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草心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9:04
|本章字节:9712字
朱家角离市区有些远,郑子衿提出来要一起出发。但方小初怕在车上尴尬无语,坚持要独自前往。
春天的脚步已近,阳光明媚得一塌糊涂,方小初头发又长了些,黑黑亮亮没有被“五大受损”过,发质好得很。车厢里有点闷,方小初看天气不错,轻轻地将车窗推开一条缝,风顿时迫不及待地挤进来,发丝瞬间飞舞,心旷神怡的。
惬意的初春。
上海的春天处处花开似海,车子行到郊外,路两旁便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花田里粉色、玉色的珠珠桃杏,间或有黄的绚烂的迎春花随枝轻摆,近处偶有几棵清丽的白玉兰和紫玉兰,不争艳不争春。
方小初心情大好。同车的乘客也被外面景色吸引,纷纷打开窗户,一边欣赏这草长莺飞的三月天,一边大口呼吸着春天的气息。
大好的季节,要不是郑子衿的建议,方小初都没有想过郊外踏青,大自然对她来说有点奢侈。
到达朱家角汽车站,方小初意犹未尽,她最后一个下车。
一眼就看到了车站牌前的郑子衿:他站在阳光里,穿一件淡蓝色的休闲连帽风衣,里面米白的卫衣上隐约可见的,是淡灰的猫王的素描头像,那是他最爱的流行天王。阳光从他头顶上洒上去,打成了模糊的光晕,身上的浅白和浅蓝一如年少时的色彩,并没有改变。
时光只是改变了流行的趋势,改变不了一个人定向思维的喜好。
郑子衿也看到了方小初,他飞快地跑过来。方小初开口道歉:“不好意思,我来得晚了。”
郑子衿笑着说没事,随手自然地接过方小初手里的包,然后惊讶地脱口而出:“你的包怎么一次比一次沉呢。”
方小初说:“越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包包越沉。”
郑子衿说:“男人也一样。我的背包比这沉更多,里面所有突发状况的处理设施都有,小到针线包、创可贴和小绳子。不过有的东西几年也没用过。”
“你的包,主要是你的摄影器材嘛。”方小初说,然后补充一句,“我妈说的。”
郑子衿谦虚地说:“我的摄影技术,还差得很远呢。”
方小初一直不敢看郑子衿的眼睛,她不敢与他对视。郑子衿也是,说话的时候脸总是朝着地面,好像地上有钱似的。
方小初突然哈哈大笑,说:“郑子衿,看来我俩适合晚上见面啊。白天一切都看得太清楚了,瞧我们两个这不好意思的样儿。”
郑子衿抬头,盯住她的眼睛,说:“谁说的?”说完一把牵住方小初的手。
方小初心都要跳出来了,她没有挣脱,还很欣喜地接受着。这时候郑子衿说:“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就把我的手当成一根木棍吧,我爬山的时候经常会拄着一根棍儿。”
两人牵着手一直向前走着,没人敢回忆从前,没人说想念,没人说彼比的改变。
朱家角民居依水而建,均为明清建筑,古韵盎然,是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郑子衿说今天的朱家角比上次他来时明亮许多,那张照片是阴雨霏霏的时候拍的,而今有春天的草绿花红,天然的光线最足最好。
方小初听他讲着朱家角的点滴,像身边跟着导游。郑子衿说就想把她带到郊外,因为方小初一天到晚在写字楼里很需要接接地气,想来想去才选到了朱家角。
两个人走到一家靠水的小店坐下来,两张藤椅,一张藤茶几,头顶白玉兰开得正美,抬头可见。
坐下后,两人对着河面静静坐了很久,没有说话。河上有游客乘坐的小船时不时经过,也有空船的船夫划过来向他们招揽生意。
许久,郑子衿打破了沉默:“小初,今天是你的生日吧?”
“谢谢你还记得,是哦,30岁老女人了。”然后看着郑子衿说,“真快,感觉就像在昨天似的,怎么一不小心,就3字头了?”
