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怀苏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5
|本章字节:2854字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题目中的“代”意思是拟。题目又作《白头吟》。属《相和歌·楚调曲》,古辞里写的是一个被遗弃的女子表示对情人的决裂。而刘希夷虽拟古乐府,但他由女子的青春年华写到白头翁,慨叹时间如白驹过隙、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精妙,语言婉转优美,开创了一片全新的意境。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开头这两句描写了洛阳城东桃李花开,飘飞四散的暮春景色。洛阳是唐代的东都,非常繁华,在这繁华的都市里,开满了美丽的鲜花,使整座城池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让人心驰神往。但是,时光易逝,花朵开始凋零,到处飘飞,不知道它们要飞到哪里去。这是诗文的起兴部分,下文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叹、青春年华的留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洛阳女儿惜颜色”到“岁岁年年人不同”,写年轻的洛阳女子看到漫天飘落的花瓣联想到人生苦短、红颜易老而发出无限感叹。女子不禁问“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这两句用了“松柏摧为薪”、“桑田变成海”两个形象的比喻,表现了世事变迁、变化无常。“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同样揭示了人生短暂,时间不会重来的永恒规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诗人用优美而简洁流畅的语言、工整的句式集中表现了青春易逝、变化无常这一主题,同时其中也暗含诗人对时间无情流过不复回的无奈情感,读来意味无穷。这个句子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
“寄言全盛红颜子”到“三春行乐在水边”,主要叙述了白头翁一生的大概经历。通过描述白头翁从年轻到衰老生活的境况,表现了诗人对年轻时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人描写的白头翁衰老后的孤苦境况,和他年轻时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时间流逝、人生富贵无常这一主题,进一步抒发了生命短暂的感慨,增添了诗文的哲理意味。
结尾四句总结全篇,点出主旨。“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意思是,年轻美貌的时候能有多长时间,须臾之间已经是两鬓斑白,表现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惋惜之情。“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意思是,看看古时人们歌舞的地方,现在已经是一片冷清,只有那里的鸟雀偶尔发出几声悲鸣。一个“悲”字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鸟雀尚且悲鸣,人又是怎样的悲痛啊。
这首七言古诗悲喜交织,跌宕起伏,诗人灵活运用对比、用典和对偶多种手段,叙议结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情。
后人点评
唐人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中说:“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