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子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1:43
|本章字节:6044字
原文: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1),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2),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3),武王染于太公、周公(4)。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桀染于干辛、推哆(5),殷纣染于崇侯、恶来(6),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7),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谷(8)。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齐桓染于管仲、鲍叔(9),晋文染于舅犯、高偃(10),楚庄染于孙叔、沈尹(11),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12),越句践染于范蠡、大夫种(13)。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14),中行寅染于籍秦、高强(15),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知伯摇染于智国、张武(16),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17)。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18),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注释:
(1) 苍:指青色。
(2) 舜:三代时期的圣王,史称虞舜。许由:尧时的隐士。伯阳:传说是舜的七友之一。
(3) 汤:商汤,商朝的第一代贤王。伊尹:商汤时候的贤臣,帮助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仲虺:商汤时候的大臣。
(4) 武王:周武王姬发。太公:即姜太公,是周武王的能臣,帮助武王灭商建国,后被封于齐地。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名旦。曾经帮助武王灭商,后来,又辅佐成王,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5) 夏桀:夏朝的最后一个王。干辛,推哆:是夏桀时候的佞臣。
(6) 殷纣:商朝的王国之君。崇侯,恶来:上周时候的佞臣。
(7) 厉王:西周国王,他在位时期统治十分残暴。后来,国人暴动,他逃到彘地而死。厉公长父,荣夷终:是周厉王时候的佞臣。
(8) 幽王:西周最后的一个王。
(9) 管仲:名夷吾。齐桓公时候的贤相,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鲍叔:鲍叔牙。齐桓公的贤臣,向齐桓公荐举管仲做齐国的宰相。
(10) 舅犯:晋文公的舅舅孤偃。高偃:晋国的大夫郭偃。
(11) 楚庄:即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孙叔:即孙叔敖,楚庄王时期的贤臣。
(12) 阖闾:吴国的国君。伍员:即伍子胥,吴国大夫。
(13) 范蠡:越国大夫,帮助越王勾践灭吴。
(14) 范吉射:春秋后期,晋国范氏首领范鞅的儿子,后来死于晋国内讧。长柳朔、王胜都是他的家臣。
(15) 中行寅:即荀文子,春秋末期,晋国大夫中行穆的儿子,死于晋国内讧。
(16) 知伯摇:晋国六卿之一。起初势力最大,后来为韩赵魏联合所灭。
(17) 宋康:即宋康王偃,宋国最后的国君,被齐国所灭。
(18) 行理:德行合乎正理。
译文:
墨子见到染丝就感叹地说:“用青色染料染丝,丝就变成青色。用黄色染料染丝,丝就变成黄色。染料的颜色变了,丝的颜色也就变了,用五种不同的染料染丝,就会有五种颜色,所以染丝不可不谨慎啊!”
不仅染丝是这样,国君的思想也是这样。虞、舜受到许由、伯阳的熏陶,大禹受到皋陶、伯益的熏陶,商汤受到伊尹、仲胞的熏陶,周武王受到姜太公、周公旦的熏陶。他们四个受到正确思想的影响,所以称雄天下,立为天子,功盖四方,名扬天下。凡是列举天下以仁义著称的人,都要提到这四个帝王。夏桀王受到干辛、推哆的感染,殷纣王受到崇侯、恶来的感染,周厉王受到厉公长父、荣夷终的感染,周幽王受到傅公夷、蔡公教的感染,结果由于受到不正确思想的影响,他们四个国破身亡,身遭死难,贻笑大方。凡是列举出天下不仁不义而受辱的人,都要提到他们。齐桓公受到管仲、鲍叔牙的熏陶,晋文公受到舅犯、郭偃的熏陶,楚庄王受到孙叔敖、沈令尹的熏陶,吴王阖闾受到伍子胥、文义的熏陶,越土勾践受到范蠡、大夫文种的熏陶,他们受的影响得当,所以能称霸诸侯,功名流芳。范吉射受到张柳朔、王胜的影响,中行寅受到籍秦、高强的影响,吴王夫差受到孙雒﹑太宰嚭的影响,知伯摇受到智国、张武的影响,中山尚受到魏义、偃长的影响,宋康王受到唐鞅、佃不礼的影响,他们受到的影响不正确,以致国灭家亡,身遭刑杀,宗庙毁灭,断子绝孙,君臣离散,百姓流亡。凡是列举天下贪婪、暴虐、苛政扰民的君主,都会提到他们。既然这样,能使国君安稳的条件是什么呢?是由于他们行正道,行正道来自于他们所接受的思想正确,所以善于做国君的人,竭尽全力选择人才,轻松管理官吏。不善于做国君的人,尽管伤身费神,忧心劳意,但国家却更加危急,自身更加受辱。这六位国君,并不是不重视他们的国家、不爱惜自己,而是不懂得治国的要领的缘故。不懂得治国要领,是因为他们受到的思想影响不正确。
不仅国君有受谁影响的问题,臣子也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他们的朋友都好仁义道德,淳朴谨慎,畏惧法纪,那么他们的家族就会日趋兴旺,他们自身也会更加安全,他们的名誉也更加显赫,担任官职就能胜任了。段干木、禽滑厘,傅说就是这样的人。如果他们的朋友都狂妄自大,无事生非,结党营私,那么他们的家族就逐渐衰弱,自身就会难保,名声日益败坏,就不能胜任官职了。子西、易牙、竖刁就是这样的人。《诗经》里说:“染料必选纯正,染浸必谨慎。”就是讲这个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