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法国文学代表作家(5)

作者:高强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8

|

本章字节:12092字

20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在继承以往的现实主义的特点外,这个时期的作家对宏观的社会问题失去了兴趣,转而倾向于描写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在创作人物的同时,不再有绝对的正反面人物,将人物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命运上,在创作手法方面,也吸取了现代派文学的一些表现手法,特别是意识流、心理分析、象征主义的手法。


主要作家50小仲马(18241895)


1824年7月27日,亚历山大·小仲马出生于法国巴黎,母亲拉贝是名裁缝,而他的父亲则是大名鼎鼎的大仲马。不过,小仲马是他们的私生子,父亲对他并不疼爱。在小仲马四岁时,大仲马凭借《亨利第三及其宫廷》而获得举世的赞誉,并进入了上流社会。此时,大仲马抛弃了小仲马母子俩。在母亲的抚养下,虽然小仲马的日子过得清苦,不过仍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虽然后来大仲马良心发现,在法律上承认了与小仲马的父子关系,在母子生活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救济,但仍不承认与拉贝的夫妻关系。因此,小仲马对法国社会的道德堕落有了深刻的体验而对此异常厌恶。


在巴黎,小仲马与妓女玛丽相爱,由于玛丽并不想为他辞去工作,小仲马愤而与其分手。但分开后,小仲马仍在打听玛丽的资料和信息。五年后,玛丽不幸病逝,得到消息后,小仲马悲痛万分,并以玛丽为原型,倾注了他所有的心血,创作了他的成名作《茶花女》。


话剧《茶花女》上演后,获得了极大成功。小仲马第一时间便给在布鲁塞尔流亡的大仲马发去了电报:“第一天上演时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是您的作品。”大仲马回电说:“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1875年2月21日,小仲马以二十二票获得了当时的最高荣誉——入选法兰西学院。这一成就是巴尔扎克和大仲马都没有获得的。


1895年5月,小仲马与比他小四十岁的亨利埃特·雷尼埃结婚。但仅仅过了半年的婚姻生活,小仲马便于同年11月27日去世。


小仲马的作品特点


作品因小仲马的自身经历,而大多关注婚姻、家庭、妇女和私生子问题,揭露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家庭和男女关系上的腐朽和堕落。作品结构严谨,语言自然流畅,感情真挚,但由于过于注重说教,在情节发展上时而显得呆板无味。


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


出身贫寒的玛格丽特在巴黎进入了卖笑的行当,因为出众的美貌,而得到贵族公子的追捧,成为有名的交际花,又因为她的装扮中总是有一束茶花,而被称为“茶花女”。


玛格丽特因为治疗肺病而结识了摩里阿龙公爵。因为长得像公爵早逝的女儿,玛格丽特成为公爵的干女儿。公爵希望她断绝过往的一切,但玛格丽特并不能做到,因为她身负上万法郎的债务。


在税务局长儿子阿尔芒疯狂的追求下,玛格丽特与他陷入了爱恋之中。两个人历经波折,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因为离开了青楼,玛格丽特没有了收入来源,为了给玛格丽特还债,阿尔芒重回巴黎,转让母亲给他的一笔遗产。阿尔芒离开后,税务局长找到玛格丽特,劝她离开阿尔芒。为了阿尔芒和他家庭的声誉,玛格丽特忍痛答应了局长的要求,并给阿尔芒写了绝交信。


阿尔芒为了报复玛格丽特的背叛,而处处为难她,辱骂她,同时,仍希望她能回到自己身边。可玛格丽特坚定地拒绝了他。阿尔芒误以为玛格丽特是因为与公爵产生了感情而拒绝他,愤而离去,并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给玛格丽特。


看到信后,玛格丽特伤心地病倒了。局长被玛格丽特的人品感动,告诉了阿尔芒事情的真相。在弥留之际,玛格丽特不断地呼喊着阿尔芒的名字,直到咽气。但阿尔芒直到她去世后才赶回了巴黎。


作品对上层人物的虚荣进行了适当的讽刺,但因为剧中人物都是复杂的,没有完全负面的形象,所以抨击的力度稍弱。但凭借着作品中动人的感情和艺术力量,这部作品成为传世经典。


51都德(18401897)


1840年5月13日,阿尔封斯·都德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尼姆,父亲是一个丝绸制造商,母亲爱好文学,酷爱读书。在母亲的影响下,都德自幼便练习写诗,注意观察生活。后因父亲生意惨淡,而举家迁居至里昂,希望在那里获得转机。但是天不遂人愿,父亲在里昂拼搏了六年后,还是以破产告终。都德一家因此陷入困难之中,都德没有完成学业,便出来打工了。


