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武则天(2)

作者:逍文

|

类型:古代·奇缘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4

|

本章字节:12436字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八月,高宗改称天帝,武则天改称天后。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五十六岁的高宗驾崩。临终前召来侍中裴炎,要他忠心辅佐太子,国家大事听从天后裁决。李显即帝位,号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以裴炎为中书令。李显册封太子妃韦氏为皇后。


李显即位后,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从蜀地小吏,跃为豫州刺史。


初登帝位的中宗宠爱韦皇后,问:“你想叫你父亲担任何职呢?”韦皇后说:“侍中如何?”皇帝提拔韦玄贞为侍中的旨意下达后,中书令裴炎说:“韦玄贞刚跃为刺史,又要晋升侍中相位,无功受禄实有不妥。”


中宗喝道:“朕是天子,就把天下送给韦玄贞亦可!”裴炎没料到中宗竟是这样的人,把这事向武则天一说,武则天立即召集百官到乾元殿,让裴炎宣读太后敕令:“废中宗为庐陵王。”


中宗大叫:“我有什么罪?”


武则天道:“你要把天下送给韦玄贞,还不知罪吗?”


中宗继位不足两个月,便被贬为庐陵王。不久,武则天立李旦为帝,即唐睿宗。


李旦无心于朝政,喜欢游山玩水,舞文弄墨。李旦登基时,徐敬业以匡复庐陵为旗号,在江南造反。骆宾王的一篇讨武檄文因此而问世。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惊叹骆宾王文才盖世,指责裴炎等朝臣漏掉天才。之后武则天略施小计就平息了叛乱。


一代良相裴炎因此次平乱迟迟不肯出兵、逼太后还权睿宗,惹怒了武则天,被问斩。临刑那天,武则天寝食难安,痛惜不已。一些与裴炎和徐敬业感情很深的官吏,遭到贬逐或者株连,包括猛将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


叛乱平息后,武则天下诏还政天子,文武百官欢欣鼓舞,李旦却力辞:“只有太后执政才能国泰民安。”武则天趁机调整宰相班子,重新建立亲信辅臣。随后,武则天竭力渲染秉承天意的气氛。


公元688年4月,雍州人康同泰向太后献了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升为游击将军。5月,武则天给自己加尊号“圣母神皇”,从此称陛下。


武则天的行为惹怒了李唐宗室王公。高祖之子韩王李元嘉造反,打着“举兵唱天下,迎还中宗”的旗号。李贞、李冲父子在豫州、博州响应。武则天出两路兵马,轻而易举便平息了叛乱。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的重阳节,经过三十六年的努力,从媚娘、才人、昭仪,到皇后、天后、太后、圣母神皇,六十七岁的武则天终于实现了女皇梦,为中国历史画卷增添了新的色彩。武则天自号“圣神皇帝”,以十一月为岁首,改旗帜为赤色,建立大周王朝,史称武周政权。


天空蔚蓝清明,红日喷薄东升,她站在洛阳宫正门上。文武百官和洛阳市民蚁伏在她的脚下,钟鼓长鸣,山呼万岁!


4置敌于死地,用最残忍的手段


武则天执政时期,大开告密之门,告密者似潮水般涌来。其中不乏衣衫褴褛的远方来客,武则天不禁被百姓们的虔诚打动了。她对上官婉儿说:“即日起告密者不问职业、尊卑和身份,都可以谒见朕。外地告密者,旅途中一律供五品官礼遇。谁的密奏有益者,都可为官,谁的密奏有误,一律免罪。”圣旨一下,更多的人从驿路向洛阳涌来。


