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平阳公主(1)

作者:逍文

|

类型:古代·奇缘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4

|

本章字节:7426字

谁说女子不如男


平阳公主,隋末唐初人,唐高祖李渊之女。隋朝末年,反抗隋炀帝暴政的农民武装起义遍布全国。与此同时,许多贵族官僚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乘势加入战事。素有大志的太原留守李渊自然不甘沉寂,起兵反隋,最终灭隋建唐。


李渊起兵后,平阳公主积极响应反隋的旗号。她率领的队伍在当时被称作「娘子军」。平阳公主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勋,她和她的娘子军更是威名远扬。


平阳公主统率娘子军镇守过形势险峻的苇泽关,后来苇泽关因此更名为娘子关。


1嫁柴绍,过上神仙般幸福生活


公元601年的一天,随着“哇”的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女婴诞生在当朝权贵李姓的大家庭中。和她的母亲出生时一样,这个女婴胎发很长。当时,这被看成是吉祥的征兆。再加上她圆圆的脸庞,明亮的小眼睛,一出生就受到了众人的喜爱。


这个女婴就是后来充满传奇色彩的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降生的这个家庭有着辉煌的过去,她的曾祖父李虎在后周五朝官至太尉,位极荣贵,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祖父也做到了柱国大将军。他的父亲李渊到平阳公主出生时,已经历任几州的刺史,深受朝廷宠信。


平阳公主的母族也是名门望族。外祖父窦毅为隋朝的神武公。母亲窦氏美丽贤惠,上侍尊长,下教子女。对于唯一的亲生女儿,窦氏丝毫没有娇惯溺爱,而是用事理来教育她,使她养成坚强的性格,一点没有贵族小姐娇柔任性的习气。


平阳公主的几个兄弟——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李元吉自幼就聪明敏捷、胆识过人。作为世代显赫的将门之后,他们从小受到家庭尚武习气的熏陶,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家学渊源,父兄的英武,对平阳公主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男孩子们舞枪弄棒、骑马射箭时,她也束发紧衣,穿上小蛮靴,和兄弟们一起学习武艺。和兄弟们相比,她最拿手的是剑术,每次舞将起来,都气如长虹,刚柔并济,常常赢得家将们的阵阵喝彩。而当父兄们一起纵谈韬略,讲论用兵布阵时,她也在一旁睁着大眼睛,认真地听着,还常常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小小年纪,她却讲得头头是道,令父兄们赞叹不已。


在众多兄弟中,最宠爱平阳公主的是比她大三岁、后来成为一代名君的二哥李世民。不管是习文还是练武,每当她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二哥总是耐心地向她讲解示范,尤其是箭法。百步穿杨的二哥常常手把手传授她各种绝技,使她得益匪浅。而且,每当父母劝诫她不要过多地跟男孩子一样挥刀舞剑时,总是二哥站出来帮她说话。耳濡目染二哥英武的气质,平阳公主也自然形成了一股豪侠的英气。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平阳公主已到了及笄之年。她的容颜,既继承了母亲的端庄秀丽,又在眉目之间带上了些父亲的刚毅豪气。李家三小姐的芳名一时间传遍了长安城,上门求亲的贵族公子几乎踏破了门槛。


当年外祖父母为宠爱的母亲择婿时,花了许多心思选中了英俊倜傥的父亲。现在父母为这个花容玉貌、能文善武的掌上明珠择婿,自然也不能错选声色犬马、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而且,美女配英雄,像平阳公主这样有须眉气的奇女子,一个潇洒不俗的少年英雄才能与她匹配。权衡再三,他们选中了晋州临汾的美少年柴绍。


说起柴绍,熟悉《说唐》的读者对豪爽侠义的他自然不会陌生。他也是出身于贵族之家,父亲担任隋朝的太子右内率。他本人则少习武力,身手矫捷,又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年纪轻轻其侠义之美名就传遍关中地带。由于父亲的关系和自己的声名,婚前他便任隋朝“千牛备身”的官职,成为太子的贴身警卫力士。


门当户对,郎才女貌,隆重的婚礼过后,这对年轻的夫妇在长安城里过上了神仙般的幸福生活。


2送夫从军,时势造英雄


如果是太平盛世,如果父兄和丈夫都是安分的无为之辈,平阳公主也许就会在这样幸福美满的生活中相夫教子,操持家政,终其一生了,那么,她就不可能成为公主,她那彪炳史册的业绩也就无从谈起了。


