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张伯伦

作者:王翰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8

|

本章字节:10718字

阿瑟·内维尔·张伯伦,前英国首相。1869年3月18日,他出生于伯明翰市的一个显赫家庭,其父是英国商务、殖民大臣。1889年,张伯伦从伯明翰大学毕业,先后经营过种植农场和制铜业。1914年,张伯伦凭其父辈的影响,当选为伯明翰市议员,此后相继担任国家事务局局长、邮电总长、财政大臣、卫生大臣。1937年,张伯伦登上首相宝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他力主英德友好,并与德国达成慕尼黑协定。随着二战的枪炮声响起,张伯伦只得引咎辞职。毛泽东称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Δ毛泽东评点张伯伦


国际反动派,首先是英法反动派的这种“不干涉”政策,乃是“坐山观虎斗”的政策,是完全损人利己的帝国主义的政策。它从张伯伦上台开始,到去年九月慕尼黑协定发展到了顶点,到此次英法苏谈判到最后破产。往后的时间,就不得不变成英法和德意两大帝国主义集团直接冲突的局面。我一九三八年十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这将是一切反动政策的发展规律。


——摘自《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


除此以外,在苏联面前,还有第二个问题,这就是张伯伦企图继续他的反对苏联的老政策。张伯伦的政策是:一方面大举封锁德国的西面,压迫德国的西部,一方面企图联合美国,收买意大利,收买日本,……总之,用威逼利诱的种种办法,推动德国放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之倒转枪口,进攻苏联。这种阴谋,不但过去和现在是存在着,而且将来也还会继续的。苏联大军的进入波兰东部,是为了收复自己国土,解放弱小民族,同时也是制止德国侵略势力向东扩展,击破张伯伦阴谋的一个具体步骤。


——摘自《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一致》。


我们曾说张伯伦“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现在已经应验了。张伯伦过去一心一意想的是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是,从去年九月德国和英法的战争爆发的一天起,张伯伦手上的石头却打到了张伯伦自己的脚上了。一直到现在,这块石头,还是继续在打张伯伦哩。


——摘自《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Δ张伯伦小传


阿瑟·内维尔·张伯伦(1869年—1940年),英国前首相,对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


1869年3月18日,张伯伦出生于英国伯明翰市一个显赫的家庭。其父约瑟夫·张伯伦不仅先后担任过伯明翰市市长、英国商务大臣和殖民大臣等要职,还是一个有名的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张伯伦的伯父奥斯汀·张伯伦也位居英国政界高位,曾担任英国财政大臣、海军大臣和外交大臣。也许是约瑟夫兄弟俩对资产阶级信奉的扩张政策的“巧妙”运用,使其家族很快成为当地集权力与财富于一体的势力强大的家族。


对于儿子的未来,张伯伦的父亲按其自己的意志给他铺下了一条现成的路。1889年张伯伦从伯明翰大学梅森学院毕业后,进入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了一段时间,以便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经营之道。不久,他即在父亲的安排下坐上远洋客轮来到西印度群岛的巴哈马岛,独自经营父亲创办的一个菠萝麻种植农场,开始其父亲所告诫的锤炼刚强毅力的生活。可惜,事与愿违。张伯伦还没摸懂经营之道,就只好带着亏损8万英镑的“佳绩”回到了伯明翰市。约瑟夫没有责怪张伯伦,而是又让他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经营热门行业——制铜业。张伯伦这一次总算没有辜负父望。他在先后担任两家金属加工公司的董事与经理期间,凭着其家族的影响,开始频繁参与伯明翰市的政治活动。


1911年,刚过40岁、正当壮年的张伯伦在其家族的鼎力支持下,当选为伯明翰市的议员。四年后,张伯伦参加伯明翰市市长竞选并以绝对优势当选。从此,开始其“忍辱负重”的政治生涯。


在任伯明翰市市长期间,张伯伦没有显露什么大的惊人建树。只有他着手建立的英国第一个城市救济银行,为他赢得了一定声望和选民。1916年12月,张伯伦一跃成为劳合·乔治战时联合政府新设立的国家事务局局长。但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职位,耐不住寂寞的张伯伦任职7个月便主动辞职。一年后,张伯伦以保守党候选人的身份参加下院竞选,当选为议员。在这次竞选中,其庞大的家族可谓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后,正值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格局风云际会、变化莫测之时,张伯伦却仕途坦荡,青云直上。


