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贤亮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6:11
|本章字节:32944字
花儿所以能芬芳吐艳,
在于它突破了那曾经呵护过的襁褓。
思维定式曾经给予我们很多方便,
以至我们一生,
大部分时间都在其中度过。
但有时,
我们必须与之反目,
以使我们获得那珍贵的创造力。
透过现象看本质
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本质性的东西是肉眼看不到的。
(摘自法国著名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
现在有下面的几个问题,请你试着答一下:
1用两个阿拉伯数字“1”所能排列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
2用三个阿拉伯数字“1”所能排列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
3用四个阿拉伯数字“1”所能排列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
如果题1的答案是11,那么你对了;如果题2的答案是111,那么你也对了;如果题3的答案是1111,很遗憾,你错了。
那么,为什么别人不错,而你会错呢?
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他所著的《日知录》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洛阳的故事。
洛阳的钱思公非常富有但生性节俭。他有好几个儿子,尽管都已长大成人,但除了逢年过节之外,很难得到一点零花钱。
钱思公藏有一个用珊瑚做成的笔架,雕工精细、极为珍贵,是他最心爱的东西。平时总是把它放在书桌上,每天都要欣赏一番。要是哪一天笔架不见了,他就会心绪不宁、坐卧不安,然后就会悬赏一万枚钱寻找这个笔架。
钱思公的几个宝贝儿子很快就摸准了这一点。如果谁缺钱花了,谁就会偷偷把笔架藏起来,等钱思公悬赏一万枚钱寻找的时候,就拿出来,说是从外面的小偷那里追查回来的,于是一万枚钱的赏金便轻易地到手了。过上一段时间,如果又有哪个儿子没钱花了,就又会这样如法炮制一番。这样的事,在钱思公家里,一年至少要发生六七次。
在讲完这个故事以后,欧阳修慨然道:钱思公纯洁无瑕的品德令人赞叹,可惜他常被不孝的儿子们愚弄。
这个故事听起来显得有些夸张,人们不禁要问,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呢?
其实,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思维定式的案例。
钱思公心爱的珊瑚笔架一次又一次地失而复得,在他的头脑中已逐渐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框框:“我的这个笔架很值钱,外面的小偷总想把它偷走。只要我悬赏一万枚钱,我的儿子就一定能把它找回来。”钱思公头脑里的这个习惯性想法就是思维科学中所讲的思维定势。
这个思维定式一旦形成,便会形成一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怪圈,使你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甚至不愿意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影响了你的聪明才智的发挥。
两个阿拉伯数字“1”所能排列成的最大数字是“11”,对了;三个阿拉伯数字“1”所能排列成的最大数字是“111”,又答对了。当问题答到这里的时候,人们自然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以为四个阿拉伯数字“1”所能排列成的最大数字自然就是“1111”了,其实,“11”的11次方才是所能排列成的最大的数。
要想使你变得更聪明、更富有创造力,你必须要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并克服它对你的不利影响。
2
暂时丢掉你的知识和经验
真正的科学首先是教人去怀疑,感到自己无知。
(摘自西班牙思想家和作家乌纳穆诺《人生的悲剧性感情》)
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在对给予我们极大帮助的同时,也经常会成为我们进一步发挥创造力的最大敌人。
在丝绸业极为发达的19世纪中期,法国的养蚕业曾一度陷入了一场可怕的危机:快要结茧的蚕,身上长出一粒粒像胡椒粉一样的小斑点,然后便一批批地萎缩死去。
这次蚕瘟延续了近20年的时间,法国的养蚕业遭受重大打击,濒临毁灭的境地。法国政府先后请了不少对昆虫深有研究的专家来商量如何对付此事,其中自然少不了大名鼎鼎的昆虫学家法布尔。
专家们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了不少长期以来对付此类现象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用煤油的气味去熏幼蚕吃的桑叶;将硫磺、木炭灰、甚至烟灰撒在蚕蛾的身上,等等。尽管这一类的办法采用了不少,还是没有什么效果。
后来在1865年秋,无奈之下,法国政府又请来了化学家巴斯德。
巴斯德是个化学家,对昆虫学是一窍不通,他毫不掩饰自己缺乏关于昆虫方面的知识,虚心地向法布尔请教,依然不得要领。
巴斯德并没有灰心,经过对病蚕蛾的反复观察,他认为蚕瘟很可能与蚕身上的小斑点有关。他将病蚕蛾和健康的蚕分成两组,分别加水研磨,然后放在显微镜下仔细察看。他发现,病蚕表皮和内部组织里有一种棕色的微粒,这是一种椭圆形的细菌。健康的蚕身上却没有。巴斯德意识到,蚕瘟正是这种传染性细菌引起的。他在分析蚕蛾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后认为,必须在蚕蛾产卵的阶段就采取措施。他采取的办法是:将每一个蚕蛾产的卵都隔离开,凡是在显微镜下发现有那种椭圆形细菌的都立即烧掉;没有那种细菌的则保留下来作为蚕种。
蚕农们按照巴斯德的这种做法,经过6年的努力,终于消灭了蚕瘟,使法国的养蚕业又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生机。
法布尔得知巴斯德制服了蚕瘟的消息后大为震惊。他既对自己只是沿用一套老办法殊觉遗憾,也对巴斯德这位昆虫学的门外汉竟然完成了这一创举深感钦佩。
