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国平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53
|本章字节:12846字
只是一个修饰物,一个跟屁虫。
当然,为了生存,教育无疑是必要的。
但是,我们不应拿教育做幌子来强行推销服从。
我们强迫每个人服从,那意味着什么?
只要有服从,就有主次之分,就有服从者和被服从者。
祖父服从曾祖父,父亲服从祖父,儿子服从父亲,孙子服从儿子。从此,我们的文化就成了一个服从接力赛。
服从久了自然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教育是有必要的,是好的。但在推广教育中推销的是盲目服从就是有害的。
我们生下来的本我是自然的、自由的,是正向的,而服从进入大脑后,大脑便被虚假占据了,那么大脑中的本我和外来我就形成了一场冲突,一场争斗,于是,焦虑和紧张就被创造出来了。
要想活出真我,这种斗争必须改变,即虚假必须消灭,而真实必须赋予其地位。你必须重新奠基你的本性,否则,你将与痛苦长在。
你必须时时记住有你自己存在。无论你面对任何指令,任何教化,你都应升起一个相应的自我。别人是一,你同样应升起另一个一,否则,你就失去了自我。
记住:无论谁在命令你,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哪怕你的见解别人不会听,不想听,不愿听,那不要紧,关键是你自己内心里一定要有见解。要有超越,否则,你在机械运动中永远不会发展。工人几十年做着相同的机械运动,他们很难改变他们自己的人生。农民几十年干着早已熟悉得不得了的机械运动,中间没有投入任何心智的努力,那么,他们几千年来对生活的改观一直不大。你再看看那些富豪们,他们做的就不是机械运动了,他们的行为是渗入了高度的智力活动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超越的,是在寻求发展的。当然,他们在外求的过程中是成功了,但他们还有他们自身的不足。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味地服从是没有出路的。
前途是自由的。
作为一个奴隶,你无法走到别处去。
作为一个奴隶,你的生命永远是不会开花结果的。
成长是每一次都有自我的超越。
成长不是简单的积累,成长和积累是有本质区别的。有从未读过一天书生意却做得相当红火的人,也有读了经济学博士生意做得一败涂地的人,这中间的差别就是超越之心和积累之心的区别。你学了无数的知识,你知道很多,记得很多,你知道爱,知道各种技巧、方法,但你从来没有试着去爱过,这就是关键所在。
你的注意力只关注知识片段,只盯着哪里有知识片断,你没有自我,你自己从来不在,所以,所积累的外来知识都将成为你大脑仓库中的负担。
无论你的见解是正确还是错误,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你要无时无刻都有内在的对话。你不与自己对话,你的灵性也就停止了。因此,我们应抓住每一次外在的命令去开启我们的内在对话,去发展我们的真实自我。
建议3不要成为一个负面发现者
世界的一切运动形式都离不开两个字——方向。没有一种运动是没有方向的运动。只要存在方向运动,就必然存在前后。马克思是一个智者,他在唯物辩证法中反复地阐释了发展的相对性、方向性。
我们每一个生命体也不例外,一旦生下来就自动地选择了一个方向,从生到死的方向。生命是一个矢量,这是大方向,是人生的基调、基本框架,人在一生中的活动都是在这一框架下布局的、发生的,所有的奋斗追求都是在这一时空背景下进行的。
我们都是在路上行进的人。我们在行进中的一切取舍都大致依有利或不利于自己发展这一基本原则而定。
这是一个可选择性的人生。你只能取其一,而不能既要鱼又要熊掌,既要东方又要西方,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都是发展中的人,由此决定了我们的眼光都应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都应是正向的,而不是负向的、消极的、不利于发展的。这就是我们自身客观性不足的人类。这是人生中从外界摄取能量信息最基本的一条原则。人是发展中的人,摄取中的人,向外掠夺性的人。
禅学为什么有它存在的市场,主要是由于它在本质上阐述了一条,用正向的方法来通向发展人生的学说。不妨看看其佛家三宝:戒、定、慧。戒是什么?是控制,是方向控制。定是什么?是禅定,是锁定目标,是进入正道,是定在正道中的发展。它与今天的成功学是一脉相承的,所有的人文学说几乎都是成功学,都是讲关于目标和向目标靠近的学说。
禅学更是如此,它的八正道更是直白地说明了人生行为、思维的基本运作原则。正因为它从宏观到微观都以积极、正向的人生态度来教化人们向上向前发展,教化人们快速成功的方法,所以,它才会被众多的修习者参悟和吸引。
一个人应该总是看生命正向的层面,而不应该关注那些负面的因素。因为负向意味着你只能看到丑陋,看到分裂,看到片面和虚假。分裂是接近死亡的象征,你看到负向,就意味着你只能够看到死亡,看到不幸,看到失败和哀伤。
当别人帮助你时,我们应从好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帮助,从内心深处感激对方,而不应该去怀疑对方心存不轨。只要有怀疑,在你与他之间就产生了分裂,你们的合作就很难继续下去,就会终止能量向你流来。而从正面的角度看就不同,你快乐时,你的心扉是打开的,你与外界是和谐的,能量或信息会自然地向你流来。另外,快乐还会产生勇气和力量,有了快乐,整个世界看起来就好像一个安乐的家园。
同样,如果你总是带着悲戚,忧愁满面,那么,整个世界就好像一个地狱般没有希望,每一样东西都是无望的。
同时,在悲戚中,一个人会变得更不自信,会变成一个懦夫。
你只要带着正向发现的眼光,那么,无论你走到哪里,你的世界都会是天堂。
你都有勇气去进入那未知的部分,因为希望就在你里面移动。世上本没有天堂和地狱,真正的天堂与地狱只在我们的心头,只在我们眼里,你觉得世界怎样,你的世界就会真的是那样。
有两个从同一个单位下岗的年轻人到一家公司求职,经理单独问第一个年轻人:你觉得你原来的公司怎样?