从1922年至1929年的短短7年时间中,张伯伦任博纳·劳政府和两届鲍尔温政府的邮电总长(1922—1923年)和财政大臣(1923—1924年)、卫生大臣(1923、1924—1925年)。由于其在这些位置上所显示出的游刃有余的运筹、管理才能,使他一度成为英国政坛惹人瞩目的政治新星。


这一时期,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和英国国内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加上爆发的经济危机,使英国政局极为动荡,阶级矛盾日益激化。1926年,英国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工人大罢工。对此,垄断资产阶级思想根深蒂固的张伯伦自然是深恶痛绝。1929年工党上台后,张伯伦愤然退出内阁。


1931年8月,英国各资产阶级政党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联合组成了由麦克唐纳担任首相的“国民内阁”。张伯伦再次当选为卫生大臣。不久,他又当选为财政大臣。一上任,张伯伦便着手对英国的国际贸易政策进行一系列改革:废除传统的自由贸易,征收高额关税,紧缩通货等。特别是1932年,张伯伦和鲍尔温出席英帝国会议,“帝国互惠协定”缔结,对缓解英国的经济危机和复苏经济起到了有益作用。张伯伦更是仗着自己的突出政绩,经常插手外交事务,成为英国内阁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正当欧洲各帝国主义争相为开辟和巩固自己的殖民地煞费苦心时,独裁恶魔希特勒于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国总理。一年后,兴登堡总统去世,希特勒又成了国家总统兼政府总理。纳粹德国的迅速崛起,使第三帝国正式确立。野心勃勃的希特勒手握独裁大权后,即开始大肆进行“毁约扩军”的行动,作为其征服欧洲大陆的第一步骤。与此同时,意大利法西斯也于1935年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不久,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便相互勾结,组成以“柏林—罗马—东京”为轴心的***侵略同盟,英国的殖民利益和本土安全都受到了严重威胁。


在这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英国政府就如何对付德国的战争威胁上意见不和,分成两派。一派是以丘吉尔为代表的坚决对德强硬派,丘吉尔认为:德国的目标是要控制整个欧洲,最终夺取世界霸权,所以,英德矛盾根本无法调和。只有拿起枪杆,联合法、美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给侵略者予以迎头痛击,才是拯救英国的唯一办法。另一派则是以张伯伦为首的对德绥靖派。即力主与德国修好,苟且偷安。


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坐上英国内阁的第一把交椅——继鲍尔温之后出任首相。他的避战求和的绥靖政策得到大力推行。他对国人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一定要谋求一条与德、意“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之路。不但要使伟大的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与这场可怕的战争擦肩而过,还要从中获得丰厚的渔利。而我们若对德宣战,则无异于以卵击石。到时,连现有的殖民地保不住不说,说不定整个英伦三岛都将落入敌手,横遭灭顶之灾。


张伯伦和他的内阁连日连夜商讨绥靖政策的行动步骤,终于制定出一套令张伯伦满意的绥靖“总计划”。这个“总计划”的主旨就是:只要能保住英国现有的霸权地位,牺牲中欧、东欧中小国家的利益来满足德、意法西斯的扩张要求,力求将战争移到张伯伦所痛恨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头上。按照这个总计划,张伯伦积极行动起来。


张伯伦第一步计划就是架起英、德“友好的桥梁”。他先向德国外长牛赖特发出访英邀请,但没被理睬。紧接着,张伯伦又派亲信、枢密院长哈里法克斯前往柏林。哈里法克斯根据张伯伦的授意,鼓动如簧之舌,先是对希特勒的“日尔曼民族才是主宰民族”的“伟大发现”作了一通天花乱坠的吹捧,然后又将英国以前对德的一些“激烈作法”表示真诚的道歉,并担保它将不再重现。


为了这条“绥靖桥梁”的畅通,张伯伦对英国内阁的强硬派进行了大清理。驻德大使换上了“纳粹大臣”汉德逊;外交大臣由“绥靖船上的大夫”哈里法克斯担任。1938年3月,希特勒公然出兵吞并奥地利后,又提出苏台德区(属捷克斯洛伐克)“自治”,张伯伦赶紧发表声明:“为了和平的利益,英国赞成让苏台德区‘自治’。”并极力充当霸道的说客,一边告诫法国莫插手,一边胁迫捷政府屈服。捷克斯洛伐克不理会。9月12日,德军大举集结捷边境。一看要打起来,胆小的张伯伦吓得一夜未合眼。第二天即赶往慕尼黑去与希特勒秘密会晤。近3小时的密谈,张伯伦只记住一个“意思”,就是希特勒对苏台德区志在必得,从“自治”上升到割让。张伯伦又匆匆赶回伦敦进行紧急“协调”。结果,在英、法两国的软硬兼施下,捷政府被迫接受英、法提出的“转让苏台德区,英法担保新国界”的建议。22日,张伯伦带着这个喜讯第二次飞到希特勒身边。怎料,善变的希特勒已改变主义,要一口吞并所有操德语的捷克斯洛伐克其他地区,并限在10月1日前给予肯定答复,否则就动用武力。24日,张伯伦灰溜溜地回国,以严重威胁的口吻将希特勒这一新的要求告知捷政府。


