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灵感——激发创造力的思想火花

作者:张贤亮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4:57

|

本章字节:27232字

黑夜使眼睛


失去它的作用,


但却使耳朵的


听觉更为灵敏。


灵感——创造神奇的一瞬


当人们回避命运的时候,就已经碰上了命运。


(摘自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客罗的《僧服披肩》)


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被认为是物理学中的一场伟大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谈及狭义相对论观点是怎样形成时,爱因斯坦说:“我躺在床上,那个谜(指对同时性的绝对论的怀疑)痛苦地折磨我。似乎毫无解答的希望,没有一线光明。但突然黑暗里闪出了亮光,答案出来了!于是我立即投入工作,连续奋斗了五个星期,写成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那几个星期我好像处在狂态里一样。”


关于他又是怎样形成广义相对观点时,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一天,我坐在伯尔尼专利局的椅子上,突然想到,假如一个人自由落体时,他会不会感到自身的重量。我为自己的这个假设大吃一惊。这个简单的思想实验,给我打上了一个深深的烙印。这是我创立引力的灵感。”


难怪这位大物理学家向世人郑重坦称:“我相信直觉和灵感。”


那么,什么是令爱因斯坦产生如此辉煌成就的灵感呢?


灵感是指创造过程中新形象的产生带有突然性。


灵感现象自古以来就曾使无数的人大感惊异、玄妙和神奇。历代都有众多学者对它进行多方面的探索。灵感问题是对人类具有巨大诱惑力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对于人类历史上对灵感的漫长研究过程和争论过程,在此不加以探讨,我们关注的是它对我们改变思维、创新思考方面的问题。


灵感是在人们头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现象。


有些人说自己从未出现过灵感,它是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的头脑中特有的产物。其实不然,这主要是还不太了解什么是灵感,以及它有些什么特点和规律。因而即使头脑中已经出现了灵感,也往往感受不深,把握不住。在灵感问题上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觉得获得灵感很容易,而且它发挥的作用巨大,简直无可替代,对它的评价自然很高,如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另一些人则觉得它似有似无,无足轻重;还有一些人对灵感虽然早已心向往之,可又感到它朦朦胧胧,虚无缥缈,是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更有甚者,根本就不相信灵感的存在,斥之为歪门邪道,荒诞不经。


其实,只要对灵感现象的机制、特点以及出现的规律有所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捕捉和利用灵感的技巧,那么,每个人都有可能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正在品尝到灵感所产生的甘露。


所以,为了进一步开发和提高我们自己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对灵感现象要有所了解,尤其要善于捕捉和利用灵感,使它给我们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2


灵感——撕破夜幕的闪电


机会是在纷纭世事之中的许多复杂因子,在运行之间偶有利于你的间隙。


(摘自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曼兰的《罗兰小语赏析》)


灵感这个神秘莫测的东西,包含着多种因素、多种功能,有着多侧面的本质属性,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灵感也是人脑对信息加工的产物,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质变和飞跃。由于它信息加工的形式、途径和手段的特殊性,以及思维成果表现形态的特殊性,使灵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变成了极为复杂、玄奥而扑朔迷离的思维现象。


尽管如此,灵感对于创造发明的神奇作用却是不容忽视和低估的。


我国荣获戴维逊奖的数学家侯振挺,对自己如何得益于神奇的灵感启示,证明了世界上公认的数学难题“巴尔姆断言”,曾作如是说:“当时我深深地被‘巴尔姆断言’所吸引,一头扎进了对‘巴尔姆断言’的证明工作,一次又一次似乎到了解决它的边缘,可是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达到目的。我早起晚睡,夜以继日,利用了全部可以利用的时间,吃饭、睡觉、走路,头脑中总是萦绕着‘巴尔姆断言’。”说到此,侯振挺深有感触地说:“难啊,确实是真难……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明明一个证明它的轮廓逐渐在头脑中形成了,但还有一些问题证明不了,就像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我把当时的进展写成一份文件。当时我正在外地实习,就让一位同学顺路带回学校去请教老师,于是我送那位同学去火车站。就在火车将要开动时,在我那始终思考这个证明的头脑里,忽然闪过一星火花,刹那间似乎在那挡路的大山里发现了一条幽径,于是我留下了那份写给老师的文件,立刻在车站旁的石条上坐下,拿出笔推导起来。果然,那一星火花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曲折的幽径越来越宽。十几分钟以后,这最后一座大山终于被抛到我的后面去了,‘巴尔姆断言’完全得到了证明。啊!好容易!只十几分钟就完成了!”


