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性尧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2:03
|本章字节:11310字
1浮云两句,用《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诗意,意谓只见云浮天空,却不见游子到来。游子,指李白。久不至,李杜于天宝四载(745)在兖州城东分手后,从此即未曾聚首。2三夜两句,这是看做李白自己特意来入梦,故更见情亲。3告归,告假归来,时间匆促,所以下文说“来不易”。4苦道,竭力说道。5楫,船桨,也指船。自“来不易”至“恐失坠”,都作为梦中李白的话。6若负句,像是枉抱了一生壮志。7冠盖,冠冕和车盖,这里指京城的达官贵人。盖,张在车上的伞。8斯人,指李白。憔悴,困苦抑郁。9孰云两句,意谓谁说天道公平,像李白这样的人不是还受累含屈吗?恢恢,宽广貌。《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将老,当时李白五十九岁(比杜甫大十一岁)。10千秋两句,意谓千秋万岁之名,也不足偿身后寂寞之悲。但仇兆鳌云:“身累名传,其屈伸亦足相慰。”直到这里,杜甫还是以为李白已经死了。
【说明】
天宝三载(744),李杜在洛阳初会后,就渐成深交。杜集中就有十多首为李白而作的诗。“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是李杜友情的纪实;“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是对李白才能的赏识;“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则是对李白生平的高度评价。
这两首诗是听到李白流放夜郎,积思成梦而作。正因为有这样的友谊,所以当李白入梦后,欣慰之余,却又有着不祥的念头,这正说明他对李白爱护之深,在一些泛泛之交身上是不可能有的。“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从这种殷勤的叮嘱里,又说明李白当时的处境是怎样的险恶。虽然当时李白并没有死,可是这两大诗人以后就真的不再相见了。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 维
圣代无隐者2英灵尽来归3。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4。
既至金门远5孰云吾道非6。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7。
置酒长安道8同心与我违9。
行当浮桂棹10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其父迁家于蒲(今山西永济县),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进士擢第。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遣人将他送至洛阳,迫授伪职。后禄山张宴于长安凝碧池,召集了当时的梨园子弟,王维闻而悲之,作了一首“万户伤心生野烟”的诗。及乱平,对受伪职的人以六等定罪。王维因曾作此诗,其弟王缙又请求削自己官职以赎兄罪,故得特赦,责授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早期很感佩贤相张九龄,政治上也有抱负。后来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正直敢言之士受到打击,他也为此沮丧。四十岁后就隐居蓝田辋川。妻亡无子,孑然一身。他本信佛教,晚年更不吃荤腥,不衣文彩,过着“万事不关心”的生活,成为隐士加居士的人物。安史乱后,政局的大动荡,人民的大痛苦,在他的诗篇里就很少反映。
他在十五岁就开始作诗,名篇如《洛阳女儿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十六岁、十七岁时作的。但真正能代表他作品特色的,却是晚年的山水诗,寻常的一点云彩,一片竹林,一道溪流,在他笔下都有鲜明的个性,在当时的诗坛开拓了自己的艺术天地,形成了一种流派。
除了诗,他还擅长书画,精通音乐,这和他的山水诗有互相参通之处,因为两者的把握对象都是自然界。善于捕捉印象,是这位自然界猎手的一大本领。但传世的《画学秘诀》,赵殿成以为系后人托王维名之作。
【注释】
1綦毋潜,注见后面“作者介绍”。落第,应试未中。还乡,《唐才子传》说綦毋潜是荆南人。王维另有《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2圣代,当代的美称。3英灵,犹英才。4遂令两句,意谓隐士们皆不再隐居了。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过会稽东山。采薇,指殷末伯夷、叔齐采薇西山事,也是指隐居。5既至句,意谓已到长安却没有考中。金门,即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对征召来的优异之士皆令待诏金马门。远,指不能进入金马门。6吾道非,《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困于陈蔡时,曾对子贡说:“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7江淮两句,指綦毋潜渡江淮时正当寒食节,后因落第而留滞京洛,自缝春衣。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或两天。相传为纪念春秋时晋人介之推之自焚死,这一天就不再举火,故称。实是附会。京洛,指洛阳。8长安,今陕西西安市。9同心,犹知己。违,分离。意谓心虽同而行踪却相违。10行当,将要。桂棹(zhào),船之美称。棹,船桨,也指船。《离骚》:“桂棹兮兰枻。”未几句,意谓不久就可回到家园。荆扉,柴门。吾谋句,指文章未被主考采用。《左传·文公十三年》记秦人绕朝曾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知音,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伯牙乃许为知音。
【说明】
这首诗是对落第人的反复劝慰,曲为之譬,实是解嘲。这类诗也确实不容易写得好。
蘅塘退士选这类诗,也许有这样的用意,让落第的士子们读读,多少可以得到些安慰,并使他们仍然颂念“圣代”,不非“吾道”,如沈德潜所谓“反复曲折,使落第人绝无怨尤”。也说明编选一个普及性选本,就得照顾到各方面的读者对象。当然,在唐人慰下第者的诗中,王维这一首写得算是较有感情的,以它来“聊备一格”,也是经过了缜密的选择的。
送 别
王 维
下马饮君酒1问君何所之2?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3。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4。
【注释】
1饮君酒,请君饮酒。饮(yin),使动词,使喝。2之,往。3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陲,边。4但去两句,沈德潜云:“白云无尽,足以自娱,勿言不得意也。”但,只。
【说明】
旧注疑是送孟浩然归南山之作。则南山应指襄阳南岘山。若无末两句,诗即毫无意味。
青 溪王 维
言入黄花川2每逐青溪水3。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4。
声喧乱石中5色静深松里6。
漾漾泛菱荇7澄澄映葭苇8。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9。
请留盘石上10垂钓将已矣。
【注释】
1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2言,发语词,无义。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3逐,循,沿。4随山两句,意谓自黄花川到青溪,途程虽不到百里,山路却千回万转。趣,通“趋”。5声,溪声。6色,山色。7漾漾,水波动荡貌。菱、荇(xing),皆指水草。8葭苇,芦苇。9澹,安静貌。10盘石,大石。将已矣,将以此终其身。有感叹意。
【说明】
“我心素已闲”两句,是心境也是诗境,即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
渭川田家王 维
斜阳照墟落2穷巷牛羊归3。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4。
雉雊麦苗秀5蚕眠桑叶稀6。
田夫荷锄至7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8怅然吟《式微》9。
【注释】
1渭川,渭水。2墟落,村庄。3穷巷,深巷。4荆扉,柴门。5雉,野鸡。雊(gou),雉鸣曰“雊”。秀,麦子吐华曰“秀”。6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如睡眠状,故曰“蚕眠”。7荷,负。8即此句,就是这些情景也觉得闲散之可羡慕了。9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语,这里表示自己有归隐之意。
【说明】
这些初夏景色其实都极平常,作者也是随手写去,然而诗意盎然。诗中的野老想念牧童,田夫荷锄相见,纯系白描,不事雕绘,读来故也分外亲切。
西施咏王 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2?