看到势态的发展日益恶化,心急如焚的张伯伦致电墨索里尼,请求其安排英、法、德、意四国首脑会议。希特勒看到头把火已收到预料的效果,便“欣然应允”。


1938年9月29日深夜,英、法、德、意四国代表召开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会议”,达成了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的协定。几小时后,孤立无助的捷克政府只得宣布“慕尼黑协定”有效。30日,张伯伦又向希特勒讨得一纸护身符,即签署的《英德宣言》。宣言称,英德两国将永不作战。张伯伦激动地捧着这一至宝——绥靖政策的“伟大成果”,回到英国向人们声称:“在我国的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到唐宁街来,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从今以后,整整一代的和平有了保障。”


正当张伯伦还沉浸在绥靖“胜利”的喜悦中时,独裁者希特勒已单方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将罪恶的黑手伸向已支离破碎的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13日,希特勒策动以独立之名将斯洛伐克从捷克剥离,纳入德国的“保护”下。德军继续推进,15日,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沦陷,波兰也岌岌可危。


张伯伦的绥靖美梦在纳粹的枪声中破灭了。张伯伦政府只得重新修改一些外交政策。先与法结成军事同盟,然后以“卫士”的身份和法照会波兰、罗马尼亚、希腊、荷兰、丹麦和瑞士等国,指望筑起一道从北海到黑海至爱琴海的阻止德国扩张的城墙。与此同时,张伯伦一改排斥心理,主动向社会主义苏联修好,以求共商抗击德国侵略者的大计。


但为时已晚。1939年9月1日,希特勒下令入侵波兰。顾虑重重的英法政府迫于舆论的压力,于3日对德宣战,却又是只宣不战。在国人一片质问声和强烈要求下,张伯伦才痛苦地决定对内阁进行改组,任命对德强硬派的代表人物丘吉尔、艾登分别担任海军大臣和殖民事务大臣。趁着英法按兵不动之机,希特勒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波兰。德军大举挺进,希特勒以其最拿手的“闪电”攻击,迅速在西线展开了全面攻势: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相继陷落。英国本土告急。朝野上下对张伯伦掀起愤怒谴责的浪潮。


至此,张伯伦作为英国内阁首相已无立锥之地。议员们甚至在国会上冲着他叫:“看在上帝的面上,走吧!”前首相劳合·乔治更是对张伯伦直言不讳:“没有比首相牺牲自己的职位更能对胜利作出贡献了!”


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唾弃的绥靖大师张伯伦引咎辞职后,孤独地呆在英格兰西部的汉普夏。不久,即于1940年11月9日郁郁而终。


Δ作者点评


记得有位外国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最可悲的,莫过于成功地讨好了他的人民。张伯伦正是这样一位可悲的政治家。1937年5月,张伯伦在欧洲格局即将发生巨变的前夕,坐上了英国内阁首相宝座。却始料未及,这张宝座已成了火山口旁的一块针毡。若没有非凡的魄力和刚强的意志是坐不了它的。事实上,张伯伦个人性格中缺少的正是这两样东西。而当时,刚刚从一战的噩梦中醒来的英国人民普遍有着厌战情绪。犹如两个巴掌一拍即合,使得张伯伦的绥靖政策有了立足的广大市场。张伯伦妄想凭着他商人般的精明,在独裁者希特勒眼皮底下打自己的小算盘,结果被撞得鼻青脸肿,人仰马翻。


作为一个政治家,张伯伦以极不光彩的结局彻底失败了。作为一国首相,他被他的人民遗弃了。但作为一个历史反面教训,他却给人留下发人深省的启示:在历史长河中行舟,要顺应历史潮流而动,而不是相反!任何反历史潮流的行为,只能落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可悲下场。毛泽东对张伯伦的评价,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者对事物的深刻洞察力。


【李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