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秋雨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7:11
|本章字节:8948字
读了这部书,可以知道过去历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
———顾炎武
洲是中国过去民主思想的一个伟大的代表。
———张岱年
明末清初,中国有位大思想家宣布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主张“无君”。
他就是近代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者、爱国者黄宗羲。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称它为“人权宣言”。黄宗羲同时
代的思想家顾炎武说:“读了这部书,可以知道过去历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
《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专则,主张民权,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影响很大。梁
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
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黄氏的民
权思想,一直影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邹容和陈天华等爱国志士。
黄宗羲(公元1610年—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
他生逢明末清初那“天崩地解”的时代,在明末作为东林党子弟和复社名士,同
阉党作过坚决的斗争。明朝灭亡后,他积极投入抗清斗争,曾与钱肃乐在家乡组
织“世忠营”,失败后又与张惶言在舟山进行抗清活动。后看到清廷统治已经稳
固,复明无望,遂归乡以遗民自居,从事着述和讲学活动。《明夷待访录》是黄
宗羲的政论和史论专着。该书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提出了独到的政治见解,
具有鲜明的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被梁启超称为“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梁
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明夷待访录》是他在经历了一系列政治斗
争后于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潜心完成的力作。此前一年,南明永历帝被杀于
云南,南明亡。此时清王朝已建立近20年,其统治业已巩固。黄宗羲复明灭清的
希望可谓到了“潮息烟沉”的绝境。痛定思痛,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冷静反思之后,
黄宗羲以其犀利的笔锋将批判的锋芒刺向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明夷待访录》
这个书名是有所寄托的。“明夷”,乃六十四卦之一,离下坤上,用晦而明,寓
意希望与光明。黄宗羲引《易经?雪?雪“夷之初旦,明而未融”,以寓其意。
一个旧的时代终止了,但黑暗的尽头,终将是光明的。对于人类的未来,思想家
是充满信心的。黄宗羲认为自己的学说能把国家由黑暗引向光明,但学说的实现
却有待“明主”的求访采纳。
黄宗羲认为,上古时代“以天为主,君为客”。国君不仅从属天下百姓,而
且也直接为他们服务。所以“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后来,情况就
颠倒过来了。“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君王“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
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把天下看作是“一人之产业”。
他大胆地指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把锋芒直指封建纲常礼教的最核心
问题。黄宗羲又提出“君”“臣”关系这个封建统治的实质问题。他认为“臣”
之“出仕”“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君臣的合理关系,
应如“曳大木”时前唱后和的协力合作关系。臣应当是君的“师友”,而不应作
君之“仆妾”。直截了当地批判了“君为臣纲”。黄宗羲激烈地抨击了君主专制
下的封建法制,认为封建法制是“非法之法”,是“一家之法”,是祸乱之根源。
他提出应该建立“天下之法”来取代“一家之法”,并强调“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有了好的法制不怕没有好的治理者,否则“非法之治”只能“桎梏天下人之手足,
即有能治之人,经不胜其福挽嫌疑之顾盼”。黄宗羲这些论述已包含有法治思想
的萌芽。
在思想文化领域,黄宗羲强调突出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原则,他以满腔的
愤怒谴责了长期以来禁锢人民思想的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他明确指出:“盖道非
一家之私。圣贤之血,散殊于百家。求之愈艰,则得之愈真。”向封建文化专制
主义表示了公开的抗争。黄宗羲这种鄙弃日趋僵化的“一定之说”而诉诸“殊途
百虑之学”的思想见解,反映着明清之际知识分子渴望思想学术自由、个性解放、
探索真理的一种理性追求。具有积极的思想启蒙意义。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黄宗羲有的思想不免有些虚幻,如他为实现“天下
安富”,意欲恢复上古的井田制,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也有些思想并不可取,
如在提倡“工商皆本”的同时,却将“机坊”这种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新事
物,视为“奇技淫巧”,列为禁止的对象。但这些并不足以掩盖《明夷待访录》
作为一部启蒙主义文献的光辉。黄宗羲之杰出就在于他思想的深刻和敏锐。他超
出了当时一般明遗民因为眷怀故国而研究明亡清兴之故的治学目的,也超出了传
统儒家对无道君主的批判范畴。他的思想已突破传统的政治框架,开启了中国近
代民主思想的先河。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今天所见到的《明夷待访录》已非全本,当初刻印时,
因封建专制的严酷,已有删削。书出之后,在清代长期被列为禁书,直至清末梁
启超等人倡导变法改良,才将其作为宣传民主思想的重要文献广泛传播,使之焕
发了光彩。
第六部分《古文观止》观不止——吴楚材、吴调侯
真是好书不厌百回读,随着岁月的消逝,由当日的不能甚解到若有所得,由
强记死背到豁然而悟……直到今天,这些前人集智慧的大成的好书,始终引导我,
鼓励我!是良师,更是益友!……让我一生都将受用不尽!我常常想:中国人拥
有这样巨大的智慧宝库,实在应该引起全民共识,去珍惜研究!
