋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徽墨闻名于世。”


穿蓝布棉袍的人问道:“东汉蔡伦造纸,但宣纸始于何时何地呢?”


“这个史籍没有记载,但盛产宣纸的故乡安徽泾县却流传这么一个故事:东汉安帝永宁二年,蔡伦服毒自杀后,他的徒弟孔丹在泾县以造纸为业,一直想造一种洁白如玉的好纸,为其师父画像修谱,以示怀念。一天,他偶然发现一棵青檀倾倒在山溪流水中。随着溪水涨落而长期受到水浸日晒,木质素腐烂为洁白。他用这种原料,反复实验达十年之久,终于造出洁白如玉的宣纸。宣纸又分为生宣和熟宣两大类,生宣富有吸水性,包括有单宣、夹宣、二层贡、三层贡、札花、龟纹、罗纹、棉连等;熟宣是指在生宣的基础上,经过复制加工的宣纸。宣纸素有墨为五色”之称,具有松而不驰,紧而不实,淡而不浑,光而不滑的特点,生宣适宜作山水人物的写意图画和书法,熟宣适宜于传统工笔画和书法。‘文房四宝’中最后一类是砚,上古无砚,到处可以砚墨,所以砚者研也。砚始于西汉,据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制天子,以玉为砚,取其不冰。’除瓦砚、玉砚外,还有陶砚、金砚、银砚、铜砚、铁砚、石砚。我国砚可分为二大类,一是古砚,包括陶土砚、汉瓦砚、汉砖砚、澄泥砚等;二是名砚,主要是歙砚、端砚、洮砚、红丝石砚等;三是石砚,包括各地所产的石砚。端砚产于广东高要、德庆之端溪。诗人李贺诗赞道:‘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端砚始于唐而盛于宋,石品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雨过天晴、冰纹、火捺、胭脂晕、悲翠斑、黄龙纹等,而每一石品中又有不少类别,如青花一品中有徽尘青花、鹅毛毛花。蚁脚青药等;石眼一品中有鸡翁眼、鹦哥眼、绿事眼、泪眼、猫眼等。端石石眼,堪称奇品,有眼有瞳,以圆而有六七重晕者为‘活眼’,即如鸲鹆鸟的眼睛一样神气活现,最为名贵。四边浸渍者为‘泪眼’,瞳子赤者为‘珊瑚眼’。歙砚是江西婺源县龙尾山的龙尾砚,亦称‘罗纹砚’,还有‘金星’、‘刷丝’、‘眉子’等,传说有个姓叶的猎人来到龙尾山,见到山溪叠石如玉,晶莹剔透,光洁照人,便捡了一块回家。他的子孙后来把这块石砚献给县令。县令请雕刻艺人雕琢成砚,温润适宜,发墨与一般砚不同,歙砚的名气从此大盛。苏东坡有《咏砚小诗》一首:‘罗细无纹角浪平,米丸犀璧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端砚以石眼为奇,歙砚以眉子、细罗纹、玉带为名品,各有千秋。砚的形式,千姿百态,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文物、亭阁,无所不有。如月、龙珠、凤池、鱼龙、瓜、葫芦、马蹄、马蹄、天池、莲叶、人面、古钱、宝瓶、玉堂、笏头、蟾蜍、犀牛、蟠桃、琴、古钟、云芝、兰亭、石渠、井田等,如今又发展有水风景、苍松翠柏、秀竹名花、花鸟草虫等;‘文房四宝’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这是必不可少的。


穿蓝布袍的人叹道:“今日多方知这文房四宝的来历……”


正说间,只听外面人声嘈杂,一群清兵穿梭般往来,他们持持兵器,来去匆匆。这时,茶馆的伙计走了出去,一会儿慌里慌张的进来说:“哎呀,大事不好,光绪皇帝刚没了,慈禧太后也没了,清宫里皇后戴的凤冠也丢了!当兵的正满街搜查呢!……”


门外闯进一伙清兵,气势汹汹。一个清兵管带耀武杨威地在茶馆里巡视一番,毫无目标地问:“你们看没看见一个偷凤冠的飞贼?”他见众人没有理他,便来到那个身穿蓝布棉袍的人面前。他的目光落在这人白皙的脸上。管带咳嗽一声,问:“你叫什么?从哪儿来的?”


