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语音效果让你说话事半功倍(2)

作者:和月英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10

|

本章字节:13152字

现在,有请布莱希特先生为我们这次大会致开幕词!


布莱希特站了起来,快步走向演讲的桌子前。


到会的记者们赶紧掏出笔和小本子,照相机也咔嚓咔嚓响个不停。


不过,布莱希特却让某些人失望了,他只讲了一句话:


我宣布,会议现在开始!


马克思的女儿燕妮,有一次曾请教当时德国著名的一位历史学家,问他,能否将古今的历史缩写成一本简明的小册子。教授笑着答道:不必。


他说,只需用四句谚语,就能概括古今的历史:


第一,当上帝要某人灭亡的时候,往往先让其有炙人的权势。


第二,时间就是一个巨大的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历史的陈渣。


第三,蜜蜂盗花,但结果反而使那些花开得更盛,妩媚迷人。


第四,暗透了便望得见星光。


抓住要点,最重要的就是说出你要谈论的主题,其余的客套话尽量少说或不说,这样你的听众才不会感到心烦意乱。


运用这一方法必须针对特定的对象,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适用。假如对方跟你并不是很熟悉,你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是必让人感觉唐突,其效果可想而知。


一般说来,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那些跟自己关系比较熟识的人,或者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如:商业谈判、会场、做报告演讲等。在这些场合下,如果你能够做到抓住要点,一针见血,没有那么多冗长的废话,就会很快地吸引听众,使他们迅速地进入主题,接下的事情无疑就会好办多了。


2、把握脉络循序渐进


齐诺芬的《纪念录》中,有一段关于苏格拉底和欧西德的对话。


欧西德:我生平所做之事,有无不正的?


苏格拉底:那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正,什么是不正吗?


欧西德:能。


苏格拉底:虚伪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偷盗呢?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侮辱他人呢?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偷窃敌人而侮辱敌人,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你方才说侮辱他人和偷窃都是不正,现在又何言正呢?


欧西德:不正只可对敌不可对友。


苏格拉底:假如有一将军见其军队士气颓废,不能作战,他便欺骗他们,说救兵将至,勇往直前吧!因此,他的军队大获全胜,这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小孩生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味很甜。孩子吃了,救了性命,这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你说不正只可对敌,不可对友,何以现在又可以对友呢?


欧西德:……


在这里,苏格拉底便是运用层层剥笋的办法,一步步说出欧西德逻辑上的错误,最终使他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苏格拉底。


生活中,在某些场合,你不妨运用此方法,循序渐进,把握脉络,把道理说透,不由得对方不服。


1921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哈默听说前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鼓励吸收外资,就想把自己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展到苏联这个庞大的国外市场。他想,目前苏联最需要的是消灭饥荒,得到大量的粮食,而此时美国正值粮食大丰收之际,一美元可买到3524斤大米。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往市场出售。而苏联盛产毛皮、白金、绿宝石,这些正是美国市场急需的,如果能交换双方的产品,岂不是要大赚一把?哈默打定主意,便来到了苏联。


哈默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早晨,就被召到列宁的办公室,列宁和他作了亲切的交谈。粮食问题谈完以后,列宁对哈默说:


先生,不知你对在苏联投资、经营企业有无兴趣?


哈默听了,默不作声,面无表情。


因为,当时西方对苏联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抱有很深的偏见,作了许多恶意宣传,使许多人把苏联看成可怕的怪物。苏联经商或投资办企业,被人称作到月球探险。常言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哈默虽做了勇敢的探险者,同苏联做了一笔粮食交易,但对在苏联投资办企业一事,还是心存顾虑。


列宁看透了哈默的心事。于是,他讲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


我们实行新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欢迎所有的朋友到这里投资,并给予优惠,我以官方的名义担保你们不会受到任何人为的损害。


哈默还是不语。


列宁看出他还是心存疑虑,便接着开展心理攻势:


你放心,我们的政府不仅不会给你增添任何麻烦,还会向你提供任何帮助。


列宁看到哈默的眼神中还流露出不放心的意思,就索性把话说的一清二楚:


我们都明白,我们必须确定一些条件,保证我们有利可图,商人不是慈善家,除非觉得可以赚钱,不然只有傻瓜才会在苏联投资,你说对吧,哈默先生?