都德十五岁时在阿雷小学任自习辅导员,但因为年轻,又没有经验,学生并不听他的管教,更糟的是,都德也得不到校方的支持。因在教学上无法取得进展,都德无奈地选择了辞职,但对这段不成功的经历,在都德心里刻下了阴影。辞职后的都德在哥哥的帮助下,来到了巴黎。在巴黎,都德的生活依然贫困。为了改善生活情况,都德开始了文学创作,先后进行过诗歌和剧本的创作,但都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后来,都德得到任莫尼公爵秘书的机会。而这段经历,也让他接触到巴黎的各色人物,并可以经常回到家乡普罗旺斯旅行。在普罗旺斯,都德不仅可以欣赏到旖旎的自然风光,还从那里流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得到灵感,创作了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接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东西》出版,为他赢得了广泛声誉。


普法战争爆发后,都德应征入伍。在战争时期,都德的爱国主义情怀高涨,并在吸取了众多战争生活的经验后,都德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短篇作品。


1873年,都德创作的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短篇集《星期一故事集》付梓出版。集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是为都德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


1897年都德去世,葬入拉雪兹公墓。


都德的作品特点


以情感真挚、质朴动人而着称。作品涉及面广,题材新颖而且结构巧妙。长篇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而短篇则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作品善于用简洁的笔触描绘复杂的政治事件,风格幽默柔和,但对社会现状的讽刺仍充满力度。在对现实进行描述的同时,作品中也加入了作者个人的经验和一些寓言性的情节。


都德的代表作《小东西》


达尼埃尔自幼体弱,个子矮小,被同学们戏称为“小东西”。由于家道中落,他很早就得自谋生路。


在朋友的推荐下,小东西在一所学校找到了一份工作。然而同学们的经常欺负、烦琐校规的压抑、被“忠实”的朋友出卖,使他绝望地离开学校,投奔在巴黎做私人秘书的哥哥雅克。哥哥的鼓励,使小东西走向了文学创作,并得到了皮埃罗特小姐的爱情。然而小东西在一名荡妇的引诱下,误入歧途,哥哥将其从火坑中救出,却因操劳过度,患病身亡。小东西历经生死考验,最终获得了皮埃罗特小姐的原谅,并弃文从商,重建家园。


具有半自传体性质,以幽默的笔调描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充满了对人的同情与关切。


52莫泊桑(18501893)


1850年8月5日,基·德·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莫泊桑出生不久,父母便分居了,莫泊桑与母亲住在一起。他的母亲和舅舅都很有文学修养,因此他从小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母亲在莫泊桑童年的时候就培养他写诗,是他文学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师。


莫泊桑在卢昂中学就读时,他舅舅的好友、着名的巴那派诗人路易·布耶正好是莫泊桑的文学教师,教授了他多种文学创作的方法。同时,舅舅的同窗福楼拜也成了他的文学导师。福楼拜对莫泊桑的指导十分细致认真,并告诫他要多写作,少发表,不可急于求成。莫泊桑也严格按照福楼拜的指导来做。


普法战争爆发后,在巴黎攻读法学的莫泊桑应征入伍。两年后,莫泊桑退伍,在海军部当了一名小职员。直到进入公共教育部时,莫泊桑才终于有时间再次进行创作。一年夏天,莫泊桑与五个青年在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时,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每个人创作了一篇短篇,并结集成《梅塘夜话》出版。其中,莫泊桑厚积薄发的《羊脂球》是六个短篇中最受欢迎的作品,莫泊桑也因此一举成名。1881年,莫泊桑辞去工作,专心创作。


在此后的十年里,莫泊桑创作了六部长篇,三百五十多部中短篇。这些作品对当时统治集团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同时,也对小人物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在其长篇中,1883年创作的《一生》,1885年创作的《俊友》最为出色。


莫泊桑患有神经痛,在这十年的超负荷的创作过程中,他都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同时,他放浪的生活也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891年,莫泊桑不得不停止了创作。


1893年7月6日,莫泊桑病逝。


莫泊桑的作品特点


作品在取材和人物塑造方面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福楼拜的特点,以日常生活为写作背景,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作品在描写时能抓住精髓,善于挖掘能够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本质的细节。作品不靠刺激的情节取胜,而是靠引人入胜的描述技巧和精妙的结构布局博得读者的喜爱。


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作品将英雄平凡化,普通的人物也拥有自己的性格,并且,所有的人物都不是完美的,因此作品中的人物都十分自然可信。作品通过情节的展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莫泊桑的代表作《羊脂球》


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中,一个叫羊脂球的妓女与九个身份各异,但都出身高贵的人同乘一辆马车旅行。当他们路过一个小镇时,被普鲁士的军官拦截,军官表示,如果羊脂球不陪他过夜,那么就不会对他们放行。


开始时,同车的旅客支持羊脂球对军官的抗议,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动摇,直至最后劝说羊脂球同意军官的要求。最终,在羊脂球做出牺牲后,车辆得到了放行,但同乘的旅客不仅不感谢她,反而对她指责起来。


