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子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4:08
|本章字节:2042字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强者道之用(1)。天上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
【题解】
这一章,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道”向着跟它相反的方面变化、运动,这是一条辩证法的重要原则。他又提出“弱者道之用”的命题,把“弱”向“强”的转化绝对化,这就陷入了循环论和宿命论的泥坑。最后提出“有生于无”的唯心主义观点,对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有直接影响。
注释:
(1)诸通行本皆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互相校补,可以写作“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甲本“反也者”三字损掩,乙本“弱也”二字损掩。朱谦之说:“反,复也,此《易》义也。《易·复彖》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杂卦传》曰:‘复,反也。’《乾彖传》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泰彖》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反即复也。故《老子》曰:‘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又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此复之即返而归之也。‘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此待其远而后反也。
反自是动,不动则无所谓反,故曰:‘万者道之动。’反自是逆,逆而后顺,故:‘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又‘弱者道之用’,盖得《易》之《坤》者也,《乾》藏于《坤》,故曰弱。《易》曰:‘潜龙勿用,’而《老子》言无用之用,是道之用。”高亨说:“反,旋也,循环之义。《荀子·赋篇》:‘攭兮其相遂而反也。’王念孙曰:‘反,亦旋也。’(见《读书杂志》)”又说:“道善利万物而不用,是以弱为用也。”
(2)马王堆本乙本及傅、范、开元、敦煌、古观楼、《道德真经》等悉如此。河上、王弼与广明、景福等,“之”字作“万”。马王堆本甲本,只残留一“天”字,余均损掩。马叙伦说:“弼注曰‘天下之物皆有以生’,是王亦作‘之物’。今作‘万物’者,后人据河上本改也。”朱谦之说:“首章‘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以无名与有名对,天地与万物对,始与母对。此章亦言有无,则‘天下万物’,当作‘天地万物’,于义为优。”录备考。
【今译】
反复(循环)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作用。天下万物,生于具体的事物(有),而具体事物,却由无形之象的“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