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安全感,男人给不了你(1)

作者:曾子航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4

|

本章字节:12522字

一、“物质女”和“拜金女”都是从小缺少安全感所致


(一)“物质女”和“拜金女”大都是自卑导致的


这两年,电视婚恋相亲节目火的一塌糊涂,据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收视率一度直追《新闻联播》,我没去过《非诚勿扰》,但我去了很多其他的相亲节目。当然,不是去相亲,而是作为情感心理专家去出谋划策,当当“红娘”。


不过,我对这些所谓的相亲节目感觉并不是很好,不是节目做的不好看,而是价值取向有问题。它们都不太像相亲节目,更像扶贫节目,很多女嘉宾一看就尚未脱贫,来节目不是来找对象,而是来脱贫致富的。为此,她们专爱灭灯,说话狠绝,表现失态,我给她们取了个外号,叫“灭绝师太”!


比如在一期节目中,有位“灭绝师太”是个幼儿园老师,自己的工资都不足3000元,却要求对方的月收入必须超过3万元,否则一切免谈。我就很担心,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小朋友将来会不会也很“物质化”?还有一期节目中,我遇到的“灭绝师太”是个美女,又是模特,她宣称要找的另一半必须“有车有房,父母双亡”,据说这样可以免去婆媳相处的烦恼。当然,这其中,最出名的还是在《非诚勿扰》中以一句“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爆得大名的马诺。媒体把这些眼睛里只剩下钱的女孩称之为“物质女”或“拜金女”。


一个专写红色经典电视剧的编剧跟我说,看了现在很多婚恋相亲节目,觉得《白毛女》应该重拍:过去是黄世仁想霸占喜儿,喜儿满世界躲藏,因为忧心如焚外加营养不良,变成白毛女;现在世道变了,是喜儿哭着喊着要嫁黄世仁,黄世仁却遍寻不获,最后喜儿担心自己变成“剩女”,一着急结果成了白毛女。


所谓“物质女”也好,“拜金女”“灭绝师太”也罢,在饱受媒体的口诛笔伐之余,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现在一些女孩子越来越物质?越来越拜金?仅仅是她们的错吗?社会没有责任吗?家庭没有责任吗?男人没有责任吗?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现在的社会对年轻人缺少公平成长的机会,整个社会上升的渠道被少数权贵阶层给掌控了,读书难,就业难,买房难成了困扰80后90后成长的新“三座大山”,本来竞争空间就狭窄,女孩子在读书就业收入方面又受到歧视,从而处于劣势。没办法,靠自己奋斗没机会,只好寻靠山找机会。也就是说马诺们都是“逼良为娼”的结果。


郎咸平是从社会学来看“拜金女”现象,如果从心理学出发,所谓“物质女”,“拜金女”,我认为,大多数是她们内心缺少安全感,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长大后又缺少男人的真爱所致。说穿了,这是一种潜在的自卑心理,因为自卑,就不够自爱,因为不够自爱,就特别需要金钱和物质来填补。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拜金女和炫富女都是从小家庭环境不太好、或者生长在破碎家庭的女孩子。


我听一个电视台的编导爆料,马诺刚走红的时候,去电视台录节目,根本没有宝马接送,她是直接“搭乘公共汽车”去的。那期相亲节目录制空隙,我跟那个幼儿园老师聊天,她就说,家里从小穷,上不起大学,就去读了幼师,之前交过一个男朋友,跟她一样穷,平时约会只能吃路边摊,吃了半年连次像样的饭馆都没下过,她实在受不了了就提出分手,她告诉我,她不想再过这种穷日子了,因为没有安全感!