上面的实例仅供读者细心体会。下面我们就产生灵感的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做一简单探讨和说明。


关于灵感产生的心理机制。


从人的大脑中有潜意识和潜思维存在的观点来看,灵感产生的心理机制大体是这样:当一个人长时间思考着某个复杂的总是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中途休息或娱乐时,也就是通俗地说:放松一下,换换脑筋的时候,这时人的显思维就不再思考这个问题了,而潜思维却仍在那里“埋头”去想,或者说,潜思维这时才把显思维未完成的工作接过去。因为潜思维能提取比显思维大得多的信息量,还不厌其烦,不知疲倦得如同一头老黄牛,而且还能一遍又一遍高速度进行各种信息的排列组合,因而它常常能获得显思维不能获得的思维成果。但潜思维也不是万能的,更不能就此贬低了显思维的作用,二者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潜思维对问题有了一定结果后,便立即与显思维沟通,也就是将结果输送给显思维。就是说我们得到了神奇的灵感。


所谓灵感的产生,就是潜思维将成果输送给显思维,更明白地说,就是潜思维转化为显思维。这一至今仍带有科学假设性质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接受。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光潜早就说过:“灵感是在潜意识中酝酿而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大科学家钱学森曾多次明确指出:“灵感实际上是潜思维。它无非是潜思维在意识中的表现。”


2关于灵感产生的生理机制。


灵感思维创新的实质,在于知识的重新组合。从生理机制方面来看,也就是大脑皮层的细胞建立起新的联系。按照巴甫洛夫所提示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人脑长期紧张工作形成的优势兴奋中心区一旦被抑制,就会自动地引发这个中心区外围皮层的优势兴奋,这时常规思路外围的知识和经验就可能被激发出来,从而打破常规思维,因为某些创造性研究课题的答案本来就不在常规思路的范围之内。所以,这种打破了常规思维的信息的闪现,就可能恰好把思路引向问题的正确答案的方向上来。


灵感思维在人的大脑中有相应的活动区域。灵感区是脑的两半球之间的狭长地带,即从额在到皮层后部的位置,这里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交叉互补的最佳区域,灵感的产生,就是这个区域的一种特殊的被激发状态。


长时间专注思考某个问题,会造成大脑中的血液缺氧,使思维变得迟钝,这时停止思考让大脑轻松一下,或将思考转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大脑血液中的含氧量就会增加,思维就会随之变得清醒敏捷,因而容易产生灵感。


认识和掌握了灵感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两个主要特征,对我们以后充分利用灵感,拓展创新思路,以及在科学研究等各领域取得良好成效,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


成功往往在于灵机一动


黑夜使眼睛失去它的作用,但却使耳朵的听觉更为灵敏。


(莎士比亚,摘自张南主编的《名人名言》)


1944年12月,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和德军在卢森堡开始两军对垒,一场惊天动地的恶战一触即发。


指挥这场战役的美军最高司令长官巴顿将军,于一天凌晨4点钟把秘书叫到办公室。


秘书进门后,见巴顿上半身穿着军服,下半身穿着睡衣,如此“衣冠不整”的巴顿将军匆忙起床,必有极其重要的命令要口授。


巴顿如此“狼狈”,是因为他忽然想到,德军在圣诞节时将会在某个地方发起进攻,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巴顿向秘书下达了立即向德军发起进攻的命令。


果然不出巴顿所料,几乎就是在美军发起攻击的同时,德军也发起了进攻,由于美军占了先机,终于有效地把德军阻止在冰天雪地之中。


过了一两天,秘书不解地问巴顿:“您是怎么预感到德军要攻打我们的?”


