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怀瑾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5
|本章字节:8628字
这位菩萨的道德修养到了顶了,这是抽象的观念。讲实际的功夫,大小乘有个共通的功夫法门,叫作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其中的顶,是在生命身体有实际的功夫。所以德顶不止是抽象的,还说明他实际功夫到了顶的境界。
脏和净是相对的,学佛的人想往生净土,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秽土。佛也说这世界是五浊恶世,一点没有好留恋的。但你不要被释迦牟尼佛瞒过去了,他因为在教幼儿园,只好那么讲,叫小学生要注意卫生,小心细菌。但是什么是真的干净,什么是真的脏,那是很难讲的。你去餐厅吃饭,端上来的很香,你去厨房看看;你爱吃蜜饯的,去做蜜饯的地方看看,苍蝇都在上面屙屎呢。
所以垢净都是唯心的。佛说我们这个世界是污浊的,但是他在别的经典上,又说这个世界干净到极点了,在本经上就曾这么讲。尤其要想快快成佛,就要到这个世界来,比去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快。因为这个世界有坏,就有刺激,容易回头。你们常抱怨环境不好,同学不对,这个那个的,这都是菩萨跟你在一起的啊!就是因为有好的坏的才能刺激你,不要只要求人家都是好的,人家都是好的话,你就没法成佛了。
了解了垢的实性,就无净相。你觉得香水好闻,直接去闻香精,一定受不了那个味道,香精要掺薄了才变成香的。乾隆时有个回族的妃子叫香妃,其实是身上的体味重。所谓净土也是脏的东西变出来的。我们身上的衣服有化学料子的,那化学提炼出来的东西本身是很脏的。见着了垢的实性,就无所谓干净不干净,没有了净垢分别的观念,就是顺于灭相,就是入不二法门。没有真垢的,也没有真净的,垢净都是唯心作用。
(五)善宿菩萨──动与念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夜里叫作宿,过去中国的天文有分二十八宿,就是星座到晚上投宿在某一个方位,这叫作星宿,是某星座到晚上出现的方位。但是这个方位不是固定的,从初夜到天明,它的位置一直在变,每月的每一天也不同,所以也可以由观星宿在天体上的位置,知道日子和时间。当年在四川的乡下,旅馆都有副对联:「未晚先投二十八」(是二十八宿,不过故意不写宿字,这个地方晚上可以早点睡觉投宿),「鸡鸣早看三十三」(是三十三天,早上天明可以早点动身),这是内行人写的。
善宿的意思是这位菩萨真得到好的休息,得定了。你们想得大休息,得大乘定的,要注意他的报告了。大乘的定不是念佛、念数息、念止观的小乘修法,而是以无门为法门。你能够腿一盘,以无门为法门,好了,那已经得定了。再者,有本事的,打坐时睡觉,若真睡着了不会点头的。图画中的老僧入定背是弯的,这哪有入定?我叫这作弯弓定,月如弯弓,少雨多风。你真能睡个七天七夜不动,也差不多了。一般人称这是睡着,如果是睡着了,能七天七夜不动吗?
动和念是两回事,妄想谓之动。你们搞数息的,我告诉你不用数了,一天二十四小时呼吸多少次,医学上已有统计了。念佛也算是念了几万遍了,那么多万遍,你存在哪家银行了?这都是动相。
念不动了,身就不动了,就得定了。定了的身子一定会端正的,不如此就不对了。所以讲气脉也还是有道里的,气脉通了使你强身,身若不强,你坐着弯腰驼背的,坐个一万年也枉然,这都是秘诀。真的不动了,妄念不起,就无念了。我问你们,打坐坐得很好为什么要下座呢?你说时间到了,这是身体觉得时间到了,还是心里觉得时间到了?你以为是腿不舒服了该下来了,其实是心的问题。以前说过,假使有人用枪指着你,敢动一下就杀了你,你两条腿再麻也不动了,所以是心动。
所以「不动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到了不起分别境界,就是得定。这不光是打坐如此,日常做事时也要能如此,不起分别,做了就把它放掉了。所以有时同学问我刚才讲些什么,我还要他讲给我听,因为我讲了就丢了,好像上台卖唱一样,唱完了就算了。要无往而不定,无时而不定,才真是大乘佛法。
善宿菩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定和休息。像这一位同学,坐在这儿一面听,一面看书,还一面在摇椅子,心都不能专一。大家在这地方要体会,可见都是在散乱中,自己不知道,要能体会这个净念才行。
(六)善眼菩萨──一相与无相
「善眼菩萨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眼同不眴有什么差别?所谓佛以慈眼观众生,所以画佛不难,可是要画佛的眼睛真难。我要一位同学替我画张菩萨像,过了两个月画好了,我看了一下,觉得差不多了,但是交待他点睛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好坏都在此了。尤其是画佛像,眼珠子点对了,跟活的一样。我要这位同学点睛前吃三天素,沐浴净身后,打坐静下来,等灵感来了,拿笔就点,包他成功。善眼是有智慧之眼,看一切都通达了。
看相的人,看人心地如何,智慧如何,是先看眼睛。就这么一对眼睛有千万种不同形态,但是不论什么形态的眼睛,修行到某一个程度时,善眼就出来了,自然变得慈祥。你们抱怨眼睛不好的,要知道那是可以经由修行转的。眼睛不好就是病,病由业生,业由心造,能转心就能转业。若此心不能转,又有什么用?