武则天每天翻阅告密信。告密信为武则天提供了大量的重要线索,使她对政敌的活动非常了解。武则天很感激告密者,从中精选一批人做官,不论门第。


于是,大批酷吏出现了:他们专门掌管告密之事,用残忍的手段镇压异己。酷吏是武则天手中的刀斧,凭借刀斧,武则天使政敌们闻风丧胆。


索元礼、周兴、来俊臣在这些酷吏中臭名昭著,他们出身无赖,性情残忍。来俊臣和万国俊等专门编写了一部专著《罗织经》,作为培养酷吏的教材。


酷吏们创造了名目繁多的审讯酷刑,若犯人不肯招认,就把犯人的手脚捆起来,像陀螺一样在地上旋转,即“凤凰晒翅”。


拿绳索捆住犯人的腰,把一端固定在架上,拖犯人前进,随着前进使绳索在腰上愈勒愈紧,若再前进,连肠胃都会扭断,美其名曰“驴驹拔橛”。


“玉女登梯”则是命犯人站在高处,用绳索捆住腰,向后拉。即使没有恐高症的人,也会发狂而死。


这些酷刑使大批囚犯“举手投降”。在恐怖政策下,武则天放手重用酷吏,被杀和遭到流放者动辄几十、几百,多时甚至达到上千人。酷吏在审讯犯人以前,只是把刑具摆在地上,就已吓得犯人们随口诬供。每次赦令下来,来俊臣等都是先杀了重囚,再宣布赦令。


李唐宗室是酷吏们打击的重要对象。李唐宗室不甘心江山落在武则天手中,极端仇视她,但反抗越烈,所受打击越惨,宗室子孙只有李显、李旦及其子女以及唐高祖的千金公主因对武则天百般奉承而得到平安,其他的或被杀,或自杀,或被驱赶。


大臣们也是酷吏打击的对象。大臣们经常以唐家大臣自居,以匡救社稷自居,对武则天的“倒行逆施”十分痛恨。而武则天对大臣们防范十分严密,甚至只凭诬告,就对大臣们下毒手。


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当宰相的共有二十四人,被杀或贬或流放的有十七人,只有四个宰相做到她称帝后。这四个人中,武承嗣、武攸宁是武则天的侄子,另两个宰相邢文伟和岑长倩后来也先后被杀了。


武则天多次赏赐酷吏,使得官吏们争相效仿酷刑。李唐宗室大臣,人人自危,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大祸临头。每天入朝,都与家人诀别:“上朝如永诀,不知还能否相见!”


武则天与酷吏是一种利用关系。她作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称帝,当然会遭到普遍的反对。对她来说,酷吏是救其燃眉之急的有用之人。她作为被传统观念鄙视的女人,广树政敌,不雇佣心狠手辣的打手怎能统治全国?政治斗争是血腥的,双方都用最残忍的手段置敌于死地,武则天用酷吏不过是历朝历代普遍使用的一种强硬措施,在此不必厚非。


结果,朝臣们谨小慎微,唯恐惹祸上身。宰相娄师德的弟弟出任代州刺史,临行前,他对弟弟说:“我当宰相,你为州牧,难免遭人嫉恨,你将怎样避灾?”


弟弟说:“自今以后,有人唾我脸,我就擦拭。请兄长勿忧!”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担忧的。你应该任其自干,这样才安然无事。”


武则天的统治稳固以后,为了收买人心,开始依法整治把那些民愤极大的酷吏。酷吏索元礼性情残忍,没有人敢告他。武则天对上官婉儿说:“我要把狗笼子清理干净,让来俊臣去收拾索元礼吧。这叫作狗咬狗!”来俊臣给好友索元礼罗织了十一条大罪,深夜逮捕了索元礼,取下首级。


恶有恶报,酷吏周兴案使得“请君入瓮”的故事流传很广。


酷吏周兴陷害的人多达数千。周兴等酷吏恶贯满盈,引起朝野的公愤,官员们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御史中丞李嗣真向武则天上奏,历数酷吏之弊,请求制止。李嗣真写道:“告密虚多实少,有凶险之徒离间陛下君臣。将生杀大权委之酷吏,不是审慎的办法,若有冤案和滥刑,怎么能知道呢?以区区九品之酷吏就可专命推断,国家大法,轻易交给酷吏,臣担心会导致社稷之祸!”


