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东礼
|类型:惊悚·悬疑
|更新时间:2019-10-08 09:56
|本章字节:7002字
清光绪末年,阜阳一地一塾师开馆授徒,早出晚归,一地痞乘隙与其妇勾搭成奸。一晚,师视帐顶有口浓痰,对妇说:“家中今天来野汉子了。”妇伪怒:“你胡说八道啥?”师说:“我有证据。”妇问:“有何证据?”师指着帐顶说:“这口痰。”妇看了看辩解说:“是我吐的。”师冷笑:“这不是你吐的,痰又黑又硬,只有抽烟的人才有这样的痰。再说,痰落到帐顶是圆的,说明是睡在床上仰脸吐的,你没有这个气力,只有青壮汉子才能吐上去。”妇面色灰变,仍强作镇静:“不信我吐给你看。”师说:“你吐吧。”妇平躺到床上,尽力上吐,吐了数口,怎么都吐不到帐顶上。师诉于保长。保长讯妇,妇抵赖不过,供与痞有染;又拘痞,痞亦招和妇通。为验师言之正误,保长问痞:“你可抽烟?”答:“抽。”“你的痰什么样?”答:“又硬又黑。”“帐顶痰可是你吐?”答:“是我吐。”“是站着吐还是睡着吐?”答:“是睡着吐。”保长实佩师之智。将案上报,痞和妇共被判斩。
篱笆
宿县师专退休教师李某,一九九二年病故家中。其家在师专职工宿舍区一排平房的中间部。房前的空地,除东头两户外,各家都种着菜。菜地东头的边上,南到前房的墙,北到房前的小路,立着道有两米高的篱笆。殡葬李某那天,他儿子找辆汽车来拉他的遗体。由于房子的西头是围墙,堵死的,车只能从东边进,可开到篱笆跟前,就不能开了。这距李某家,还隔着好几户人家,遗体要上车,就得抬很远。其子发愁,自言自语地说了句:“这怎么抬呢?”话后约半分钟,正束手无策间,忽见篱笆在无人无物触碰的情况下,扑哒一声,自根部齐着向一边倒下。众大惊,面对倒下的篱笆,心明其故,久久方敢少动。没了篱笆的阻挡,汽车一直开到了李某家门口。
尸跪
一九七八年夏,宿县符离集某甲因故与人冲突,身死。未满三天,家人便将其入殓埋葬。过几日,公安机关发现死因不明,决定解剖其尸。棺被打开后,见本来仰面躺着的他,跪立棺中。一肩斜靠棺帮,头耷拉在另一肩上,胸前衣襟尽湿。分析认为,某甲本是假死,苏醒后无力破棺,久之而亡。胸前湿,应是伤悲时涕泗所致。
白须翁
阜阳一村某妇少寡。改嫁邻村某男时,把与前夫生的四五岁大的男孩也带着。男虽心中不悦,也说不出口。过年许,妇又生一子。男有了自己的儿子,对那男孩更加妒恨。在临外出打工时,悄对自己母亲说:“瞅机会把他除掉。”母听其言,杀心遂起。一日傍晚,趁妇不在家时,指着村外一口井的方向,诓骗男孩说:“那井里有青蛙,我带你去逮好吗?”男孩喜不自胜,蹦蹦跳跳地随她一起来到井边。母环顾无人,在男孩低头往井下看时,抓住他的双腿往上一掀,将其投入井中,反身扬长而去。男孩连连发出“奶奶,奶奶”的哀求,她头都不回。
第二天清晨,下田干活的人听到井中有动静,走过去看,是那失踪的男孩,就找来绳索,缒一人下,将他救了上来。男孩被救后,似乎无大碍。他指着井下说:“里面还有个白胡子爷爷,是他一直托着我。”众人惶然,又让人下去,却不睹所言。
案情败露后,某男及其母自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男孩也有了新归宿——他姑母怕他再出事,把他接到自己家中。只有男孩说的白胡子爷爷,还在人们心中疑问着:如果他说的不是真的,那他为什么不被淹死?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人们又何以不得见?
