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邮政的新生(4)

作者:柯小卫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53

|

本章字节:6660字

1949年6月,中国人民军事革命委员会电信总局成立,担负组织全国电信职责。邮电部成立后,电信业务仍实行单独管理。这时的电报种类,包括军政、企业、公益、航行安全、报汛、邮汇、船舶、新闻、公务、普通、书信共11种。另有五种特别业务,包括校对、送妥通知、分送、话传、预付回报费共五种。这一时期,北平电信局已开通市内电话、长途电话、电报和无线电台等业务,拥有电报电路52路,其中国内46路、国际6路;长途电话67路,其中国内有线54路,国内无线12路,国际1路。另有市内电话交换机25330门,用户数量22451户。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邮电部宣布实行“邮电合一”,撤销各区邮政总局或分局,成立各大行政区和各省邮电管理局。北京市邮政局将市区内原有18个电信营业处(或代办处)业务与相关地段邮政支局合并,发送与收递电报业务由市邮局办理。据数字显示,1957年北京市可办理电信业务的邮政支局有50处。由此,邮政与电信合并,邮局的业务范围扩大为邮政、报刊发行、电信。此后,人们对邮局的称谓改为“邮电局”。


“邮电合一”一方面使邮局的业务量扩大,增加电信服务项目的邮局,营业收入增加很多;另一方面,规划、组建全市邮电企业网,组织更多的电报投递点,缩短电报投递时间,同时提高工时利用率,节约人手。邮电部门首先开展大规模的调查、测算工作,根据市内各区的面积、地理、人口、机关的分布情况和邮政、电信业务量,结合原有邮电分支机构的分布、市内电话线路设备和房屋等条件,确定适合“邮电合一”的营业处所,以及需要解决的设备、房屋等问题;其次,在北京市邮局内设立电信科,在各区成立邮电局,同时根据邮政与电信不同特点,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然后,组织各区邮电局领导干部学习整顿组织机构、实行“邮电合一”相关文件,为各邮电分支局调配干部与业务骨干。


对于许多“老邮政”或“老电信”来说,“不懂电”或“不懂邮”


是一个大问题,邮局与电信局内部的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也各不相同。一些来自老解放区的领导干部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担心学不好邮电业务;一些原电信人员被派到邮电支局工作后,感到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不如从前而产生思想波动;还有人散布“合一”是“邮”吃掉“电”等不满情绪等。为此,北京市邮电局在教育职工认识“邮电合一”意义和目的时指出,邮局在“邮电合一”中起主导作用,应该了解邮局与电信局在内部制度上存在的差别,如电信局的值机员、送报员按照工作定额予以奖励,而邮局的营业员、邮递员没有定额,也不能及时奖励;又如,电信局规定工作人员不能在窗口吸烟、吃点心,“邮电合一”后,许多邮局也实行类似规定。


1958年9月21日,北京电报大楼竣工,10月1日投入使用,成为新中国电信事业的中枢,也是继北京国际电台的中央收信台和中央发信台开工建设(1950年6月),中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1950年12月)以来,国内又一项电信基础建设重大项目。电报大楼由建筑工程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设计,聘请苏联专家为技术指导,由北京电信局005工程处施工,通信设备全部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引进,成为全国电信网中心和全国电报网络汇接局和国家对外电信中枢。据资料记载,电报大楼工程最初的选址在西单北大街,1953年开始施工,不久有关方面变更城市规划,工程只好停下来。两年后,经北京市规划局审核确定,位于西长安街北侧、府右街以西地段为北京电报大楼新址。10月间,邮电部批准了工程选址计划。


1956年4月21日,电报大楼建设工程开工,从开工到投入使用历时两年零五个月,建设总投资人民币980万元,全部工程造价7928万元。大楼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100平方米,连同钟塔部分的总高度为7337米。其中主体部分6层,高度325米,总长度101米,整个建筑呈“山”字形。大楼内由营业大厅和工作区域组成。营业大厅分前厅、后厅,设有营业柜台、服务台、公用电话间、客户休息室,可办理电报、长途电话和邮政业务。工作区域设机房、报房、办公室等,北京通往全国所有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各大城市、海边防要塞的直达报路和中国与全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报路均汇集于此。实际上,北京电报大楼享有国家通信中枢地位,也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电信业务综合营业厅。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电话尚不普及,人们有急事与远在外地的亲人联系的主要方式,一是通过电报,二是通过长途电话。人们给远方的亲人发电报或打长途电话,可以去较大的邮电局办理,顾客将电报拟好的内容填写在专用的发报纸上,交给柜台里的营业员,核对无误后,按字数计价,再由邮电局查电码本译成电码后转由报房对外发送。一些不具备译电码条件的邮局则用电话方式向更高一级邮电机构转述电文内容,接收方完成译报后再传递至报房发送。回电经过同样过程,由邮电局派专人以急件方式送至收报人手中。有一些偏远地区,电报不能当日送达,有时会耽搁到次日。经常有一些心急的人们拍发电报径直到电报大楼,大约是认为由电报大楼发出的电报不用经过更多环节,速度会更快一些,有一项数字显示,北京电报大楼电报业务日交换量最多可达14万份以上。


而拨打长途电话,除了政府职能机构、重要部门或部队可经有线载波线路直接或转接通话,普通民用长途电话还是需要到电报大楼或较大的邮局才能办理。当时拨打长途电话都要拨打113长途台转接。有人回忆,在电报大楼营业厅里,专门隔开一个区域,里面是一个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都编有号码,里面装有一部悬挂式拨号电话机。顾客先要填写长途电话业务申请单,注明对方通话人所在地区、姓名、电话号码和申请人的姓名、单位、住址、电话号码等,交给柜台里的营业员后等候叫号。营业员按申请人排队先后和总机接通的顺序,依次呼唤号码,如“58号xxx——呼和浩特——8号话机!”1976年位于复兴门内大街路北的北京长途电话大楼建成,人们打长途电话有了专门的去处。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北京电报大楼是首都的重要标志,电报大楼顶端安装的四面塔钟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大钟的直径5米,长针19米,短针15米。每日整点,大钟都会响起悦耳的乐曲声。据知情者回忆,起初选用的乐曲旋律选自《赞美新中国》,以后也采用过《东方红》,60年代后只用《东方红》前两句音乐。每日24小时中,每到整点都会准时报时。不久,周恩来总理指示,报时时间改为每日晚22时以前与次日晨7时以后,据说其原因是周总理提出夜间的报时声影响居民休息。时间一长,人们对于电报大楼的报时声十分熟悉。每日清晨7时,电报大楼响起《东方红》的旋律,标志新的一天开始;晚上22时,电报大楼又响起音乐,表示一天的工作结束。


70年代时有一首非常着名的《北京颂歌》,演唱者是军队的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歌中唱道:


灿烂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北京。


庄严的乐曲,报道着祖国的黎明。


……


九、培养邮政人才


中国最早培养邮政人才的正规机构是1909年清朝邮传部成立的“北京铁道管理传习所”,地址在府右街李阁老胡同(现力学胡同),1910年4月增开邮电科,学生来自北京、上海、汉口、香港等地,分为高等班、简易班,铁路传习所也随之改名为“交通传习所”。


1917年,民国交通部将其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据资料记载,1918年5月北京一等邮务局拟在东西城设立邮务专门学校两处,一处在东四牌楼十二条胡同(现东四十二条),另一处在宣武门外大街。两年后,交通部曾计划在北京开办一所邮务专门学校,培养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1921年,交通部设立“交通部专门工业学校”,将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其北京分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现名为北京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