就这样,列宁终于说服了哈默,不久之后,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联经营企业的美国人。


列宁对哈默的不解和疑惑,像剥竹笋一样逐层加以分析、解释,循序渐进,说理透彻,使得哈默解除疑虑,最终在苏联投资。


运用层层剥笋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你要明白剥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而后在剥的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一目的,也就是说,你每一步都是为最后的目的服务的,不涉及最终目的或者与最终目的仅仅是有些牵连的问题最好不要涉及。


其次,在剥的过程中要有层次,即要循序渐进。前一步是为下一步服务的,中间不能有脱节,否则就给人一种牵强附会、强拉硬扯的感觉。


总之,层层剥笋法的运用要靠你在实践中慢慢去领悟,只有不断实践,才能熟练地运用,才能达到目的。


根据时间的紧缓,决定说话的长短。


我们的言语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不同的时间,对话语的长短有着不同的要求。时间紧迫,话题就要集中,话语就要简明;时间充裕,话题则可谈得宽泛些,话语也可舒缓些。如果不顾时间长短,我行我素,势必影响交际效果。比如;洪峰即将到达某县,县秘书长主持召开紧急会议。他说:


同志们,洪峰就要到达我县境内,情况非常紧急,为此,县委决定召开这次防汛抗洪动员大会,请大家会后认真组织群众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县委书记、兼县党校校长、兼五讲四美三热爱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办公室主任、兼普法领导小组组长、兼防汛抗洪救灾总指挥魏群言同志给我们讲话!


秘书长的话音未落,台下便已出现不满声。


为何不满?不言而喻,是这位秘书长说话没有考虑时间的因素。洪峰即将来临,抗洪救险已成燃眉之急。这时候,时间就是生命,语言应简洁、简洁、再简洁,可是,他却慢条斯理地历数县委书记的官职,显然是不知轻重,难怪台下不满。


与这位秘书长相反,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就很知道在讲话时注意时间的长短。艾森豪威尔任总统前曾担任过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并且经常出席集会,发表演说。


一次,他在集会上排在他人之后最末一个发言,因前几位演讲者都是长篇大论,以致轮到他发言时时间已经不早了,艾森豪威尔见时间已晚,而听众又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便决定舍弃原来准备好的演讲内容,用简短的语句演讲,他说:每一篇演说不管它是书面形式的,或是其他形式的,都应该有标点符号。今天晚上,我就是标点符号中的句号。


艾森豪威尔的话音刚落,听众们便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后,艾森豪威尔对人说,这是他最成功的一次演说。


听众们感觉甚好,艾森豪威尔自我感觉良好,都是有道理的。在时间短促,听众不耐烦的时候,即使是有内容的长篇大论,也难能为人所接受,而艾森豪威尔的演讲,可谓有多重意义:既对别人的演讲表示了肯定,又完成了自身的演讲任务,同时还节省了时间,获得了听众的好感。


说话的语言要形象生动


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无形变成有形,把抽象变成具体,把枯燥变成生动,大大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形象化的语言让听众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都一起参加接收活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此外,它也是构成其他语言风格的基本手段。


要想使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不妨试试下面7种技巧:


1、口语化。说话不同于写文章,特别是日常交际时,如果与人闲聊使用书面化的语言,势必会弄巧成拙。当然,口语化不等于不加选择地使用日常用语,口语化仍然要讲求语言艺术和技巧,要朗朗上口。


2、通俗易懂。说话应该通俗易懂,避免使用深奥难懂的词汇和字眼。通俗易懂并不十分容易做到,用大众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观点、复杂的事件、重要的问题、层出不穷的事物,没有一定的语言功底是达不到高水准的。


3、朴实自然。听众用耳朵接收信息,往往不那么全神贯注。如果拐弯抹角,卖弄文字游戏,观众就会感到费解。朴实无华、自然顺畅才能使观众易于理解。


4、注意字词和句式的选择。


(1)选用有色彩、有形象的词语词。色彩词和形象词可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而视觉形象留给人的印象往往比听觉形象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2)选择响亮上口的词语。比如,将立即改成马上,气候改成天气等。


(3)多用双音词。单音词只有一个音节,一闪而过。双音词两个音节,音波存在时间长,给人印象深一些。例如:曾换成曾经,虽换成虽然,乃换成就是等。


(4)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变成形象说法。比如,将难以记忆的数字转换成容易记忆的说法。例如,2000年,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超过50岁。这样说比用多少多少万个容易记忆。


(5)不用倒装句、祈使句。这种在文学写作中常用的生动的句法并不适合于口头语言。


5、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可以浅显通俗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


6、节奏感强。应该尽量使语言富有节奏感。节奏感强的语句给人一种和谐的听觉感受,容易记忆,也容易接受,听众听起来往往能够有精神、来情绪。如果慢条斯理、拖泥带水,听众往往会产生疲倦感觉,提不起精神,失去倾听的耐心。


说话速度快慢要适宜


注意说话的速度在语言交流中,讲话的快慢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你向他人传递信息。速度太快如同音调过高一样,给人以紧张和焦虑之感。如果你说放太快,以至于某些词语模糊不表,他人就无法听懂你所说的内容。