朝为越溪女3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4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5不自著罗衣6。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7。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8。
持谢邻家子9效颦安可希10?
【注释】
1西施,即西子。相传是春秋时越国美女,本苎萝山下卖柴人家女儿。后为越王句践所得,献与吴王夫差,颇受宠爱,最后吴国就为越国所灭。传说如此,实则吴之灭亡另有原因。2艳色两句,意谓西施既有此艳色,又怎会永远微贱下去。宁,岂。3越溪,指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传为西施浣纱处。一说在苎萝山下,苎萝山又有在诸暨、在萧山二说。4岂殊众,难道与众不同。5傅,通“敷”,抹。6罗,丝织品。7怜,爱怜。8当时两句,因为西施已选到吴国去了,所以就不会再和当时浣纱的女伴同车而归了。唐汝询在《唐诗解》中则以为:“惟恐同列之侔己,畴肯载浣纱之伴与同归乎?”9持谢,奉告。邻家子,指传说中的东施,西施的东邻。古代女子也叫“子”。10效颦句,相传西施因病捧心而颦,当地的丑女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结果大家都避开丑女。见《庄子·天运》。意思是说,没有西施那样美貌,单是效颦只能令人讨厌。颦,皱眉。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说明】
此诗借西施的故事,感慨世情之无常。“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实是一些借机缘而骤贵的幸运儿的写照,而他们受到厚宠的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君主无是非之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2隐者自怡悦3。
相望试登高4心随雁飞灭5。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6。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7。
天边树若荠8江畔洲如月9。
何当载酒来10共醉重阳节。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年轻时曾隐居家乡鹿门山,以诗自娱。后往长安,应进士试,不第,又还襄阳。张九龄镇荆州,曾入其幕,但时间不长。后病疽死。终身是个布衣。
他的一生,多半在襄阳度过,他的诗歌,也很多以襄阳为题材,故张祜有“襄阳属浩然”之句。
他原来也想有一番建树,“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田园作》)“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临洞庭上张丞相》)从这些诗篇看,欲为世用的意愿是很明显的。
愿望落空后,最后还是退隐家园。在中国的封建士大夫中,这种达与隐的起伏,说是矛盾其实也是统一的,因为这都是儒家立身的两个方面。
他的诗五言最多,也以五言为长。前人曾说盛唐诗人,李杜之外,当推王孟。王孟之诗虽不尽相同,但在描写山水、田园上,自有异中之同,形成一种流派。
【注释】
1兰山,《孟襄阳集》作万山。兰山在山东临沂或四川旧庆符县,孟浩然皆未到过,应是万山,在今湖北襄阳县。诗题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又作《秋登万山寄张文儃》。张五,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录》以为是张,官刑部员外郎,擅书画。张子容则为张八,浩然乡人,两不相蒙。2北山,指万山。3隐者,指作者自己。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此两句当是用其意。4相望句,意谓为了瞻望远人,且试着登上高处。5心随句,因登高而见雁飞。6兴,指秋兴。7时见两句,指归村人由沙滩行来而在渡口歇脚。8荠(ji),一种野菜,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木的细小。9洲,水中可居之地。10何当,何时能够。载酒,具酒。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参见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注。
【说明】
此诗写秋天登山怀友,希望到重阳那天同来登高饮酒。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清秋发兴,因引出结句共醉重阳之望。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2池月渐东上3。
散发乘夕凉4开轩卧闲敞5。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注释】
1辛大,名未详。大,排行第一。2山光,山上的日光。3池月,池边的月色。4散发,古人平时都束发戴帽,散发表示闲适自在,不受簪冠拘束。5轩,这里指窗。卧闲敞,朝幽静宽敞的地方躺着。
【说明】
孟集中还有几首与辛大有关的诗,另一首是辛大和张七到南亭来找作者一同喝酒。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2。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3。
之子期宿来4孤琴候萝径5。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