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怀瑾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5
|本章字节:7790字
你也可以拿一尊佛像放在眼前观,看久了绝对就看不到前面的色相,一片空了。我们前面讲过三祖的《信心铭》上面一句:「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利用眼观色,也是一种法门。有同学问我,他瞪起眼睛来就一片空灵,可以这样修吗?我说,为什么不可以?但是你瞪起眼睛来可不要看,如果用看的,很快眼睛就会瞎了。虽然张开眼,但是没有在看,没有用到眼的机能,就没有关系。否则你会用眼过度伤了眼,那我可不负责的,话先讲明,你要开眼闭眼是自己的方便。
妙意菩萨教我们用眼来观色的法门,马上达到离贪嗔痴的境界,不需要跳出世间,当下就是寂灭道场。接着是耳、鼻、舌、身、意五根的修法也一样。耳朵对于声音,鼻子对于嗅觉,舌头对于味觉,身体对于触觉,意识对于思想,这都是相对的。但是如果同样运用眼观色的修法,你这五根也都可以得到解脱。
他的结论是「若知意性于法,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因为归纳起来,贪嗔痴都是心理行为,是意识发出来的。那么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有没有贪嗔痴呢?有的。但是从唯识来讲,前五识的贪嗔痴是助伴作用,像是帮凶,而主犯是意识。例如眼睛也有恚,意识恨某人,眼睛就发出来瞪着他,跟随意识做帮凶。如果意识喜欢某人,眼睛就会笑咪咪的,帮着意识做。借用法律的话来讲,从犯帮凶的罪较轻,主犯的罪较重。所以若是意识对外境不起贪嗔痴,那么前面的五根就自然对境心不起,自然就寂灭。
讲错了,对境心不起还是另外一念,应该说:对境心数起,而自然寂灭。这个道理就是入不二法门。这个故事出自六祖《坛经》,广东韶关的曹溪(因为曹操的后人辗转迁徙到此地定居,因此叫曹溪。)风水很好。后来六祖在这里说法,他说法的庙子后世叫作南华寺,当时禅宗就有了南北二系,并不能算派别,只是风气稍稍不同。在北方当然是六祖的师兄,神秀这一系。我们可不要看不起神秀,他的影响比六祖大。当时的文化中心在北方,有很多有修持的大师都在北方。不过神秀走的是渐修的路子,也是禅宗的正统。不要认为神秀不是正统的禅宗,那就完全错了。唐代当时的大文人如李白、杜甫,后世的白居易,这一班名人的禅,都是受神秀这一支的影响。南方的禅影响中国,要到唐末五代才开始。
当时神秀那一系有一位卧轮禅师,他打坐时常有魔鬼来磨他,诱惑他,他都置之不理,还作了一首偈: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这是真功夫啊!你不要轻视他。很多学禅的人,就依这个偈子修行,后来传到了广东。卧轮禅师的辈份自然比六祖低,有人拿了这偈子去问六祖,六祖就说了另一个偈子: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菩提作么长这句话妙得很,是问语,你说菩提怎么长?一边也是答案,菩提无长也无灭,哪里能长?卧轮禅师的偈子是学禅的根本,根本做到了,有了卧轮禅师的境界,你再来谈六祖的境界。后世学禅的拿了六祖的鸡毛当令箭,那是六祖揩屁股的草纸,你不要拿来当帽子戴!他可以拿帽子来揩屁股,你不能,你还是要从卧轮的方法做起。
(二十)无尽意菩萨──六度回向一切智
「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为二。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于其中入一相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无尽是无量无边,在凡夫,意是第六意识,成佛了也用意,不过意识这么一转,转凡夫的妄念为菩提。根据唯识,意在凡夫是分别心,转识成智之后,第六意识就转成妙观察智。无尽意菩萨报告的内容是六度,就是大乘修行的六个次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梵文叫六波罗蜜。波罗蜜的原义就是由这里到那里,人如何超脱人世的苦海,到达清凉自在的那一边。中文翻译是翻义,就用了一个字:度。佛教常说要度人,如何叫度?就是使人能够解脱,能够大彻大悟才叫度,不是说叫人信佛就算度了。
根据教理,六度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是修福德资粮;般若是修智慧资粮。福德和智慧圆满了,就可以成佛。这是从修行次第(就是层次)而说的,是渐修。
《维摩诘经》上所讲的六度,不是讲渐修的次序,是讲顿悟的。顿悟什么呢?一乘道。没有差别的。换句话说,六度所有的修持,乃至小乘大乘所有的修持,就是为了一件事,为了得一切智而成佛。不过要注意,一切智是教理的名称,或者称为根本智,是见到本性,也是禅宗所说的开悟,明心见性。