毫无疑问,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但在这项研究中,他的知识和经验却使他误入歧途。事后,法布尔发表感想说:“巴斯德真是个了不起的、承认一无所知的榜样……看来,开始时对某个问题一无所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理想起点。”
法布尔的失败是由于他的知识和经验使他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在遇到新的问题时,习惯上使用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
心理定势这种心理现象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发现的。他提出,在人的意识***现过的观念,有一种在意识中再重复出现的趋势。他曾经通过大量的实验来证明心理定势的存在。其中一个有趣的实验是:让一个人连续10~15次手里拿两个重量完全相等的球,然后再让他拿两个重量有差别的球,他也会感知为完全相等。反过来也一样。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定势,指的是“过去的感知影响当前的感知。”
心理定势反映在思维上就是思维定势。简单地说,思维定势就是反复思考同类或类似问题所形成的定型化的思维模式。
纵观科学史,各个学科领域里的很多经过深入研究后获得的重大成果最初的突破口,其实早就有不少人遇到过。为什么总是只有极个别的人才会去注意、重视、研究并由此取得重大突破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般人都难以摆脱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束缚。
有很多看起来很难解决的问题,其实往往并不是难在问题本身,而是难在不容易突破自我。换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有可能很快找到解决的办法。
3
常规有时是一种陷阱
不管走哪条路,我们都是人生的探索者。
(南森,挪威海洋学家。摘自《挪威名言录》)
其实,思维定势、心理定势在人类社会进步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一般来说,思维定势有利于常规思考。它使思考者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能省去许多摸索和试探的步骤,能不走或少走弯路,这样就既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减少精力的耗费,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再就思考者的感受方面来说,还能起到一种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的作用。
思维定势的这种有利作用,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各个领域里的许多专家身上。他们常常能很快就找到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有效办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已形成了关于本专业问题的大量的“一定之规”。
举例来说:机械装置要自动化,需要能源来提供装置运行所需的动力,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电动机,这早已成为机电专业方面的常识。这一常识,在众多机电专业人员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有了这样的常识和思维定势,使科技人员在设计各种自动化机械时,对于如何解决它们的动力问题,就不需要再费时费力地去逐一探索、试验,很快就能明确:需有电动机来驱动。这显然对设计自动化机械能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
但是,这种“一定之规”,却使人们在遇到有些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有这样一个例子:
为满足市场需要,日本一家公司的科技人员开始设计一种新的小型自动聚焦相机。
所谓自动聚焦,就是相机要根据拍摄的对象,自动测量距离,然后镜头作相应的调整,自动定好焦距。设计这种相机有几个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小巧轻便,容易操作,而且要成本低廉。
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条件,在相机里装进电动机以后,体积就小不了,重量就轻不了,成本也很难降下来。如果要为它再去特别设计一种专用的超小型电动机,时间又很难保证。
设计人员为此大伤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设计工作长时间裹足不前。后来一个不是学电机专业的技术人员想到:自动聚焦需要的动力很小,而且距离很短,不用电动机,用弹簧行不行呢?这个突破了“必须用电动机驱动”这“一定之规”的新设想提出以后,设计人员们沿着新的思路不断进行探索和试验,没过多久,就相继设计制成了一种又一种小型和超小型的自动聚焦相机。对这种给人们带来了很大方便,连傻瓜也能使用的“傻瓜相机”,科技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代表了产品开发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傻瓜化,即“功能简单化”、“易操作化”,同时也是“高智能化”、高科技化’。
“一定之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可以使我们高速度、高质量地解决各个方面的大量问题。举个小例子,你每天回家,有了一定之规,你就不必每天都去摇头晃脑地思考一番回家的路线,家里的门牌号码。
“一定之规”却不利于创新思考。
无论是思考如何解决碰到的新问题,还是对已熟悉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一般都需要在多途径地探索、尝试的基础上,先提出多种新的设想,最后再筛选出最佳方案。而基于反复思考一类问题所形成的“一定之规”,对这样的创新思考则常常会起一种妨碍和束缚的作用。它会使人陷在旧的思维模式的无形框框中,难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因而也就难以产生新的设想。