穿蓝布棉袍的人站起来回答:“我叫许禹生,是做小买卖的,家就住在护国寺。”


管带斜睨着眼睛又望了望穿古铜色袍子的人,问道:“你呢?”


许禹生赶快回答:“他叫徐树铮,刚从江苏来。”


管带贼眉鼠眼的在屋内转了个圈子,说道:“你们知道不知道,清宫里的凤冠丢了,朝延传旨,限十天内破案,破案者赏银五千两。”


王芗斋在一旁冷冷地说:“太少了,再加十倍差不多。”


那管带蹭地来到王芗斋面前,拔出洋枪,用枪头顶了顶帽子:“哟嗬!还真有侃大山的,我看你是屎壳螂叭铁轨——假充大帽钉!”


王芗斋双手抱臂,说道:“我看你是屎壳螂举喇叭——瞎咋呼!”


管带勃然大怒,骂道:“妈的,我一枪毙了你!”


王芗斋笑道:“你开枪吧!”说着站了起来。


特定带咆哮着道:“你以为我不敢,我崩了你,眼睛都不带眨巴的……”说着,扬手开了一枪。没想王芗斋已绕到他的身后,轻轻一磕他的肘弯,他的洋枪掉了,人跪在地上。


那些清兵一见管带栽了跟头,“呼啦”一下子把王芗斋围在核心,兵器都对着他的脑袋。王芗斋见势不妙,一把扭住管带的手腕,叫道:“你们要敢上来,我要了这个当官的命!”说着,举拳欲打。管带连忙叫道:“还不快滚出去!没瞧见老子捏在人家手心里!”那些清兵无精打采地放下枪,出门去了。王芗斋见士兵退出门口,对那管带道:“我今日放了你,可不许你们再来捣乱!”


管带点头哈腰地说:“爷们,您够义气!我也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再也不敢来了。”


王芗斋轻轻一推,把他弹出门去,那管带飞一般撞出门去,足有一丈多远。


清兵走后,许禹生走赤不定期。朝王芗斋一拱手:“借问先生大名?”


王芗斋道了姓名,许禹生喜形于色道:“原来是王义士,幸会!”接着,许禹生又把徐树铮介绍给王芗斋。王芗斋见他十分精悍,谈吐不俗,自是另眼相待。


徐树急忙叫伙计蓄了一壶茶,三个人亲亲密密叙起来。


徐树铮是江苏铁珊人,年方二十七岁,正在天津小站北洋军段祺瑞部任幕僚,此人年纪尚轻,博通文史,满腹机谋。许禹生是个厚道人,颇有家资,是‘翠花刘’刘凤春的徒弟,他好结交江湖豪杰,慷慨疏财,人缘很好。


许禹生叹道:“郭云深乃一世英雄,据说他除精通形意拳外,又富臂力,常手握奔马之尾,马两前蹄高举自立而不能行。”


王芗斋道:“我亲眼所见,师父晚年虽患脚病,仍能坐太师椅上,使人双手握紧单腕,将人发出,撞出屋门,摔出门外。曾有一个僧人从山东来找师父比武,师父跃至院中以崩拳将此人击起落于篱外。”


徐树铮道:“我闻说十年前,保定府有一位镖局主持人,原从学于郭云深,因失镖誉落,乃遣人备厚礼请郭老先生出山代为挽回声誉。郭云深以年迈推辞,在坚请下让王义士携亲笔书札前往保定。镖局主持人见你年幼颇为不满。第二日,你在镖局院内闲顾,见院内两侧武器架上陈列多种兵器。你顺手拔出一根白腊竿子试手。镖局伙计大惊,入报总镖头。因昔日镖行有规矩,如有人动了门前大枪及竿子等兵器的人,即表示前来寻衅比武。镖头赶来举手握住你的手腕怒道:‘小孩子不准乱动!’你听了,顺手一抖,镖头已飞出一丈多远。镖头爬起来,翘起大拇指道:好,这才是老师教的真功夫!师弟,你可要把这一手留下来,教给我们。”从此,王义士的名气就大了。