蟋蟀
黄某,宿县城关人。其十七岁那年夏季的一晚,和另一青年到沱河堤上逮蟋蟀。他们离一处还好远,就听那里有蟋蟀叫,叫声忒响,响到从未有闻。心喜遇着了好蟋蟀,就打着手灯,踮着脚尖往那儿靠。快到跟前时,蟋蟀不叫了,而手灯也不亮了。他们纳闷:来时才换的三节新电池,怎么说不亮就不亮了呢?无奈何,只好往回返。走有几十步,遇到行人时,手灯又莫名其妙地亮了。他们舍不得那蟋蟀,又折回头去逮。然在费时许久后,才发现那里根本就没有蟋蟀,所有的,只是鸣声而已。
烤馍
淮北烈山一村某女,冬一日外出打牌时,把不足三岁的女儿锁在家中。女儿自个玩,玩饿了,就学着大人的样子,拿馍到炉子上烤。烤时,不知怎么烧着了棉袄的一只袖口。不懂灭火的她任由火着,不一会儿就烧到了手腕处的皮肉。她号惊四邻。邻人初不知情,及觉有异,群而破门而入时,为时已晚。孩子的手腕已严重烧伤,不得不做了截肢手术。
指刑
上世纪五十年代,阜阳颍州中学有一读高中的男生,和一也读高中的女生相恋。女生家富有,男生家贫。女母受世俗影响,认为两家门不当户不对,坚决反对女儿和那男生交往。女儿不听母言,常住男家不归。母愤。一日伪言意转,骗女儿回家,趁她吃饭时,暗下安眠药。女沉睡后,母把她的手脚分别绑在床两头。俟醒,拔下发中银簪,从指甲下,逐一深刺指尖。女疼痛欲绝。母不为所动,以为只有如此,才可使与男绝恋。女十指暴肿若棒,私奔至男家向男诉说情状,两人抱头大哭。适男家有瓶刚买的滴滴涕,对生活完全失望的他们,共饮而尽。喝后,女返家。行不久,男不放心,出门去追。及追上,已殁于道。男抱尸哀恸,不时亦殁。男家忿,上女家门理论,哗闹一时。
磨龟
阜阳圆寨医人程某,一年去霍丘采购中药材时,带回来一只鸡蛋大的仔龟。因龟不咬人,他三四岁大的长子,就一天到晚拿着玩。其家有间磨房,垫磨盘的,是用八斤砖砌的桶形花格子小墙。一天,长子从小墙的格洞中把手伸到墙内玩,一不小心把仔龟弄掉里面了。因为只是只小龟,家中的大人谁也没当回事,并很快把它忘在了脑后。
光阴似箭,到了一九六○年,时光已过去三十多年。当年的长子已成了三四十岁的壮汉,程某已是年逾六旬的老翁。一天,一位寓居圆寨的李姓小伙,到程家磨房玩。出于好奇,他在磨盘下的格洞中往里望时,见里面有两个绿豆粒大的红色光点,大疑愕。为了能看得更清楚些,他扒掉了一块砖。看了一会儿,不相信地又扒掉一块看。在确信是两个光点后,就大声地喊程家的人。程某过来趴在地上看了时,又接着在刚才扒开的地方扒。把小墙扒开一角后,到外面拿来粪耙子,对着亮点的地方用力往外一搂,竟搂出个筲口大的乌龟来。乌龟身上的花纹斑斓如常,只是脖颈上泛白,就像长着一层白色的绒毛。消息一传开,远近称奇,睹者盈室。
乌龟是哪儿来的呢?人们议论纷纷:磨盘以下的地方,三十多年未动过;阜阳当地不产龟;附近也无人养龟……七嘴八舌一阵后,一致的结论是,龟就是当年程某长子玩的那只仔龟。至于龟吃什么,它怎么会长,程某的说法是龟喝风拉沫。这未免把龟神化得离谱了。就怕空中的蚊蛾等飞虫和地下的蚯蚓、土鳖等物,才是它真正的吃物。
程某把龟奉之为吉祥物,每外出行医售药,都把它作为药引子带着。
双枪妇
李姓妇,泗县大户吴某之妻。姿采秀雅,果敢智慧。不仅精于家务农事,还会手使双枪。故誉声四播。一日其二弟来访,夫妇设宴款待。时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各种政治势力杂处,社会动荡。席上,吴某和二弟因政治问题争执,由互不服气,到恶语相加。性情鲁莽的二弟指着吴某说:“像你这样,早晚会被人杀。与其人杀,不如我杀。”言罢竟真的掏出枪来,向吴某的额头开了一枪。吴某当即身亡。吴妇悲痛欲绝。痛定之后,对二弟说:“我的孩子才三岁,我也二十刚过,你把他杀了,我和孩子怎么办?咱得回家找咱爹咱娘讲理去。”二弟无语,勉强从之。行至村外一岔路口,吴妇对走在前面的二弟说:“你走错了,回家应该走这条路。”不知是计的二弟在回首之际,吴妇对着他的面门就是一枪,他应声而倒。义烈杀死弟弟后,她没有急着去向父母说明原因,只让人叫他们来收尸。之后,各家办了各家的丧事。吴妇丧夫后,没有再嫁,自己亲手耕田种地,把儿子抚养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到她村子进行土改的工作队干部,闻其枪法好,冀望一睹。吴妇应其请,用牛拉着拖车,上置两杆雁枪,至田野雁栖百米处,对雁群开了一枪,待未中弹的惊飞时,又开一枪。计获雁数十只。她用拖车拉着回来,无不叹服。
纸灰
某男,阜阳坎河流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坎河流的泉河渡口摆渡,每渡一人,收费一分。一晚,天阴沉漆黑,一拨过河人至,鱼贯登船。登上船很守本分,一一往钱罐放钱。摆至对岸刚返回,又一拨人至,亦上船就给钱。此后人竟一拨连一拨,不停地来,他也不停地摆,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因天黑,他看不清人脸。无人后,便睡觉。天明醒来,心里喜滋滋的,想着摆了一夜渡,一定会有不少钱。拿起钱罐看时,里面却全是纸灰。
逮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