善眼菩萨的报告说「一相无相为二」,佛法中有个大法门叫作一相三昧,另有一个法门叫作一行三昧。什么是一相?就是禅宗祖师说的「打成一片」,行住坐卧都是那个境界,这也就是一相三昧。若你只是上座有禅,下座无禅:口中有禅,心中无禅,那有什么用?就算你在修行,尽管你在说佛法,也是造业,说不定错误引导人家,一字之差五百年野狐身啊!有当老师的同学要特别注意,误人子弟是罪过无边的。像我当年有几位老师把我误了,可是我还是很尊敬他。前些年香港一位同学,印了一篇不署名的文章给我看,我顺手用红笔在上面改了几处,其后这位同学说忘了告诉我,文章是某人写的,我一听,那人不是我十几岁时候的老师吗?想想这位老师,当年我很崇拜他,现在看起来有些地方是不通的。
相,就是境界。念佛有念佛的境界,止观有止观的境界,学密宗观想有观想的境界。学密宗的观想,每一个坛城(道场之意)观想起来都不同,每一个佛像观想起来也不同。
我们学佛修行要能做到不着相,怎么样是不着相?就是不跟随一切现象而转。如果以为现象只是我们身心以外的现象,这样的观念对佛法是不够深入的。我们反转过来看,内在的一切境界也都是外相;换言之,自己心性之体所起的一切现象都是外相。例如,有人打坐,因为生理上的气机,地水火风的作用与心理上的宁静,拿物理观念说,彼此磨擦,就看到一些境界。这些境界都是相,是外相,不是道体。这种外相多半是由于生理的不平衡而引发的。如果认为这种现象是道,久而久之就入魔了。这个魔不是什么鬼,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最后搞成精神分裂。这个道理就是因为自己着相。
到了没有境界了,就是无相,这是与一相相对的,就成了二法门。实际上,无相还是相,空也是相。无相是空吗?这只能勉强这么说,真正说来,空也是相。所以《心经》上观自在菩萨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那么无相在哪里呢?无相在有相中。这比较难悟进去了,「一相即是无相」,因为相是生灭法,不住的,了解了,当下即是,一相就是无相,不用另外再去找个无相。但是也「不取无相」,所以你守住个空也不对,你起心要取个无相就又着相了。其实,一相也可,无相也可,正如同我常告诉大家的:「有时且念十方佛」,起有相念佛之心,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事闲观一片心」,是无相境界,是禅。这是禅净双修。如此有相无相「入于平等」,没有矛盾对立,那就是入不二法门。净土与禅,净土与密,都是不二法门。
我们作个实验,你看书上这个「二」字,大家都了解两横是二的意思,这是因文字相而意识到它代表的意义。你如果不通过思想意识,只盯住看「二」,过了一阵子,你会认不得了,不晓得是什么。因为这两横是个观念,所以你看这个字懂它的意思,联想到二的观念,后面是有个意识的作用。这个文字本身,在我们眼前是个相,它本来是空的。你打坐想证得空相,很容易,就写个大大的「二」字,放在眼前盯着看,看了一阵就不知道在看什么了。所以一切现象本身就是无相。
这一品中,讲了许多不二法门的道理,很多都可以用现实体验,进入道体的境界,你们自己要留意。
(七)妙臂菩萨──声闻心与菩萨心
「妙臂菩萨曰: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臂的名号是形容佛法有两只手臂,一是小乘声闻乘,一是大乘菩萨乘。大乘道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小乘道绝对出世。如果小乘道入世了,就不再是小乘,已转入大乘了。
大乘在梵文的音译是摩诃衍,摩诃是大的意思,后世照巴利文翻音就成了马哈,摩诃衍就成了马哈亚,就是大车子的意思。中文翻译就不直接翻成车子,而用了「乘」字,也有车子的意思,但是更着重装载的意义,有交通工具的功能。装载量多的,就翻成大乘,心境狭小见解不大的,就翻成小乘。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解脱人生烦恼,而到达超越世俗的眞实地,所以乘大车子去也可以,乘小车子去也可以。当然,乘小车子的容易小器,路旁有人想搭车,因为车小载不动,只好拒搭。可是乘大车的菩萨,只要路旁有人招手,他就停车,甚至你不招手,他也停到你面前,邀你上车。
大小乘就是佛法的两只手臂。没有小乘,显不出佛法的清高。但是光清高也没有用,那是放在山顶上欣赏用的。大乘菩萨道不是标榜清高的,它能藏污纳垢,包容一切,好的坏的,善的恶的,无所不容纳。菩萨心以大慈大悲为主,这是菩提心的基础。菩提是梵文觉悟的译音,因为中文的觉悟不能全面表达菩提的意义,所以保留译音,不翻译。学佛的人不能悟道,就是因为没有深切地发菩提心的缘故。大乘菩萨悟道成就之后,更是以大慈大悲为行门,来爱护一切众生,这就是菩萨心。
声闻心是自了汉,就是老子说的「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也是出离心,对世间一切厌离,采取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所以声闻偏向走空的路线,躲在清净中,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我们在家人,有时厌烦了,小乘之念不觉油然而生,真懒得管了,懒得管就是放弃,想躲到山中闭关去,这种就是小乘的心理。一般人都十分欣赏这种心态,中国有无数的诗词,都歌颂这样的境界,充满了小乘思想。譬如「闭门不管窗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如《桃花源记》及《五柳先生传》等文章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