巾帼英雄平阳公主的英名,是隋末的时势造就的。


隋炀帝弑父杀兄即位之后,骄奢淫逸,倒行逆施。一上台,他就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各地的佳木香草,珍禽异兽,奇花异石,都被送到京城充实园苑。修长城、开运河、筑驰道,弄得民不聊生。炀帝又好大喜功,数次巡游江南,北上榆林,以夸耀自己的权势。他更出兵边塞和高丽,以显示自己的威武。结果徭役无时,战争频繁,大批劳动力脱离生产第一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致使黄河之北,千里无人烟,江淮之间,土地荒芜。天怒人怨,百姓不得不铤而走险,揭竿而起,一时间,反抗隋炀帝暴政的农民武装起义遍布全国。


与此同时,许多贵族官僚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乘势起兵反隋。隋炀帝顾此失彼,手足无措,在拼力镇压各路义军的同时,还清洗杀戮了不少他疑忌的功臣宿将,以清除隐患。一时间,朝中大臣人人自危,惶然不安,以致隋炀帝最终众叛亲离。


当时,平阳公主的父亲李渊因多次与入侵的突厥骑军和农民起义军作战立下赫赫战功,官升至太原留守。太原是隋统治中心地区关中的门户,军事地位极其重要。太原留守是这一地区的最高政治、军事长官,地位、权势极为显赫。身居要地,手握重兵,目睹天下动荡不安、群雄并起的局势,素有大志的李渊自然不甘沉寂。他借机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图谋有所举动。


公元617年5月,李渊秘密派人去河东和长安,召回儿子、女婿,作好即刻起兵的准备。


历史从此将平阳公主卷入了峥嵘岁月之中。


这时,远在长安的柴绍和平阳公主也密切地注视着形势的发展。


平阳公主一直没有放下过她所喜欢的枪棒刀剑。在操持家政之余,她常常喜欢练上两招,令家僮婢女们惊羡不已。她和丈夫柴绍举案齐眉的夫妻生活,也有不少是在切磋武艺和纵谈兵法之中度过的。对于随时变化的天下大势和父兄的举动,他们早已谈论过很多,并作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这一天,平阳公主刚刚在花园里练完一路剑法,当她回到卧房准备擦去鬓角的汗水时,看见柴绍正在若有所思地踱着步子,神情既有些兴奋,又有几分顾虑和焦躁。


“夫君,发生什么事了?”平阳公主把剑***鞘中,关切地问道。


柴绍拿起书桌上刚刚拆去火漆封签的一份信件,递到了她的面前:“父亲将要举兵起事,他让我迅速到太原会合。”


“太好了!这正是夫君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赶快去吧,别耽误了大事。”平阳公主兴奋地说道。


“可是……”柴绍将她拥入怀中,温情脉脉地望着她,“你怎么办呢?和你一起去的话,一路上多有不便,也容易引起人们的猜疑;我独自一个人去,留下你在家,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柴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朝廷对岳父的猜忌,必然会牵涉到女婿的头上。柴绍的一举一动,不可避免地会很快地传到隋炀帝耳中。因而,如果举家迁离,目标太大,势必招致别人的怀疑。但如果撇下平阳公主一个人在家,朝廷发觉柴绍的行踪后,也必然会牵连到她。而且,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夫妻一旦分离,要想再见面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你还是快点去吧,不用管我了。”平阳公主强忍住心中的不舍,坚决支持丈夫的事业。她掠了掠鬓发,说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万一发生什么事情,躲藏起来比较方便。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望着妻子温柔而又充满激励的目光,柴绍下定了决心。这一夜,这一对恩爱的夫妻依依不舍地说了很多很多,恩爱胜过新婚之夜。


第二天天还没亮,柴府的大门悄悄地打开了。平阳公主将佩剑递给柴绍,小心地为丈夫系好披风的衣扣,用深情的目光送夫婿跨上战马,消失在朦胧的晨曦中。


3开仓放粮,诞生娘子军


柴绍走后,平阳公主心想长安城是待不下去了,因为柴绍参与谋反的消息保不准哪天就会传到。与其引颈受戮,不如暂时躲避。


平阳公主收拾好家资细软,将长安城里的宅第托付给可靠的仆人。数天之后,也是在朦胧的晨曦中,她带着一些丫环僮仆,乘车悄然离开了长安城,迁往离京城五十里的京兆郡鄂县的一座庄园。


从长安城到鄂县乘马车只要不到一天的时间。可在这不到一天内的沿途所见,却深深地震撼了平阳公主。


这一年天下大旱,从头一年的冬天到这一年的五月滴水未降。关中地区早已是赤地千里,树木枯死,田野龟裂,屋顶上看不见炊烟,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往日以富庶著称的关中,变成了毫无生机的绝域。道路两旁,不少饿得已经奄奄一息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伸出枯瘦的双手,向行人乞求一点点施舍。一路上,拄着拐杖、拿着瓦罐逃荒的人们扶老携幼,一群接着一群地走过。看到这悲惨的情景,心地善良的平阳公主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路,她想了很多很多。


到达鄂县之后,平阳公主马上向家人下了一道命令:将庄园的粮库打开,赈济周围的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