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晓阳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17:04
|本章字节:7624字
曾几何时,梁朝伟不断地演配角,越演下去,越是感到压抑。甚至拿到最佳配角奖,他都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讽刺。
可此一时彼一时,心理期低潮一旦过去,对许多事,又有了不同的看法。他会觉得,人生并不一定时时刻刻要当主角,就像电影中的许多人物一样,主角和配角,都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当警匪片大行其道的时候,警察是绝对的主角,黑社会成员,永远都是反派角色。但是,或许在某个时候,情况变了,周润发演的《上海滩》或者《英雄本色》,黑社会人物也成了第一主角,由此形成一波风潮。几年之后,风向又变了,《旺角卡门》里一个不起眼的黑道小混混,竟然也成主角了。
主角的含义是什么?主角和配角的关系,永远是相对的。父亲对于孩子,父亲可能是主角;孩子对于芭比娃娃,自然孩子是主角了。一个人,在演电影的时候,是主角,回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在父母面前,在妻子面前,可能就只是配角了。
永恒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是自己的主角。
既然如此,又何必执着于主角还是配角?只要戏好,只要能够真正令自己从中体验到一种新的人生,主角或者配角,又有何妨?
正是有了这种想法时,陈英雄找梁朝伟来了。
陈英雄是梁朝伟的同龄人,都出生于1962年,梁朝伟出生于年中,陈英雄出生于年尾,同样是属虎的。当然,梁朝伟不清楚陈英雄是否了解中国的属相,因为他是一个越南人。在此之前,陈英雄在法国当导演,拍了很好的片子,在国际上获过奖。梁朝伟没有料到,这个越裔法国人,有一天会跑到香港来找他,希望和他合作拍片。
梁朝伟非常奇怪,问他:“你怎么想到找我?”
陈英雄说:“因为侯孝贤。”
梁朝伟明白了,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在台湾拿了金马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奖,那是他第一次和金马奖擦身而过。虽然获奖没有自己的份儿,可自己演的影片,能够获得这个在港台电影人心目中极有分量的奖项,他还是非常开心的。接着,这部影片又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使得梁朝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国际影坛。这是他迈向国际影坛的第一步。
陈英雄就是看过《悲情城市》,才对梁朝伟留下极其深刻印象的。
陈英雄出生于越南,14岁才移民法国,定居于巴黎。最初,他在法国读的是哲学,后来又转入路易·卢米埃尔学院,学习摄影技术。那时,他已经立志毕业后做一名导演了,可他觉得,导演不是学来的,而是靠一种天分,所以,他没有选择学导演,而是学摄影。陈英雄的电影起步,是靠两个小短片——《南雄的妻子》和《望夫石》。这两部短片,迅速引起了影界的瞩目,《望夫石》更是获得1992年里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在此之前,他只拍过一部长片《青木瓜的滋味》,这部影片在1993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获得金摄影机奖,令他一举成名。
《青木瓜的滋味》是一部有着唯美倾向的电影,讲述一个叫梅的乡下女孩,踩着胡志明市小巷的青石子路,来到城里当帮佣,学习烹煮青木瓜这道家常菜,然后遇到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演出一幕动人的故事。这是一部东方化的灰姑娘童话。可在这个灰姑娘的身上,陈英雄加进了许多现代电影元素。梅的身上,闪烁着东方特有的美丽、宁静和智慧。梅的生活中没有挣扎和奋斗,也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她坦然接受属于自己的命运与环境。因此,她的身上,闪耀着一种特别的自然纯朴之美。
陈英雄非常强调画面、音乐、灯光等电影手法的运用,缓缓的民间丝竹乐、优雅别致的钢琴曲,柔和的灯光效果以及唯美的影像构图,就像一幅充满东方韵味的水彩画。
陈英雄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越南南部度过,那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漫长的法国殖民统治结束时,人们以为从此可以过上有尊严的日子,不曾想在超级大国的暗中支持下,内战又起,南北分裂,随后卷入了更惨烈的战祸之中。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生活在底层的普通市民,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政客、贪官、污吏以及各种帮会组织的手中,无论他们怎样挣扎,也摆脱不了悲剧命运。
他告诉梁朝伟,很早他就希望将自己的这种感觉表达出来,直到最近,他才意识到想法成熟了。所以,他想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电影。
