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志丹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8 02:42
|本章字节:8048字
三国时,曹操一个有名的谋士叫郭嘉,27岁到曹操那里当参谋,38岁就死了。赤壁之战时,曹操说这个人如果在,就不会使我处于这种困难境地。许多好主意就是他出的。比如,打不打吕布,当时议论纷纷。那时袁绍占领整个河北和豫北,曹操在许昌,吕布在徐州。郭嘉建议先打吕布,说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见事迟,得计迟,不要怕,袁绍一定不会打许昌。于是曹操就去打吕布,把吕布搞倒了。如果不先打吕布,如果吕布跟袁绍联合起来同时攻击,曹操就危险了。郭嘉这个计策很成功。然后又去打袁绍。袁绍渡了黄河,在郑州与洛阳之间曹操打胜了。接着引出是不是去打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的问题。郭嘉说不要打,我们回师,装作打刘表,把军队摆到许昌、信阳之间,他们一定要乱的。果然,曹操的军队一挪动,几个月,两兄弟就打起来了。袁尚把哥哥包围在山东平原(德州),哥哥眼看要亡党、亡国,就派了一个代表叫辛毗的,跑到曹操这里来求救。曹操去救,乘势夺取了安阳,消灭了袁尚的部队,袁尚本人跑到辽东去了,然后再去消灭了袁谭。这个计策也是郭嘉出的。就在这个时候,郭嘉得病,38岁就死了。这个人很有名。《三国志·郭嘉传》可以看。
毛泽东为什么在这种时候大谈郭嘉呢?他明确指出:现在,我是借郭嘉的事来说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以及县委书记、地委书记,要告诉他们,不要多端寡要、多谋寡断。谋要多,但是不要寡断,要能够当机立断。端可以多,但是要拿住要点。
同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向中共高级干部推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据薄一波回忆:毛泽东介绍《郭嘉传》让大家看,意思是希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做事要多谋善断。毛泽东说,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面去商量,反对少谋武断。商量又少,又武断,那事情就办不好。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谋的目的就是为了断。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寡断。应当根据形势的变化来改变我们的工作计划。反对党内一些不良倾向,也要当机立断。毛泽东还谈到1958年定的高指标,陈云是不同意的。他由此讲到做工作一定要“多谋善断,留有余地”,要善于“观察形势,当机立断”,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方法”。
7月11日晚,毛泽东在庐山与周小舟、周惠、李锐谈话时,说到1958年经济计划被搞乱了,紧接着说:国乱思良将,家贫念贤妻,这是《三国志·郭嘉传》上的话。曹操在赤壁之战吃了大败仗,于是想念郭嘉。
其实,《郭嘉传》中并没有这句话,是毛泽东记错了。不过由此可以推想毛泽东当时的心态。郭嘉是曹操身边的重要谋士,被曹操称为“奇佐”。有郭嘉在,曹操就不会犯错误。经济计划之所以乱了,是因为没让陈云这样的“奇佐”管经济,所以毛泽东又想起陈云来了。
几天后,毛泽东找李锐等谈话,话题再次集中到郭嘉身上。他说: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郭嘉这个人足智多谋,初在袁绍麾下不得施展,他说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就跑到曹操那里。曹操说他“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可惜中年夭折,曹操大哭。“大跃进”出点乱子,不要埋怨。否则就是“曹营之事不好办”,或者叫作“欲与共济天下大难”!
毛泽东推荐读《郭嘉传》,其实不只是称道郭嘉的“多谋”,也有赞赏曹操的“善断”之意。如上所述,毛泽东批评袁绍优柔寡断,见事迟,得计迟,常常处于被动,吃了败仗。而曹操就不同了,如果没有他的当机立断,郭嘉再好的主意,也不会得到实施。郭嘉之所以弃袁投曹,就是因为在袁绍那里,其谋、其智派不上用场。知人善任,纳谏用谋,是领导者的大事。有了“郭嘉”们的“多谋”,再加上“曹操”们的“善断”,二者结合起来,领导工作就会如虎添翼,就能不断解决难题,打开新的局面,创造新的业绩。
毛泽东向罗瑞卿推荐《三国志·吕蒙传》
1958年,毛泽东到安徽视察,同行的有张治中和罗瑞卿。在火车上,毛泽东认真地了《三国志·吴书·吕蒙传》。闲谈时,他介绍说:三国的“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很感不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学苦读,以后当了东吴的统帅”。他接着提出要求:“现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的,他们不可不读《三国志》和《吕蒙传》。”
毛泽东还当面向罗瑞卿荐读《吕蒙传》,告诫说:“公安干警应成为有文有武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要求。”
《吕蒙传》载于《三国志》。吕蒙是东吴大将,但他少时不曾读书,十五六岁就跟随他的姐夫孙策征战,孙策很赏识他的勇敢。孙权继位后,吕蒙多次立功。后来,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劝告,在戎马倥偬之中攻读不辍,读书颇多。
