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审定

作者:张清平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7 01:15

|

本章字节:3512字

面对两组不同的国徽图案,参加评审的委员们细细地比较着,小声地评议着。周恩来总理请大家发表意见。田汉首先发言说:“我认为中央美院的方案好,透视感强,色彩比较明朗。”


许多委员表示赞同田汉的意见。


清华设计小组的代表朱畅中坐在后排,他怎么也控制不住心慌的感觉。


这时,张奚若站起来说:“我认为清华的方案有民族特色,既美观,又大方。”


也有许多委员表示赞同张奚若的意见。


周恩来注意到了坐在旁边沙发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四光,他走到李四光身边,手扶着沙发问道:“李先生,你看怎样?”


李四光又看了看两个方案,他指着清华的方案说:“我看这个气魄大,有民族特色。”周恩来又认真地比较打量后说:“那么好吧,就这样定了吧,大家看怎样?”


这时,多数委员表示赞成清华的方案,认为清华的方案完全符合政协征求国徽图案所提出的三项要求:既有“中国特征”,又体现了“政权特征”,还“形式庄严、富丽”。


周恩来笑着问:“清华的梁先生来了没有?”


张奚若回答:“梁思成因病请假,派了助教来了。”


周恩来把朱畅中叫到清华的图案前指点说:“图中的稻穗能不能向上挺拔一些?”


朱畅中脱口回答:“稻穗下垂是表示丰收,向上挺拔,可以改进。”


周恩来说:“稻穗向上挺拔,可以表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嘛。1942年冬天,宋庆龄同志为欢送董必武同志返延安,在她的寓所举行茶话会,她的桌上就摆着几串稻穗。有朋友赞美那稻穗像金子一样,宋庆龄同志说:‘它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之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以丰衣足食了。’当时我就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稻穗画到国徽上去。”


朱畅中回到清华园,夜已深了。思成和徽因还在等候着消息。朱畅中详细叙述了评选过程,他们久久地兴奋着,病痛也仿佛减轻了许多。


重新设计的调整的图案下方标注上了“国徽图案说明”:


“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6月23日,中南海怀仁堂。全国政协第一届二次会议在这里召开,林徽因被特邀出席会议。


大红色的宫灯悬挂在主席台上,孙中山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像摆放在主席台的正中央。


徽因觉得心慌、气促。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因为疾病所致,今天这个会上,新政权要正式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巨大的幸福感像潮水般地淹没了她,她需要不时地呼吸才能透过来气。


一个以艺术为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比凝聚着自己全部心血的作品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表而更令人激动呢?


会议开始了,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全体与会代表起立,以鼓掌的方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一阵眩晕袭来,眼泪夺眶而出,林徽因虚弱得几乎不能从坐椅上站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