一个长期习惯于按“一定之规”考虑问题,很少进行创新思考的人,久而久之,往往会把很多本来大不相同的问题,也因为它们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而看成是同一类问题,用相同的办法去解决。这样,自然就会白费精力。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看成是钉子。”就好像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里的那个可笑的工人那样,由于成天到晚拧螺丝帽,一切圆的东西,包括衣服上的纽扣和圆形图案,在他眼里都成了螺丝帽,他都会用扳手去拧。
人形成思维定势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普遍现象。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而要摆脱和突破一种思维定势的束缚,常常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无论是在创新思考的开始,还是在其他某个环节上,当我们的创新思考活动遇到了障碍,陷入了某种困境,难以再继续想下去的时候,往往都有必要认真检查一下:我们的头脑中是否有了某种思维定势在起束缚作用?我们是否被某种思维定势捆住了手脚?
所以说,“一定之规”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破除“一定之规”是进一步提高效率的保证。这就是“稳定”与“变革”的辩证关系。
4
突破往往是从小事情做起
我坚信,谁跟未来有最紧密的联系,谁就站在了正确的一边。
(摘自挪威剧作家易卜生《1882年1月3日给布兰德斯的信》)
日本的东芝电器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公司领导人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颜色。这一建议引起了公司领导人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是板起一副统一的“包公脸儿”了。
这一事例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这种小事情,就开发出了一种面貌一新、大大畅销、竟使整个公司因此而渡过了难关的新产品。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何等巨大!而提出这一设想,既不需要渊博的科学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器公司,在以往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竟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呢?看来,这主要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它的颜色就是黑色的。虽然谁也没有作过这样的规定,而它在漫长的时间里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就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这样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成为一种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严重地阻碍和束缚了人们在电扇设计和制造上的创新思考。
很多传统观念和做法,不仅它们的产生有客观基础,它们得以长期存在和广泛流传,也往往有其自身的根据和理由。一般来说,它们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积累,值得后人继承、珍视和借鉴。但也不能不注意和警惕:它们有可能妨碍和束缚我们的创新思考。
所谓的“小事情”,因其小被人们忽略了,然而它却造成了大难题,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大麻烦,一些聪明人善于从“小事情”做起,从而使局面得到很大的有时是彻底的改观。
5
向书本挑战
真理总是从容不迫,乘着时间的羽翼缓缓前进。
(摘自西班牙哲学家莫拉莱斯《处世艺术》)
前人的知识就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在我们感受它的光明和指引的同时,也使我们更难分辨远方的事物。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某军事科研部门在研制一种高频放大管的时候,科技人员都被高频率放大能不能使用玻璃管的问题难住了,研制工作迟迟没有进展。后来,由发明家贝利负责的研制小组承担了这一任务。上级主管部门在给贝利小组布置这一任务的同时,鉴于以往的研制情况,还下达了一个指示:不许查阅有关书籍。经过贝利小组的顽强努力,终于制成了一种高达1000个计算单位的高频放大管。
在完成了任务以后,研制小组的科技人员都想弄清:为什么上级要下达不准查书的指示?查阅了有关书籍后,他们全都大吃一惊,原来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如果采用玻璃管,高频放大的极限频率是25个计算单位。“25”与“1000”,这个差距有多大!后来,贝利对此发表感想说:“如果我们当时查了书,一定会对研制这样的高频放大管产生怀疑,就会没有信心去研制了。”
勇敢地向书本发出挑战,前人那些充满智慧的成果,仅仅是伟大的里程碑,而非终点的标志。
公元前2世纪罗马时代伟大的医学家盖伦,一生写了256本书。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医学家、生物学家们都一直把他写的书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
盖伦的书上说,人的大腿骨是弯的,大家也就一直都相信人的大腿骨是弯的。后来有人通过实际解剖,发现人的大腿骨并不是弯的,而是直的。按理说,这时就该纠正盖伦书上的错误,还事物的本来面目。可是因为人们太崇拜盖伦了,这时仍然深信他书上说得不会错。但又明明与事实不符,这该如何解释呢?大家终于找到了一种说法:这是因为在盖伦那个时代,人们都穿长袍,不穿裤子,人的弯曲的大腿骨得不到校正,所以就都是弯的。后来人们开始穿裤子,不再穿长袍,这样长期穿裤子的结果,才逐渐把人的大腿骨弄直了。
这是多么可笑的解释!人们竟然会普遍都相信!从中可以看出,一般人对盖伦的书盲目崇拜和迷信到了何等程度!