(二)“安全感”为何成了女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安全感”,大概是我在相亲节目中听到女嘉宾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如果来相亲的男嘉宾个子太矮,女嘉宾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如果他太瘦,也会觉得他没安全感,他没钱没房没车,更没安全感。不过,有时候男嘉宾太帅太优秀太有钱,女嘉宾依然会没有安全感。


这很有意思,多数女人一看见帅哥就很担心,觉得靠不住;男人正好相反,一看见美女就很激动,从来不担心她是否水性杨花!看来,在爱情上,女人要的是安全感,而男人要的是征服欲。


不光是相亲节目,现实生活中,“安全感”也成了女人们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只要对爱情有所期待,只要对身边的男人不太满意,这三个字就会脱口而出。很多女人总喜欢将安全感跟男人、金钱和房子结合在一起,好像男人给的爱越多,金钱和财富越多,安全感就越足。


是这样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说什么是安全感?


百度百科里对安全感有句很直白的解释,那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有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而缺少安全感,就是害怕,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恐惧。


我的理解,安全感其实分三种:一是物质的安全感,二是情感的安全感,三是心灵的安全感。物质的安全感主要指的是以金钱、车房为代表的物质元素,这是最表层的安全感,情感的安全感来自伴侣之间的彼此忠诚和信任,这是婚姻的基石。心灵的安全感也是精神的安全感,是我们终极追求的安全感,也是最深层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小时候是父母给予的,长大后是自己给予的。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哭,我们闹,是父母来哄我们,疼我们,给我们吃,给我们穿,更给我们爱,这是一个人安全感的最初来源。如果父母从小给我们足够的安全感,我们就好似一生都走上了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反之,我们就会踏上一条泥泞的崎岖小道,而童年的安全感主要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有的女人从小没在父母那里获得安全感,将来就想通过婚姻来提升安全感。这种例子在前面比比皆是,这里就不多说了。而有的女人在情感方面得不到足够的安全感时,便会追求物质方面的安全感。


小雪就是这样一个女孩。


小雪人如其名,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一看就是那种清纯如雪的北方女孩。她来找我做咨询的时候,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温室里静静开放的白色玫瑰。她幽幽的一笑:我希望自己是一朵圣洁的百合花,绽放在我最爱的那个男人的心中,因为百合,中国人取意“百年好合”。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生性文静的她被朋友带到了一间酒吧,那晚,她遇到了一个让她心仪的男人。


“酒吧里的灯光很暗,我却感觉到他的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就好像在黑暗当中有一盏明灯在照着你,非常温暖。我突然觉得,心房里仿佛被吹进了空气,自己不再是被遗忘的人。”


对于这次相遇,小雪用了一种充满诗意的文学语言来形容。


然而,小雪接下来的讲述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她爱的这个男人是已婚男人,而且非常有钱!换言之,她傍上了一个大款!


她为什么这么做?我很好奇。小雪的眼神里突然流露出一丝落寞。“因为我从小家里很穷,我一直缺少安全感!”


小雪出生在东北一座小城,3岁那年,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是母亲把她和两个弟妹拉扯大。在她对童年的回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字“穷”!因为穷,妈妈不得不由开小卖部,再到做钟点工;因为穷,妈妈到处向亲戚借钱给她交学费;因为穷,她10岁生日那天看上了附近商店里一件连衣裙,但妈妈没钱给她买,因为穷,她在亲戚家里饱受白眼,她记得有一回在姥姥家过年,比她大3岁的表姐就公然嘲笑她妈妈当初就因为嫁了个穷小子,结果一贫如洗。那次之后,她再也不去姥姥家串门了,她心里暗暗起誓,将来一定要有钱,要让妈妈和弟妹过上好日子。


16岁那年,她不顾母亲的强烈反对,中途辍学到北京来闯荡,从发廊妹,到酒店侍应,再到保险推销员,什么活她都干过,什么苦她都吃过,但她的兜里依然空空如也,怎么办?上天没给她幸福的童年,却给了她姣好的容颜。来北京,虽然工作不顺,但却桃花盛开,不管她做什么工作,身边总有不少热烈的追求者。她都看不上,因为他们跟她一样,都是这个都市里年轻的打工者。


直到那一晚,她被女友拉进一家酒吧。直到那一刻,她爱上那个有钱的已婚男人。尽管他比她大了整整20岁!


