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池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2:04
|本章字节:9794字
[命题作文]人与路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鲜人指路]
“人与路”即是一个关系型话题。本题看似开放,实则不易破题。“人与路”很容易然让人联想到鲁迅的名言,应该说将此处的“路”延伸到较为抽象意义的层面,思路更为开阔些。路是不是对人的一种承诺?没有了人,路也就不存在。没有了路,人也就寸步难行。是走别人的老路,还是独辟蹊径?都可成为作文的方向。
[经典范文]
人与路
江苏考生
一切都阴暗而死气,四野无人,惟有一位劳累的过客,在尘土中艰辛地跋涉。他干渴、疲劳,他的身上满是伤口,但他没有休息。他必须往前走,尽管前面并没有路——那里有乱坟岗,也有野花野草,就是没有路。但他知道自己要向前。只要能向前,哪怕没有路,他也要走下去;他不愿回头,回到那吃人的社会、苦难的深渊。
——他就这样走着。生时,他在走;死后,他仍在走。他永远只是个过客,很少停留,只是往前走。那个疲劳的跋涉者在声音的召唤下前行,我望着他,感受着他的内心,也希望听到那神秘的声音,承担起什么,走一走那布满荆棘的无路的旅程。
先生在我的心中永远是一个旅人,一个无可奈何的跋涉者。我知道,他要掀翻吃人的筵席,他要立人,他要拖着中国走出蒙昧、走向现代。他是个战士,他要战斗。“他真冷酷,真无情”,肤浅的人们因为他战士的形象而这样评价他。但这只是对先生的误解。当用心去感受先生时,我看到了先生的悲悯、痛苦与无奈。“救救孩子”,还记得先生喊出的这句话吗?这是无奈的呼喊,这是痛苦的呼喊,只有鲁迅先生着眼点悲天悯人者,才会喊出这样撕心裂肺的话语。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从此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先生是有梦的,他将这个美好的梦化为了他的信念,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可是,先生仍然迷茫,面对现实,他很无奈。他只能做绝望的反抗。在肩起闸门的那一刻,他心中的希望也许早已熄灭,因为他知道很可能根本没有人愿意走过去。想着想着,我忽然又看到了那个过客的形象——先生只是在路上,只是在荆棘中开拓、前行,他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目标,于是也永远到不了目的地。就这样,他怀着信念与梦想,永远在路上行走,流着汗水和鲜血,为后人多流下几条可以走的路,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人找到一条路,通向他心中坚守一生的梦想。
可是,我不禁惭愧了。今天,我们还有多少人记得先生一生的奋斗,并继承他的精神,继续上路前行呢?先生死了,仍在行走;我们是生者,难道可以抛下这行走的责任吗?
不,绝对不能!我们不能在原地徘徊,沉迷于物质的世界,醉生梦死虚度一生;也不能循着套路庸碌一生。前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路,但我们不能仅仅循着那些路前进。一个民族永远需要孤独的先行者,拆下肋骨当火把,在他们从荆棘中开辟出来的新路上,照耀着人们前行。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责任需要自己去承担,我愿做这样的先行者。
[指手画脚]
作者以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的“过客与路”作为铺垫,引出文章的议论重点——“鲁迅与路”,两者联系得非常巧妙,也可谓是此篇作文的闪光之处。作者对对“救救孩子”和“肩住了黑暗的闸门”的引用,很显然对于鲁迅,有着不同一般中学生的理解和思考,因而非常具有说服力。
人与路
江苏考生
墙上的青苔爬得老高了,湿湿的空气了仿佛也夹杂着几许青翠。这是一条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青石板路,这样的路也许也快要绝迹了吧?
路并不很狭窄,当然更算不上宽敞。高高低低的石板以及碎碎的石子把蜿蜿蜒蜒的路引向一个又一个拐角。
我忽然想起了戴望舒,想起了他的雨巷,想起了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我也好想撑起油纸伞,独自徘徊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条青石板路上,是否也承载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的优美、踌躇又轻灵脱俗的步履?几十年前的这条青石板路,是否也如现在这般寂寥与感伤?一定会有一群顽皮的孩童嬉笑着穿过,我想一定会有几个老奶奶互相搀扶、步履蹒跚地走过,我想一定会有背着绿色邮包的邮递员飞快地骑过,我想一定会有匆匆忙忙的送报少年跑过,我想,还有,一定会有无数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轻盈地“飘”过……
我忽然仿佛听到了一声声响亮又朦胧的脚步声,我仿佛看见了一双红色的高跟鞋,虽明却不艳,她穿着一条红底白花的旗袍,那碎碎的白花竟与白线勾织的披肩那样的相称,她婷婷地走过,脖上的珍珠摇曳,乌黑的卷发是江南如梦的情丝,她走过,遇上了拿着油纸伞,独自徘徊的戴望舒,她走过,走到这条青石板路的尽头却又忽然消失不见……
这样素雅,这样忧伤的青石板路,是否承载过无数文人的心声与愁思?一定有落魄的书生走过,一定有忧国忧民的文人走过,一定有思乡的游子走过,一定有多愁善感的诗人走过……
我忽然不住地思忖,是那悠然寂寥的青石板路成就了中国人,成就了中国历史,还是那无数文人的吟唱,无数泛着水乡湿湿的味道,又充满温情的普普通通的人物景物构筑了古老又充满意蕴的青石板路?
人与路,究竟有多少斩不断、理还乱的纠葛,究竟有多少萦回缭绕的情愫?中国的文化史,本是一张张泛黄的、记载着人与路的照片,也许还有湿湿的空气,青翠的青苔……
是路承载着人,还是人构筑路?答案也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正是这深沉温婉的路,与这多愁善感的人,才使一部部水乡文化源远流长,才使中国的文化史熠熠生辉,才使中国的历史永远记载着人与路、路与人之间伤感又惆怅的情丝!
