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江东大开发(2)

作者:公子齐迹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2:29

|

本章字节:7492字

孙郎周郎配大乔小乔,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可惜,却不是一段美好的姻缘。二郎均英年早逝,二乔年轻守寡,红颜薄命啊!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同学接班时还年轻,镇不住场子,人心思动。幸好周瑜这个时候带着军队回来参加孙策的追悼会。他与张昭同志帮助刚刚成为领导的孙权稳住了局势。


建安七年,曹操要求孙权同学送儿子到许都做人质。孙权立即召开了会议就此事进行讨论,讨论来讨论去也没讨论出个结果。孙权打心底是不愿意送的,于是孙权领着周瑜去跟老妈商议,周瑜就目前国内外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然后得出结论,不鸟曹操,静观其变。孙权妈对此深表赞同,并嘱咐孙权同学,以后你就把周瑜当大哥。


建安十三年,周瑜等人终于干掉了可恶的黄祖,为老领导报了杀身之仇。


这一年,对周瑜来说相当重要,他即将面对一个有生以来最为强大的敌人,在未来的那一天那个地方,胜了,名垂青史;败了,成为俘虏。


周瑜,好好准备吧,不管胜负,这都将是永载史册的一战!


第二个人:张昭


很多人都致力于研究江东四杰,把张昭同志晾到一边,认为他没为江东出大力。这对张昭是很不公平的。


张昭,男,156年生人,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张昭同志从小就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而且还有特长,隶书写得很棒。他与赵昱、王朗是发小。


当时士人中流行的是以致仕为荣,以做官为耻。老感觉这帮知识分子的心理有问题。张昭同志受此影响坚决不去做官。


当时的徐州刺史陶谦聘请他去上班,张昭死活不去。瞧不起我是吧,陶谦摆出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把张昭给绑了来。对付文人还得耍流氓啊。赵昱同志本着为朋友上刀山下火海两肋插刀的精神,勇闯陶谦府救出了张昭。


徐州是不能再呆了,张昭跟大风随大流渡江到了江东。


当时孙策正在创业,急需人才,他把张昭聘了来。孙策想要成就霸业,现在他所缺少的正是张昭拥有的;张昭拥有的正是孙策所缺少的。孙策把他看作是自己的仲父,国家大事都交给他打理,非常之信任。


孙策临死时托孤于张昭,说:“孙权如若难担重任,君便自取!”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张昭的表现应该是,赶紧跪下,痛哭流涕,说些诸如臣定当竭尽所能辅佐幼主之类的。这完全可以编成电脑程序。


看到哥哥就这样撒手西去,孙权同学哭得很伤心。张昭对他说:“这是哭的时候吗?”他帮孙权换上制服,扶他上马出去检阅三军,让新领导跟大家见个面。


当时江东真的是危急存亡之秋。孙策刚死孙权还小,人心思动,大家随时可能作鸟兽散。更有甚者可能落井下石趁机发动政变。


危难时刻,是张昭安抚百姓,稳住了人心,使得江东度过了难关。他对江东可谓贡献巨大。


领导同志出征的时候都要一个人留守后方,并同时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曹操有荀彧,刘备有诸葛亮,孙策孙权则有张昭。


在这场马上就要打响的战役之前,张昭同志一直是江东的谋主,地位举足轻重。


但是,这场战役改变了他的命运,使得他善始不能善终。


在战前军事会议上,张昭主张投降曹操,这让孙权很失望。平时他还经常批评孙权。孙权去打猎,他不让去,说这会让天下人耻笑;孙权请客喝酒,张昭说喝酒误事……虽然这是为孙权好,而且孙权也知道,可他总觉得张昭不拿自己当领导。对他是又敬又怕又恨。


后来孙权设丞相,所有人都认为张昭是不二人选,而孙权却选择了顾雍。至于为什么,孙权说的很明白,张昭的性情太刚烈,不听他的他就批评你,很烦人。


性格决定命运,至理名言。


第三个人:鲁肃


鲁肃,男,172年生人,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


鲁肃同志很不幸,出生的时候就没了爹,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幸好他家很富裕,不用出去收破烂捡垃圾讨生活。而且他心地善良,看到谁有困难了就帮一把,人气指数相当高。


周瑜同学当居巢县长的时候曾到他家借粮食。鲁肃家中有两囷米各三千斛,他随手指了一囷让周瑜带走。周瑜见此人如此豪爽,便与他结交。


后来鲁肃随周瑜南渡来到江东。周瑜向新领导孙权推荐了鲁肃同志。孙权在百忙之中亲切接见了鲁肃,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孙权留下鲁肃,合榻对饮,并进行了一番密谈。


既然是密谈,其他人就不可能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可是陈寿同志通过认真调查仔细分析后,揣测出了两人谈话的大致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意思如下:


孙:大汉快不行了,我继承父兄遗业,想要成就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你说我该怎么办好呢?