没多久,她就从四个人挤在一起的地下室搬进了豪华公寓,没多久,她改头换面,名牌傍身,不用上班却开上了宝马,又没多久,她把母亲接来了,她资助弟弟上了大学,一年后,她怀上了他的孩子。她想跟他结婚,可是他离不了婚,因为他是一名企业家,离婚就意味着财产被分走一半,离婚就意味着身败名裂,意味着他得重头再来,他输不起。虽然他很爱她。


她很苦恼,离不了婚就意味着她永远没名没分,就意味着她将来生下的孩子只能盯着私生子的头衔艰难的生存。她该怎么办?


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傻?她苦笑:“我有的选择吗?如果老老实实找个没结婚的,还不跟我妈当初一样?那种苦日子我受够了!跟他在一起,其实我已经预料到会是这样一种结果。但我已经很知足了,我开名车住豪宅穿名牌,他给不了我婚姻,却给了我物质和情感上的安全感。我比他老婆幸福多了!”


在听小雪讲述的时候,我内心一直在转悠一个念头?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不去好好找个小伙子谈场有结果的恋爱,却甘愿给有家室的大款当个小三?


小雪在讲述中提到了一个关键点,她从小就没有安全感!


小雪的童年一直缺少父亲,母亲一个人拉扯孩子就会困难重重,女性自身的弱者心态,会让母亲和女儿都陷入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当中,再加上过度的贫穷,使得小雪从小对金钱有着特别的渴望。


(三)“物质女”、“拜金女”更看重的是金钱带来的那份安全感


如果把人的内心比喻成一只杯子,这只杯子需要东西来填满,否则我们的内心始终会空空如也,我们就会缺少安全感,就会空虚迷茫,就会不知所措。来填满我们心灵之杯的要么是精神,要么就是物质,精神主要指的是爱,包括父母之爱,男女之爱,物质则包括金钱、房子等等。如果我们的杯子装满了爱,我们就不会被金钱侵袭,反之,杯子里没有爱,我们就需要金钱来弥补。


香港女作家亦舒有本叫《喜宝》,里面这名叫喜宝的女主人公有句名言:“我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得不到,我就需要很多很多的钱。”这句话道出了很多女孩的心里话,也是“拜金女”层出不穷的心理根源,她们真的很缺爱,为了不使自己的心灵之杯继续空虚下去,她们就需要大把的钞票、洋房、名车、名包来装饰。马克思有个说法:“意识形态这块阵地,无产阶级不来占领,资产阶级就要来占领。”同理,心灵这块阵地,没有爱来滋润,一切物质的元素就要来侵蚀。


那次听完小雪的讲述,我的内心震动很大,以往面对“物质女”“拜金女”,我们都习惯于站在道德制高点来指责她们,辱骂她们。却从未从心理上和情感上关心她们,抚慰她们。她们找有钱人,与其说是看上对方的钱,不如说更看重金钱带来的那份安全感。小雪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想让你的女儿将来傍大款,当小三,首先要教会父母一课,那就是无论经济多穷困,工作多繁忙,都要从小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理解,告诉她们这个世界上只有真爱是无敌的,否则,孩子小时候缺钙,成长中少爱,哪怕将来遇真情,也只能是歇菜。


二、你是对爱上瘾的女人吗?