一听这样的背景,梁朝伟就来了兴趣。几年前侯孝贤拍的《悲情都市》也是有历史背景的,这种背景,往往给影片增加一种悲壮感,也赋予影片中的人物一种特别的使命感。他喜欢这些东西,这让他有一种走进了史诗的感觉。
既然梁朝伟有兴趣,陈英雄便开始给他讲述自己要拍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3个人。和王家卫有点类同,陈英雄似乎并不在意电影人物的名字。或许,在他们心目中,人原本就不应该有名字的,只是作为人这种众体之中的一种个体符号吧。在陈英雄即将拍摄的影片中,男主角是车夫,女主角是姐姐,第三个人物是诗人。
车夫和姐姐的身份相应比较单纯,由于生活所累,父母双亡,和祖父一起生活。车夫靠租用大姐头的一辆人力车。拉客为生,姐姐在家照料家务。诗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诗人,可在那个时代,需要的是食物而不是诗,况且,诗人又是一个哑巴,在那样一个社会中,根本无法生存,只好沦为黑社会组织的帮手。故事就在这几个人中间展开。
当时,西贡(后改名胡志明市)的色情业泛滥,黑社会组织需要有更多的新鲜女性满足嫖客的要求,以维持生意的兴隆。他们看中了姐姐,于是偷走了车夫的人力车。车夫不得不以身相赎,成为大姐头手下的黑帮成员。姐姐在不久后,被迫开始色情服务,而看管姐姐的任务,便落在诗人头上。诗人有个毛病,一旦紧张,就会流鼻血。他第一次目睹姐姐从事色情交易时,流鼻血了。那时,他已经有一种感觉,自己爱上了姐姐。车夫跟人火拼几次之后,不再紧张了,甚至从中体验到了可以主宰他人命运的快感。终于有一天,姐姐被一名嫖客强奸,诗人愤怒了,将那个嫖客杀掉。那名客人是一个有身份的人,诗人面临被黑道追杀的危境,绝望之中,他点起一把火自焚而死。
陈英雄告诉梁朝伟,他将在电影中加进许多的写实元素,真实地表示当年西贡街道的场景,用接近写实的手法,表现强奸、暴力等场面。后来拍出的电影中,甚至有一个杀人过程的全记录,先用胶布封住被杀者的嘴,然后用刀割开他的动脉,此人便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死者在挣扎时,踢翻了一把椅子,那椅子便躺在一条很平常的巷子里,所有人对此熟视无睹,似乎那是一件太平常的事。
陈英雄给梁朝伟的角色,是那个哑诗人,一个真正的配角。
相对于车夫,梁朝伟更喜欢诗人。不仅仅因为他是个哑巴,还因为他是个诗人,同时,他还是一名卑微的黑社会成员。他一人兼有几重身份,作为诗人的血,它是高贵的,但作为黑社会成员的血,它又是邪恶的。作为一个生活无着,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在那种地方挣扎生存的人,它的血,又是卑微的。他还是一名残疾人,因此,它的血,还是自卑和孤独的。同时,他的身上,还有着很纯的爱情,甚至比普通人更加浓烈的情。这个人物极其丰富,层次分明,他身上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梁朝伟。
在这部影片中,梁朝伟的表演,原本是应该出彩的。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还真是难以碰到这么一个有特点的人物。像《重庆森林》中的警察,同样是一个普通的下层人物,除了内向和自闭以外,再无更明显的特征。当然,总体上说,这个形象,多少有点延续《悲情城市》中文清的形象。可诗人的形象,比文清要复杂而有层次,内心深处强烈的冲突,也会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最终影片出来时,梁朝伟的表演,似乎并没有突破文清,这一点颇令人遗憾。
曾有人问过梁朝伟,和陈英雄合作,会不会同其他导演不同?梁朝伟承认,陈英雄确实是不同的。他是学院派,每做一件事,都有理论作为指导。像王家卫、徐克这些导演,你会觉得他们完全是意识流的,前一分钟不知道后一分钟要拍什么。陈英雄不同,他在正式开拍之前几个月甚至几年,所有一切,都已经心中有数,甚至连用什么音乐,配什么样的画面,构图怎样等等,一切都已经了然于胸。
于是,便又引出了一个问题,梁朝伟在这部戏中的表演差强人意,是不是因为陈英雄作为导演,给他的自由发挥空间太少?梁朝伟说,他对越南的历史以及当时的现实情况并不熟悉。为了让他了解越南社会的情况,陈英雄给了他很多资料,他们也常常在一起讨论影片。应该说,陈英雄给他自由发挥的空间还是足够的。陈英雄和王家卫或者侯孝贤还不同。梁朝伟拍过王家卫几部影片,彼此也算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了,但交流的机会并不多,平常也没什么来往,除了在片场上的一些交流,拍完一场戏之后的交流,都非常之少。陈英雄就不同,彼此年龄相当。他去越南拍戏,在当地不熟悉,又没什么朋友,陈英雄就一直陪伴着他,常常一起吃饭,或者是看画展。
如果说,梁朝伟在这部戏里的表现,稍嫌不足,或许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他身在越南,对当地的环境不是太熟,情绪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越南离香港似乎也太近了一些,他又是那种受不了约束的人,兴致一来,立即飞回了香港。或许,陈英雄对他太好了,如果在这方面给他一些约束,结果会好一点。
另一方面,陈英雄毕竟是学院派,和梁朝伟的观念之间,会存在一些分歧。这种分歧不是根本性的,却也对他把握角色多少有些影响。更多的时候,他得努力去适应陈英雄早已经设计好的音乐、画面等等,这样似乎对梁朝伟的自由发挥,会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