李嗣真的谏言揭露了社会的弊端,在武则天的心中引起了震动。有人告发周兴与丘神绩通谋,武则天命来俊臣审理此案。太监把武则天的密旨送到来俊臣家,来俊臣正跟周兴在一起喝酒,来俊臣看完武则天密旨,把密旨往袖子里一放,回过头来跟周兴谈话。


来俊臣问周兴:“请问老兄,若囚犯死不招认,该怎么办?”周兴说:“这很简单。拿个大瓮,把囚犯装在里面,四周用炭火炙烤,没有不招认的。”


来俊臣命人取来一口大瓮,生起火。来俊臣对周兴说:“有人密告兄长谋反,现奉密诏审问,请君入瓮吧!”周兴绝望中叩头服罪,武则天念周兴立过大功,将其流放岭南。在流放途中,周兴被暗杀。


对于来俊臣,武则天采取的方法是:先限制他的权力,再找借口杀之。来俊臣处死了周兴后,凶焰更烈。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八月,来俊臣把玉钤卫大将军张虔勖抓捕入狱,来俊臣命卫士用乱刀把张虔勖杀死。


九月,来俊臣把岐州刺史玄弘嗣抓捕,先砍掉脑袋,再立假案奏报。


公元693年,裴匪躬、范云仙因私自谒见被软禁的睿宗李旦,被腰斩于市。有人告发李旦有异图,武则天命来俊臣审问李旦身边的人。内侍安金藏对来俊臣说:“若不相信我的话,我把心挖出来证明!”说完割开肚子,五脏皆出,血流满地。武则天听说,派御医将他流出的五脏放回原处,用柔皮线缝好,敷上药,细心治疗。


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武则天把来俊臣斩于街市。仇家争着去割来俊臣的肉,一会儿就割光了。仇家挖出来俊臣的眼珠,剖出五脏,把尸体践踏成泥。此情此景使武则天深受触动,为了争取人心,她下道制书,历数来俊臣的罪状。


来俊臣被灭族之后,士庶男女互相庆贺,都说:“今后平安无事,用不着提心吊胆不敢睡觉了,不然的话,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大祸临头!”


来俊臣之死标志着武则天时期一代特殊官吏——酷吏时代的终结。


5千秋功业,充满无穷魅力


在武则天执政期间,社会安定,人口迅速增长,生产快速发展。她重视农桑,推行屯田制度;选拔人才时,不问门第,确有治国之才的人,均能给以信任和重视。知人而纳谏,贤才之士,多予以擢用。同时,不惜用官爵安抚豪杰,有不称职者,立即诛杀。


右补阙朱敬则的职责是向皇帝进谏。朱敬则见武则天将专门为她和男宠寻欢作乐的“控鹤监”扩建成“奉宸府”,加选美男,非常不满,就劝武则天:“陛下的美男已有恭怀义、张易之、张昌宗等人,最近又在扩召人员,使无耻的小人挤进来,这样不好。”


武则天没有怨恨,还给予奖励。一次,朱敬则向武则天进谏,劝她改变酷法,废除诬告制度,罢免酷吏,以稳定人心。武则天采纳了意见,并将他提拔为宰相。


骆宾王仕途坎坷,长期失意。徐敬业在扬州造反时,骆宾王起草了讨武檄文,曰:“昔充太宗下陈,常以更衣入侍,泊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践元后于麈翟,隐吾君于聚麈。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用嫉,天地之所不容。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武则天读了这篇极尽谩骂攻击之能事的檄文,竟询问檄文的作者是何人。当她知道是骆宾王时,叹道:“如此天才使之沦为叛逆,宰相的过错呀。”


武则天承袭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将发展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实施无为而治的政策。在武则天的治理下,全国的水利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在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南、四川、浙江、江苏、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大的工程灌溉农田达九万亩。


武则天时期人口增长较快,达到3714万多,年均增长率为千分之九。


武则天首创“殿试”,亲自临考;开设“南选”,开武举,下求贤诏。


一天,武则天早朝完毕,在御花园散步,迎着朝阳,欣赏含苞欲放的花草,心情很好,忽然兴起,叫上官婉儿传旨到骊山游春,随行官员都带着文房四宝,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出东门不远,武则天看了看气势雄伟的长安古城,对随从官员说:“朕观长安城,请各位爱卿以古城为题作一首诗。”