吕蒙自从奋发读书以来,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见识日广,更加多谋。周瑜死后,鲁肃接任统帅。起初,他对吕蒙并不重视。及至在怎样对待蜀国大将关云长的问题上,吕蒙向鲁肃献了“三策”,使鲁肃吃惊不小。他说:我以为你只会打仗,想不到你如今已不再是“吴下阿蒙”了。孙权更是赞颂不已:没有人能像我们的吕蒙那样,年长后还能下定决心刻苦自学,“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
吕蒙通览经典之后,为孙权出谋划策;指挥作战,胆识俱增,成为东吴杰出的统帅。
吕蒙是孙权鼎足江东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的主要贡献就是策划和主持了袭取荆州的战役,使孙权的势力从局促的江南向长江上游拓展,获得了一片宝贵的战略缓冲地带。同时也解除了来自荆州上游的威胁,为孙吴政权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后来吕蒙早逝,使孙权十分惋惜并深感沉痛。
《三国志》作者评价吕蒙说:“勇而有谋断,识军机,谲郝普,擒关羽,最其妙者。……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毛泽东非常赞赏吕蒙这种虽年长仍奋发读书的精神。在毛泽东的推荐下,罗瑞卿回北京后,挤出时间熟读了《吕蒙传》,又派人将它译成白话文,印发公安干部学习,推动了公安系统干部学习文化的热情。这对改善公安干警的文化素养,无疑大有好处。
毛泽东向彭德怀推荐《明史·海瑞传》心情矛盾
毛泽东熟读《明史·海瑞传》,被海瑞等忠直之士在国难当头之时表现出的气概所打动。
1959年4月,上海会议期间,毛泽东大力提倡“海瑞精神”,号召大家就“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以来的种种失误大胆陈言,将“五不怕”精神与海瑞的直言进谏结合起来。他说:“明朝皇帝对臣下严酷,廷杖至死,还是堵塞不了言路。无非是五不怕: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离婚,不怕坐牢,不怕杀头。因此,要学习海瑞精神,敢于批评嘉靖。”还说:“海瑞这个人对皇帝骂得很厉害,骂嘉靖是‘家家皆净’,还把这话写在给皇帝的上疏里,很不客气。皇帝看了,几次丢在地上,又几次拾起来看一看,想一想,觉得海瑞这个人还是好人。但终究把他关起来,准备杀掉。有一天,看监人忽然拿酒菜给他吃,他很奇怪,便问看监的老头,才知道嘉靖皇帝死了。他大哭,把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尽管海瑞攻击皇帝很厉害,对皇帝还是忠心耿耿的。”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到他曾建议彭德怀读《明史·海瑞传》,又问周恩来看过没有,周恩来说看过了。
上海会议后,彭德怀到东欧访问前,专门读了海瑞的事迹,有半月时间,那本载有《海瑞传》的《明史》常置在他的案头。
毛泽东这样不厌其烦地向大家推荐海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期望党内同志讲真话,以便及时纠正政策失误的急迫心情。他还表示:“我的缺点,你们也要批评,现在搞成一种形势,不大批评我的缺点,你们用旁敲侧击的办法来批评也可以嘛。”
但在另一方面,毛泽东对党内出“海瑞”尚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早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在提倡讲真话的同时,就提醒大家讲话要善于选择说话的时机,不讲策略也不行。他举例说:“明朝反魏忠贤的那些人,不讲策略,自己被消灭,当时落得皇帝不喜欢。”
就是在上海会议大力提倡“海瑞精神”期间,毛泽东还私下对人说:“讲海瑞,我很后悔。可能真正出了海瑞,我又受不了。少奇等是在我身边多年的战友,在我面前都不敢讲真话。我把问题交给少奇、恩来他们办,自己退到二线。但过一段后又‘不安分’,实际上还是一线。我想把整个中国要紧的事情办定。建设社会主义从欧洲到中国还不是很清楚的,我们不能吃人家吃过的馍馍,活着,多搞一点,比少搞一点好。我有信心,但是,大家想的是否一致,我有顾虑。”
在毛泽东眼中,“三面红旗”在大方向上是没有错的,错则错在具体政策上,所以在原则问题上没有讨论的余地。正因为如此,当时胡乔木分析说,毛泽东号召大家学海瑞,实际上还是要求不要出“海瑞”式尖锐的人物。
毛泽东在对“海瑞精神”上的矛盾心理,说明从历史中吸取教益也并非一件易事,它受到当政者主客观各种条件的制约。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上陈“万言书”,结果被批判为“右倾机会主义”。毛泽东对此事件的解释是:“海瑞搬了家了,海瑞是明朝的左派,代表市民阶级和经营商业中的大官僚。现在搬到右倾司令部去了,向着马克思主义作斗争。这样的海瑞,是右派海瑞。”“海瑞历来是左派,左派海瑞我喜欢。现在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批评缺点,是对的,我支持左派海瑞。”1960年,明史专家吴晗应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之约,创作了以“左派海瑞”与“右派官僚集团”作斗争为主线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然而,这出戏在“文革”前夕却被视作为彭德怀翻案的“大毒草”遭到批判,成为“文革”的导火线。