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作者:李东礼

|

类型:惊悚·悬疑

|

更新时间:2019-10-06 09:54

|

本章字节:12278字

王某家附近有一张姓女,年与其妻相仿。一天在单位上班时,突然大喊大叫为王某鸣起冤来。听其声,不像是张姓女本人的,倒酷似王某妻子的。她说王某打伤她完全是无意的,不应该判他的刑,致使其失去工作,无法养家糊口。并一再要求把她的妹妹给她找来,她有话要对她说。当时正值“文革”时期,极左思潮盛行,有人诬称此女装神弄鬼,是要破坏抓革命、促生产,力主立即将其拘留关押。此意见向该单位领导作了汇报。这位领导说:“仅凭这就拘留她?她犯的什么罪?你们先按她说的,把她要找的人给找来,然后视情况再作处理。”该单位按此指示先找到王某,问清了王某妻妹的姓名、地址和相关情况后,去车把她从七八里外的地方接了过来。


王某妻妹来后,并不认识张姓女。但张姓女一见了她,就上前抱住她,妹妹长妹妹短地喊个不停,痛哭流涕地将她丈夫如何冤,现在她家又如何难的话讲了一遍,恳请她要为她照顾好四个孩子。王某妻妹听真是她姐姐的声音,也就搭了话。她说:“我和姐夫离得这么远,怎么照顾孩子?”张姓女扑通跪在她面前,声泪俱下地说:“好妹妹,看在我们一个娘的情分上,你可怜可怜这四个孩子吧。你要是不答应我,我就这样跪着不起来。”


至此,王某妻妹也真的为姐姐伤起心来,她流着泪说:“你要真是我姐你就起来吧,我答应你。”


话一说了,张姓女立即闭目声息,瘫倒在地。过片时她醒来后,人们把刚才发生的事给她说,她坚执不信。


腿疾


灵璧县蒲包陈村人赵某在十几岁的时候,同和他差不多大的五六个小朋友一起在门前的沟里洗澡。沟宽二三十米,深只及他们腰部。洗好后其他的几个都先后上到了岸上,唯独他像钉在水里一样,怎么也上不来了。一个孩子就一只脚踏在岸上,一只脚伸进水里,抓住他的手拉他。拉了半天没拉动,又叫另几个孩子也过来,和他手拉手连成一线,一齐往上拽,才将赵某从水里拉上来。拉上来后赵某虽是走着回的家,但很快他左大腿有巴掌大的一片,就开始溃烂,治了一个多月才愈。至今已六十余年了,他腿上还有那时留下的疤。


蛙惧色变


一年夏季的一天,我在濉溪老城南杨庄矿塌陷区边钓鱼时,在水草丛中发现一窝黑鱼。黑鱼的子已孵化出如芝麻粒大的小鱼,论理,应该是最好钓的时候。可老黑鱼却非常的猾,不管使用什么办法,它就是不着实咬钩。为了增加欺骗性,我捉了条绿色的小青蛙,作饵时,不是像通常那样将钩刺入它的体内,而是仅用钩尖钩住它背部的一层薄皮,让它依然活着。我把这带钩的青蛙轻轻放进黑鱼窝中,没多久,便听到它下方发出咂的一声。凭经验,我知道这是大黑鱼在对青蛙作试探性的进攻了。就在我期待着黑鱼能有更猛的咬钩动作时,不想受此威胁的青蛙,先是四肢僵硬地伸直,接着身上的颜色变化起来——绿色一片片地消失,黄色一片片地出现,仅十几秒钟的时间,青蛙全身便由绿完全变成淡黄色,看去就像一具尸干。这意外使我不知如何是好——是把青蛙提起来,还是继续留在鱼窝中?正在犹豫的时候,大概黑鱼已识破机关躲远了,青蛙的颜色又逐步地反着一片一片地变绿,四肢也随着缓缓地收缩成原态。