天文工作者勒莫尼亚在1750~1769年间,曾先后12次观察到了天王星。而有关天文学著作却一直认定,土星是太阳系最边缘的行星,太阳系的范围到土星为止。这一书本知识牢牢地影响和束缚了勒莫尼亚。使他始终未能认识到,他所发现的这颗星也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直到十几年后,才最终由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于1781年加以认定。
20世纪50年代初,美籍华裔生物学家徐道觉得一位助手,在配制冲洗培养组织的平衡盐溶液时,由于不小心,配制成低渗溶液。低渗溶液最容易使细胞胀破。当他把低渗溶液倒进胚胎组织时,在显微镜下无意中发现,染色体溢出后,铺展情况良好,染色体的数目清晰可见。这本来已使徐道觉找到了观察人类染色体数目的正确途径,他已意外地获得了发现人类染色体确切数目的大好良机。可是他盲目相信美国著名遗传学家潘特20年代初在其著作中提出的:既然大猩猩、黑猩猩的染色体都是48个,可以推断,人类的染色体也是48个。徐道觉因此而放弃了自己的独立研究,错失了一次荣誉本该属于他的重大发现。后来又过了几年,另一位美籍华裔生物学家蒋有兴,由于也采用了低渗处理技术,才终于发现了人类的染色体不是48个,而是46个。
以上这些突出的事例虽然是极个别的,但它们却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都能启示我们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书本知识与创新能力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是不是一个人的书本知识丰富,创新能力就一定强?
很多人都以为,一个人的书本知识增多了,特别是上了大学,成了硕士、博士,那么他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创新能力,自然就会相应地同步提高,自然就会很强。实际情况并不见得一定是这样。且不说书本知识本身并非都是真理,并非全都可靠,即使所学习的都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也还得看学习的人是否能正确、有效地加以应用。一般人都熟知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笔者的理解是:知识是潜在的力量。要能够正确、有效地应用知识,它才能成为现实的力量。不能认为谁读的书多,知识丰富,谁的力量就大,创新能力就一定强。举个极其简单的例子。比如解一道几何题,哪怕你把有关的几何定理全都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如果不会应用,那你还是解不了这道题。这表明,你虽然已经掌握了解这道题的“知识”,但还并不具有解这道题的“能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知识可算相当丰富了,单是茴香豆的茴字,他就知道有四种不同的写法,可他不是连最起码的谋生能力都没有吗?
知识与创新能力之间实际上是一对矛盾。二者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越多,对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有利,这是主要方面。这一面,大家都注意到了。特别是在学校里,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常常会向学生反复强调这一面。
二者关系的对立的一面表现在,知识增多创新能力不一定就会相应提高,二者并不是必然同步发展,更不具有量的正比例关系。因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有所突破,有所开拓,如果只是局限在已有知识的范围之内推演知识,那是难以创新的。这二者关系的对立的一面,注意到的人似乎还不多。
二者的对立的一面还表现在,由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和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已有的某些知识会显得陈旧过时,会暴露出这样那样的缺陷或错误,会干扰和模糊人们探索新事物、新规律的眼界与视线。因而在一定条件下,知识还有可能成为创新的一种不利因素、一种障碍。注意到这一点的人恐怕就更少了。
荣获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曾说过以下这样一段很值得青少年认真思考的话:“不要安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尝试下一步,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它往往成为最好的学生与次好的学生的分水岭。”
由于知识与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发现:一方面,有很多知识相当丰富,可是创新能力很弱的所谓“书呆子”,这甚至包括一些科技人员在内。尽管他们一生都很勤奋,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却总是搞不出较有价值的创造发明来;另一方面,又有不少虽然缺乏知识,但颇有创新智慧的所谓“机灵鬼”,即使是在科技界,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也往往是由一些知识相对缺乏,然而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年轻人或门外汉做出的。古今中外各个领域里的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一般都既有丰富的知识,而又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当检验书本知识时,作为一种跳出框框想的创新思考方法是指,既要接受书本知识的理论指导;又要防止它因可能包含缺陷、错误或落后于客观现实的发现而妨碍创新思考。在创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应用有关的书本知识,特别是对所思考问题起关键性作用的书本知识,不可不严格检验,最终须以实践作为检验的唯一标准。
