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怀苏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5
|本章字节:3796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大概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诗人与友人岑勋在嵩山的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李白因感怀世事变化,自己功业无成而时间飞逝,于是写下这首诗,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旷达不羁而自信的情怀。
诗文开篇就用了两组排比句,气势宏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就从颍阳附近经过,所以诗人写黄河水,起起兴的作用,为下边的抒情做铺垫。诗人在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之水天上来”,表明黄河水在往下流的时候落差极大,好像从天而降,倾泻而下。而从天而降的江水汹涌奔流向东海,景象壮阔雄浑。接着诗人又写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通过上边江水一去不复返,势不可挡,引到这句诗人对生命短暂、时间飞逝的感慨。这里诗人用“高堂明镜”这个事物,使诗人在镜子中照到自己白发,不由唏嘘感慨的模样跃然纸上,非常生动形象。诗人将人从青春到衰老的过程凝缩在了一天的“朝”和“暮”,极言时光流逝之快。黄河之水奔腾不尽,汹涌壮阔,而人在黄河面前是那样的渺小,两句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开篇就带着悲壮的感伤之情。
既然时间短促,那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感悟在人生得意时就尽情享受欢乐,不要白白浪费了这大好时光。他从开篇的悲伤情绪中摆脱了出来,变得豁达而豪放,诗人精选了“金樽”和“月”,虽未言酒,但饮酒之意境则生动表现出来了,非常富有诗意。从这两句开始,到“将进酒,杯莫停”,诗人越发豪放不羁。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必”字突出了他的自信。趁现在把酒高歌,虽然“千金散尽”又算得了什么呢?它终究会“还复来”的,这一句也表现了诗人心胸之宏阔和诗人高度的自信。接着诗人写到三个人大摆宴席开怀畅饮,“烹羊宰牛”为食,饮酒“三百杯”。这是多么畅快淋漓的事情啊,从中可以看到诗人是何等的豪迈。诗人接着劝朋友多饮酒,杯莫停,好像那个场景就在眼前,这使诗文变得立体了,更生动了,让人如临其境。
接着诗人一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引出了下文诗人歌咏的内容。
“钟鼓馔玉”,代表了富贵生活,但诗人认为“不足贵”,并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事情由原来的豪放转为了激愤。酒后吐真言,诗人接着写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两句也是激愤之词。诗人慨叹圣贤寂寞,其实是写自己。自己本来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抱负,但却不能为世用,内心愤懑难平,希望自己长醉不醒,用酒麻醉自己。诗人说“唯有饮者留其名”,接着便举出“陈王”曹植这个例子,并化用了他《名都篇》中“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壮情怀,但是诗人接着没有再继续吐露内心的不平,而是又回来言酒。
“主人何为言少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其中“五花马”、“千金裘”都是非常贵重的东西,这呼应了“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一句,口气豪迈,自信满满。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其实,诗人李白是做客他家,却俨然是主人一般,表现了诗人豪放且快人快语,也表明了和朋友友谊深厚,不拘礼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最后“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人又落到了一个“愁”字上,和开篇的悲情正好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这首七言乐府,写得大起大落,感情丰富激昂,气度不凡。夸张和排比的灵活运用,加强了诗文的气势,也凸显了诗人的豪迈之情,同时诗文感情真挚深沉,在诗文的字里行间中都流露着诗人内心的自信、不平、豁达等等复杂感情。诗句长句和短句错落,使人读起来时而急促,时而舒缓,节奏和谐有致,诗人内心的感受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后人点评
宋人严羽: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李杜全集》之《李太白诗集》严羽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