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英国文学代表作家(8)

作者:高强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8

|

本章字节:6368字

五十多岁时,叶芝进入了诗歌创作的最后一个时期。此时的诗作中已不见了从前那种富于说服力的讽刺,青春的流逝与生命的虚度使他更加消沉更加痛苦。他渴望逃离不断发展变化的世俗社会,而进入一个永恒的不分时空的知识与艺术世界。他渐渐意识到永恒的美只存在于艺术王国。他的诗歌主题开始转向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事物,如青春与衰老、爱情与战争、活力与智慧、肉体与灵魂以及生命与艺术。这种形式使他的作品带给人们紧张感,并揭示了人生的尴尬与困境。在第三个创作阶段中,叶芝发展了一种紧张、复杂及象征性的风格。《驶向拜占庭》是这个阶段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最集中的体现。


叶芝的作品特点


诗歌趋向于以戏剧的形式显现人类生活,而且还伴随一种与爱尔兰身份相冲突的价值标准。作品中充满矛盾,由此产生了持续的张力。


在戏剧方面,则仍保持着抒情诗人的特点,美妙的语言是他的戏剧最受欢迎的地方。为了表现思想深度,作品借鉴日本古典的“能乐”舞剧中的艺术手法,如戴面具、仪式化的动作、象征性的语言及音乐与舞蹈的运用。这些尝试某种程度上成为现代戏剧的抽象主义先锋。


叶芝的代表作《驶向拜占庭》


在这首诗中,叶芝揭示了死亡、爱情、衰老与艺术的问题。拜占庭这个城市坐落在东方与西方的交接处,成了逃避时光流逝的场所,同时灵魂的显现出没又象征了炼狱与天堂这两个对立事物的统一。一旦脱离凡尘或死去,诗中的老者便进入了长青知识的纪念碑,进入了永恒的世界,在这里,艺术是亘古不变的。


《茵斯弗利岛》


茵斯弗利在爱尔兰传说中是一个湖中的水湾,这里指代隐士的住处。此诗写于1893年,是作者早期受19世纪中叶英国的拉斐尔前派的影响而写的一个作品。因为厌倦了现实生活,叶芝向往一个理想的“天国”,在那里他可以享受恬静的隐士生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景:“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33高尔斯华绥(18671933)


1867年,约翰·高尔斯华绥出生于英国上流社会的一个家庭里,曾在哈罗公学与牛津大学就读,后来做过律师。但不久后,高尔斯华绥便转攻文学。三十岁时,高尔斯华绥开始发表作品,但直到《岛国的法利赛人》发表才引起人们重视。后来,高尔斯华绥娶了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妻子从前的不幸在他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如《有产业的人》(1906)。这部作品与同年发表的《银匣》使高尔斯华绥成为出色的家兼剧作家。此后高尔斯华绥保持着稳定的创作水平,并在193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6年,高尔斯华绥完成了《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的第一部《有产业的人》,该系列的第二部《骑虎》于1920年问世,第三部《出租》则在1921年面世。


高尔斯华绥的作品特点


在作品中,两种阶级总是在对立下出场:一个是刻板、无情、不劳而获的有钱阶级,他们反对社会的任何变革;一个是受压迫的穷人阶级,他们不屈不挠,勇于叛逆,欢迎各种改革的新事物。


作品的写作技法十分保守,严格把握情节的发展与角色的鲜明,行文清晰、直白,毫无做作。通过客观的观察与自然的描述,竭力将社会生活全面地展示出来,准确地如同文献资料。使用讽刺与幽默,无所畏惧地揭露了资产阶级世界的善与恶。


