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篇竞争性管理营造公司竞争氛围(2)

作者:于成龙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29

|

本章字节:2820字


从微软公司的竞争结果来看,并没有形成一种让人感觉“残酷无情”的企业文化。这是因为,首先,微软的绩效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形成内部竞争,保持员工对绩效评定的焦虑,驱使员工自觉地寻求超越自己和超越他人。在实际操作中,对有些已经很稳定、很强势的部门,每年只有5%的人离开,对处于底端的5%,微软给他们做出个人改进计划,勒令改进。所以并不是每年都要走掉很多人。


其次,企业内部存在正常的人员流动。每年都会有精英员工离开,而新招来的人不一定比原来的人更优秀,去芜存菁得以长期进行,因此将竞争内部化,先战胜自己,再赢得市场成了微软的惯例。管理层、市场部门、服务部门、软件开发团队等首先要经过企业内部激烈的环境的考验,然后才能在外部市场的竞争中从容应对。只有在内部竞争中胜出,才会被推向市场。这样才能够保证微软在外部市场中始终保持竞争力。


微软不在乎人员的流动,最在乎的是能否得到和保持足够的激情和智慧,是否每一个具体的工作都有最好的专才在做,对于微软来说,速度和结果是最重要的。通过推行绩效管理,将员工的薪酬、发展和淘汰机制的建立与管理系统挂钩的紧密连接起来,用压力机制创造“鲶鱼效应”,让员工紧张起来。


这种各种策略拉动下的循环,背后是微软强有力的财力支撑。我国的研究机构普遍都存在资金缺口,看似数目繁多的研发基金杯水车薪,大多研发人员都存在着“找钱”的苦恼。而微软则不存在这种问题。这也就促使员工更加倍努力去进行工作。


因此,在微软,竞争随处存在,你会发现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极其优秀,进而感到一种由衷的自豪,最终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这样的环境里,员工犹如欧洲五大联赛的球员,自豪的同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同时又充满激情。


“如果一个部门20个人,就你一个努力工作,你会不会做下去?如果20个人,19个在努力工作,你会怎么样?”微软的一位员工这样说道。人是人的环境,微软从盖茨的小公司开始创造这种努力工作的氛围,后来的人也继续把这个氛围保持下去。微软现在有这样一个大环境,新来的员工什么都不用想就知道努力工作。


当然,微软的这种内部竞争机制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而不是斗争,这种竞争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做到这一点,微软完全是靠制度来保障的。在微软,团队协作仍然是团队的核心,但是竞争环境下的合作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微软通过无级别的员工平等意识来激发成员的竞争意识,用争论来激活团队的气氛。这样既满足了员工自身提高水平和技能的需要,也满足了团队目标的需要。


盖茨说:我的员工会不满,但是他不会愿意和其他公司的员工交换工作。事实上微软的工资并不高,但是充满挑战的环境、高额的目标完成奖励,都是对人才极大的吸引。微软公司不以论资排辈的方式来决定员工的职位及薪水;员工的提拔升迁取决于员工的个人成就;这一点营造起了公司的竞争氛围,给员工带来了压力,促使他们更加努力的工作。到1992年,依靠公司为奖励目标达成配送的股票,微软有近3000名员工成为百万富翁。


因此,在市场的搏击中,微软凭借其竞争氛围,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通过良好的组织自我变革系统来支撑自己,避免了大企业病和官僚主义的四处泛滥,保持了充足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