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子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4:08
|本章字节:2520字
【原文】
上善若水(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2),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3)。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4)。
夫唯不争,故无尤(5)。
【题解】
这一章,老子进一步阐述“以柔克刚”、“不争无尤”的处世哲学。
注释:
(1)诸今本皆如此。“若”字马王堆本甲本作“治”,当是“似”的音假。乙本作“如”。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利思以水为万物的根本。中国古代道家言,亦往往以“水”喻道。《管子·水地篇》:“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基也。水者地之血脉,如筋脉之通流也。”又:“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其说可与老子相参证。
(2)河上公、王弼、傅奕、范应元诸本悉如此。《御览》五十八引无“善”字。敦煌、遂州、御注、楼正、司马光、曹道冲、强思齐、李荣、室町诸本作“又不争”。马王堆本甲本“不争”作“有静”,乙本“不争”作“有争”,显有讹误。今据通行本改“有”作“不”。蒋锡昌《校诂》:“善利之普,犹好也。襄公二十八年《传》‘庆氏之马善惊’,《正义》:‘善惊,谓数惊,古人有此语。今人谓数惊为好惊,好亦善之意也。’”
(3)河上公、王弼及开元诸唐本悉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处”作“居”,句末有“矣”字。甲本无“人”字。傅、范本“处”亦作“居”。傅本句末亦有“矣”字。今从王本作“处”,不作“居”,以别于下句“居善地”。大田晴轩说:“几,平声,近也。
《系辞》上,传曰:‘乾坤或几乎息矣。’”
(4)诸今本多如此。马王堆本乙本“与善仁”作“予善天”。甲本作“予善信”,而阙“言善信”三字,似有讹夺。甲、乙本“政”均作“正”。王弼亦作“正”。河上、傅奕与景龙,“仁”作“人”。王、范与开元诸本皆作“仁”,今从之。地,低下的意思。《荀子·儒效篇》:“至下谓之地。”又《礼论篇》“地者,下之极也。”刘熙《释名》:“地,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渊,深的意思。《诗·燕燕》:“其心基渊。”
《传》:“渊,深也。”《太玄》:“闲中心渊也。”注:“渊,深也。”渊有静而深之义,心善渊,言其心渊静莫测也。(采朱谦之说)“正”“政”古通用,这里有行政的意思。
(5)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争”讹作“静”。河上公、王弼及诸唐本同乙本。
傅奕及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邵若愚《道德真经直解》等宋本“尤”下有“矣”字。
【今译】
最善的人(圣人)像水那样。水乐意滋长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甘心停留在众人所不愿处的地方,所以它接近于道。处世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亲爱,言谈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理,办事要像水那样灵活圆通,行动要像水那样相机而行。正因为他(圣人)像水那样与物无争,所以就没有过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