郑子衿说:“我上次见你,都想夸你好漂亮来着,又怕你说我浅薄。”说完从背包里拿出2本厚厚的册子,他递给方小初其中的一本,“小初,你认得这个集邮册吗,我上高中时集的,后来我们把它卖给古玩市场,为了给你看演唱会嘛。再后来我又把它们买回来了。”
方小初只看一眼就认出来,她说:“当然记得!不过怎么可能再买回来,应该早不完整了吧?你不要告诉我花了多少钱赎的,我心脏承受不了。”
方小初知道,古玩市场的那帮人都是见肉就割,哪怕中间只隔一天,都一定会狠命赚一笔。
郑子衿说:“所以我就不吓唬你啦。这个我隔段时间再去时,早被分得乱七八糟了,还有2张邮票被转出去。但这个册子还在。”
方小初听到这里心里很疼,当年为了想看演唱会,郑子衿背着她割了心爱之物,想想是多么痛苦的事。还在经济不太宽裕的情况下高价买回已经残缺的东西,想想就后悔。
真是年少轻狂的时代。
“这另外一本,是我把邮票上几乎所有风景都走了一遍,找到相同的角度拍下来的图片。”郑子衿把另外一本册子打开给方小初看。
方小初不禁感慨地说道:“这些年你居然走了这么多的地方。我虽然身在大上海,却像个井底之蛙。子衿,你当摄影师,就是为了云游四海么?”
郑子衿点点头:“其实当风光摄影师,半自由半工作的,听起来很浪漫,但收入并不稳定,家里人为此还和我闹过一场呢哈哈,爸妈希望我去媒体摄影,也就是新闻摄影,工作稳定。”
郑子衿顿了顿,继续说:“但这是我的选择,你知道我很坚持的嘛,而且去了那么多好地方,一切都值了。不过,我很快就不会再做风光摄影师了。”
方小初紧张地问:“为什么?”
郑子衿看着她,说:“因为我和国外一个图片社签了约,以后虽然还是天天在外,游山玩水的机会却减少了。之所以签给他们,是因为这家图片社给每位摄影师很大的自由度,而且收入不错。”
方小初不太懂摄影的事,她只是觉得有点惋惜。这时郑子衿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方小初问:“什么原因?”
郑子衿看着她,笑呵呵地说:“因为……我得多赚点收入养女朋友啊。”
方小初低着头像是自言自语道:“关我什么事!”说完后又问他,“子衿,摄影是你喜欢的工作吗?”
郑子衿说:“是啊,怎么了?”
方小初此时有些伤感:“如果喜欢,就坚持自己想要的吧!这是你的梦想,而且从事创作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你这些年肯定没有一天后悔过对吧?不像我们,一边工作一边还纠结着,越来越看不清方向。这样说来,你就比大多数人幸福,也比我幸福。”
郑子衿说:“我忘不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做摄影师,刚开始很兴奋,觉得能浪迹天涯了;后来就很难受,觉得自己常常像孤岛上的人;再后来,就把一切看淡了,到现在,我越来越爱这个工作。”
方小初哈哈大笑,戏谑他:“是啊,你说过,不是只有收入才叫工作嘛,你一直都在工作呢。”
郑子衿也笑了,他说:“小初,我把这两本册子送给你。从上一次送你礼物到现在,整整十年,我们的青春过了一个阶段,你别嫌弃,也别有压力,这些东西原本就该是你的。”
郑子衿很郑重地把册子合起来,摞在一起,重新交到她的手上,说:“生日快乐!”
