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郑板桥为师改诗

作者:梁庆伟

|

类型:武侠·玄幻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20

|

本章字节:4198字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出生于公元1693年,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


郑板桥的机智聪慧,才华横溢,在他的少年时期就已经充分显露出来了。


郑板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家庭,自幼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由于他机智聪慧,才思敏捷,酷爱读书,很讨父亲喜欢,即使家中生活再困难,父亲也下决心供他读书。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郑板桥七岁就被送到一所私塾读书。在他去上学之前,郑板桥在父亲的指导下,已经读完了《诗经》、《孝经》和《周易》,尤对唐宋以来诗词大家名篇,背得滚瓜烂熟,并且也已经学会了作诗联对。因此,他上私塾后。成绩一直名列榜首。但是,他并不以此自足,对老师、同学都很尊重,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读起书来也格外用功。也正因为如此,老师很喜欢他,经常和他一块联诗作对,而同学们有了难题,也都愿意向他请教。


在他十岁那年三月的一天,老师带着郑板桥和他的同学们外出春游。


三月,在北方还是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季节,而在江南,则已是稻田青葱、油菜飘香了。郑板桥和他的老师以及同学们,漫步在田间,无不喜笑颜开,心旷神怡。


突然,一阵哭声传来,使得郑板桥和他的老师同学为之一惊,抬眼望去,只见在一条小河旁围着一群农民,便忙走了过去。


当他们师生走到近前一看,原来人群中间有个女孩,上穿红袄,下着绿裙,青丝水湿,双目紧闭,直挺挺地躺在地上。


郑板桥立即向一位农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那农民回答说:“她是东村的,刚才过桥时掉到河中淹死了,刚刚被捞了出来,那哭得死去活来的老婆婆就是她的母亲。”


师生们听了,无不同情叹息。特别是那位私塾老师,在带着学生们离开后,一边走,一边作诗吟道: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魄随浪转,七魂泛波涛。


同学们听了,都称赞老师作的诗即景生情,形象逼真,富于想像,是一首好诗。


可郑板桥却听着这诗特别别扭,说老师是同情死者吧,可用词却不痛不痒,甚至还有点轻浮;说不同情吧,老师又面色沉重,似有同情之感;而且有些词语用得过于具体,不一定符合实际。他想到这里,便想说出自己的见解,但又怕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弄得老师下不来台,所以一时没有做声;可过了一会儿,他又觉得老师平时和自己作诗联对,咬词嚼句十分认真,并无师道不可侵犯之感,也就不该隐瞒自己的观点。


又过了一会儿,他觉得还是应该直率地向老师指出,于是便说:“老师,刚才你吟的这首诗,同学们都说不错,可我却不敢苟同,觉得有的词语不太符合实际,很值得推敲。”


老师听了,并无难堪之色,而是有些惊异地认真问他说:“噢?有何不妥,不妨大胆直言。”


郑板桥说:“那姑娘年龄是小,可老师并不认识她,怎知道刚好二八呢?魂魄是虚无飘渺的,你又怎么知道它‘随浪转’、‘泛波涛’呢?”


老师知道自己这个弟子很有诗才,觉得他的分析也很有道理,于是便又问他说:“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也觉得有些不妥。你说应该怎样修改呢?不要顾虑,尽管说好了!”


郑板桥道:“如果把推测变成问语,把虚词换成实词,可能要好一些。”


老师着急地说:“快快说出你的具体修改意见,让我听听!”


郑板桥这才念道:


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


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


老师听后,感到自己对死者并不认识,也未弄清死因,自然要产生疑问,用上“谁家”、“何故”,符合师生当时的心情,很是贴切;把“三魂”换成“青丝”、“七魄”换成“粉面”,不仅实在具体,而且师生对死者的惋惜和同情之感,也要真挚得多了。


因此,他听了郑板桥改动后的这首诗,不由得连连称赞说:“改得好,你这一改,的确比我刚才吟的那首诗好多了。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啊!”


正是由于郑板桥的刻苦努力,勤奋读书,他于乾隆元年,即公元1736年,一举考中进士,先后被派到山东范县、潍县做知县。他在当知县期间,刚正不阿,除暴安良,关心百姓,深得民心,颇有政绩;但终因荒年请赈,得罪豪绅而获罪罢官。他的这种君子之风,在他的一首诗中,已经说得明明白白: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多才多艺,能诗善画,兼长书法,号称“三绝”。在诗文方面,他自称“中年感慨学辛、苏”,言近意远,其风格又似白居易、陆游,上追杜甫;在画方面,以画兰竹著称。他与当时的金农、李鲜、黄慎、汪士慎、李方膺、高翔、罗聘等八人,做画时皆不拘泥旧法,独创风格,自成一家,时人目之为怪,故称他们“扬州八怪”。他的书法则糅隶、楷、行、草为一体,自称“六分半体”。学者陈廷焯曾称赞他说:“罢去羁缚,独树一帜。”


其著作有《板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