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应酬篇(1)

作者:洪应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51

|

本章字节:10628字

应身处世的必修课,应酬不当,小问题也会损情坏事;应酬得当,大困难也会迎刃而解。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归纳起来15%得益于他的专业知识,85%得益于良好的应酬能力。因此,每一位成功人士都视应酬学为一门不可不精通的学问,不仅要了解其中的诸多规则、方法、技巧和人情世故,更要领悟并懂得灵活运用。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一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1的意思,便造物2不能忌3我,鬼神不能损4我;若业5必求满,功必求盈6者,不生内变,必召7外忧。


迷津指点:


有余不尽:有所余地,不使穷绝。


2


造物:即“造物主”。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皆为某种神秘的意志力所创造所主宰,故称此种意志力为“造物主”,亦即“神”的代称。


3


忌:忌恨。


4


损:折损,加害。


5


业:事业,功业。


6


盈:满,意谓极顶、到头。


7


召:招致的意思。


古文译读:


凡事如果能够留下几分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即使是造物主也不会嫉妒我,神鬼也不会伤害我;如果过度争强好胜,事迹功业都要求尽善尽美,那么即使内部不发生变乱,也必然会招来外面的忧患。


■二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1,是富贵而贫贱其行2矣!如何能享3?聪明人宜敛藏4,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5其病6矣!如何不败?


迷津指点:


忌刻:嫉妒、刻薄。忌,猜忌、嫉妒;刻,刻薄寡恩。


2


贫贱其行:使自己的行为贫贱,意思是把自己降低到像贫贱者一样的地位。贫贱,此处作动词,是“使……贫贱”的意思。


3


享:享用,这里有长久拥有的意思。


4


敛藏:收敛,掩藏,在这里指深藏不露。


5


懵:本意指心神恍惚,喻对事物缺乏正确判断,不明事理。此处是“对……糊涂无知”的意思。


6


病:弱点,短处。


古文译读:


一个富贵的家庭待人接物应该宽容仁厚,可是很多人反而刻薄无理,担心他人超过自己,这种人虽然身为富贵人家,可是他的行径已走向贫贱之路,这样又如何能使富贵之路长久地行得通呢?一个聪明的人,本来应该保持谦虚有礼、不露锋芒的态度,反之如果夸耀自己的本领高强,这种人表面看来好像很聪明,其实他的言行跟无知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他的事业又如何不受挫、不失败呢?


■三


欹器1以满覆,扑满2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迷津指点:


欹器:欹(qi),不正。欹器是古代用来汲水的陶罐,因提绳位于罐体中部,所以一旦装满了水就会翻倒,当水满一半时能端正直立,当水空时就倾斜。古代帝王把它放在座位左侧,作为规劝警惕的器具。


2


扑满:古代用来存零钱用的陶罐,有入口无出口,满则打破取出。


古文译读:


欹器因为装满了水才倾覆,扑满由于腹中空无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宁愿处于无争无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感到欠缺一些,也不要求过分完满。


■四


爵位1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2,尽毕则衰;行谊3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迷津指点:


爵位:即官位,君主时代把官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等五级。


2


能事不宜尽毕:意为才能不应一下子全部发挥出来。


3


行谊:合乎道义的品行。谊,同“义”。


古文译读:


一个人的官位不能太高,权势不能太盛,如果权势太高就会使自己陷入危险状态;一个人的才干本事不能一下子都发挥出来,如果都发挥出来就会处于衰落状态;一个人的品德行为不能标榜太高,如果过高就会惹来无缘故的毁谤和中伤。


■五


谢事1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2宜居于独后3之地。


迷津指点:


谢事:谢绝世事,在这里指引退。


2


居身:自身的居所。


3


独后:不与人争而居后,与世无争的意思。亦有“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


古文译读:


一个人要想退隐家园不再过问世情,应该在你事业的顶峰阶段急流勇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英名永垂不朽;一个人平时居家度日,最好是住在一个与世无争的清净地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你收到修身养性的实效。


■六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1。


迷津指点:


搦:压抑。


古文译读:


那些什么事情都已经如意美满的人,就像水缸的水装满了将要流出来但还未流出来,绝对不可以再增加一滴,否则就会流淌出来;那些身陷危险急迫困境中的人,就像快要折断的树木,绝对不能再增加一点压力,否则就会立刻折断。


■七


宾朋云集1,剧饮淋漓2乐矣,俄而3漏尽烛残4,香销茗冷5,不觉反成呕咽,令人索然无味6。天下事率类此7,奈何不早回头也。


迷津指点:


宾朋云集:比喻交游的宾客朋友非常多。云,形容众多。《诗·齐风》:“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2


剧饮淋漓:畅快尽兴地饮酒作乐。剧饮,饮酒作乐;淋漓,原为沾渥貌,在此作痛快、畅达解。


3


俄而:一会儿。


4


漏尽烛残:形容夜深人静。漏,即漏刻,古代计时之器,以铜壶盛水,底穿一孔,壶中立箭,上刻度数,壶中水以漏渐减,箭上所刻亦以次显露,即可知时。


5


香销茗冷:香燃尽,形容客人散去。香,香炉,焚香之器;销,散也;茗,茶。


6


索然无味:表示兴趣已过,毫无味道。


7


率类此:大多如此。率,大概、大抵;类,似、如。


古文译读:


嘉宾高朋欢聚一堂,大家痛快尽兴地饮酒作乐,当时固然快乐了,但不久夜深人静,香炉上的香气散去,茶杯上的热茶变凉,对适才的狂欢豪饮不觉反而感到欲呕,使人回想起来方才的一切更觉得索然无味。天下的事情大抵如此,可识时务的人为什么不及时回头呢?