王芗斋听了,不好意思地笑道:“事倒是有那么一点,但越传越玄了。说实在的,我才不知道摔人是怎么劲儿,后来师父说,他们没有站过桩,怎能发出这个劲儿。”


许禹生道:“皇宫里的凤冠丢了,这倒是个希罕事,不知是哪位神偷盗去了。”


徐树铮掏出手帕抹了抹嘴:“只不定是怎么回事呢,也可能是自盗。”


徐树铮看着旁边一伙人聚缩在围棋盘上,叫嚷不休,围棋瘾又犯了,他问王芗斋:“王义士可会下围棋吗?”王芗斋摇摇头。


许禹生道:“我来跟你下一盘,只下一盘,不许冷落了王义士。”


徐树铮高兴得一拍手:“好,就杀一盘。”他让伙计拿来一副围棋,与许禹生下起来。王芗斋见这一个个小方格上摆满了黑白子,觉得有点意思。


许禹生对徐树铮道:“都说你是江南才子,才智过人,你能说出这围棋的历史吗?”


徐树铮道:“这难不到我。”说着又吃了许禹生两颗白子。


“围棋起源于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这一向与音乐、书法、绘画并称为中国四大艺术,又称琴棋书画。先秦典籍记载有棋和奕两种名称。东汉扬雄《方言》解释:‘围棋谓之奕’。班固《弈旨》也提到:‘北方之人,谓棋为奕。’棋和奕到汉代统一称围棋。除此之外,围棋还有乌鹭、方丹、烂柯、斧柄、手谈、坐稳、忘忧等。也有说围棋像狐狸那样迷人。称围棋为野狐禅……”


徐树铮在谈话中也不忘记以黑子包围白子,形成“铁壁铜墙。”


“围棋创始于什么时代,至今尚无确切考证。两晋张华在《博物志》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唐代皮日休则认为:‘围棋之始作,必始于战国。’孔子有‘饱食终日,心无所用,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矣’的论点。尹文子说:‘以智力求者喻于奕。’认为围棋是有启迪智慧作用的。太叙文子也曾以棋来说明政治道理:‘宁子视群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奕者举棋不定,不胜其偶,而况置君而弗定乎?也不免矣。’以后,孟子更以棋来劝学:‘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便弈秋诲二人弈……’战国以后,秦始皇梦书坑儒,围棋也遭到摧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行一种文化专制,变本加厉地反对围棋。贾谊就曾恶狠狠地指责道:‘失礼迷风,围棋是也。’汉代的围棋也处于衰退状态。至三国时期,围棋才逐渐复活。晋比三国更盛。到南北朝时,围棋非常盛行。此时开始有了围棋专著,其次,改革了棋盘,由十七道改变为十九道。围棋开始传入朝鲜、日本。这时期的帝王提倡把围棋作为一种学术来研究。梁武帝曾使柳恽、陆云公等‘校定天下棋士等级’,按棋艺分为九品,很像九段的分法。宁明帝甚至成为棋家设置宫署,给予宫职和俸禄。围棋经唐、宋、元、明至青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出现全盛时期。出现了黄龙土、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等一代前无古人的高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围棋一落千丈,出现‘无边落水萧萧下’的局面。围棋之乡竟没有高手战胜日本围棋高手,可悲,可叹!”


徐树铮言毕,一拍桌子道:“许先生,你也可悲可叹,你已输了!”


许禹生一瞧棋势,自己“山穷水尽”,走投无路,大局已定,于是一推棋盘,说道:“好,输了,下不过你。”


三个人又叙了一会儿,徐树铮因急着要找徐世昌,匆匆与二人作别。许禹生邀王芗斋到他家去住,王芗斋因不好意思初进京就宿在许家,于是推托去找一个远亲,与许禹生作别。


王芗斋来到东四一家客店投宿,他腹中饥饿,便到对面一家包子铺饱餐一顿。吃完包子,一摸兜内,银两已付了客店店主,包子钱已然不足。包子铺老板是个热心肠的人,见他手头拮据,便介绍他到京城里投军效力,借以聊生。老板的亲戚是拱卫京城清兵第三营的伙夫,王芗斋由老板的亲戚举荐,也到这个营当伙地,伺担水劈柴等杂役。王芗斋此时二十二岁,身大力不亏,又清秀英俊,深得士卒喜爱,常与相嬉戏。


这一日,王芗斋正担菜往伙房走,迎面猛丁丁撞见一个四十来岁的大汉,那大汉短胳膊短腿,声大气粗。二人相撞,王芗斋担子上的青菜未掉一棵。大汉劈头喝道:“你这个小伙子,眼睛长到勾上了,怎么不看着点?!”王芗斋抬头一瞧:“哟,尚云祥!”