狗惧色变


二十世纪末的一天,我在宿州市北关的一条小巷里漫步,到了一家杀狗人的门前时,见两人正准备杀狗,就停下步和围观的人站在一起看。被杀的一只狗黄褐色,个头不大,也不肥,四蹄和嘴都用绳子牢牢地捆扎着,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杀狗家东邻的门前,也有一条狗。这狗棕红色,体大且肥,它趴在地上,四肢、尾巴、腹部和头,都像要钻进地下似的紧贴着地面,使整个身子变得又扁又平,乍一看去,颇似铺在地上的一张狗皮。我禁不住问身边的人:“它死了吗?”那人脸也不转地摇摇头,说:“没有。”我又问:“它怎么那个样子?”那人答:“吓的。”好奇的我再问:“它为什么不跑?”他深信不疑地笑笑:“不敢。”我接着又问:“谁的狗,买的吗?”那人往东边指了指:“他家喂的。”说着,杀狗的人已从室内出来,蹲到黄狗前,盯着它的胸脯看了看,把约一尺长的尖刀,不紧不慢地捅进它的胸膛。狗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挣扎,仿佛已失去知觉,身子只是随刀动而动了几动。接着就见殷红的血顺着刀口流出来。这时我去看那棕色的狗,想知道它在目睹同类被宰杀时有何反应。见它依然还是刚才的姿态,只是身上各部位的毛色,逐片逐片地变淡变黄起来,而且在变化中,每片区还经历变黄——恢复——再变黄这样一个闪烁的过程,就像有几盏彩色聚光灯在它身上照来照去一样。过一两分钟,它全身便由棕红色完全变成了浅黄色。我吃惊地如看化学反应般地盯着它看。又过了一会儿,杀狗的已从狗的胸膛里抽出尖刀,到室内去了,才见那狗的颜色又变化起来,所不同的是倒过来重复刚才的变化过程,逐片逐片地由浅变深。待恢复原色后,狗很像被打晕了刚清醒过来的样子,怔怔地举起头来,胆怯地往死狗那儿看看,又一动不动地待了会儿,方慢慢地爬起来,用那躲过一劫般的轻松,抖抖身上的灰,散它的步去了。


呼唤


濉溪县王湾村有一少妇,因连生七个女孩,被人呼为“七女星”。七女星也因此遭受重男轻女丈夫的虐待和***。在丈夫采取“借种”等非人手段她还没有生男时,为达到再娶再生的目的,竟明目张胆地要她去死。而一直处在家庭和世俗重压下的她,也由最初的忍气吞声变得精神恍惚。不论人前还是人后,她自言自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该死!我该死!”


七女星的娘家和婆家,仅隔一条巴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年一天的夜中,处在睡梦中的七女星的母亲,被一阵呼唤惊醒。她清楚地听到女儿在河对面的岸上,边哭边惨哀地喊叫着娘。从此再也睡不着的她第二天一大早,就叫儿子带着鸡蛋,到她家去看她,问问她为什么夜里在河边哭。七女星的弟弟到七女星家后,传达了母亲的担忧。七女星说,昨夜她一直在家睡觉,哪里也没去。她母亲得知这情况后,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听走了音,也就放了心。然而就在当天半夜,她又听到了女儿在河对岸的哭声和叫娘声。天明后,她再也放心不下了,亲自来到七女星家,见到的是服毒自杀的女儿的遗体。


七女星在服毒前做了两件事:一是给自己的七个女儿和婆婆每人煮了一个鸡蛋,并一一放到她们床头,二是给她彻夜未归的丈夫赶做了一双鞋。


与王湾村相邻的一个村子的人认为七女星的死非同寻常。他们说她死的那天夜里,他们听到王湾村鸡叫、狗咬、人喊,持续有一个多小时,就像跑反的一样。而王湾村的人则有不同的说法。他们说当天夜里他们村静得很,静得连孩子的哭声都没有。


一身两人


张某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兼手工业者。二十八岁了,结婚生子的他,从未离开过生他养他的安徽淮北的一个小村庄。他热爱这里的山山水水,也热爱自己的职业——木匠。


民国二十六年秋季的一天,他和他叔叔在从事这样一项工作:把一根重达千斤的树干固定起来,再将它锯成板子。在固定的过程***了事,已经立起的树干突然倒了,重重地砸在他身上,他当即昏迷,不省人事。村人闻信,八方往视。有的给他掐人中,有的拿着铜锣爬到屋顶上,边敲边喊着他的名字给他叫“魂”。半个时辰后他醒来了。他慢慢地睁开眼睛,似乎是在看着眼前陌生的世界。当确认周围的一切后,他吃惊地坐了起来,说:“我怎么在这里?”