车上的九个人代表了社会的上层阶级,通过他们与羊脂球的对照,高度概括和浓缩了法国各阶层人民在对待敌人时的不同态度,进而对上层阶级的虚伪和自私进行了辛辣的抨击。


53罗曼·罗兰(18661944)


1866年1月29日,罗曼·罗兰出生于法国中部小镇的一个公证人家庭。他的母亲信奉宗教,热爱音乐,无微不至地照顾年幼多病的罗曼·罗兰,这对罗曼·罗兰的爱好、才能和性格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罗曼·罗兰从小博览群书,非常崇拜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广泛的为罗曼·罗曼今后的写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书之外,罗曼·罗兰也十分爱好音乐,弹得一手非常出色的钢琴,深入研究过贝多芬,写过关于意大利歌剧的博士论文,在大学里主讲过音乐艺术史。这对他的创作也有深刻的影响。


在迁居巴黎五年后的1886年,罗曼·罗兰被法国最负盛名的学府——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史学系录取,但他心中的圣地仍是文学与艺术。上学期间,罗曼·罗兰还向托尔斯泰写信请教,并幸运地收到了托尔斯泰的长达二十八页的悉心指导和鼓励。完成学业后,罗曼·罗兰又出国进修,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与此同时,他的写作生涯也开始了。


罗曼·罗兰以“远离颓废的、不现实的娱乐性戏剧,反映人民生活,重塑健康向上的国民精神”为己任,创作了二十多个剧本。但因为文化官员的刁难,上演经费的问题,加上他的戏剧形式虽然新颖,但民众不习惯等问题,这二十多个剧本中,只有六个剧本最终上演,而且都惨遭失败。


20世纪初,罗曼·罗兰放弃了戏剧创作,转向了名人传记。罗曼·罗兰对传记人物的标准是:自己喜欢而又能振奋国民的人物。因此,他称这些传记为“英雄传记”。罗曼·罗兰完成了十多部传记,其中最有名的是“伟人三传”:《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这些“英雄传记”产生了轰动效应,使他获得巨大成功。


1912年,罗曼·罗兰耗费十年心血创作的巨着《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版面世,获得巨大成功。1915年,罗曼·罗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罗曼·罗兰与法朗士、巴比塞等着名作家一起反对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行动,并写了《向俄国革命致敬》等一系列文章。20世纪20年代末,罗曼·罗兰组织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并任名誉主席。此后,罗曼·罗兰用了十一年的时间创作完成了四卷本的《欣悦的灵魂》,这是他的第二部多卷本长篇。


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罗曼·罗兰被捕。直到1944年8月,纳粹败退,巴黎解放,罗曼·罗兰方才获得了自由。但仅仅过了四个月,在同年的12月30日,罗曼·罗兰便在巴黎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


罗曼·罗兰的作品特点


作品提取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精华,并将之融入到当下的题材中,从而具有厚重而新颖的展现。人物传记则用豪迈、质朴的行文表现了这些伟大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在经历历史和人生的动荡中,所表现出的勇敢、睿智。


罗曼·罗兰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他沉迷于音乐创作。在他舅舅的影响下,约翰对音乐有了更为平实的理解,不为成名家,不为娱乐,而是要用音乐表达心声。


在他十四岁时,祖父去世,父亲又因为酗酒丢了工作,克利斯朵夫凭借其在音乐上的天赋,承担起家中的重担。克利斯朵夫在担任家庭教师时,与富家女相恋,但因为门第而被羞辱。父亲死后,克利斯朵夫和母亲来到祖父的朋友于莱家居住。在那里,于莱本想将他的外孙女洛莎嫁给他,但他却与寡妇相爱,因此,大家认为他的道德败坏。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改变,没多久,寡妇便死了。受到打击的克利斯朵夫开始过起了放纵的生活,以至于莱和洛莎都对他失望了。


在经历了又一次感情失败后,克利斯朵夫终于回归到音乐创作中。但因为他性格倔强,不仅失去了工作,而且还在一次斗殴中杀了人。他不得不逃亡去了法国。


在法国,他尝试过作曲,尝试过写剧本,虽然他的才华得到展现,但因为法国的音乐界不想让他出名,而他又与议员闹翻,他的作品迟迟得不到发表和演出的机会。当终于有出版商愿意出版他的作品时,克利斯朵夫却因为不满出版商修改他的作品,而又把作品买了回去。


此后,在学生的帮助下,他的文章才得以发表,并让德皇赦免了他的杀人过失。此后,因为一场政治游行,克利斯朵夫唯一的朋友奥里维惨死。他出于自卫与警察搏斗,打死警察,不得不逃亡瑞士。深受打击的他,开始向现实妥协。从瑞士回到法国后,他的反抗精神已经完全消失。晚年,他避居意大利,不问世事,潜心于宗教音乐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