[指手画脚]
开篇引人入胜。作者那诗意的文字,描写引发许多文人文思的“青石板路”实在是绝配,通过这一物象,自然而然地联系到走过此路的人。最后连用几个“是……还是……”的选择问句,强化了“人与路”的主题,立意独特高远。
人与路
江苏考生
高考作文果然是提笔千钧,转而一想: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不禁暗暗自得。
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仰天长啸。但要记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曾记否一篇《赤兔之死》轰动文坛,小生有幸拜读,确是佳作。但此之后,文言之作犹如雨后春草,呈现疯狂态势,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于是乎,屈原从汨罗中爬上来又跳下去;项羽自刎更是免费表演,随处可见;韩信干脆赖在胯下讨生活,何其悲哉!想我堂堂五千年历史,都不够后来人习作用例了。
走上了返古的老路,故事新编也到了尽头。一眼望去尽是学子们迷茫的眼神。不明白,真不明白!同一条路,前人走过创造了辉煌,而今再走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可悲!可叹!不知他们是否真不明白:李商隐、杜牧的诗,再好也只是小李杜;即使做了十足十的古人,写出十足十的古文,也不过是“代古人言尔”!
别人的路学不得了,不如开辟自己的吧!那又怎么样呢?
想当年,韩寒半个小时一篇《杯中窥人》何其伟哉!于是又一批学子走上创新之路,通篇文学支离破碎叫有个性,一首诗谁也看不懂叫有深度,看到天空一片羽毛落下便泪流满面这叫有文人情怀。走前人老路固然不妥,但矫枉过正想从中国直接打通地心去美国也是行不通的。
自己的路来源于前人,而又不拘泥于前人,方能走出自己的辉煌。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哪一样不能在前人身上找到印迹,又哪一样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我们的作文也要走出自己的路,做创新的人。
说到离别,再不是折柳相送、灞桥泪别,现代的通讯足以维持两个人的联系了。如今再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至于吗?一个电话、一架飞机,到哪都能“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不是?故而,作文当重创新,做人当有个性,走路当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用《西游记》的一句歌词结尾吧!“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指手画脚]
开篇用排比句式列举三种行路方式——寓意着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以“人与路”喻高考“考生与作文之路”,不仅切合文题,还圈出了着墨重点。尔后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根本的观点——“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选取文坛中发生的较具代表性的事件,说明盲目跟风的拙劣,坚守个性独创的可贵。文章首尾遥相呼应,浑然一体。
人与路
江苏考生
在友人印象中,秋白文质彬彬,才华横溢,多愁善感。一个浪漫的情人,一个浪漫的文人。年少的他,在绘画、治印、音乐上颇有造诣,这并非出于他对艺术的好奇,而是他的心性,更适宜在这样的领域挥洒。于是,偶尔他在月夜里吹起洞箫,友人都会产生奇妙的错觉,觉得他跟箫声融合在一起,再难区分。
文人大抵都有“家国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或许就是出于此,秋白选择了投身革命,并一度处在权力的中心。可是,革命诚然需要浪漫和激情,但更需要除此之外的其它素质。秋白无法同时拥有其它,便常常在现实的挫折和磨砺前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怀疑自己无能。此时,他已感到无暇自顾。至于月夜下的箫声,那更成了一个无从谈起的梦。
秋白留给后人的印象,始终是个备受争议的角色。这缘于他在国民党狱中写的名为《多余的话》的自白。
他在其中,完整地表现了参与革命以来有过的热情、执着、迷茫、孤独与无奈。正是这份自白,让他的被捕成了“叛变”,就义成了“讨饶不成”。
可是他死时,同所有英雄一样,都很英勇。他高唱着《国际歌》,指定一处草坪盘腿坐下,直待那声枪声的响起。
按照我们平日接受的“英雄”的概念,狱中的瞿秋白,与刑场上的瞿秋白很难重叠起来,或许只能将其理解为,一个独特的人,一条独特的人生路。
我们达不到他的境界,经历不了他的时代、他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地深入地思考、看待他走过的路,而不是以固有的标准,归纳他的历史归宿。
或许可以说,这是因为瞿秋白将“身后名”置之度外。他可以坦然地接受死亡,却又不愿借死亡来成就本来唾手可得的英名。这是超脱了所有大度与气节的风采,这是对生命的诚恳与真实。
于是,瞿秋白在历史上,留给我们的感觉与启示愈现迷离。他是如此热情地参与了革命,又是如此平淡地疏离了革命。可是,他的心,仍然忠诚地向着革命。这样的人生,常人无法解答。它提醒我们:人与路,路与人,这超过“表现”所揭示的含义。其间的深远,要用生命去体会。
悠悠岁月中匆匆走过多少人?他们总是被人遗忘或想起。被人遗忘,未尝不是一种幸福;被人想起,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幸福和悲哀,其间的分别又在哪里?我不清楚,或许只有路上留下的点滴,提醒人们,怎样的人曾在怎样的路上走过。
同秋白一样,历史的大路上,走过了太多的丰富的生命。而秋白的人生之路,从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该用怎样的眼光去评定身边的一切。不是什么人即什么路,什么路即什么人。明于此,我们方能最真实地还原历史,而不是迷茫于臆测……
[指手画脚]
瞿秋白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或者说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感悟,重新诠释了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联系了“人与路”的主题,指出“不是什么人即什么路,什么路即什么人”。文章观点独特,论述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