6
摒弃经验主义是聪明的开始
卓越的天才不屑走旁人走过的路,他寻找迄未开拓的地区。
(摘自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1838年1月27日在伊利诺伊州斯扑林菲尔德》)
1985年夏天,某市发生了一起印好的35000元钞票被盗的案件。这是一起重大案件,引起了厂方和市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厂里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市里派来的公安人员一起勘查现场,分析案情,后来断定案犯是该厂的职工。可是尽管反复地逐一甄别,摸底排队,内查外调,查了两年也没查出个结果。
为什么如此引起高度重视的大案,经过那么多人、那么长时间、那么认真细致地对厂里的职工进行逐个审查,竟然还是把案犯给漏掉了呢?这主要是因为,办案人员根据自己长期以来查这一类案件的实践经验,他们着重注意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哪些人在经济上有支出明显超过收入的反常表现;哪些人有过作案记录;哪些人收入少而又喜欢挥霍……当时这个厂里有个年轻工人,工资较低,平时在工作上有些吊儿郎当,这时他又恰好买了一辆新摩托车,于是他便成了重点怀疑对象,被审查了好几个月。而实际上的作案人是本厂职工张某。此人显得老实,做事循规蹈矩,工作上一贯认真负责、积极肯干,是厂里的骨干。一直到这一盗窃案发生之后,他还被厂里保卫部门派去地区治安联防片值班。最后还是张某因去银行存款,被机警的出纳员看出破绽才破了案。
在这个侦查案例中,罪犯张某由于有以上种种“表现”,竟得以逍遥法外达两年之久。这显然与办案人员过分相信和依赖自己的经验分不开。如果他们一开始就能警觉地鉴别一下:自己这方面的经验,在这个案件中究竟有多大参考、借鉴的价值?是否会对案件的侦破起一种妨碍、束缚的作用?那么,案犯张某怕早就被“揪”出来了。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埃及军队连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军事调动和演习。以色列依靠美国的“大鸟”卫星,对埃及军队的一举一动了解得清清楚楚。10月6日,当埃及军队进行第23次大规模军事调动向苏伊士运河方向集结时,以色列军事方面的领导人,由于有前22次都是军事演习的经验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对这次埃及军队的调动,以为不过是又一次军事演习罢了,因而一点未作战斗准备,甚至还放假让官兵们去过犹太人的“赎罪日”节。结果,埃及军队突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一举攻破以色列耗资2亿多美元修筑起来的“巴列夫防线”,获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战果。
在科技研究中,由于老是陷在经验的范围内打转,迟迟提不出超越经验的新设想,这样的事是很多的。
20世纪中期,美国和苏联都已具备了把火箭送上天的物质、技术条件。相比之下,当时美国在这方面的实力比苏联更强。但双方都存在一个卡脖子的问题:火箭的推动力不够,摆脱不了地心的引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当时美苏双方的专家都是根据自身长时间以来的实践经验,尽量设法增加所串联的火箭数量,以不断增强推动力。尽管火箭的数量已增加了不少,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后来苏联的一位青年科学家,摆脱了不断增加串联火箭的思路。他突破这一思维定势,产生了一个新的设想:只串联上面的两个火箭,下面的火箭改为用20个发动机并联。经过严密的计算、论证和实践检验,这个办法终于获得成功。因为这样一来,火箭的初始动力和速度一下子就大大地增强了,达到了足以摆脱地心引力的程度。于是一个长时间使成百上千专家束手无策的技术难题,由于这样一个简单的新设想的提出,很快便得到了解决,从而使苏联抢在美国之前,于1957年,首先将人造卫星送上了蓝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同盟军的最高决策层做出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登陆的决定后从3个可供选择的登陆地点中,选中了比较理想的诺曼底。但是碰到了一个大难题,诺曼底没有大型码头,大型运输舰无法停靠。要是停在海上,然后再用登陆艇进攻,那么,重型武器上不了岸,登陆艇就容易被德军击退。必须迅速兴建一个大型码头,可是这谈何容易。根据众人的一致经验,即使尽量抓紧时间,没有三年五载是不行的。各方面的有关人员纷纷提出了不少可以进一步缩短工期的建议,但也至少要一两年时间。