鲁:当年刘邦仅仅是想尊奉义帝都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有项羽。今天的曹操犹如昨天的项羽,有他在,你还想成为齐桓晋文?做梦去吧!我个人认为,大汉是扶不起来了。曹操也不可能短时间内除掉。现在最好的办法是鼎足江东,静观天下之变。一旦北方出问题了,我们就干掉黄祖,进而讨伐刘表拿下荆州,占据长江,然后建号称帝图谋天下。当年刘邦就是这么做的。


孙权:现在我只想保住江东,尽心尽力辅佐汉室,你说的那些恐怕我做不到。


鲁肃的话为孙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鲁肃说这话的时候,孔明先生还不知道在干嘛呢。


可惜当年的孙权还年轻,野心不大,没有被鲁肃同志慷慨激昂的演讲所打动。不过,他记住了鲁肃这个人!


鲁肃也并不是很失望,起码混了个脸熟,将来还会有机会的。


鲁肃,机会马上就来,你将很快向世人证明你的伟大!


第四个人:吕蒙


吕蒙,男,字子明,178年生人。


吕蒙同学从小就跟着姐夫邓当混。那时的江东尚属于未开化地区。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孙策、孙权兄弟俩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讨伐山越。


邓当同志多次随孙策征讨山越,十五六岁的吕蒙同学出身牛犊不怕虎,跟着去了,注意,他是偷偷去的,邓当压根就不知道。等双方开打了,邓当回头一看,当时就气炸了,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小舅子。你小子不要命了,谁让你来的,这是战场,刀剑不长眼,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跟你们家交代!邓当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回去后邓当到丈母娘那儿告了一状,吕蒙他妈差点气晕过去,如此不知好歹的小屁孩必须重重责罚。但是吕蒙同学振振有词,他理直气壮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太太对这个儿子也没什么办法,由他去吧。


吕蒙同学的领导看不起他,多次辱骂他,说什么你小子有什么能耐,是不是想去喂老虎啊。很明显吕蒙不是一个能忍让的人,他抄起家伙上去就把领导给剁了。杀完人后吕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逃跑。后来校尉袁雄出来替他说情,孙策在百忙之中抽空接见了吕蒙。从此他牢牢记住了这个年轻人,并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工作。


邓当死后,张昭推荐吕蒙接替他的职务,当了别部司马。


但是不久孙策就挂了,孙权接班。


上边换了领导,下边也会有较大的人事变动。


孙权一上任便开始整编部队,把年轻无为的将领的部队合并。吕蒙不想下岗,于是他赊来布料,为自己的部队缝制了新战袍新绑腿。阅兵那天,吕蒙部队军容整齐,气势逼人,孙权很高兴,不仅没有合并他的部队,反而让他统领更多的人。


有时候,耍点小聪明是很有必要的。


孙权同学为父报仇攻打黄祖,吕蒙身先士卒冲在最前边,一刀把黄祖的亲信陈就砍了,并一举攻克城池,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既做出了成绩,又混熟了脸面,前途无量。


第五个人:陆逊


孙权曾经跟一个人聊天,聊的内容是前边的三个人,周瑜、鲁肃、吕蒙。能有资格和孙权一起评论周鲁吕,此人也绝非等闲之辈。


六十五卷《三国志》中,除了三大集团的总裁外,无数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都得和他人挤在一个传记之中,。


但是有一个传记里,只有他和他的子孙。而且也是唯一的一个。


这个人不是荀彧,荀彧、荀攸、贾诩在一起;不是诸葛亮,诸葛亮的传记里有董厥、樊建(没听说过也没关系);也不是周瑜,周瑜、鲁肃、吕蒙共列一传。


这个人就是陆逊。


陆逊,三国时代出将入相第一人!


陆逊,男,字伯言,183年生人。他的子孙中有几个名气很大,儿子陆抗、孙子陆机、陆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陆逊的事迹就不能为大家叙述了,望各位见谅。


吕蒙、陆逊两位仁兄都是牛人,一个干掉了关羽,一个打垮了刘备。但是俩人都还年轻,排在他们前边的前辈有的是,现在他俩还只能跑龙套,先到后台歇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