———台湾着名画家、作家梁丹丰评《古文观止》
清代康熙年间文人吴楚材、吴调侯联手选评的12卷《古文观止》,自其行世
以后,翕然风靡,为人乐道,其影响深远。
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学者陈文良先生系统地考察了《古文观止》长盛不衰
的技术因素。他提出,首先是编者为该书所选的文章,全部是经受了时间检验和
文人衡定的“名篇”。所谓“名篇”,起码是经过宋、元、明、清,特别是明代
至清初数百年间许多知识分子、读者、编选者、书坊出版者所共同筛选认可的作
品,而不是受某些人主观认识支配的产物。第二,编辑选本必须在容量方面照顾
到多数读者能够通读,中型选本最容易流行的原因就在于此。第三,作为普及性
选本,入选的每一篇分量不能太重,以便读者一次起码能读一篇。《古文观止》
所采用的就是这种编选方针,对有些篇目采用了“节选”的办法,这也是它成功
之处。第四,从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说,必须带有较广泛的实用性。《古文观止》
的入选篇目大多条理明晰,辞藻华丽,可以供科举士子揣摩、仿作,特别是用到
对策和日常应酬性文章中去。
“康熙二吴”的《古文观止》约编成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以前。
此书没有叙述其成书渊源和选评例则,只有其族先辈吴兴祚写的序,据吴兴祚说,
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调侯为人“奇伟倜傥,敦尚气谊”。序
中交代了成书的因由:“今年(康熙三十四年)春,……二子寄余《古文观止》
一编。阅其选,简而赅,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批阅数
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今则冁然喜矣。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阙功岂浅鲜哉!
亟命付诸梨枣,而为数语,以弁其首。”因为有了这样的因缘,我们今天才得以
获读该编,否则恐怕早已湮没绝灭于乡野之间了。
《古文观止》全编12卷,选材上起东周,以《左传。郑伯克段于鄙》一篇首
领全书;下迄明末,以张溥写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的《五人墓碑记》押卷。
先后以“周文”(卷1至卷3)、“秦文”(卷4)、“汉文”(卷5至卷6)、
“六朝、唐文”(卷7至卷8)、“唐、宋文”(卷9至卷11)、“明文”(卷
12)为序次,凡选入220篇,各体各派略备,繁简选辑颇当,评点注释适中,长
期被人们作为浏览中国传统散文的规范读本。流播所及,脍炙人口,鞠育了近300
年间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子。
《古文观止》中的选文和评点共同体现了二吴的思想倾向和审美观念,形成
二吴选、评古文的几条原则。首先以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则,首
篇《郑伯克段于鄙》以孝涕为中心对郑庄公和共叔段兄弟倾轧进行批讽;次篇《
周郑交质》以信与礼为旨,讥讽周平王与郑庄公互相交换人质以取信于对方,却
不以信礼为本,反致关系恶化。《古文观止》如是开场,鲜明地表现了二吴的道
德好尚是儒家的道德。其次是以人的真情真性为原则,二吴多选体现作者真性情
的散文,自己常常为之感动,使其评点也能感人至深。他们说司马迁的《报任安
书》“其感慨啸歌,大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
二吴以自我的性情感受所选的文章,也是希望以所选的文章去打动别人的。再次
是以文章的婉转奇妙、意韵深厚为准则。二吴好文章的奇妙,如韩愈的《祭鳄鱼
文》、苏轼的《方山子传》、刘基的《卖柑者言》都是作意出奇之文,令人读来
顿生诧异。而且二吴所选文章不在乎篇幅的长短,如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
他们评说“文不满百字,而抑扬吞吐,曲尽其妙”。真所谓能文者善品文啊。
《古文观止》在选目上到明清之季嘎然而止的缺憾,给人们意犹未尽之感。
要明清之交以迄后来的散文,就只得另外披沙沥金了。20世纪20年代初,王
文濡从“数百名家、数千佳文”之中淘选170余篇,编为《续古文观止》,1924
年印行于世。此书在选目上扩大到了为吴本所不重视的论、说、序、跋、记、赞
和墓志、碑祭文等普通文体,以便于读者举一反三;对于入选文章的作者,一一
简介其生平于卷首,以帮助读者知人论文;此外,王氏还大胆地将当时在世的大
家名构一并采入。王文濡自己在《凡例》中声明:“本编继吴氏而编,故名《续
古文观止》。凡已读《古文观止》者,得此编斯成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