此事迟迟没有进展,成了诺曼底登陆这一战略计划付诸实施的“瓶颈”。后来美国的巴顿将军提出了一个令人大为惊诧、被视为异想天开的新设想:像用预制件建造房屋那样,用预制件建造大型码头。到需要用的时候,只要将准备好的预制件运去诺曼底,很快就能装配出几个大型码头来。虽然人们由于自己的经验,对这一大胆的创新设想一时都很难接受,但经过多次研究和实验,终于相信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它的主要构件是用混凝土建造的大船,由一些很重的首尾相连的“箱子”组成,当它沉入海底后,可以经受得住风浪的冲击。在发起进攻前,用潜艇将各种预制件运到登陆地点,先完成水下部分的建造,登陆时再完成水上部分。采用这样的办法,盟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造成了10余英里长的大型码头,可供几十万人的机械化部队登录使用。万万没想到盟军会从诺曼底登陆的德国军队,在这次战役中被打得措手不及、晕头转向。诺曼底登陆的成功,作为辉煌的战例之一被载入了世界军事史册。
从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经验有时是会妨碍创新思考的。虽然总的来说,通过实践活动,特别是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活动所取得和积累的经验,是有一定启发指导意义的,是值得重视和借鉴的,它有助于人们在后来的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认识事物、处理问题。但也不能不注意和认识到,经验只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感性认识的初步概括和总结,并未充分反映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不少经验只是某些表面现象的初步归纳,具有较大的偶然性。有的貌似根据和理由充分,实际上却片面、偏颇;有的只是适用于某一范围、某一时期,在另一范围、另一时期则并不适宜。由于受着许多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个人的经验,还是集体的经验,一般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只适合于某些场合和时间的局限性。不可让过去的经验成为我们创新思考的障碍物和绊脚石。
当鉴别经验时,创新思考的方法应为:要看到以往所取得的经验既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也有只适用于某些时间、场合的局限性。在所思考的问题上,对某一经验是否会妨碍、束缚创新探索,不能不加以鉴别。
7
怀疑旧观念是认识新事物的开始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
(李四光,摘自张南主编的《名人名言》)
如果我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您没有异议吧?
“没错,打小爷爷就告诉我啦。”
“对呀,文学作品中也是这样描述的。”
事情真是这样吗?
不!最近国内外许多报刊报道,世界不少地方千真万确发现了白乌鸦。
“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发现白乌鸦?”
先别急着让我回答,请先看下面的故事。
有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谚语,叫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说的是黄鼠狼是鸡的死对头,一旦遇上,“杀无赦”。因此人们对它咬牙切齿怀恨在心。
约定俗成世代相传,人们对此深信不疑。
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一位教师对此却产生了怀疑,并做了一项长期实验。
他花了20多年时间,解剖了1000多只黄鼠狼的胃,在黄鼠狼的胃中,他惊奇地发现,黄鼠狼的主要食物原来却是令人讨厌人人喊打的老鼠,还有一些危及农作物的害虫,并未发现鸡肉、鸡骨、鸡毛等残留物。
更令他惊奇的是把活蹦乱跳的黄鼠狼和鸡关入一个笼子里的实验。
同处一室的黄鼠狼和鸡,并未出现人们想象的那种“同室操戈”,相反,它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你吃你的,我喝我的,互不相扰,悠然自得,一片太平景象。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把黄鼠狼饿上几天,再关入笼子里,这时的黄鼠狼便凶相毕露,两只前爪猛地一扑,将鸡狠狠按在地,咬死,吃掉。
尽管如此,黄鼠狼应该算得上是“益兽”,而不该遭到唾骂。
现在我再来回答为什么现在才发现白乌鸦,原因是“爷爷告诉的”、“书本上写的”……这些旧观念,在我们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就是对旧观念深信不疑,一叶障目,忽视了客观世界复杂奥妙,那里还会发现白乌鸦呢。
相反,那位生物老师由于对“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产生怀疑,并通过长期实验,终于获得了新发现。
因此,对旧观念产生怀疑,并跳出思维定式的框框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对我们掌握事物的本质将大有裨益。
8
从众心理是创新思维的腐蚀剂
人最凶恶的敌人就是他的意志力的薄弱和愚蠢。
(高尔基,摘自张南主编的《名人名言》)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一个人跟着另外四个人一起进入实验室,给他们同时看a、b、c、d四条直线,然后问,直线a与直线b、c、d中的哪一条长度最相近?