■八


多藏者厚亡1,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2者疾颠3,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迷津指点:


厚亡:此指担心财产失去。厚,看重;亡,失去。


2


高步:指地位尊贵的人,形容走路高视阔步目空一切。


3


疾颠:此指害怕丢官失势。疾,痛恨;颠,颠覆。


古文译读:


财富聚集得太多的人,常常忧虑自己的财产会得而复失,被他人夺去,由此可见富有者不如贫穷的人那样无忧无虑;一个身份地位很高的人,总担心自己的官位被人争走而一落千丈,可见为官不如平民那样逍遥自在。


■九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1,便成恶境矣。履盈满2者,宜思之。


迷津指点:


酕醄:形容酩酊大醉的样子。


2


履盈满:所作所为过于满当。履,行走。


古文译读:


含苞待放的花最值得观赏,略有醉意的感觉最为美好,这其中蕴涵着妙不可言的趣味和极高妙的学问。如果花已开得娇艳,酒已喝得烂醉,那么不但没有美妙可言,还会让人感到大杀风景。所以事业到达顶峰阶段的人,应该好好想想这其中的含义。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鲜花盛开得娇艳的时候,也是它衰败的开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事物只要尚未达到至善的境界,就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而一旦达到最高的境地,就会趋于衰落。这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一旦超过这一限度,势必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做人也是如此,言不可至极处,至极则无路可续行;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则无理可续言。这就像写字一样,应该藏头收尾,逆锋起笔,才见得精彩。


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因此,明智的人在功成名就之时欲继续自强,定会选择转向。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是自然之道,更是至真的人生哲理。


人如自满,以为自己多了不起,就会像欹器一样变得空无一物,像扑满一样再也存不了一文钱。所以一个有教养的人,时刻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宁可认为自己无知,也不能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什么都有。一位大学者曾到南隐禅师处问禅,并从哲学、科学的角度对禅大力评点了一番。南隐一直默默地听着,并给他上茶。眼看茶杯已满了,可南隐还在向杯中倒水。学者便急忙说道:“老禅师,茶已溢出来了。”“是啊,你就像这杯子一样。”南隐说,“你的头脑中装满了那么多哲学、科学,我就是跟你说禅,你也装不进哪!”学者事后感叹道:“茶杯的价值,不在于它的质地、外形,而在于它的里面是空的。”的确,酒足饭饱时,再美味的饭肴也引不起食欲;自满之心,朴实的真理也难以打动。正如《圣经》中耶稣所说“心理贫穷的人是幸福的”,一个人只有虚怀若谷,才能走得更高,走得更远。反之,如果一个人内心充满妄想和邪念,处于骄狂之下,那他对事物的追求便如同一堵挡住视线的高墙,自己在自我封闭的圈子里自满。这样的人,不仅难以进步,而且容易招致他人的忌恨,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因此,我们应该永远认为自己是不足的,千万不可目中无人,居功自傲。


读过《二十四史》的人,不禁生出感慨:“开国皇帝打天下成功之后,都免不了要杀戮功臣!”这似乎已成了一条铁律,纵观古今帝王在登上权力宝座之后,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社稷,总会采取整顿手段消除危及其统治的各种因素。赵匡胤则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功臣的兵权,防止叛变;即使英明君主如汉高祖刘邦在面对不愿驯服的有功之臣也会痛下杀手,不留后患。曾经无比英明的君主们为何突然变得如此糊涂,如此残忍绝情、忘恩负义?一言以蔽之,正是因为臣子们居功自傲而不知进退从而丢掉性命。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身为臣子,最忌讳的就是功高盖主,而这种人多半没有什么好下场。


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名勇士,皆万人敌,立下许多功劳,号称“齐国三杰”。不过这三名勇士自恃功劳过人,非常傲慢狂妄,别说一般大臣,就是国君也敢直言顶撞。


齐景公虽有爱才之心,但对三名勇士的功高盖主之势颇为顾忌,便想除掉他们。当时晏婴在齐国为相,为人博学多才,聪明机智,很快就为齐景公想出了一个计谋。


一天,晏婴买了两个硕大的桃子,派侍卫送到将军府,并声称这是齐景公后花园的金桃,要赏给有功之臣。


“我们三个人都曾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是只有两个桃,怎么分得均?”公孙接问道。


“齐王说由三位将军自行评论,荐其中两位功劳最大者,食此二桃。”侍卫说。


当时古冶子恰好不在,公孙接和田开疆就一人各自食用了一个,且沾沾自喜。古冶子回来后,听闻此事,勃然大怒,认为自己所建功勋要比公孙接和田开疆大得多。功高而无桃,古冶子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侮辱,遂拔剑自刎。


看到昔日好友死在自己面前,公孙接大吃一惊,拔出剑来说:“我的功小而吃桃,古冶子功大反而吃不到,真没脸活着。”也旋即自尽了。羞愧难当的田开疆大喊道:“我们三人是兄弟之交,誓同生死,如今他们二位都死了,我怎能一个人活着?”说完也拔剑自杀而亡。


故事中的“齐国三杰”由于功高震主、树大招风,最终招来不测之险。正如《道德经》中所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做人要懂得知足,懂得适可而止,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少一些耻辱,更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心有所止”,切不可贪得无厌,锋芒毕露。要知道,权势不宜太盛,否则会带来危险;做事不要总想一下子做完,等做完人也累个半死;言行举止不可标榜过高,否则会惹来诽谤和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