无尽意菩萨怎么讲六度呢?他先用第一条举例,修布施就是为了回向一切智。普通把布施和回向一切智分成两边,事实上布施这个行为的自性,就是回向一切智。《维摩诘经》这里所讲的,是对形而上道第一义而讲,不是第二义的境界。
教理上讲布施有外布施、内布施、无畏布施三种,我们在前面都介绍过了。布施的时候要「三轮体空」,施者、受者、施事都空了,做了就放下。这就是学佛人的正修行,不是只有打坐才算修行,你下座穿鞋子时,让一步路给人家先走都是布施。中国文化也讲「施恩不望报」,给人家好处不希望人家回报。但是反过来是要「受惠不忘德」,那怕受了人家一点点帮助,永远不要忘记。所以佛教传入中国,很快就被接受,因为它同我们本位文化完全一样。
清朝的蒲松龄写了部《聊斋志异》,借鬼来骂人,他自比司马迁,《聊斋志异》也被称作中国的鬼史。文字非常好,是我们小时候必看的,又怕又爱读。这的第一篇,写的是阴间的考城隍,城隍好比是阴间的县长级长官,文中讲到有位读书人,在夜里梦见被鬼擒去阴间的考场,主考官是关公,关公出了个题目,「一人二心,有心无心」。这位考生的答案可以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所以中国人做好事叫积阴德,做了不说的叫阴德。无犯意而作错了事,可能良心上过不去,但是不用处罚。关公看了这读书人所答的卷子,就派他作城隍。读书人说这县长作不得,因为他还有妈妈在世要养,死不得。关公就调卷看看他的妈妈还有几年的阳寿,让读书人先回去尽孝,等妈妈的阳寿尽了再回来。
中国古人不轻易写书写文章。今日很多的文章、戏剧、新闻,写的是社会坏的一面,对小孩子有很坏的影响,这种文字对社会的影响比杀人还厉害。其实写的人未必有心教人学坏,也有写正面的,但是接受的人不看正面。古人对人类这种心理非常了解,所以下笔非常严谨。《聊斋志异》第一篇写考城隍,就是要教人为善。蒲松龄把书写完了之后,送给一位当时的名士王渔洋过目,王渔洋当场出一万两银子,要蒲松龄卖给他,也就是想买著作权。蒲松龄不干,王渔洋只好帮他写一篇序,其中有一首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你看这首诗很美,实际上是骂人,人比鬼可怕可恶多了,听听讲鬼话远比听人话好。
布施的道理,就是为善不求人知,这是学佛的人应该有的心理。最近有两位出家的同学要远行,来跟我辞行,我为他们准备了一点钱,装在信封中,写上供养二字。他们虽然是我的学生辈,可是这里就要抛开老师的立场,尊敬三宝。布施同供养意义有何不同?都是出钱,可是心理是两样的。供养是下面对上面恭敬供献,让上面滋养之用,同样的行为,却是两种不同的心理。假如出钱帮助穷苦的人,可不可以认为自己在供养?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供养一切穷苦的人,就等于供养一切佛。
布施就是舍,是学佛的第一步,因此学佛的人要万缘放下,名利一切都放下。常有人说责任放不下,你真学佛连责任也要放下。像我的责任也很重,就算我这一秒钟死了,世人还是活下去的。所以要放下!放下就是布施。有人说打坐时思想放不下,你布施嘛!把思想给狗吃了,就放下了。假使我死在路旁,这个肉体给狗吃了也蛮好,跟狗结个缘嘛。一辈子鸡鸭鱼肉吃了那么多,死了这个肉体给蚂蚁吃给狗吃,一样也是布施。如果发不起布施的心,也就不用想有什么成就。像时下很多年轻人,帮人家一个忙都不肯,我要班上同学告诉缺席的同学,下一堂课带些什么书来,结果连这一句话都不肯传,就是不肯布施。
除了财布施法布施之外,还有无畏布施。给人精神支持就是一种无畏布施,例如有人遭受到很大的挫折,我对他说:没有问题的,我看了你的相,马上就一切顺利了。其实我是信口说说,但是他很可能因为听了这番话而得到鼓舞,这只是无畏布施的一种方便,其实布施方法是很多的。
但是,布施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回向一切智。这又是什么个讲法呢?我们放下一切,舍掉一切,是为了成佛。一念放不下,所以不能得道。你打坐在那里搞气脉,任脉通了没有,督脉通了没有……为什么?气脉通了身体会好吗?这就是放不下身见,这一念放不下,怎么能够得一切智?四大皆空,身见先要放下。所以布施是为了回向一切智,得了一切智就成佛了。
怎么样是回向呢?这个问题严重了,连好几位老前辈都问过我,关于回向的意义。他们的学问都很好,不是不认得这两个字。古人为什么翻译成回向?意义是非常深刻的。你若是懂了轮回,就会懂回向。宇宙万物是旋转的,起点也是终点,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回向也是这个道理。布施出去,我就没有了,其实正是你的有。你觉得什么都牺牲了,正是你的成就。不过你如果因此存着要回收的心理去布施,那就糟糕了,反而不会回向的。如果你无心布施,它自然就回向。例如有人问我,要怎么念经回向给父母,这很简单,你只要起这一念就回向了,这就是心念的力量,不用再念出来这是为了谁为了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