前面的四个人都回答是“c”。
最后一人走上前去,经过仔细审视,看出应当是b,而实际上答b是对的,但当心理学家请他回答时,他经过再三思考,回答的仍然是“c”。
明明已经选择了对的b,为什么回答时变成了c?
物理学家福尔顿,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体度。
因为他运用的是打破常规的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过去理论上计算出的数字高出500倍。
福尔顿大吃一惊,这差距也太大了!
如果将它公布于世,恐怕会被人认为他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从而招致怀疑、非议和指责。
福尔顿迟疑了。算了吧,何必引来那么多麻烦呢?他不但没有继续深入研究下去,而且还把这一发现束之高阁,像失宠的妃子打入了冷宫。
可没过多久,一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在实验时也测出了氦的热传导度,而且和福尔顿测出的结果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一阵惊喜过后,这位美国年轻的科学家,采取和福尔顿截然相反的态度,很快将它公布于世,并马上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更为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推陈出新创造出一种新的测量热传导度的方法。
福尔顿听说此事后,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如果我当时除去‘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
是的,这个荣誉应该属于福尔顿,但它却是福尔顿自己拱手让给了别人,此时他除了仰天长叹,又能奈何?
以上两例中,导致他们失误的原因,是他们的意志力不坚强而产生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通俗地说,就是不带头,不冒尖,一切随大流的心理。自己的看法和众人的看法保持一致,对了,皆大欢喜;错了,法不责众。从根本上免遭“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怀疑、非议和指责”。这种因意志力薄弱而导致的愚蠢和失败,也正是这种“从众心理”的可悲可笑之处。危害之深,可见一斑。
正是这种从众心理,妨碍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敏感和创新勇气,成了创新思维的高强腐蚀剂。
警惕从众心理对我们创新思维的侵蚀,加强自我意志力的培养,对我们的事业更加成功,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对了,差点忘了告诉您,参加心理学家实验的前四位,都是心理学家的助手。
9
司空见惯的麻木与成功失之交臂
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摘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散论》)
1831年,曾以成功进行人工合成尿素实验而享誉世界化学界的德国著名化学家维勒,收到了他的老师贝里齐乌斯教授的一封信。
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以前,在遥远的北方,住着一位漂亮可爱的女神,她的名字叫钒纳第丝。她在那里住了多久,没有人知道。
突然有一天,钒纳第丝听到了敲门声。这位一向喜欢幽静的女神,一时懒得起身开门,心想,等他再敲门时再开吧。谁知等了半天仍听不见动静,女神感到奇怪,往窗外一看:原来是维勒。女神望着维勒渐渐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这人也真是的,从窗户往里瞧瞧不就知道有人在,不就可以进来了吗?就让他白跑一趟吧。
过了几天,女神又听到敲门声,依旧没有开门。
门外的人继续敲。
这时女神翩然起身,用她灿烂迷人的笑迎接了这位有耐心的客人。
这位客人名叫肖夫斯唐姆。
女神和他一见钟情,婚后生了个儿子叫“钒”。
维勒读罢老师的信,耸了耸肩,只有一脸的苦笑。
原来,在1830年,维勒研究墨西哥出产的一种褐色矿石时,发现了一些五彩斑斓的金属化合物。它的一些特征和以前发现的化学元素“铬”极为相似。对于铬,维特见得多了,当时觉得没啥稀奇的,就没有深入研究下去。
一年后,瑞典化学家肖夫斯唐姆在本国的矿石中,也发现了类似“铬”的金属化合物。他没有见怪不怪,而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证实了这是以前并未发现的新元素——钒。
维勒错失了一次重大发现的大好时机。
下面的故事发生在英国。
查理·艾尔顿从牛津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当顾问。一次他到天寒地冻的北极地区进行动物生态考察。
艾尔顿到北极后,随意翻看这家公司以往收购爱斯基摩人皮毛的账簿,无意中发现,这家公司收购的北极狐皮毛,每四年中总会出现一次收购高峰。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向许多当地人和一些科技人员请教。
“北极狐时多时少,这是由来已久的事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人们平静地回答。
艾尔顿凭借他的动物学知识,意识到这可能跟北极狐的食物有关。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北极狐的主要食物是“旅鼠”。
旅鼠有一个极其怪异的特点。在某一时间内,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旅鼠,一起穿原野,越山冈,浩浩荡荡如同大规模的集体旅游,所以人们管它叫旅鼠。它们即使到了海边,也决不停止,最后尽丧在滚滚的汪洋之中。
是什么原因给旅鼠带来如此巨大的悲剧呢?