巴顿洋洋得意地一笑:“老实对你说吧,那天我是一点都不知道德军要来进攻的。”原来那天早晨三点钟,他无缘无故地醒来时,脑中突然想起了这事。“像这样的主意究竟是灵感还是失眠的结果,我不敢说我知道,以往的每一个战术思想几乎都是这样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而不是有意识地苦思冥想的结果。”这次军事行动,是巴顿将军“突然灵机一动”的又一次表现!


通过上面这个世界现代军事史上著名的战例,我们来分析一下,灵感是否具有如下的特征。


(1)突然来临,不期而至,像个不速之客。这是灵感最突出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灵感的产生是潜思维和显思维的一下子接通,是潜思维将其思维成果突然输送给显思维,在此之前,思考者还未觉察到潜思维在积极活动,自以为停止了思考,正在休息呢,怎么也想不到头脑中又一下冒出了问题的答案来。这不能不使人感到灵感来临的突然。灵感都具有突发性,只是它的程度各不相同。


灵感的突然来临,不同于一般的某个念头的突然闪现。忽然想起了某件事或某个人,这并不是灵感。


(2)它的突然出现常伴随着激情。头脑中灵感的出现,是意识活动的爆发式的质变、飞跃,是令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思想火花,是智慧之光的瞬间闪烁,是神经活动一下进入兴奋状态。因此,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情绪高涨,身心舒畅,甚至进入一种如痴如醉的状态。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这样描述过他获得诗歌创作灵感时的情景:“诗意突如其来,我感到一种压力,仿佛非把它写出来不可,这种压力就像一种本能的梦境冲动,在这种梦游症的状态中,往往面前斜放着一张稿纸而没有注意到,等注意到时,上面已写满了文字,没有空白可以再写什么了。”


(3)不受控制。灵感不能您想什么时候要,它就招之即来。它的出现,在时间、场合上,都不依照人们的规定和想象,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过:“灵感是不为意志所左右的,是不由钟点来调节的,是不会依照预定的日子和钟点迸发出来的。它常常和人们开玩笑,你千唤万唤,他偏不光临,一点都不给面子;你没有想它,他又偏偏不请自来,完全不管你的愿意与否。正如那句大家熟悉的谚语所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4)不明踪迹。灵感是潜思维将其思维成果突然在一瞬间奉献给显思维。由于人们对潜思维的存在及其活动本来就一无所知,毫无察觉,因此灵感的突如其来,带给人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之感。


(5)一闪即过。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如惊鸿一瞥,全然不管你是否能抓住它。


(6)模糊粗糙。古语曰:玉不琢,不成器。它是块玉,而不是精雕细刻的“器”。它只给您提供线索和启示,至于它最终以花鸟鱼虫,还是以仕女佳人的面貌出现,仍需您自己定夺,舍弃与存留,肯定与否定,存于您一心。


(7)难以重现。大的道理不讲,打个比方,它不是已为人妇的媳妇和夫君拌了几句嘴而躲至娘家,一帮亲友一劝又回来了。它是初次约会的女友,一个照面,意觉不妥就“拜拜”溜之大吉,茫茫人海再也觅不到其踪。


掌握了灵感的种种特征,就如同您已经了解了一个人的脾气秉性。对于已经了解的事物,我们顺着它的性气去追求,去捕捉,也许就能轻而易举达到目的。


4


自发灵感水到渠成


在热情的激昂中,灵魂的火焰才有足够的力量把造成天才的各种材料熔冶于一炉。


(摘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


灵感产生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我们把不是在客观环境的外部因素作用下激发的,也不是思考者自己有意识采取一定措施引发的,而是思考者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以后,在一定的时机“瓜熟蒂落”的,自自然然产生的灵感称之为自发灵感。打个简单的比喻,它不是浓妆艳抹的娇娃,而是清水出芙蓉的村姑,自自然然的一脉天成。


廖基程在工厂劳动时经常看到,由于大部分零件的精密度都非常高,为了防止零件生锈,工人们都必须戴手套进行操作,而且手套必须套得很紧,手指头才能灵活自如,这样一来,戴上脱下相当麻烦不说,手套还很容易弄坏。


为此,他常想,难道只能戴这样的手套吗?能不能改进一下?