后来回到宫中,夜很深了,武则天仍在读着官员们的诗作。


忽然,她翻到一页,看见上边写着四句诗:远看城墙似锯齿,近看城墙似锯齿。越看城墙越锯齿,不看城墙不锯齿。武则气得天勃然大怒,立即派人查清写此诗者是谁。原来是刚上任不久的工部侍郎所作,是靠舅父关系升官的。


武则天革了他的官职,在落成殿对所有贡生进行殿试。武则天花了几天的时间,对新录取的贡生,一个个地当场考试,竟发现很多蠢材。为了使考试制度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武则天颁诏天下,规定日后朝廷必须用纸糊上生员考卷上的姓名,监考官根据答卷的优劣进行选拔,即密封卷。


名相狄仁杰以法断狱,劝武则天不要奢侈,并向武则天推荐了很多人才,深受武则天的宠信。武则天重用的宰相主要有李昭德、魏之忠、狄仁杰等。


武则天虽把超人的治国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对于已经七十多岁的武则天来说,安排继承人已是势在必行。由于周围一些大臣像狄仁杰等经常劝奏,使她感到“天下士庶未忘唐德”,而武氏又实在是难孚众望。


武则天晚年,暗暗为嗣君一事心烦,若永保武氏江山,想来是不可能的。武则天曾给武承嗣加官晋禄,委以重职,却遭到群臣的劝阻。后来,洛阳人王庆之等几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武则天没有决断。


一天,武则天召宰相李昭德进宫,问他:“立武承嗣为太子如何?”李昭德答:“母子连心,姑与侄子也是心连心的。无论立儿子还是侄子为太子,都能孝顺陛下。但立魏王武承嗣为太子,将来高宗在天之灵,不肯接受异姓的祭奉呀!”一语惊醒梦中人,武则天点头说:“还是爱卿知道我的苦衷呀!”


一天,武则天不再精心梳妆,神色黯然地坐在龙榻上,传召狄仁杰晋见。


武则天说:“听说狄爱卿善于解梦,朕今天有一梦不知祸福,帮朕解解。”狄仁杰见武则天一夜之间好像苍老了许多,顿时有些惊异。


武则天说:“朕昨晚梦到一只大鹦鹉,两只翅膀折断,飞不起来,这是什么征兆?”


狄仁杰说:“‘鹉’是陛下的姓;两只翅膀是陛下的两个儿子。”武则天想了很久,认为江山终究还是姓李的。公元698年,经过八年的波折,武则天将庐陵王李显迎还,立为太子。既然已经选择了儿子,武则天对那些劝她传位太子的话也能忍受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将人诛杀。


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八月和次年五月,苏安恒两次上疏请武则天禅位东宫,要她顺乎天意,将帝位还给李家。武则天也丝毫没有动怒,更没有怪罪他。这说明,武则天对自己已经认定的事情是毫不动摇的。既然已经选定了自己的儿子,武则天也就考虑到让位的问题了。


狄仁杰七十一岁病逝,武则天下令罢朝三天。武则天每当回忆起狄仁杰命运坎坷的一生,回想起狄仁杰天才的治世之术,都忍不住对着群臣叹道:“狄卿去了,朝堂空啦!”狄仁杰临终前将铁腕人物张柬之推上首辅的高位。


公元704年12月,武则天重病卧床,张柬之帮助太子李显发动了神龙政变,将武则天逼下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一月二十日,太子李显第二次登上皇帝宝座,即中宗,恢复李唐国号,宣告武周政权结束。武则天从宫城搬到洛阳西南的上阳宫。当中宗来上阳宫向武则天请安时,发现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已是风烛残年。


公元705年11月,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仙逝。临终前遗言:“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示正式还位李家,恢复皇后身份。


公元706年5月,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在乾陵。安葬仪式宣读的《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对武则天给予了无上的褒扬。死后,武则天受到了李氏子女的尊崇。


武则天的一生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由于她那富于谋略的鲜明性格,当她一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人们就渴望了解她。武则天,千百年来一直是位充满着无穷魅力的特殊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