他叔叔见他醒了,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说:“你昏过去有一顿饭的工夫。”他边说边给他检查胳膊腿,还好,并没有伤筋动骨。


“你是谁?”他奇怪地看着他叔叔问。


村民们以为他还没有完全清醒,就对他说:“他是你叔。”


“你们弄错了,我没有叔,我只有大爷。”他边说边挣扎着站起来。


“坏了,他不认识人了。”他叔叔这么想着,就指了指身边的人问他,“你可认识他们?”


他摇摇头:“不认识。”


“你姓啥名谁?”他叔叔又问。


“我姓赵,叫赵三生。”


“家住哪里?”


“家住山东。”他答,并详细说出了县、乡、村。


“家中有什么人?”


“老婆和一个儿子。”


“你来这儿干什么?”


“不知道。”


经过这一系列的一问一答,他叔叔和全村的人都认为张某的脑子有问题了,他们简短地商量一下,决定还是先送他回家。但到了他家门口,他坚持说这不是自己的家,对妻子、儿子也不相认。当晚只好安排他单独居住。


张某的叔叔以为过两天他就会好,没想到接连三天他不仅一直是这个样子,还吵着要回山东的家。他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决定由自己和另外两个精壮汉子带他到山东走一趟,以弄清究竟。


一行四人晓行夜宿,经过六天的长途跋涉,来到了张某所说的山东那个地方。在进村之前,他叔叔想:“我得先去看看。”于是他叫三人暂歇一会儿,自己先进了村。进村后遇见一位长者,就上前施礼探问。在弄清此村就是张某所说的村子后,他问:“此村有没有一个叫赵三生的人?”长者微微一惊,愣了一会儿说:“有,他是我侄子,我是他伯父。不过他已经过世十天了。”然后指着远处的一个地方,“你看,那山南边的新坟就是他的。”


听长者这么说,张某的叔叔同样也吃了一惊。至此他知道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就把这几天来发生在张某身上的一切一切,原原本本地给长者讲了。长者甚是称奇。他想了一下说:“你带他来吧。”


张某的叔叔转身回到村外,把张某等三人带进村。离长者还老远,张某就高声招呼:“大爷,我回来了。”


长者一时不知所措,等他走近后,对他说:“青年人,你真是赵三生?”


张某说:“我是,大爷。那天咱爷俩拉石头,车快出山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走了,走了以后,”他指着他叔叔说,“不知道怎么又走到这位老先生那里。到了他那里,不知怎么他又硬说我是他家的人。”


长者听了张某这一席话,已估摸着是怎么一回事了。他侄子赵三生是十天前随他进山拉石头时,被翻了车的石头砸死的。难道人死了,真有所谓“灵魂”的东西?这“灵魂”又能走到别处,附依在另一人身上?如果真的如此,那赵三生所能知道的,他就会全知道,于是他问道:“除了我,这里你还认识谁?”


这时候村子里的人听说赵三生又活了,都纷纷来看。张某指着身边的人说:“大爷,他们我都认识。”接着他一一说出了所有在场者的姓名、年龄、住址及相互间的关系等情况。正说着,赵三生的妻子也领着儿子半信半疑地来了。她已听到张某的部分谈话内容。于是她问道:“你说你是我小孩爹,我问你,半个月前你给我多少卖石头的钱?给的时候都在干什么?”


张某脱口而出:“一块大洋,还有十五个铜板,给的时候都在吃晌饭。”


至此,事情已经是非常清楚的了:张某虽然活着,他的记忆和思维却完全丧失,赵三生虽然死了,他的记忆和思维却完全转移到张某身上;从表面上看,张某还是张某,若从记忆和思维上论,他就成了赵三生了。张某被当作赵三生为赵家所接纳后,他就不愿回安徽淮北的老家了。但他叔叔坚决反对他这样做。他只好往返于安徽和山东之间走着过。两个家庭都认为他是丈夫和父亲。其子女也都以兄妹相称,且往来甚密。