有一天,他在帮妹妹制作纸的手工艺品时,手指上沾满了糨糊。糨糊快干的时候,变成了一层透明的薄膜,紧紧地裹在手指头上,他当时就想:“真像个指头套,要是厂里的橡皮手套也这样方便就好了!”


过了不久,有一天清早醒来,他躺在床上,眼睛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头脑里突然想到:可以设法制成糨糊一样的液体,手往这种液体里一放,一双又柔又软的手套便戴好了,不需要时,手往另一种液体里一浸,手套便消失了,这不比橡皮手套方便多了吗?


他将自己的这一大胆想法向公司做了汇报,公司领导非常重视,马上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把廖基程也从生产车间调到了这个组里。经过大家反复研究,终于发明了这种“液体手套”。


使用这种手套只需将手浸入一种化学药液中,手就被一层透明的薄膜罩住,像真的戴上了一双手套,而且非常柔软舒适,还有弹性。不需要时,把手放进水里一泡,手套便“冰消瓦解”了。


自发灵感的光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它的不期而至,我们不仅要有一种敏感和警觉,而且还要让潜思维尽量发挥作用,因势利导,使其形成水到渠成之势,不矫揉造作,于平平淡淡中等待它绽放出美丽多姿的倩影来。


由于德、意、日在世界范围内侵略的猖獗,1942年,美、苏、英、中等国开始着手建立反法西斯联盟,为了名正言顺,决定起草一份宣言。这份宣言叫什么名字呢?


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一起研究了多次,也想过不少的名字,都因不恰如其分而放弃。


有一天大清早,罗斯福刚起床便不顾身份地大叫道:“上帝!我终于想起来了!”他急匆匆去找丘吉尔。丘吉尔正在洗澡。罗斯福迫不及待地跨到浴室门前,对丘吉尔高声说道:“亲爱的温斯顿,我想起来了,你看叫联合国怎么样?”丘吉尔从漂满了肥皂泡的浴缸里钻出来,孩子般拍了拍白白胖胖的肚皮,“啊!太好了!”


就这样,罗斯福的自发灵感作出了贡献,最后将这份宣言定名为《联合国宣言》。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也沿用了这一名称。这就是联合国的由来。


现实生活中,对面临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如果我们不急于求成,不焦躁慌乱,而能做到有紧有松,有张有弛,该休息的时候,就停止思考,陪太太轻松地开个玩笑,或与朋友一起到练歌房“ok”一曲,这样就能为头脑中的潜思维加强活动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为它扫清障碍,闪出一片可供它自由驰骋的空间。这时,灵感这位欲语还羞的女神,可能会在瞬间之内,让你一窥她那绝世容颜。


5


用多种方式诱发灵感


命运即使对它最喜爱的宠儿也不是永远慷慨无度的。


(摘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钓过鱼的人都知道,要想钓得一条欢蹦乱跳的鱼来,鱼钩上必先有饵,这几乎是一条公理而且众所周知。“愿者上钩”,那是姜太公的事,凡夫俗子有几人能为?


我国古代诗人李长吉喜欢骑驴;现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喜欢长时间刮牙;法国思想家卢梭喜欢在烈烈的太阳下晒脑袋;德国剧作家席勒喜欢闻烂苹果;等等。古今中外的许多杰出人物都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爱好,都在做一项工作——“虚位以待”。待什么?灵感!这些爱好,如同钓鱼的饵,香喷喷的引诱着灵感的到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赖特将军专门负责制定各种作战计划,由于战争的惨烈,他不得不根据上级的指示和要求,按时完成一个又一个作战计划的制定。


一个长期从事缜密严谨工作的人,经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做好创造性的工作呢?