高尔斯华绥的代表作《福尔赛世家》


以随着英国工业发展而靠房地产和有价证券崛起的福尔赛家族为中心。福尔赛家族的成员们认为什么东西都是可以占用,并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家族成员之间因为各自的唯利是图,而彼此隔膜甚至怨恨。主要描写了索米斯·福尔赛不择手段地占有了有“希腊女神”之称的伊琳。但因为伊琳并不爱他,所以婚后对他态度十分冷淡,并对他渐渐疏远。这让将妻子当成财产的索米斯十分愤怒,便想在乡下建一所别墅把她禁锢起来,甚而卑鄙地控告伊琳喜欢的建筑师波辛尼,导致神情恍惚的波辛尼被马车撞死的悲剧。伊琳愤而离家,他们离婚各自成家后,索米斯有了女儿芙蕾,伊琳有了儿子乔恩。芙蕾和乔恩相爱,却因上一代的矛盾无法走到一起。最后芙蕾另嫁他人,乔恩和母亲远赴美洲,终身不返英国。


通过这一故事,以点带面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并对这种丑恶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同时,对这一现象作者看不到改变的希望,以致的结尾处弥漫着伤感。


34乔伊斯(18821941)


1882年,詹姆斯·乔伊斯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天主教家庭,从小受到教会学校严格的宗教教育。学生时代,乔伊斯曾一度热衷于天主教,但后来他逐渐反感教会,并开始批判都柏林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大学毕业后,乔伊斯因经济原因没有继续深造。1904年,乔伊斯携女友离开了爱尔兰。


在欧洲各国流浪期间,乔伊斯主要靠教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维持生活。此时乔伊斯患上了眼疾,且一直没有治愈,他的视力逐渐下降,这对他的创作非常不利。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文学的追求,他仍然笔耕不辍,致使下降的视力丝毫得不到缓解。在这种恶性循环下,乔伊斯晚年的时候,双目彻底失明。


1916年,乔伊斯的长篇处女作《青年艺术家画像》出版。六年后,乔伊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并回到了巴黎。经过了十七年的潜心创作,乔伊斯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重要着作《芬尼根守灵夜》,该书于1939年出版。同年,巴黎沦陷,乔伊斯夫妇迫于形势,将患有精神分裂的女儿留在了法国的一家医院里,狼狈地逃到瑞士的苏黎世。


1941年,乔伊斯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客死异乡。


许多评论家认为乔伊斯是文学革新的第一人,他激进的改革试验不只限于“意识流”,还在于他的修辞手法、伤感主义浪漫作品、历史性文体学以及表现主义的戏剧等。他可谓是英语语言与文体的大师。


乔伊斯的作品特点


作品以完全客观的视角来看待所有事物,同时也能够完全有意识地控制创作进程,并尽可能不将个人的性格感情掺入作品中。意识流的作品文风简洁,富有逻辑性,语言简练,措辞简短,甚至段不成句,以此反映出真实人物思想过程的凌乱,但有潜在的逻辑性。


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


这部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首要典范。很多人质疑它是否可以称为“”,因为它几乎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所有要素: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动作,人物塑造也只有一点点。


乔伊斯试图通过实例说明一个事件是如何包含着同类型的所有事件,以及一天中所发生的事情是如何概括着历史,从而展示整个人类生活的微观世界。书中的现代人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反面人物,而是琐碎的、世俗的,他们人格分裂,理想破灭,心灵肮脏,家庭破裂,在腐朽的世界中寻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精神的维系。


分为十八个章回,分别对应主人公在一天内的十八个小时的所作所为。这一天内发生的事情极为琐碎,毫无意义,甚至非常陈腐。但在这平庸的表面下隐藏着自然的意识流,反映了角色内心的思想活动及心情与冲动的变化转移,表达空前直白,极富穿透力。


35劳伦斯(18851930)


1885年9月11日,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出生于英国诺丁汉郡的一个煤矿工人家,母亲出身清教徒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当过小学老师。因为矿区生活艰苦,家庭拮据,父亲又经常酗酒,劳伦斯的童年生活并不美满,幸亏母亲偏爱他,才算有个安慰。粗俗的父亲与高雅的母亲之间充满矛盾,这在他后来的自传体《儿子与情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