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作者:老子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08

|

本章字节:3632字

【原文】


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1)。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2)。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3)。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4)。见小曰明,守柔曰强(5)。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6)。


【题解】


张松如说:“本章表现出老子在认识论上片面夸大理性知识作用,轻视感性认识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老子在认识论上这种唯心主义观点,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理论的不成熟性、辩证法思想的不彻底性以及政治思想中的落后保守性。”


注释:


(1)傅本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及诸王本,均无“可”字。蒋锡昌《校诂》:“按道藏王弼《道德真经注》于此经文下有注云:‘善始之,则善养畜之矣;故天下有始,则可以为天下母矣。’道藏《道德真经集注》引弼注,亦有。今注脱去。观注,王本‘以’上有‘可’字,与傅本同,当据补正。二十五章‘可以为天下母’,与此文谊一律,亦其证也。”河上注:“始,道本;母,道迹。道为天下万物始也。”成疏:“天玄道妙本,大智慧源,超绝名言,离诸色象。天下万物,皆从此生。今抗言者,欲令行人识根本知,故经云万物始也。以为母者,言从本降迹,导引苍生,长之育之,如母爱子。故上经云,有名万物母。”张松如说:“此章‘天下有始’,即一章‘无名,万物之始’;此章‘天下母’,即一章‘有名,万物之母’。”


(2)傅、范及今王本皆如此。马王堆本乙本同,惟“殆”借作“佁”。甲本“子”字损掩,并夺“既知其子”句。前二句遭藏王本作“既知其母,复知其子”。“得”字,“守”字景福俱作“知”。“以”字,景福作“又”。朱谦之《校释》:“此章所云,即二十五章所谓‘周行而不殆’之旨。‘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即此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也。‘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子母相承不绝,即不殆之义。不殆犹不止。”


(3)王、傅、范诸本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大致相同,惟有若干借字,如“兑”字,甲本作,乙本作。“终”字乙本作“冬”,“勤”字均作“堇”。“兑”字景福作“锐”,今传诸河上本,悉如他本作“兑”。注云:“目也。”《释文》引古河上本作“锐”,当为“兑”之形误。俞樾谓“兑”当读为“穴”。孙诒让谓“兑”当读为“隧”。奚侗说:“《易·说卦》:‘兑为口’,引申凡有孔窍者皆可云兑。《淮南子·道应训》:‘王者欲久持之,则塞民于兑’,高注:‘兑,耳目鼻口也。老子曰:‘塞其兑’是也。’”“门”字,奚侗说:“‘门’谓精神之门。塞兑闭门,使民无知无欲,可以不劳而理。”“勤”字,马叙伦说:“勤,借为堇。《说文》曰:‘病也。’”


(4)河上、王、傅、范及唐宋诸本如此。马王堆本“开”作“启”,甲本“兑”作“闷”,盖“门”字之讹;乙本,“济”省作“齐”,“救”假作“棘”。龙兴碑,“兑”亦作“门”,同马王堆本甲本。奚侗说:“《尔雅·释言》:‘济,益也。’‘救’,当训治。


《吕览·劝学》篇:‘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高注:‘救,治也。’开其兑,则民多智慧;益其事,则法令滋彰;天下愈以爚乱,终身不能治也。”


(5)河上、王、傅、范及唐宋诸本悉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大致相同,惟甲本“见”字、“明”字损掩;乙本“柔曰”二字损掩。“守”字,敦煌作“用”。


(6)河上、傅、范及唐宋诸本悉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大致相同,惟甲本“遗”讹作“道”,“殃”省作“央”,“谓”省作“胃”;乙本字多损掩。“是谓袭常”,王本作“是为习常”。马叙伦说:“袭、习古通。《周礼·胥师》注曰:‘故书袭为习。’是其例证。”这里袭训熟习、熟悉。


【今译】


天下万物都有一个开端,可以把它作为天下万物的根本。已经掌握了万物的根本———母,就会认识万物的本身———子;已经认识了万物的本身———子,还要坚守万物的根本———母;一辈子就不会有危险。


阻塞沟通知识的渠道,关闭传递知识的门户,一辈子就不会受窘困。


打开沟通知识的渠道,完成自己的种种事业,一辈子就不可救药。能看到精微的叫做“明”,能保持柔弱的叫做“强”。拨开自身隐蓄的光亮,回复到明察精微的境界,不给自己留下灾难,这就是熟习常道。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