他的助手泄露了“天机”:他和我们一起轻松地进行午餐,然后,独自关在办公室一小时,四肢展开平躺在沙发上,睁大眼睛胡思乱想。几乎每天和我们碰头时,他都会给我们带来至少一个这样想出来的新设想。


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按理是不应该“睁大眼睛胡思乱想”的。他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诱发灵感的来临。


根据这些事例,把诱发灵感的方式归纳如下,供读者参考。


(1)清晨卧床。清晨醒后故意不起床,双目微闭,静静地回忆一下一段时间以来日夜思考而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求获得某种灵感。科学家司各特说:“我的一生证明,睡醒和起床之间的半小时,非常有助于发挥我们的创造性,期待的想法总是在我一睁眼的时候大量涌现。”


清晨起床前,用三两分钟时间想一想:今天需要做什么?先做甲呢,还是先干乙?这也有助于灵感的诱发。它通过给大脑下达指令,促使显思维兴奋;同时也能更有力地调动潜思维积极配合显思维思考,以诱发灵感。


(2)沐浴。人在沐浴时身体舒展,心情放松,常能令人产生一种摆脱了一切羁绊和负担的心旷神怡之感,有时甚至会进入一种似睡非睡的半睡眠态。这时,显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开始“交流”和“对话”,潜意识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及时地输送给显意识使用。潜意识能更加活跃、主动地配合显思维思考问题。这时,日夜萦绕心间的问题,有可能突然在头脑中闪现出某种答案或线索来。


西方有所谓“三b思考法”:床上、沐浴、公共汽车。指这三种场合适宜思考问题,同我们所讲的卧床和沐浴是一致的。


(3)听音乐演奏。很多人感到,听音乐演奏,在音乐的气氛中思考,有利于灵感的产生。日本著名发明家中松义郎坦言道:“每当我听到贝多芬的乐曲,就会难以理解地出现极佳的闪念。也可以说,我的几个发明都是贝多芬给予的。”


(4)散步。散步是一种能活动身体,有益健康的休息方式,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它也有助于诱发灵感,想必鲜为人知了。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我最宝贵的思维及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在散步时出现的。”


(5)上厕所。宋朝著名散文大家欧阳修在其《归田录》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中国古时的“三上”,与西方现代的“三b”真是遥相呼应,异曲同工。


(6)理发。奥斯本在《创造性想象》中写道:“我在理发时习惯对理发师说:‘如果没有什么妨碍的话,我想思考一会。’这时我并没有真正思考,而是让我的思想漫无边际地飘荡。当理发师从我脸上揭下热毛巾时,某种东西已经不可思议地渗入我的大脑,成为我寻找的设想。”


(7)书籍报刊。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再复述。


(8)饮酒。纵情豪饮是许多文学家、艺术家常用的一种激发灵感的方式。“李白斗酒诗百篇”早已家喻户晓。法国的国歌《马赛曲》,也是斯特拉斯堡市市长用当时仅有的一瓶葡萄酒赠给音乐家德利尔,德利尔畅饮后趁着浓烈的酒意创作出来的。


(9)气功入静。日本的川铀爱义博士认为:“超脱静思是控制意识的钥匙。它能巧妙地激发大脑右半球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能力。”


其实,诱发灵感的方式还有很多,我们不再一一列举。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生理、心理,爱好和习惯等诸方面的特点,采取某种方式或选择某种场合,有意识地进行一下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指的是诱发灵感的可能,而不是绝对肯定。请读者千万不要误解。


6


触发灵感——碰撞产生火花


未来不在命运手中,而在我们自己手中。


(摘自美国茹泽朗的《告别美国的广播讲话》)


“水当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后发光。”这句古语的意思是,水靠激荡而成涟漪,石头不会产生火花,只有碰撞才能令它发光。


老师在讲如何写作时也常讲,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工作中,尤其对于发明创造,通过言谈、奇特现象等等都能触发灵感的涌现。这种因受到触及而生发的灵感,我们称之为触发灵感。


1993年6月,揭阳市榕城区渔湖镇青年魏潮州研制的“山甲牌蚂蚁净”,在中国爱迪生发明协会举办的科技成果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中国爱迪生杯金奖”。魏潮州因此被称为“灭蚁王”。他是怎么作出这一重大发明的呢?