(一)对爱上瘾的女人也是缺少安全感的表现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她跟我一样都是资深影迷,没事我们俩就在网上聊电影。她告诉我,小时候她跟她妈都特别喜欢一部经典老片,叫《魂断蓝桥》,都特别喜欢费雯丽,喜欢她扮演的那个像青花瓷一样美丽而易碎的芭蕾舞女演员玛拉。那时候,电视里在播《魂断蓝桥》,她就偎在妈妈身边,跟她一起盯着小小的荧光屏。最后看到玛拉的自我毁灭,妈妈止不住地哭,她也跟着落泪。她告诉我,像玛拉这种女人,生如春花般灿烂,死如流星般迅捷,以至于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她的美,便已经成为了一段模糊而伤感的回忆。


她喜欢那种伤感的美。


长大后某一日,她碰巧又在电视里看到重播《魂断蓝桥》,当妈妈还在一如既往地为玛拉的不幸频频拭泪时,她突然讨厌起这部影片,突然看不起那个可怜的女人。


她告诉我,在惊闻心上人罗伊阵亡的消息后,她竟然自暴自弃沦落风尘,这已是不可忍,而当罗伊意外归来,她喜出望外之余又觉自己早非“干净之身”,最后用卧轨来保全所谓圣洁之爱,更是愚不可及!这种飞蛾扑火,成就的只是男人心中的贞节牌坊,毁掉的却是女人的一生的。只不过,玛拉遇到了一个痴情的男儿,在她死后还“此情可待成追忆”;可是大多数为爱疯狂的女人却不见得那么幸运,她们的苦苦相守,她们的全情付出,换来的却是无耻的背叛,是遍体的伤痕。


末了,她问了我一个问题:“子航,为什么银幕上、生活中,像玛拉这样的女人特别多,也特别容易受伤?”


当时我没回答她,因为我还没找到确切的答案。最近,我在看一本书,叫《亲密关系的重建》,作者大卫·里秋,美国心理学家,在书中,大卫里秋用了整整的一章谈到这样一类女人:她们把爱情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她们为了男人可以牺牲到没有自我的程度,而一旦失去爱情就如同世界末日。大卫·里秋把这种女人称作“对爱上瘾”的女人。大卫·里秋说:“对爱上瘾,是心灵陷入迷障,行为不由自主。当我们为爱沉迷,作出冲动之举,瘾头只会越养越大。”


这个世界上,有酒精成瘾,有网络成瘾,有养宠物成瘾的,也有“对爱上瘾”者,按照大卫里秋的观点,很多言情和偶像剧里面的女主人公,包括玛拉,包括我在《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一书中提到的“为爱舍身炸碉堡”的女人,都是属于这种“对爱上瘾”的女人。


作为一个研究情感心理的男作家,我发现,生活中的确很多女人对爱上瘾,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对依赖男人上瘾,有的对控制对方上瘾,有的对追问“你到底爱不爱我”上瘾,有的对查老公手机、邮箱、qq上瘾,还有的对“一哭二闹三上吊”上瘾,这种种上瘾的背后,折射出一个很大的心理问题:她们都普遍缺少安全感。


女性在感情方面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对爱情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一会儿担心他对你不够真心,一会儿又觉得自己配不上他


总是把“缺少安全感”“男人都不是好东西”挂在嘴边,好像一切都是男人的错。


总是把自己当成落水之人,把他当成救命稻草,希望他救你上岸


遇到点小摩擦,就一哭二叫三上吊,要么以泪洗面,要么以死要挟


为对方盲目的付出,没有节制,没有底线


一天到晚就知道问他:“你到底爱不爱我”,无休无止,无穷无尽


喜欢吃醋,爱好攀比,总爱拿自己跟他的前女友或前妻比较:“我到底哪点不如她?”


喜欢一天到晚黏着对方,一刻也不想松手,一点也不想放手


对他的无理要求总是一再退让,照单全收


从没学会以平等的心态来看待对方,要么就把他当爹,只知索取;要么就把自己当妈,大包大揽


对他跟其他异性接触总是一百个不放心,翻手机,进邮箱,查qq是家常便饭


属于大叔控,喜欢“父女恋”,对同年龄的异性缺乏兴趣


重物质轻感情,对男人是否“有车有房有钱”更感兴趣


对男人存在严重的戒备心理,当有男人接近她时,不是怀疑他只想跟自己上床,就是怀疑他贪图自己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