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帝国疯子——希特勒(2)

作者:王翰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8

|

本章字节:6948字

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引起了民众对魏玛政府的普遍不满。希特勒认为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于1923年11月8日晚率领冲锋队员在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酒馆扣押了巴伐利亚州的三名军政长官,并当场宣布:“全国革命已经开始了!”正在希特勒得意洋洋的时候,政府警察赶到了。希特勒的部下受到重创,他本人也因此被捕入狱。


在公开审判会上,希特勒把法庭变成了“国家社会主义”的讲坛,并由此名声大噪。在狱中,希特勒开始撰写《我的奋斗》第一卷。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创建第三帝国和称霸欧洲。该书充满了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狂热和对马克思主义、民主制度及犹太人的仇恨,从而成为集帝国主义、法西斯强盗理论的大杂烩。


出狱后的希特勒仍然狂热地筹划着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从政变失败中吸取教训,决定建立庞大有序、组织健全的法西斯党,并用合法斗争的方式夺取政权。从他出狱的1924年到1928年,纳粹党的党员人数增加为原来的四倍。他还组织了党卫军,成为自己最可靠的御用力量。纳粹党的组织机构也日益健全,包括外交、新闻、农业、经济、司法等各种不同部门,宛若一个小政府。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波及德国,魏玛共和国因此倒台。希特勒趁此大规模开展竞选活动。他向人民鼓吹,如果他上台,会使德国重新强大起来,消除失业现象,解决温饱问题,并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希特勒的鼓吹得到了食不裹腹的群众的支持。在1932年7月的选举中,纳粹党成为全国第一大党。


希特勒还积极争取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把大工业资产阶级拉到自己的阵营中来。在1930年到1933年期间,垄断资本家向纳粹党先后贿赠了数百万马克。


1932年11月29日,德国钢铁巨头梯森及其他垄断资本家西门子、沙赫特等联名上书德国总统兴登堡,要求让希特勒组阁。兴登堡迫于垄断资产阶级的压力,于1933年1月30日召见希特勒,任命他为总理并组阁。


年方44岁的希特勒志满意得地登上了总理的权力宝座,为此兴奋之情难以自抑。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决定对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共产党人和左派势力进行迫害。1933年2月27日,希特勒一手炮制了著名的“国会纵火案”,并以此为借口在全国范围内大肆镇压共产党人,并宣布共产党为非法组织。同年10月,在希特勒的武力强制下,国会进行了重新选举,非纳粹党成员完全被排除在国会之外。不久,新国会通过“授权法”,将立法权授予总理,为希特勒的专制提供了立法基础。为了加强对国内的控制,希特勒组建了臭名昭著的秘密国家警察体系——盖世太保。盖世太保享有实施“保护性拘留”和“预防性拘留”的法律特权,成为希特勒实行血腥统治的工具。1934年6月30日,希特勒处决了已对其统治构成威胁的冲锋队头目恩斯特·罗姆,加强了对武装力量的控制。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去世。希特勒迫不及待地把总统的职权移交给总理,同时拥有对武装部队的最高领导权。法西斯专制的第三帝国正式形成了。


登上权力巅峰的希特勒开始了令人作呕的造神运动,对元首的崇拜波及了整个德国。人们在大街上见面要以“万岁——希特勒”来加以问候,这种问候甚至成了人们通信的落款。


希特勒在国内加强政治统治的同时,积极加强德国的军事力量,制定了颇为周密的重整军备、侵略扩张的计划。1936年,希特勒在一项“国防经济”备忘录中提出:德军必须在4年之内作好战斗准备。1935年3月16日,德国公然违反凡尔赛和约规定,宣布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制,把平时的陆军编制扩大到55万人。为了把纳粹德国引向遏制苏联一边,英国与希特勒签定一项海军协定,允许德国可拥有英国35%的水面舰艇,可拥有英国45%的潜水艇。希特勒还提出了“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口号,大幅度增加军备开支。从1935年到1938年短短三年时间内,德国的军费开支由62亿马克上升为160亿马克。