事情得从1981年说起,那时的他才21岁,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一次在家里他偶然看到蚂蚁排成一字长蛇阵搬运食物。这一平常景象却异乎寻常地吸引和触动了他。他立时想到:能不能用一种高效的药物引诱蚂蚁来觅食,最后达到全部剿灭它们的目的呢?这瞬间的一念,使他从此闯入了蚂蚁王国。


从此,他开始学习有关知识,仔细观察蚂蚁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里的生活习性,并多次向上海、广州的昆虫学家请教。经过一年多数百次各种配方的实验,1983年底获得成功。为了取得更佳的效果,他继续探索,根据不同季节修改配方和选择不同的饵料,终以最理想的配方,创造出“山甲牌蚂蚁净”,对净化环境、保护食品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产品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远销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魏潮州被蚂蚁搬运食物的景象所吸引,顿时触动了研制高效灭蚁药的设想。对于这一灵感的产生,“蚂蚁排成一字长蛇阵”这一现象,显然起到了触发作用。


上面是由于某种现象而触发了灵感,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通过交谈而触发灵感的例子。


绝大多数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这一特性,而水却是例外,水由液体状态变为固体(结冰)时,为什么不会缩小反而体积增加了呢?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两种轻元素——氢和氧组成的简单分子,又具有什么样的内聚力,使它们能在常温下凝聚为液体,而不是气体呢?


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英国物理学家贝尔钠,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1932年,贝尔纳应前苏联的邀请到苏联参加科学讨论会。讨论会结束正要乘飞机返回英国时,机场上突然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由于能见度极低,飞机无法正常起飞,于是贝尔纳同前来送行的原苏联热力学家福勒闲谈起来。


两人触景生情,话题转移到雾,由雾又跳跃到水。贝尔纳在向福勒解释水的结构的过程中,突然想到:水的本质,关键在于它的分子结构。用h2o表示水的分子时,对其中的氢原子是如何排列未作说明,一般都理解为hoh,即氢原子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然而假定氢原子排列成氧原子的同一侧上下部同位置。那么,不就形成了强烈的电子矩,这样就可以解释水分子的内聚力为什么能在常温下,使水分子凝聚为液体了。此外,通过分子间的不同组合方式,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水比冰重这一反常现象了。


回到英国,顺着以上灵感启发的思路,贝尔纳马不停蹄地继续深入研究。


数月后,贝尔纳和福勒合写的关于水结构方面的专著出版了。这样,由关于雾的闲谈而触发出来的灵感,导致了水结构学的诞生!很多人都有这方面的经验:与人深入的交谈,经常起到诱发灵感的作用。


由于每个人的年龄、身份、文化、知识及理解能力不尽相同,思考问题的方式、特点和思路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相互倾心交谈中,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特点互相融汇、交叉、碰撞,便能打破和改变原有的思路,使思想产生某种“飞跃”和“质变”,从而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来。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海森堡说:“科学基于实验,但是只有通过科学工作者的交谈、商讨,才能使实验结果获得正确的解释……科学扎根于讨论。”


通过上面的实例,我们应该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了。对于今后现实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进行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随时留心和注意与朋友的倾心交谈,并对周围的异常现象给予高度的警觉。也许,在交谈讨论中,在异常现象的触发下,灵感便悄然而至了。


7


逼发灵感的神奇力量


天才的悲剧在于被小而舒适的名望所束缚。


(摘自日本著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的《侏儒的话》)