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分析,他终于弄清楚:因为旅鼠繁殖极快,到了第四年数量已相当可观,众多旅鼠的出现,导致食物的严重匮乏。这时的旅鼠饥饿难忍,烦躁不安,开始了大规模转移,直至最后走投无路集体自杀。
然而,这给以旅鼠为主要食物的北极狐,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北极狐的数量达到了顶点。所以,从爱斯基摩人手中收购的皮毛也达到了高峰。
1924年,艾尔顿公开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物界食物链这一著名理论。1927年,他首创了动物生态学。
从此,一个著名的动物学家诞生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维勒与成功擦肩而过,而艾尔顿又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因为维勒对貌似“铬”的异常现象见得多了,见得久了,对它的反应也就迟钝麻木,司空见惯了,这样必然会在研究和探索中兴味索然,于是漠然置之。而艾尔顿却对事物保持着新鲜感和好奇感,花大力气去深入研究和探索,取得成就也是自然了。
为了避免揭示大自然奥秘的重要发现从眼皮下悄悄溜走,请不要对司空见惯的现象漠然视之,麻木不仁。
10
“想当然”未必“尽然”
错误的知识比无知更可怕。
(摘自中国著名散文家秦牧的《秦牧散文选》)
夜静得连雾在荷叶上聚成露珠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而刚的心却怎么也不能平静,眉头拧成一个大疙瘩。这个讨厌的小王!
白天同事小王和刚打赌,说刚不能将10个花生米放在三个碗里,而且每个碗里都必须是单数。刚赢,他请客,刚输,刚做东。
倒不是在乎几个钱折腾半夜,是赌气。不呆不傻,又是有文化的人,能让它给他给憋住?
可这道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简单,在桌上并排放着的三个碗任刚怎么把10个花生米摆来摆去,总有一个碗里是双数。不行,明天得跟小王说,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天,小王冲刚一乐,“其实这并没什么难的,我告诉你结果前,先给你讲个故事。”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来了诸葛亮,并任命他为军师,统领三军。
张飞左左右右,上上下下打量着他,第一个跳出来喊不服气。
诸葛亮手摇飞羽扇,面带微笑,不慌不忙地对张飞说:“三将军,你有力气,还是我有力气?”
“当然是我有力气啦”,张飞挺生气。
“一只鸡重呢,还是一根鸡毛重?”诸葛亮又问。
“当然是鸡重啦!”张飞答。
“好!那你敢不敢和我比试一下?”诸葛亮笑着地问。“比什么?”
“我说我比你力气大你准不信,这样吧,我扔鸡你扔鸡毛,看谁扔得远?谁扔得远谁力气大。”
“哈……哈……”张飞大笑,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赢是板上钉钉了。“比就比,怕你呀?”
结果呢,诸葛亮把鸡抛出十来丈远,张飞的那根鸡毛连一丈都不到。张飞不服,“这个不算,再比一回。”
“好。三将军,一个巴掌有劲呢,还是一个指头有劲?”“当然是巴掌啦!”
“我的一根指头比你的巴掌还有劲呢!”
张飞看了看自己蒲扇大的巴掌生气地说:“我不信!”
“好好。三将军你用巴掌我用指头,看谁先把地上的蚂蚁打死。”
张飞用足了力气,拍肿了巴掌也没把蚂蚁拍死,而诸葛亮呢,手指轻轻一摁,蚂蚁便了账了。
张飞连忙拱手抱拳,“军师力大无穷,真乃神人也!”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呢?
原因是诸葛亮并没有骗张飞,而是张飞自己脑子中的“想当然”束缚住了自己,他给自己设置了一个个思维障碍:“我张飞比你诸葛亮有力气”,“鸡比鸡毛重”,“巴掌比手指劲儿大多了”。满脑子被这种念头充斥,必然无暇顾及其他,钻了牛角尖。结果拱手臣服也自不在话下,当属情理之莱坞中了。
因此,我们如果想在事业上更胜一筹,就应该从“想当然”这种自设的圈套中解放出来,摆脱这种“八卦阵”的束缚,用一种全新的灵活的方式方法,处理各种棘手的问题。
通过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刚马上恍然大悟,很快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把三个碗中的两个合一起,就出现了下面三种答案:1:9,3:7和5:5
就这么简单。当然,小王也不用请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