求职者面色立即阴沉下来,面呈愤慨地说:唉,那里糟透了。同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部门经理粗野蛮横,以势压人,整个公司即将关门,生活在那里令人感到十分压抑,所以,我想找一个理想的地方。
经理一听便回答道:我们这里和你讲的公司差不了多少,这个年轻人一听又满面愁容地走了。
当第二个求职者被问到这一问题时,他答到:我们那儿挺好的,同事们热情,乐于互助,经理们也平易近人,关心下属,整个公司都挺融洽,要不是上面要缩编我们公司,我还真不想主动离开。
经理笑吟吟道:我们这里也欢迎你。
一味抱怨的悲观者,看到的总是荆棘,总是悲观和不利,即便是到了春天的花园里,他看到的也只是残枝和垃圾,他不会关注真正的大海,他只关注那大海边的泡沫。而快乐者却不同,他总能从冬天里看到春天的气息,看到鲜花和掌声,总是能从不利中找到有利,从负面中发现优势。
你的眼睛是一扇门,一扇最关键的门。
你的全部人生的成败,就系于你的眼光之中。
这是一个分水岭。
你若向正面看待世界,你的人生便是生动的,快乐的。
你若向负面看待世界,你的人生便是灰暗的,悲惨的。
生命的跳舞和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
它就看你是从正面解释你遇到的问题还是从负面来解释它。你的解释就决定了你是进入天堂,还是进入地狱。
正向地看等于开启了一道欢迎的门;负向的看则是一道紧闭着的漆黑大门。
如果一个具有负面发现的人来到了一座玫瑰园,园内有许多玫瑰,但他却根本看不到。对于负向的头脑而言,他只看到荆棘,无论什么,他都会看成荆棘,因为他的眼睛里全是荆棘。只有荆棘才是真实的,花朵是假的,是一种伪装了的假相,是一朵更可怕的荆棘,是一种幻想。真是:满园荆棘关不住,千种悲哀人心来。
而一个正向的头脑则恰恰相反,他会由玫瑰开始,由花开始,他会去感受花的芬芳,感受外景对生命的奖赏,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感受世界的五彩缤纷,在他内心深处会油然升起一股感动、感激之情。他会与花朵进行深度沟通,深度交流,哪怕偶尔看到了一棵荆棘,他也不会轻看它,甚至反而觉得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有玫瑰的更加艳丽。
负向的头脑是防卫性的。他总认为外面的世界充满陷阱,他总怕突然会在下一个时间被荆棘扎伤,由于他看到了荆棘的存在,所以,他不得不提心吊胆地防御着。他不敢放松,他的神经一直崩得紧紧的,他的生命呈示着能量消耗状,长此下去,他的神经总有一天会衰绝,会崩溃。
由于负面的头脑,他会总觉得四周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诚惶诚恐。他会充满着怀疑和不信任,他会猜想别人总在搞他的名堂。
有些人一天有三个负向的发现,有的人一天有三十个负向的发现,另外还有的人则有三百个三千个负向的发现。
每一个负向就是一道地狱之门。你有三千个负向,那么可以肯定,你的一天不会有任何快乐可言,因为你满眼都充满了地狱。
负向的头脑不可能创造价值,不可能飞跃。因为负向的头脑是封闭性的,是防御性的,是画地为牢的,是拒绝和排斥的,当然不可能产生高潮,不可能有高峰体验产生。相反,他不仅不能发生质变,反而还会走向深渊。
只有正向的头脑才能找到另一个积极向上的新奇的世界。
负向的人在目光上总是冷淡的、拒绝的、漠视的,甚至仇视的;在脸上总是愁苦的、忧伤的、悲观的、失望的;在行为上总是消极的,怠慢的、迟缓的;在思维上总是怀疑的、拒绝的、担忧的、恐惧的。
生活片段:
在一个大厅里有许多艺术家。
他们是在被邀请评判这场全国性的艺术节收到的来自全国的三千多件艺术品的。
厅很大。
门很大。
进进出出的人很多。
有一个小孩经过这里。他想看看热闹。
他手中提着一个刚购回来的生日蛋糕。
蛋糕是他爸爸要他提回来的。
他提着蛋糕进了艺术品评判大厅。
人很多。
人很挤。
他怕蛋糕被挤坏,于是他想现在还早,再看会没关系,于是他把蛋糕放在靠门的角落里,等到回家时再提走不迟。
厅内艺术品太多太多。
他看得眼花缭乱,心随景变。
半个小时后,看的人越来越多。
于是,保安开始维持室内秩序。
许多无证件的人被请了出去。
小孩也被吼出去了。
他早已把生日蛋糕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此时,室内的保安在门角处看到一蛋糕盒子便用脚踢了一下,走开了。