魏文帝曹丕,龙庭初坐,为了巩固其地位,一心想把自己的三弟曹植除掉。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否则,即是死罪。在这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曹植已不可能从容不迫,只能边走边想,以他那超凡的才华和过人的机智,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种被逼出来的荡气回肠之作,不但救了曹植的性命,而且流传了千秋。


清朝大才子纪晓岚,在背后称万岁乾隆为老头子,碰巧被乾隆皇帝听到了。乾隆面露愠色,厉声责问:“你为什么称朕为老头子?说出道理朕就饶了你,否则,哼哼,当心你的狗头!”纪晓岚略作思忖后从容奏禀:“皇上称万岁,岂不为‘老’?皇上乃一国之主,岂不为‘头’?皇上是真龙天子,岂不为‘子’?三个字合称为老头子。皇上,臣有罪吗?”乾隆听后,转怒为喜,恕其无罪,并说:“纪晓岚啊纪晓岚,朕算服了你。”


上面两种被逼出来的灵感,令危难化险为夷。我们把这种灵感称之为逼发灵感。


英国著名大画家索希尔有一次应英国女王的邀请,在皇宫里画了一幅大壁画。为画这幅鸿篇巨制,搭起了一个三层楼高的脚手架。索希尔精心专注地完成了这幅巨作。


女王带领一大批大臣前来观看。当时索希尔正站在脚手架上全神贯注地审视着自己的作品。他一边看一边往后退,直退到了脚手架的边缘,可他自己却丝毫没有觉察到死神的手已经触到了他!


站在脚手架下的女王和大臣们全都吓呆了,但谁也不敢出声,大家都知道,谁要是喊出声来,索希尔会受到惊吓,肯定会被摔死。


这时,站在索希尔身边的助手情急生智,他大步冲到壁画前,拿起画笔便在壁画上乱涂乱抹起来。索希尔见此勃然大怒,急忙奔上前去抢夺助手手里的画笔:“你疯了吗?”


这样,索希尔离开了死亡线,生命得救了。是他的助手被逼出来的灵感,救了他一条性命。


创造学之父奥斯本曾说过:“舒适的生活常使我们创造力贫乏,而苦难的磨炼却能使之丰实。”“在感情紧张状态下,构想的涌出多数比平时快……当一个人面临危机之际,想象力就会发挥最高的效用。”


沙俄时代,一个不会游泳的犹太人失足掉进了河里,无论他怎样大喊“救命”,在岸边悠闲散步的警察也无动于衷。落水人奄奄一息,急乱中大喊:“打倒沙皇!”两名警察立即跳入水中,把犹太人提上岸来,送进警察局。


并不是每个人在紧急危难的情况下都能被逼出灵感来。逼发灵感的产生取决于一定的条件。


首先,要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思考,这是关键。因为灵感毕竟是通过显思维和潜思维“想”出来的,而非“急”出来的。


其次,对工作中必须完成的某件事情,定下一个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完成的期限,这也是“逼发”出灵感的有效做法。


悠闲舒适的生活,不但能养成身体懒惰的习惯,而且也会造成思维创造力的贫乏。因形势所迫,或自设难关和障碍,常常能“逼”出一些奇思妙想来。


所以,在危急之中被“逼”出一些智慧来,从而大大增长了见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8


充分利用灵感的几个条件


要把握时机确实需要眼疾手快地去“捕捉”。


(摘自中国当代作家罗兰的《罗兰小语赏析》)


在前面几篇短文里,我们讲了激发灵感的几种方式,也已经知道了灵感在工作和发明创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那么,面对灵感,我们准备好了吗?


下面,我们想通过一个事例,具体地介绍一下迎接灵感到来应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


17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几何图形是形象的,代数方程是抽象的,能不能将这两门数学统一起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代数方程,用代数方程来解决几何问题呢?