方小初本不想伤感,但一听到郑子衿的这些话还是忍不住有点触动,接过来说声谢谢,把头稍稍转向另一边。头发披散下来半遮住她的脸,郑子衿看不到她的表情和泛潮的眼眶。
少许,方小初调整好情绪,故作轻松地说:“嗯,我当然要收下了,或许你将来就是闻名遐迩的大摄影师,那时候这些照片应该能卖不少钱的,等我哪天混不下去了,它们就是我咸鱼翻身的本钱。”
郑子衿一颗石头落了地,看着她欣然接受,还说一段轻松的话来安抚他,很开心地说:“送给你就是你的了,你随意处置。就算是糊墙纸,也算是体现了它们的价值。”
“那,带我去看看你那张照片里的地点吧。”方小初提议。
“这两本厚重的册子暂时还由我来背。”郑子衿把它们装进背包。背包里一直是鼓鼓的,方小初好奇地问:“你的背包里是不是你的长枪短炮?”
“今天只有一个普通的单反。”郑子衿说,“单反穷三代,摄影毁一生啊。”
两个人踱步到一座桥旁,游客越来越少了。这座小桥不是朱家角的重要景点,少有人来停驻。
郑子衿告诉方小初:就是这座桥。
方小初想到那张图片,再对应着这座小桥:同样的地点,不同的画面和心情。
方小初问郑子衿:“是不是摄影师都喜欢拍冷门的景物呢?”
“不是,是拍有感觉的。”郑子衿回答她,“就像见鬼了一样,突然身上打了一个激灵,有感应了就立刻拍。”
方小初“嘁”了一声。
“来,小初,今天你生日,给你拍一张做纪念。”
“好,拍的不好我可是要删除的。”方小初警告。
郑子衿不忘逗她:“千万不要喊茄子。”
方小初表示对他的建议很轻蔑,她翻了一个白眼。
很快,咔咔咔咔就拍完了。方小初本来漫不经心,谁知一看照片就被吸引住,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拍照也可以这么有灵魂。她看着这些漂亮的照片,深深地感叹道:“相机真好啊!”
郑子衿差点吐血。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转眼就要日落西山。夕阳下两个人牵着手,身影被拉得长长的。
两人一起坐车回家,郑子衿让小初坐到窗口的位置,他把东西全收起来,默默地坐在一旁。方小初看着窗外,几次欲言又止地想说话,都忍住了。
郑子衿突然扑哧一声笑了,半天没停住。方小初感到很莫名其妙,问他:“笑什么?”
郑子衿说:“我在笑你啊,明明就是有一肚子的问题,见了两次面了,硬憋着不问。”
方小初说:“哪有?又不关我事。”
郑子衿逗她说:“这可是最后的机会呀。快说,想问什么?我全部都会回答。”
方小初再也憋不住了,说:“我承认,我是对你的这十年有些好奇,十年了,我对你一无所知。”
郑子衿用眼神示意她继续问。
方小初豁出去了,她说:“好,那我问了。你这十年都在哪里?在哪里上的大学?学什么专业?为什么来上海?在上海哪儿住?”
郑子衿回答说:“我一直在西安,来上海两年多,大学也在西安,学的是新闻摄影,至于为什么来上海……”
方小初不想听到这个答案,马上说一句:“好了,问完了。”
“就这些啊?”郑子衿笑笑。
方小初说:“虽然我不知道你来上海的真实原因。但我是喜欢上海的,对我来说,大都市里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感反而让我活得自在,我不喜欢在熟悉的成长环境里事事被关注的感觉,也不喜欢人和人近得没有隐私。”
郑子衿说:“上海是个很有魔力的地方,每个来上海的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剧本,有趣得很。尽管处处人山人海,吃饭都要排长队,可如果心里不拥挤,都可以把这些人潮当成背景。”
方小初说:“所以我暂时会留在这里,将来的事不知道。过两年把父母接过来,一家人享天伦之乐。”
当听到方小初说她愿意留在上海的时候,郑子衿的心里也有了决定。郑子衿没有回答她“为什么要来上海”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理由原本是真的,但听起来怎么都像假的。
还能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你也在上海,选择才变得容易。我一直以为来到上海就可以离你更近,说不定还能在街头相遇。但上海之大,相遇太难。我根本不敢突然地出现在你面前。
直到春节前在我家的老楼下看到你,才坚定了我的念头,而你如果愿意在这里一直留下去,我也愿意在这里。
因为一个人,选择一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