此人正是尚云祥,多日不见尚云祥还是那么拖沓,身穿一件青布衫,贴着一块明显的大补丁,头发蓬乱,两只眼睛喀拉,但还是那么有神。


“啊,芗斋,你怎么到北京来了?!”尚云祥认出了王芗斋,使劲拽住他的臂膀。


王芗斋向他道了来龙去脉,尚云祥叹道:“回保定后,父亲写信来让我回京,回京一瞧,惨得很,不久,父亲做的买卖破了产,他回山东老家去了,我不愿跟他回去,也不愿到保定去,现在在兵营里当侦探,混口饭吃,平时住在东城的火神庙内,有时教教徒弟,有时也卖卖艺。”


王芗斋问:“你这般火烧屁股似的,到哪里去?走,到我们伙房聊聊去。”


尚云祥道:‘鼻子李’李瑞东在家大宴宾客,请北京武术界朋友到他家聚会,说有要事相求,也派人通知了我,我正要到他家去。你也去吧?


王芗斋有点为难道:“人家没请我呀!”


尚云祥道:“你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去一趟李府,正好接识北京武术界的朋友。”


王芗斋点点头,回去跟伙房头请了假,于是随尚云祥径奔李瑞东的家。


李瑞东原籍直隶武清县,他自幼好武,弱冠之年便在家乡一带享有盛名。他不但精于拳法,而且精于摔跤。以后拜杨露禅高足王兰亭学练太极拳,杨露禅在晚年时教过他拳法。数年后,李瑞东又和龙禅和尚学练五星椎,这位龙禅和尚是当时少林拳法的有名高手。李瑞东本来就生得身强力大,勇猛过人,又经几位明师的亲传,加上勤学苦练,在武技上突飞猛进,功夫渐达上乘,晚年时武功炉火纯青。后来李瑞东将平生所学的两种拳法中的精华,兼收并蓄,熔为一炉,自创了“太极五星椎”。李瑞东还有一种独特的功法,名叫“铁币挂身”。就是在自已练拳时,周身上下挂上一层层的铁片,铁片是圆形的,直径有十公分,厚约五毫米,中间有孔,如古币形状,故名铁币。李瑞东挂上这样的“铁币”,打起拳来,潇洒自如,手眼身法步合体,而且练完后,气不涌出,面不改色。李瑞东行侠仗义,家又富有,所以乐善好施。家中经常高朋满座,胜友如运送入李瑞东有“小孟尝”之称。又因李瑞东的鼻子向上翻卷,江湖又称他为“鼻子李”。


李瑞东现年近六旬,正在清宫里任武术教师,他家住东华门附近的一座府邸。王芗斋和尚云祥来到李府时,正见两个仆人在张罗宾客。二人进了府邸,只见是四合院套四合院,全是青砖瓦房,磨砖对缝;地上一律是青条石打基,全部院落,坐北朝南。中路一处,最为讲究,高大的门楼向南开在正中。四级青石阶上有一对石质抱鼓,阶下两侧有一对石狮子。门檐下用方砖雕以翎毛花卉镶嵌。进入大门,影壁门为六块方砖嵌心,雕刻透心的狮子滚绣球,一个个张牙舞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影壁是用来防止直观院内动静的屏障。外院正是客厅,中院正房是书斋,由于今日宾客多,李瑞东在后院正房大厅会客。


王芗斋一边跟尚云祥走,一边好奇地观赏周围的风景。前廊后厦,明柱顶立,红漆门窗,秀廊彩画,有的是亭台楼阁,有的是山川瀑布,有的是八仙聚会,有的是五鼠闹东京。院内遍地花卉,种以藤萝、葡萄等,正值冬日,已褪去翠绿。


二人正走着,忽见一位公子模样的人赶了上来,叫道:“云祥老兄!”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