壁画


某男,在六七岁时从宿县到芜湖走亲戚。亲戚在家中的一间屋子里给他临时铺张床。入夜他熄灯睡下后,见两位手持画笔的人站在床前盯着他看,而且本来白白的墙上也出现多幅壁画。他大骇,赶忙用被子把头蒙上。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虽是睡着了,但到天明,又不明原因地发起高烧来。亲戚立刻送去治疗,但无效,只好把他送回到宿县。奇怪的是到了宿县他烧就退了。后来他芜湖的亲戚,在探索他所言之究竟时得知,他们家的住房是几经转了手的。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该房是几位画师的居室,墙上本来有如他看到的壁画,是后来的居者用石灰把它涂掉了。


闹市


位于宿县城北小周庄的三二五地质勘探队,建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内除办公用房,空处甚多。一九六六年年底,正值“文革”方兴未艾之际,勘探队的职工晚上都要到单位参加政治学习。一天晚上八时许,职工们正在会议室学习的时候,不知何故,电突然停了。电一停,正在进行的学习自然也就中断,室内一下子静下来。就在此时,门外院子里却骤响嘈杂之声。在嘈杂声中,可以清楚地听到有人的喊声、哭声、笑声、吆喝声、争吵声,就仿佛置身于闹市一般。五分钟后,电来了,这嘈杂声又随着电来而戛然止没。众皆大奇,纷出争睹。然庭院依旧,他物一无。


类如这样的情况,以后又发生过一次。


有人在谈论此事时说,三年困难时期,这个地方曾死过好多人。


苍鹰


萧县某村村民男甲喂了一只苍鹰,酷爱之。一九六六年他被生产队派去挖新汴河时,买了七八斤牛肉作为鹰食留给妻子,并详细交代了喂法及注意事项。开始三四天,妻子基本上是按他说的办的,可再往后,本来对喂鹰就烦的她,不再按丈夫的要求做了。她想:“与其它吃不如我吃。”就把剩下的牛肉都烀了吃了。吃后几天,她以为鹰该饿死了,但一看还活着,就把她家足有六斤重的狸猫捉来,打开鹰笼的门,把它塞进去,意在让它吃鹰。此后因忙着农活和家务,就把猫和鹰的事忘在了脑后。


十几天后,对鹰多少有些不放心的男甲从挖河工地回来了。他见了妻子就问:“鹰呢?”妻子说:“叫猫吃了。”男甲慌忙到鹰笼去看,见鹰不仅在,而且精神还不错。而猫呢,只剩下了一堆毛和半块被鹰啄剩的头盖骨。


鱼龙


一九六五年麦收时节的一天中午,在安徽凤台焦岗湖湖心深处,一群帮助当地百姓收麦的凤台中学学生,在寻找水源解渴。学生们在坚硬如磐石的湖底挖掘了几处,都没见到水。之后他们找到了一块直径约五米的近乎椭圆形的湿地,试着只挖几下,就见了水。干渴难耐的学生们轮着喝起来。这时,一位军垦农场的解放军战士开着拖拉机路过这里,看学生们渴成这样子,就停下来说:“我来给你们挖。”他放下犁子,从湿地的中央犁了一趟,又掉转机头,顺着原线路犁了一趟,犁沟里已渗出了水。他看看,觉得还浅,就转过机头再犁。这第三遍刚犁过,犁沟里竟往外冒水。学生们高兴得欢呼雀跃。但是正当他们要伏下身子喝水时,却发现在流出的水中掺杂着殷红的缕缕鲜血,一个个都骇然失色起来。那解放军战士也非常震惊。他思索片刻后,开着拖拉机飞快地去向部队首长报告了发生的情况。


半个小时后,一个班的手持铁锹的解放军战士跑步来到这里,对湿地进行挖掘。他们先沿着湿地的边缘挖,渐渐向中心靠拢。不一会儿,一个长三米许、深半米许、宽一米许的地下暗洞显现出来。暗洞光滑如镜,储满了水,里面赫然卧着一条长近三米、腰围直径约三四十公分的巨大黑鱼。黑鱼的背鳍受了伤,还在往外流着血。当一位解放军战士用铁锹轻轻动它一下时,它剧烈地摆动起尾巴来,打得水花溅出十几米远。后来解放军战士用吊车,才把它从洞里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