1936年3月,希特勒为试探西方各国对他的态度,下令把军队开进非军事化的莱茵区,并没有遭到什么抗议。希特勒冒险成功,暗暗自喜。


1936年10月24日,希特勒政府与墨索里尼政府签订“柏林——罗马”轴心协定。同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产国际协定;第二年,意大利加入该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柏林—罗马—东京”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了。


希特勒认为实现他的“第三帝国”梦想的时机成熟了。为了夺取原料基地和生存空间,希特勒把近期作战目标指向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3月11日,德军迅速攻占了奥地利。希特勒回到他幼时生活的地方,得意洋洋,大有“衣锦还乡”之感。


英法为了把祸水引向苏联,故意对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反应迟钝。这使得希特勒的气焰更加嚣张。同年9月,希特勒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五个半月后,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军占领。


1939年9月1日,德国大举入侵波兰。10月初波兰灭亡。在此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德国先后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1940年6月22日,法国向德国投降。希特勒制造着一个似乎不可战胜的童话。


接着,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希特勒下令在1941年6月22日执行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在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会战以及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受到重创。其中斯大林格勒会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军从此由进攻转为防御。


1944年6月,美英联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德国处于两线作战、前后受敌的不利地位。法西斯德国岌岌可危。


此时,希特勒歇斯底里的对外扩张政策,也引起了国内统治集团包括军方的不满。在战争中,希特勒常因意见不同而对将军们横加指责,常常取而代之,亲自指挥。他和陆军的矛盾尤为尖锐。1944年7月20日,陆军军官施陶芬贝格携定时炸弹暗杀希特勒未遂,使德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公开化。这无疑更加速了希特勒的覆灭。


在苏军和美英联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德军一溃千里。1944年9月,同盟国军队取道比利时和荷兰,逼近德国边界。1945年1月30日,第一支苏军越过奥得河向柏林挺进。4月,苏军包围整个柏林。


希特勒在总理府的地下室里惶惶不可终日,1945年4月28日,他最忠实的盟友墨索里尼的死讯传来,使他意识到自己的末日将至。4月30日凌晨,希特勒开枪自杀,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自杀前,他无奈地留下了遗嘱,在遗嘱中,这位盗世奸雄仍在描绘自己野心勃勃的梦想。


Δ作者点评


毛泽东对希特勒的评点无疑是深刻而切中要害的。在希特勒锋芒毕露、屡屡得手的时候,毛泽东已成功地预见到了希特勒必将灭亡的失败命运。伟人之高瞻远瞩由此可见一斑。


希特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盗世奸雄和极其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从差点沦为乞丐到国家最高元首,在这种权力与社会地位的强烈反差之中,处处折射出希特勒的勃勃野心,以及高超的驾驭权术的能力。


正如毛泽东所言,希特勒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他的实力与野心之间的矛盾。希特勒叫嚣的第三帝国的庞大版图,本身就是一个精神变态狂人臆语的体现。让我们不由想到毛泽东所写“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以及“蚂蚁缘槐┐蠊,蚍蜉撼树谈何易”的诗句,这实质上是对变态狂希特勒的最恰当不过的描绘。希特勒的失败告诉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希特勒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为杜绝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必须深切关注产生希特勒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制度。一方面得益于一战后世界各国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一方面得益于德国当时的统治集团出现的“权力真空”,国内垄断资产阶级大财团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对其大力加以扶持;此外,希特勒发动战争的早期迅速成功,也与英法的绥靖政策息息相关。


事隔半个多世纪,当今,专制与独裁正被现代社会所抛弃。当我们研究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当代世界的走向时,希特勒的上台无疑是一个反面的典型案例。它警告我们,纳粹党魁已亡,霸权主义未死。历史的警钟将在我们耳畔长鸣!


【金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