果真如此,既可以避免几何学的过分注重证明的方法、技巧,不利于提高想象力;也可以避免代数学过分受法则和公式的束缚,影响思维的灵活性。二者的有机结合,将使几何图形的“点、线、面”同代数方程的“数”联系起来。


为了能够尽快地解决这一问题,他日思夜想,“为伊消得人憔悴”。


有一天早晨,笛卡尔睁开眼发现一只苍蝇正在天花板上爬动,他躺在床上耐心地看着,忽然头脑中冒出这样一个念头:这只来回爬动的苍蝇不正是一个移动的“点”吗?这墙和天花板不就是“面”,墙和天花板的连接的角不就是“线”吗?苍蝇这“点”距“线”和“面”的距离显然是可以计算的。


笛卡尔想到这里,情不自禁一跃而起,找来纸和笔,迅速画出三条相互垂直的线,用它表示两堵墙与天花板相连接的角,又画了一个点表示来回移动的苍蝇,然后用x和y分别代表苍蝇到两堵墙之间的距离,用y来代表苍蝇到天花板的距离。


后来笛卡尔对自己设计的这张形象直观的“图”进行反复思考研究,终于形成这样的认识:只要在图上找到任何一点,都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表示它与另外那三条数轴的数量关系。同时,只要有了任何一组像以上这样的三个数据,也都可以在空间上找到一个点。这样,数和形之间便稳定地建立了联系。


于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解析几何学,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他的这套数学理论体系,引起了数学的一场深刻革命,有效地解决了生产和科学技术上的许多难题,并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天花板上爬动的苍蝇,竟触动笛卡尔产生了创建解析几何的灵感,为整个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通过这一事例,可将利用灵感思维应具备的条件归纳如下。


(1)需要有进行创新思考的课题。


思考总是从有问题需要解决开始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满脑子不装事,没有一丝牵挂,灵感自然无从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灵感的“种子”,不先播下这些“种子”,又何谈收获“灵感之果”?假如笛卡尔没有将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想法,又怎么可能望着天花板上的苍蝇就能产生灵感呢?


(2)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


光有种子是不够的,要想让种子生根、开花、结果离不开一片沃土,而经验和知识就是那“一片沃土”,也是产生灵感的基础,它们与获得灵感的可能性成正比。


(3)对问题要有较长时间的反复思考。


“不思而至”,这是灵感出现时带给人们的一种误解。实际上,没有一定时间的反复思考作前提,灵感是不会光临的。灵感是辛勤劳动的结晶。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这样评价:“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它不爱拜访懒惰者”。“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说的也是这个理。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十分风趣地嘲讽过那些企图不经过艰苦思索就能获得灵感的人:“诗人马特尔坐在地窖里面对着六千瓶香槟酒,可就是产生不出诗的灵感来……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天空……温柔的灵感也不会光顾他。”


灵感是一位高傲而奇怪的客人。你缺乏诚意又没做好准备工作,即使你三请四请,它也不会赏光。反之,它会屈驾不请自来。


(4)要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对所思考的问题,要求解决它的欲望越迫切,越有激情,促使显思维与潜思维积极进行各种试探的推动力就越大。问题的久悬不决甚至会使思考者坐立不安,食不甘味。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显思维全力以赴,同时也给潜思维连下了“十二道金牌”,敦促其加紧活动,早日完成奉献灵感的任务。笛卡尔上述灵感的出现,是与他“有很长时间总是在思考那个问题”分不开的。


(5)紧张之后进入身心放松状态。


经过一定时间的紧张思考之后,中断思考去干别的事情,特别是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显思维“下岗”,这样有助于潜思维发挥其作用。如同绷紧了弦的弓箭,只有松一下,才能使箭头有力地射向目标。笛卡尔上述的灵感,不是在“床上休息”时出现的么?


(6)要有及时抓住灵感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


精神准备前面谈了很多,不再重复。物质准备就是随时备好纸和笔,将它们记录下来,以防“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激发和利用灵感的关键,一是要有效地将显思维中思考的问题交给潜思维去配合思考;二是要有效地将潜思维思考的成果转移到显思维中来。以上种种归纳总结,仅供参考,读者更应根据别人的经历与自己的亲身感受,找出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更多、更好能激发和利用灵感的方法来。我们只是抛砖引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