后来,评审员从门角处发现了蛋糕。
奇怪的事出现了。
他们没想到这蛋糕是小孩遗忘在这里的。
他们还以为它也是送来参加艺术品评判的。
他们把蛋糕盒小心地打开。
他们看到了被踢了一脚的蛋糕。
于是他们惊奇这款与众不同的蛋糕。
专家发表评论。
众评判员附和。
很快,这盒被踢了一脚的蛋糕成为这次艺术节的特等艺术品,而且被拍了不同角度的艺术照。
等到小孩再来时他却被门卫撵走了。
没有人会相信小孩说的“胡言乱语”。
这很明显,这群艺术评判员是采取了正面发现的眼光看待问题。
事情一旦从下面考虑问题,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缺点也一样,只要从正面看,便都可以转化为优点。
在评判员的脑袋里,有着完美的艺术追求的目的。他们看到的三千件艺术品,都有创意。但真正最有创意的是这个被踢了一脚的蛋糕。因为在他们脑袋里,是不存在被踢了一脚的蛋糕的。
而小孩并没真正离开。
他瞅了个机会溜了进去,把那盒蛋糕提回家了。
家中正等着吹生日蜡烛。
小孩父亲把蛋糕盒打开,看到被踢得不成形了的蛋糕,火从心起,顺手就给了孩子一巴掌,口中骂骂咧咧。
显然,他父亲采取的是负面发现的眼光。
这就是区别。
眼光不同会产生绝然不同的结果。
建议4不要成为思维的仆人
显意识和潜意识是思维层面的存在,无意识则是灵性层面的存在。
思维是文化训练的结果。思维通常是因外界信息的刺激而絮絮叨叨。它只是生命的仆人,只是大脑的仆人。它只是能量的载体,只是信息能量的载体。因为是能量,所以它总在不舍昼夜的流动。它总是在动,一刻也不能静止。
而真实的生活却是活在此时此刻,整个生命都活在此时此刻。有一位哲人说:
吃——就是吃,与它同在;走就是走,与它同走。不要跑到前面,不要跳到这儿跳到那儿。而思维却像猴子一样,总不能安静,总不在这里,它要么落在后面,要么跑到前面。它从来就不在那个片刻之中驻足。
这就是我们低层次的意识,浅层次的思维。它总在不断地唠叨着。当然,在你的生活中,只要有一个人总在不停地冲着你说个没完没了,你是不可能安宁的,你会烦乱,甚至疯狂。你将长期生活在嘈杂之中,你的神经甚至会错乱,会得神经分裂症。自然,更别说你生活得开心舒适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思维总在唠叨不停,我们又怎样能去尽情地生活呢?
你可以尝试做一个小试验来了解你自己,将书放在一边,闭上你的眼睛,只是坐着并享受你对身体的感觉和你对周围任何声音的体会。这段时间也许不会很长,也许刚过一分钟,你的头脑就开始唠唠叨叨,如果你坐一会儿,注意它在唠叨什么,你会感到吃惊:你会发现你正在与自己和外界进行着许许多多片断性的语无伦次的对话,或今天的得失,或张三的愤怒,或一声汽笛长鸣……如果你听到别人这样大声地说出来的话,那么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个疯子。
正是因为这些无休止的片断错乱的唠叨;才剥夺了我们的生命,阻碍着我们去享受生命给予我们的每一个片刻。这种失去控制的唠叨将我们与生命中宝贵的片刻隔离,并剥夺了我们每一个构成生命的片刻,那么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什么也没做。
我们只是任思维控制我们,我们为此感到烦躁、痛苦,但我们已无能为力,无法找到改变。因为我们被没有主见的思维所占据,被强大的外来意识所占据。
我们的灵性头脑被挤到了一个死角上去了,被厚厚的灰尘所覆压了,它发挥不了正常的作用。
灵性的头脑、自然的头脑是每个正常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它好像一面镜子,它是纯洁的,但由于外来的文化教育使它的上面堆满了灰尘。
那个纯洁并不会丧失,灰尘无法摧毁那个纯洁,但是那个纯洁可能被覆盖起来。
我们的头脑是原始的头脑加上灰尘的头脑,是灵性的头脑加上灰尘,是神圣的头脑加上灰尘,是主人的头脑加上仆人。那个灵性的头脑永远是主人,它是从生下来就土生土长在每个人头脑里的,那个外来的文化、教育、艺术、宗教、方法、技巧等等一切都只是仆人,只是后来的。虽然现在每个失败者的头脑都被外来文化占据了,而且在占据后发号施令,耀武扬威,但它仍然只是从灵性头脑那里租来的房子,房子的主人只可能是灵性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