语速。即说话快慢速度。语速要处理好,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就整体而言,语速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过快,像打机关枪似的,只管自己噼噼啪啪地射出一连串的词语,不管听众是否能听清,这样是谈不到好效果的。听众捕捉词语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思考的余地,听一阵子,他们就反感了,倦怠了。过慢,像老奶奶讲故事似的,词和词之间、句和句之间,拉得格外长,使听众等得不耐烦,听一会儿他们也会无精打采了,或者就干脆不听了。所以,就整体来说,语速要适中,以听得清为原则。


二是语速又要以内容为转移,要根据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做出恰当的处理。当快则快,当慢则慢,有所变化,讲究节奏适宜。这样做本身就是语言艺术性的体现。请看两个例子:


例一:什么叫正气呢?正气就是所谓浩然之气,即孟子所说的为气也,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正气看作是中华民族之魂。……


例二:青年朋友们,爱我们的国家吧,爱我们的民族吧,同心协力,把我们民族的正气,把我们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地发扬起来!


以上两段演讲词选自李燕杰的《国家、民族与正气》,上一段在全文的中间,下一段在篇末。很显然,不能用一样的语速来讲,前一段语速相对来说要慢,因为它是给听众从容讲解什么是正气;后一段则要快,因为它是号召、激励青年朋友们发扬正气,具有极强的鼓动性,语速慢了,就减弱了它的力度。


大体说来,就内容来说,表现深深思索,非常失望,过于悲惨的内容要用慢速;交待情节,插叙故事,引证词等处;要用中速;抒发激情、鼓舞志气、号召行动,抨击、责问等处,要用快速。就句式来说,陈述句、被动句、松弛句,要用慢速;反问句、感叹句、紧张句语速要快。全篇的语速基调到底如何确定,哪里当快速,哪里当慢速,要在演讲前处理好。语速的变化还不能太突然,要有过渡,只能逐渐加快或减慢,否则,就会给读者造成突兀的感觉,使他们理解和感受起来发生困难。


语气,即说话的轻重。它包括:


重读


重读是指将句子的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的现象。从句子语法结构分析,有的成分需要读得重一些,有的需要读得轻一些。重音可以起到强调重点、加重语气、突出感情的作用。同样一句话,由于重音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感情和含义就会不同。比如:我去演讲。如果重音放在我上,意思是排除其他人,强调的是我;如果重音放在去上,强调不拒绝,务必去;如果重音放在演讲上,强调我去不是干别的事,是参加演讲。


重音一般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语法重音是根据句子的语法关系来确定的。它的位置比较固定:如:


谓语部分重读。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名词前面定语部分重读。改革的步伐在加快。\孩子有远大的理想。动词、形容词前面的状语部分重读。董事长慢慢地走了。\谈判气氛渐渐地好起来了。补语部分重读。讲演稿已经写完了。疑问代词或指示代词重读。孩子们有什么不对?\这是正确的结论。


当然,在实际口语交际中,为了表现某种特殊感情,可以对语句的重读做临时的处理,目的是为了强调、突出。这种现象就是强调重音或逻辑重音。它是根据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和演讲者的感情与心理变化而设置的。比如:


1、下面这句话可以分别这么处理重音:


谁昨天上北京开会去了?(他)


他什么时候上北京开会去了?(昨天)


他昨天上哪儿开会去了?(北京)


他昨天上北京干什么去了?(开会)


2、下面这段演讲可以这样处理重音:


一切都是针对我们而来,而不是针对别人。英国政府如此长久地锻造出的锁链要来桎梏我们了。我们该何以抵抗?还要靠辩论吗?先生,我们已经辩论十年了,可辩论出什么更好的抵御措施了吗?没有。(美国·亨利)《不自由,毋宁死》)


强调重音如何确定?


1、应该从全篇内容和演讲主题来考虑和安排,不能只从个别句子出发。


2、要考虑各重音的力度差别,以上段为例,后面的没有的读音应该比其他重音力度更强,因为它是总结性的断语。


3、还要处理好非重音与重音之间的过渡和渐递(逐渐地递增或递减),不能造成突高突低,听起来给人一种一惊乍的不舒服的感觉。只有这几点都做好了,才能使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完满的结合。


停顿


停顿是造成语速的要素之一。恰当的停顿,可以使演讲的内容得到清楚的表达÷语言呈现鲜明的节奏感。停顿的作用有三:一是为了呼吸换气,二是为了提示话题,三是为了加强语言表达效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顿歇本身仍然具有影响听众情绪的力量。


停顿的时间有长有短,段与段之间停顿时间较长,句与句之间稍短,词组与词组、词与词组、词与词之间停顿时间更短。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